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学难点:
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这张图片,你能想起来咱们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吗?
学生:能。《雪地里的'小画家》。
老师:是呀,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可不就是小画家吗?看!小鸡画的是什么?(竹叶)小狗画的是什么?(梅花)咦?它们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A:因为他们脚的形状不一样。
教师:你真是一双火眼金睛呀!那除了这些小动物朋友们,咱们之前学的立体图形它们也能在雪地中印出不同的花型,这就是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老师展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几个立体图形,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2.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并且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立体图形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3.
引导学生观察几个平面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们对这几个图形的认识。教师并进行总结:长方形对应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三条边三个顶点;圆形是曲线无角。
三、巩固。
1.
呈现一张布满各种图形的果树,让学生摘果子,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分别分开。
2.
每个人发一张用今天所学图形拼接成的轮船和火箭图形,规定好什么形状的子图形涂什么颜色,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涂完。
3.
让孩子们做小小设计师。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用课前准备好的彩色圆形和三角形教会学生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图画并让学生到讲台前面亲子操作,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习的几个平面图形拼接成不同的图画送给每天为自己辛苦付出的爸爸妈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评析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
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学生交流。)
(评析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能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评析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边说边板书如下:20+30=50 50-10=40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数
(教师再次举例说明。)(评析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师:吃完了果子,小兔子还给同学们出了几道题呢!(课件显示下图)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玩得非常高兴,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师:它们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师:开完了联欢会,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课件显示)。
师:这两辆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思考过程,只要说得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评析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内容:教科书33~34页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2.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会数整十数左右的数。
教学过程:
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法,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同学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有多少只羊吗?
学生:6只羊
老师和学生一起说出他们分别是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
2.加深理解20是多少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草原看一看。瞧,草原上来了两群羊。同学们,仔细数一数有多少只羊?(出示主题图)
生:有20只羊。
师:请你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会说出是,一只一只数的,两只两只数的,五只五只数的,十只十只数的。)
[设计意图:先数20只羊目的在于联系旧知,为本课找到知识点。在感知20的大小后更有助于学生感知100的大小,形成100的数感。]
3.整体感知100有多少(出示整个主题图)
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有多少只羊吗?猜猜看,看谁猜得准?(这里不需要学生数出准确结果,仅仅是猜测)
4.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里确实有100只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数数是100的物体
①老师:同学们一起数一数这些小棒,然后形成一捆后,那一捆里面有多少个小棒呢?
学生:10个小棒。
老师:很好。那我们可以看出10个一是十,十里面有10个一。回到第3张PPT,同学们这里到底有多少只羊呢?
学生:100只羊
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一捆一捆的来数(PPT6),那这里有多少捆呢?
学生:10捆
老师:同学们真棒!回到第5张PPT,我们知道一捆里面有10个小棒对不对?那我们这十捆小棒总共有多少根小棒啊?
学生:100根
老师:非常正确!那我们可以看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学生互动:
1.让学生数100根小棒,两人一组,数100根小棒,一人数,另一人评判,然后交换进行。我注意观察学生不同的数法。
2.汇报数数的方法。
老师:你们小组是怎么数的?
(学生会回答:一根一根数的,两根两根数的,五根五根数的,十根十根数的。)
我紧接着问:100里面有几个一?(有100个一)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数得正确的小组,然后鼓励合作不够好的小组下次表现更好。
[设计意图:在数一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100的大小和计数单位。]
引导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数好的10捆小棒或10堆种子,同桌的互相述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
数100只小羊。
让学生回过头来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提示学生每数10只就用笔把它圈一圈,然后10只10只的数,看看图中是不是有100只小羊,对比自己刚才的猜测。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再次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2.教学例2:从88数到100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学生:一起数
老师:我们可以看出89添1是90,99添1是100,我们接下来从35数到42好吗?
学生:一起数
老师:我们可以看出39添1是40
老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出68后面的5个数
学生和老师一起:69,70,71,72,73,
2.智慧闯关。
①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一百里面有()个十,一百里面有()个一。
②数出三十二前面的五个数。(这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小棒,让学生拿出32根小棒,往前数就是依次拿掉一根,拿掉一根是31,再拿掉一根是30,再拿掉一根是29,依次是28,27。然后再脱离小棒数数。)
③摘果子游戏。(师出示写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说出他的组成,说对了水果卡片就归谁。)
④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气泡?
试一试:看哪个同学做的又快又准?
