这次为您整理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20以内的减法【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这无异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教师应通过对话、比照、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求新求异,但什么样的思考最有价值,什么样的求异更有成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纷繁的感性经验中得出求同的科学真谛,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这种认识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究竟什么是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入思考的习惯,背诵记忆的能力,承受挫折的毅力,面对失败的勇气,同样是重要的情感与态度,这些品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对立中寻找平衡。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的操作,尝试进行20以内简单的减法运算。
2、能积极思考、细致观察,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2个圆形的蒙氏线场地;数字卡1-20;戒指样的小圆圈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31-3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青蛙跳水。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个蒙氏线的圆圈上,每组小朋友记住自己组的人数,边听音乐边走线。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如“8”,每组8个小朋友跳进圈里,再数数线上每组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1)复习10以内的减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2)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创设情景:神奇工具又现身。小朋友,谁又来到我们班上作客啦?
教师出示工具“加法、减法板”,按顺序摆放好。
教师:看,他又说话了:小朋友们好,又和你们见面了。我是加法、减法板,做起减法也有招。先把大数固定好,根据小数取蓝条。数数看看剩多少,减法计算完成了。
教师从题卡中任意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4=,教师先读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减法板中的数字16 ,用小圆圈圈住,再从蓝色定规中取出4摆放在右端靠着数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数出前面还剩下几格,剩下的格数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从题卡中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减法板,得出正确答案。
3分组活动教师:加法减法板想检测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来露一手,比试比试吧。
第一组: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做减法练习。教师事先准备好减法算式,请幼儿看算式,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出结果。
第二组:利用划点子的方法进行减法练习。每张作业纸上都有一道减法算式题和被减数的点子,减去几,就划去几个点子,最后数出剩下的点子数量,记录在作业单上。
第三组:做花环。操作加法减法板完成《操作册》32页的活动“美丽的花环”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目标:
1、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整理和归纳计算规律。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蘑菇图形、计算题目。
活动过程:
一、通过例题再现,唤起幼儿的回忆
1、小明买了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引出:9+2=11。
3、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个红苹果,还剩几个?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4、示图片,在列式和计算中,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题场景,请幼儿观察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想一想。
教师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并归纳出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2、再列出两道减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归纳出退位减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赛。每个蘑菇旁边是一道算式,完成计算后,如果正确,就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错误,则一起纠正比一比谁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选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组幼儿。
三、作业练习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分发计算蓝本子。
2、幼儿独立完成二十以内加减法测试2。
活动反思:
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动中积极动脑,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促使幼儿在一系列的观察、猜测、思考和表述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解决问题。使每个幼儿都能无拘无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 …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7:55:36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推门听课,这次推门听课我的讲授内容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法则。这节课是基于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竖式计算和计算顺序。所以这节课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礼物盒和奖励的小星星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开始的时候复习了数数、手指认数、计算等内容,以小棒图示作为新课讲授的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并且列出竖式然后计算。在新授结束之后有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A/B组做练习一,C组做练习二,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组成员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组评价,具体如下:
1、教学过程中分层不明显,C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2、在讲授竖式计算时,十位上应该说是0,然后1- 0=1,在十位上写1。(这一部分讲授有错误)
3、在练习的时候,练习题出示的方式不及时,没有给学生正确地引导。(练习题分组不明显,要求不明确)
4、板书设计不充足,格式太过随意。
通过这次的随堂课,我了解到自己上课时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学习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上课技巧, 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得非常全面。
师:在你观察的同时,发现信息没有?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会解答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搜集的信息多,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小组汇报,学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问题,并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在说捉迷藏游戏时,学生说“小朋友告诉我们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藏起来几人,因为藏起来的在树丛里,看不见,数不过来,所以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算出来”。学生说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丢手绢游戏1人丢,13人围成圈,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并作了正确的解答。
总之,从上学期就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样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据信息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么解决,根据是什么。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学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决,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这一个单元时,我是通过预设生活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孩子们有了认知的欲望,有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然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小棍。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孩子汇报、表演、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利与弊,达成共识,找到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佳途径。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亲自主动动手参与、发现、类比出来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单个的简单计算基本准确掌握,但对于
灵活性、规律性东西掌握的较差,所以我认为《整理与复习》的设置确实解决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燃眉之急。这节内容的设置可以系统地梳理知识,并有助于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提升发现知识的能力,从中找到不同的规律及知识间衔接点,以主语须生在今后应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