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二)》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二)》教案
第四课:综合练习
教学 时间:xxx
教学 内容:19页例10和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能 力: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突破方法 :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
1 2 3 4 5
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1 2 3 4
二、教学例10
我们学过了画线段,线段是有长度的,现在我们来学习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下面来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画法:从尺的“0”刻度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长在两端做上端点,这就是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自己练习画3厘米的线段。
三、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4题
2、做练习四的5-8题
板书设计: 第四课: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第3——4页
教学要求:
1、 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计算策略。
3、 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两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教师要多留意学生喜欢的方法是否有变化,思维层次是提高还是降低,以便以后在教学中注意。
可进行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复习两步计算的顺序,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纠正。
一、 做p3: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式。
1、 尝试计算14-9和12-9
2、 组织交流算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哪些用在自己方法做起来感到困难的学生向别人学习,调整算法。
3、 指名汇报。
4、 电脑演示强化计算的破十过程。
二、 做p3:2让学生先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看能发现什么。
三、 游戏:跳树桩。(以4人小组合作比赛的形式进行,2人一组,1人拿着数字卡片9,分别放到树桩上,另一人算,算好一题再跳下一题,看哪组快,再轮换另一个人拿)
四、 过关检查。
P3:4(限时2分钟)对于2分钟内完成,又基本对的学生予以过关,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课后抽查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五、 做p3:5:
讨论一下两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再开始独立完成。以同桌互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校对。
六、 分组比赛
(青蛙跳)p4:6
七、 看图列式(复习图画问题,先表述图意,再列式解答,说说图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八、 做p4:8
(先数一数,再填一填,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九、 作业:
用11、12、13、14、15、16、17、18减9,看一看得数与个位比一比,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会这样,与家长交流。 让学生复习两步计算的顺序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计算策略。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试题
一。细心填一填,相信你最棒。(25分)
1.(1)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大公鸡排在第()位;从右边数,大公鸡排在第()位。
(3)小狗的左边有()只小动物,右边有()只小动物。
2.一个数从右边数,第一位上是6,第二位上是7,这个数是()。
3.()个一和()个十可以组成34。
4.和6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7和40中间的数是()、()。
5.100分=()元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6.( )个十和( )个一,是( )。 ( )个十和( )个一,是( )。
7.写出四个个位上是2的'数:( )、()、()、()
8.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一年级有38名男同学,女同学比男同学少一些,女同学可能有多少人?
35名40名30名
二。聪明的小法官来断案。(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70里面有7个一。……………………………………………………()
2.比10小的一位数有9个。……………………………………………()
3.1张5角、2张1元、5张2角合起来是3元。……………………()
4.比36小30的数是6。………………………………………………()
5.5元8角-1元2角=4元6角。………………………………………()
6.两个数的和定是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7.个位和十位都是2的数是22。………………………………………()
8.十个十个地数,32后面的一个数是52。……………………………()
9.60前面的一个数是61,后面的一个数是59。………………………()
10.52、54、56、、60,横线上应填58。…………………………()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14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巩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熟练画出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能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一起回忆回忆。学生交流。
二、复习梳理、板书本单元的知识。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3小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近平移和旋转。
(1)复习近平移。
①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
②平移的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2)复习旋转。
①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②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4小题。
下面哪一幅图是由(1)平移得到的?在序号上画“√”。
①学生认真观察后,独立完成。②学生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复习解决问题。
(1)剪出连续图形的方法: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燕虚线剪开,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2)剪出的连续图形应注意:对折;从闭口处画起;连接处不能剪断。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的图吗?
①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动手试着剪一剪,可以在小组内先交流想法再操作。
②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说说自己是怎样剪的。③学生再次动手独立剪一剪。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去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练习七
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
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一》教案
教学内容:
第82---84页
教 学目 标:
1、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有关100以内进位加的笔算知识,使学生对笔
算加法的列式和计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有关100以内进位加的笔算知识。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第一部分主要是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电脑课件,能比较好的创设一个学习氛围。
“说一说,算一算”主要通过练习,沟通笔算加法和口算加法的联系,使学生对笔算加法的列式和计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数学医院”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改错,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可根据学生情况,再适当增加一些类型。
“算一算”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考察学生笔算能力。
“用一用”主要是要让学生能正确的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说出想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进位加的笔算,今天智慧爷爷和小青椒及小番茄要来考考大家对有关的知识,看我们班上能得到哪些小朋友学得好,学得好的'小朋友,智慧爷爷将奖给他好学星。如果都能通过考察的,智慧爷爷将奖给他智慧星。(电脑屏幕配合出现有关内容,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练习过程:
1、说一说,算一算,(第1题)
谈话:首先小青椒要来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和笔算能力,大家准备好了吗?出示第1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
谈话:你会口算这些题目,能算笔这些题目吗?
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算笔,后集体订正。
2、数学医院(第2题)
课件演示第2题情境,谈话:小番茄开了一家数学医院,想请你们来做小医生,来医治这些错题,你们能行吗?
让学生先在课本独立修改,后同桌交流,再指名更正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3、算一算:出示第3题,先给学生2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的书写竖式的格式。
4、用一用:(第4、5题)
(1)智慧爷爷说:通过上面的考验,大家对笔算都比较熟练,下面看大家能不能用我们所学的笔算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电脑出示第4题的情境图和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互查,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想的。
(2)第5题教法如第四题。
三、小结。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评选好学星和智慧星。
教学后记
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有关100以内进位加的笔算知识,使学生对笔算加法的列式和计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
书设计
练习十一
(电脑课件演示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图钉、小棒、纸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 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2. 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