做一做:说出10以后的整十数
猜一猜:看谁猜的最准确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评价自己学得怎么样吗?
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板书课题:练习十(2))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乘法计算:
(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
2、练习应用题。
(1)练习十5。
A、出示第5题图,数一数搭这样一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6)
B、搭5个这样的长方体,是几个几?求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怎样算?
C、学生列式计算,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6。
A、出示第6题,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B、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C、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3)练习十7。
A、出示第7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一辆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
B、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是几个几人,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用什么方法算?
C、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练习十8。
A、出示第8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有几个问题,哪3个?
B、不计算你怎么知道小军和小红、小明谁用的钱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军用的钱是小明的3倍,是3个5元;小红用的钱是小明的2倍,是2个5元;小明是1个5元;3个5元最多,所以小军用的钱最多。)
C、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5)练习十9。
A、出示第9题,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三、作业:
1、不计算,在○填上>、<、或=。
2、应用题。
(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
(3)小明做了3颗五角星,小新做的是小明的6倍,小刚做的是小明的4倍,他们谁做得多些?小新和小刚各做了多少颗?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重点
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难点
学会iuü的四声,读好二、三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
一、指导复习单韵母a、o、e
出示卡片,齐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汉语拼音第2课
二、学习i、u、ü的读音及四声
1. 教学单韵母i
(l)(出示第一幅图)问:你发现了什么?(一件衣服)
(出示i的卡片)问:你会读吗?正音、指名读。
(2)掌握i的四声
出示i的四声,问:谁想试着读一读?正音,指名读,齐读。
2.教学单韵母u
(1)(出示第二幅图)问:你知道了什么?(一只乌鸦,u和乌鸦的乌发音一样)
指导读,指名读。
(2)学习u的四声
分小组试读,指读。
3.教学单韵母{
( 出示第三幅图及{的四声 }问:你想到了什么?
范读、齐读、领读。
三、复习iu{的四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数位的意义,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我吃了64只。”第三只啄木鸟说:“我吃了48只。”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1)
猴子摘桃比赛。小猴子说:“我摘了38个。”大猴子说:“我摘的要比你多一些。”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2)让学生读懂要求,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选择85、87都可以。)
4、第四题。
(1)教师示范:老师拨一个数,学生写数。
(2)学生互相拨数、写数。
5、第五题。拨一拨,比一比。
(1)抽两位学生拨数,并写下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训练。
6、第六题。
(1)出示2、5、8三张卡片,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2)找出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二、观察与测量
1、钟芬芳
观察物体
金竹镇小钟芬芳
课标内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感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年看到的形状
难点发展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四人小组分组、每组一只瓷茶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以满足不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情景导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猜一猜他是谁?
2、切换成侧面: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谁?
3、切换成正面:看一看他是谁?
这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观察茶杯图及四张图片:他们分别画的是几号图?(四人小组讨论一分钟)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观察体验
a、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茶杯形状画下来。
b、想(★)一想、猜一猜:你左边、右边、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茶杯是怎样的?
c、安秩序换角度观察体验。
d、评一评:通过换位置,你觉得你们小组小朋友画得怎样?
e、实物投影展示作业,校对。
f、请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测他画得是几号?为什么?
g、出示3、4号相反图:你要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看到?为什么?
3、判断猜测
三、比眼力
1、小气车开来了,小朋友给它拍了四张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个位置拍的
2、看,可爱的熊猫走过来了,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呢?
3、大象博士也来凑热闹,看,小猴和小猫分别站在哪里观察?
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呢?
四、游戏:摆积木
出示三个正方体,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几个面?(猜一猜,摆一摆)
五、小结
小朋友,课上到这儿清大家自己评价评价,觉得这堂课你学得怎样?都学到了什么?
2、叶丽红(无)
3、黄素娥(无)
4、杨秋林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县实验小学杨秋林
三、加与减(一)
1、毕文军
课题:《小兔请客》第一课时
高坪小学毕文军
2、郑勇民
新课标一年级(下)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采松果
设计:郑勇民
教学内容
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含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3.创设发新书的真实情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小棒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发新书
(一)创设发新书的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课件发新书】
师:今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是新华小学一年级(1)班的一名同学。他可是一个特别关心集体的人,班里的事情他总是抢着做!你们瞧,他又在忙什么?
师:同学们说对了,他在帮老师给同学们发新书!他好像在想着什么!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他在想这些书够不够!
生:他们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他一共抱来40本书,每个同学发一本也不知道够不够?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说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新朋友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热爱集体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情境,引入新课,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一致认为够了,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1:假如他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这些书就正好,可是他们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够了!还剩下两本呢!
生2: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19人,我还知道我们班一共有38个人,如果把书给我们都够了,那他们班比我们班人少,也一定够!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实际上,小明抱来40本新书,发给同学们每人一本,他想知道这些书够不够?其实,只要算出来班上的人数,就能知道40本书够不够。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据这个数学问题列个算式吗?
生:18+19=?
师: 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先自己试一试,再和你们小组的伙伴说一说。
师: 那么,19+18 到底等于多少?我们该怎么算呢?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三)学生汇报:
生1:我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10+10=20,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9+8=17;再把这两个得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多少人,20+17=37.
生2:我是用19先和18的十位上的10相加,19+10=29,29再和剩下的8相加,29+8=37.
生3:我是先把19看成20,这样算起来会觉得简便一些,用20+18=38;把19当成20来算,多加了1个,这样算出38后,要把这多加上的一个给减去,38-1=37.
师:这些都是不错的口算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种方法来口算,相信除了这些方法,你一定还有别的好方法,不妨在课后告诉你的小伙伴!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可以用学具盒中的小棒!
师:同学们试一试吧!
师:有同学提议: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怎么样?自己有信心做对吗?好,试试看吧! (生自己动手用竖式来计算。)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叙述自己竖式计算的过程,教师对满十进一的写法进行指导。
师:怎么样?和你想的一样吗?如果做对了,就快为自己鼓鼓掌吧!你真棒!如果让你自己完成几道题还能行吗?
(设计意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的方法还是很多样的!随后,一起解决到底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利用小棒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直观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分类过程,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或者是按自己定的标准分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验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分类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用课件出示图片。
淘气小朋友的房间,是不是整齐呢?看了淘气和笑笑的房间你有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好吗?
看到笑笑的房间,你有什么想说的?
看到淘气的房间呢?我们怎么做来使淘气的房间变整齐?(整理一下)如何整理?
2、思考方法。
师:那你准备怎样整理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课件演示:整理房间
用课件演示整理的过程。刚才小朋友说把书、笔、文具盒放在一起,为什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的,是学习用品,那接着应该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同时板书:学习用品、玩具、服装。)课件演示整齐的房间问小朋友,现在整齐了吗?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放在一起,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我们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使整个房间又干净又整齐。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个勤快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二、课堂练习。
1、整理两类事物。
(1)给动物涂色。(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房间,现在我请大家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一起说说它们的名字吧。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请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师:你认为应该把哪些动物涂上颜色?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小朋友愿意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把小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会飞的,已涂上了颜色,一类是不会飞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会飞的动物有什么特点?那我们也学着会飞的动物飞一飞好吗?站起来飞吧!
(2)、分水果蔬菜。
师: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和蔬菜吗? 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瞧,这是--。(学生齐说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你能分清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朋友,一位是水果娃娃,一位是蔬菜娃娃,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个小朋友把水果图移到水果娃娃的下面,一个小朋友把蔬菜图移到蔬菜娃娃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看一看,他们分对了吗?你们还喜欢吃哪些水果和蔬菜?(同学们吃过的蔬菜可真不少,蔬菜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对人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2、整理多类事物。
(1)举牌游戏。
请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学生说物体的名字。老师还给每个物品编了号呢!看1、2、3一直到12号,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成3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一类是服装鞋帽。老师发给了小朋友3个牌子,一个上面写的是玩具,一个上面写的是文具,还有一个写的是服装鞋帽,(跟老师读一读。)牌子放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举牌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指一个物品你很快地想一想它是哪一类,并把它说出来。明白了吗?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学习用品 玩 具 服 装
教学反思:
借助学生熟悉的两个人物淘气和笑笑,他们很感兴趣,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整理房间这个课题,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整理房间后,又顺利地介绍了什么是分类。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学到的很多,不仅仅有书本知识,重要的是还学会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以及课堂中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巩固14个生字,会写“牙、尺”两个字。
2、体会自选商场为人们带来的方便。
3、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通过实物,把字词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生字卡、商品名词卡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出示本课不注音的9个词语,你还认识他们吗?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课件将生字变为红色)。
齐读生字
将词语中的熟字去掉,指名认读生字
将生字打乱顺序认读。
3、找朋友。(拼合体字:场、奶、笔、作)
4、课件出示:小兔走迷宫(在迷宫里认读生字)。
5、出示“面包、牛奶”等9种商品图,学生贴商品词卡。
(贴对了带领全班齐读,错了同学纠正齐读。)
6、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读词。
7、小结:商品分类摆放了,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二)学习课文
1、师:小明逛了自选商场,他是怎样夸自选商场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反馈(东西多,买东西方便)
4、出示句子朗读指导。
自选取商场里的东西真多。
在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真方便。
5、说话练习,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的9个词,并边说边出示商品词卡。
出示: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呀!有XXXXXX,有XXXXXXXX,还有XXXXXX。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牙、尺”两个生字。
2、你会书空“牙”吗?(“牙”的第二笔“竖折”要一笔写成。)
指名书空。
3、学生齐书空,教师范写。
4、教师范写“尺”,提醒“尺”的撇、捺要舒展。
5、学生各描红、临写1个。
6、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四)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商标拿出来,指名认读自己收集来的商标上的汉字。
2、逛“自选商场”。
(1)四人小组将商标分分类。
(2)全班“购物”: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再想办法(请教同学)记住它们的名字。看谁记得最多,最能干。
(3)反馈:我在自选商场买了XXXXXX、XXXXXX、XXXXXXXX。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购的“物品”。)
(4)评选“识字大王”。
(五)总结。
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还用自己的办法认识了好多商标上的字,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认识更多的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苹果卡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比较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课件制作室;教室里配有电视机、vcd、实物投影仪等。
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划片招生,这样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县直机关、街道、个体经商者的孩子以及借读生等,学生的学前教育及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今年的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 5.5~6.5岁,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是直观地用手指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或死记硬背几个10以内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前两单元的教学,有点不习惯,学生也有点不适应。但是学到第三单元开始入门,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顺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生:喜欢)苹果营养丰富,吃苹果可以增强体质,我建议同学们每天都吃一个大苹果。
老师没有带苹果,咱们就用苹果卡片来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苹果图:
看到这堆苹果,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数字10)板书:10
现在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这个问题,把机灵的小猴都难住了。看:小猴正在发愁呢?(把发愁的小猴图片放在苹果边上)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分一分吗?(生:愿意)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
(2)小组交流:你们的分法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随学生汇报板书:
你们帮助小猴解决了问题,小猴高兴极了。看,小猴在夸你们呢?(用小猴大笑的图片盖住小猴发愁的图片。)
动物大王雄狮看见了,也想让你们帮助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填写算式。
出示雄狮带的题目,可以根据上面的表格进行填写。
□+□=10
10-□=□
随学生回答,板书: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3+7=10
4+6=10
5+5=10
0+10=10相应的减法口述即可
小朋友真厉害,连动物大王也没有难倒你们。
(三)应用拓展,寓学于嬉(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1.玩中学。
(1)伸手游戏。
师:我出3。
生:我出7,3+7=10,……
(师生、生生活动)
(2)拍手游戏(师生、生生合起来是10)。
(有个学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还说:这表示没拍,是0下。)
2.配钥匙。
你们会给锁配钥匙吗?(学生皱眉头)别发愁,只要开动脑筋,一定能配出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出示锁图:
师:锁上的数和钥匙上的数合起来是10,就能打开。
教师巡视,发现5号锁没有配上钥匙,让学生动手画出5号钥匙,然后展示连线的结果。
3.爬台阶。
出示课本第41页第3题:
(1)让学生给这幅图起名字。
生:爬山、上楼梯、爬台阶、小狗抢骨头等。
(2)说图意(略)。
(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畅所欲言)。
(4)列算式,并解释算式的含义。
(最后有个学生说:小狗爬到顶吃到骨头了,就是10-10=0)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出示教科书第41页第4题图:
让学生看图意,填算式。
学生很快完成书上的要求,并能讲解算式的意义。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其结果出乎意料:从小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嘴巴、鱼身上画虚线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学生的表现精彩极了。)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当学生未发现减法时,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小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生生拍手游戏,最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拍法!”,结果是两手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其他学生发愣、等待,这个学生接着说:“我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我两手没碰一块,就是没拍,是0下。”0+10=10,10-0=10,10-10=0。多么开阔的思维啊!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拍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说话,列算式,讲算式含义,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个学生说:“10层台阶,小狗全爬上去了,吃到骨头了,并且吃得特别香,就是10-10=0。”听课的教师欣慰地笑了,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玩拍手游戏,让学生帮老师给锁配钥匙并谢谢学生,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点评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案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动物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