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下面给您带来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这里是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
学习目标:
1、进行句子中的拼音拼读训练,主要是拼音句18个音节中的9个含ao、ou、iu的带调音节的拼读。
2、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
3、进行儿歌《有礼貌》的学习,会读儿歌,学习儿歌中的生字好,和拼音的拼读。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拼读含ao、ou、iu的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
音节卡、图片、投影片
教学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抽读ao、ou、iu的四声卡片。
2、采用游戏的形式,复习声母与ao、ou、iu组成的音节。
三、新课教学
(一)导语:超市里有很多我们爱吃的`东西,谁来告诉大家你最爱吃什么?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今天咱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小动物朋友。
1、逐一出示音节:gou、niu指名拼读音节,并出示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句子:谁来了。(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谁知道小猫、小狗、小牛、小马最爱吃什么?
3、打开书29页,那里就有关于小猫、小狗、小牛、小马最爱吃什么的一段话。
(1)学生自由拼音节读句子。
(2)同桌一起拼音节读句子。
(3)看着大屏幕,指名逐句拼读句子。
(4)指名不拼音节,直接读句子。
(5)把三句连起来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指名为三位小动物送去食物。
5、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三句话。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
6、从句子当中提出生字,抽读生字卡:小、爱、吃、鱼、和、牛、草、指名读、抽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儿歌《有礼貌》。
1、投影出示公鸡图,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29页有首儿歌答案就藏在里面。
2、指名领读红色的音节:
3、指名读儿歌。
4、站起来齐读,可以自己编动作。
(三)结束语:其实平常我们走在大街上,来到商店里,站在车站旁,看到的广告牌上,经常会出现我们熟悉的汉字朋友,同学们见到它们,千万别忘了跟它们打声招呼。
教学目标:
1、认识 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我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3、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 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3、 接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老师画“井”简笔画)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请学生贴小鸟图和青蛙图的位置)
3、看插图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小鸟和青蛙进行了几次对话?
(师范读2——7自然段,生倾听)(它们为天有多大的事争论。(师板书:天有多大?)(一共进行三次对话2——3自然段是第一次对话4、5自然段是第二次对话,6、7自然段是第三次对话。)
4、青蛙和小鸟见面了。谁愿意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第一次对话?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一百多里有多远?你能说出来吗?
5、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思考:
(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
(2)青蛙的'观点是什么?
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3)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4 )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小结: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全班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
教学设计与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环节,一个在课前,一个在课后;一个是准备,一个是回顾。中心都是围绕着上课展开的。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呢?
1、熟悉教材。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要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
一读写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你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你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你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你反复阅读,要逐字逐句地读,要边读边问。
如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三次说了同样的话:“你能帮我治病吗?”你在阅读时对这种反复出现的句式不妨问问自己:棉花姑娘在请三个朋友帮忙的时候她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吗?
还比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多次出现诸葛亮与人交谈的情节,但只有一处写的是“诸葛亮笑着说”,其他十处都是“诸葛亮说”,对这种突然发生变化的地方,你也应该问问自己:诸葛亮这时候为什么笑着说?他笑什么呢?
还有如四年级《看不见的爱》,文中的母亲面对我的不解,她说:“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在这看似明白无疑之处,其实蕴涵着很多很多的东西:别的孩子怎么玩?正常孩子的玩与盲童的玩肯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位母亲不会不知道,那么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玩打弹弓时,她会想些什么呢?这样一追问,你对这位母亲的做法或许不会仅仅停留在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这样肤浅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断自问、自悟的过程中,你会读透课文,读懂作者。
二读编写者。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拼音、识字、查字典、写话等语文知识、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选文之中。因此编辑在挑选文章、在给文章编排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时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册教材中去,最起码是一个单元中去考虑,想想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三读学习者。学生是你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你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你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他们已有哪些知识储备等等。
你在读作者、读编者、读学者的过程中,你也就读出了你自己。
2、确定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确定你的教学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小学语文知识千头万绪,从教材呈现的方式来看是螺旋递进的,又是交叉进行的。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在纷繁的内容中,你要重点明确,抓住主要任务。记住前人说过的话:文章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在你只是借助了教材这个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学任务。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成语连成串,排比、比喻连成段;段落结构相似,语言表述相仿,这些与本单元的其它几篇介绍各地美景的课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向教材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把主要目标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词语、句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3、选用方法。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你要设计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请哪个学生来回答,你都要尽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也许你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录象;你也可以现身说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见栩栩如生地进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选用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你的付出,还要看学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让部分学生得益,那么你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经济的。比如小组讨论,由于话题不够集中,学生分工不够明确,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来有学生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这样,那么损失的不只是你的几分钟,而是全班学生每人的几分钟!这个成本就太高。
再有,环节的安排也不可小视,哪个先讲,哪个慢做也有讲究。课堂好比是一首乐曲,它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过程的推进中要有自然的衔接、要有前进的助力、要有结束的余韵。
总之,要设计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你不仅要熟知你的学生,更要有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对教学方法的了然于心。
二、关于评课的反思
评课,也就是教学评议,它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经常开展评课活动,可以共同研讨,互相学习;可以发现不足,推广经验;可以明确方向,提高认识。因此,评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么怎样评课呢?
1、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正确。首先教师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语文课教“语文”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语文课,老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孩子们很投入,他们分角色、排练、评奖;有时老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画一画,在画的同时老师还不时地予以指点,最后不忘让学生评一评:谁画得最好。这些活动,学生也在积极参加,教师也有指导,但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其实跟语文关系不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
其次,教师所教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并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内容看似“语文”的,但意义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查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记下在字典中的页码。查字典的过程既不是为了认读生字,也不是为了了解字意,而是要让学生记下页码。显然,查字典的真正意义被记页码给冲淡了。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应该打好两个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小学语文课就是要帮学生打好这两个基础,教学生有用的“语文”内容。
(2)教学内容集中。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觉得这样放不下,那样丢不开,什么东西都想教,结果一节课上下来,似乎教了很多,但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俗话说: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节课短短的几十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解决,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所谓集中,就是要把一堂课的主要任务重点呈现出来,而其它内容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些。
2、评教学方法。
(1)过程自然。教学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有铺垫,有衔接,前后照应,层层深入。节奏快慢相宜,该慢的地方决不吝惜时间,该快的时候决不留恋片刻。整个过程完整,无论是“顺序型”、“变序型”还是“情景型”,都要进得去出得来。一节好课就像是一首乐曲,一篇美文,既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要让人回味无穷。
(2)方法适当。语文教学方法多样,有人喜欢串讲,有人喜欢讨论,串讲有串讲的优势,讨论有讨论的长处,关键是看方法的选用恰当与否。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离开了内容一切所谓的方法都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是朗读,可以是齐读,也可以是个别读、引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等。但在不同的场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评课前要对教师所选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想想他为什么用这个办法?如果换一种方法效果会怎样?为什么?由此判断这种方法是否为实现教学内容服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
3、评学生参与。
(1)学生情绪。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往往就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一节好的语文课,学生的表情是专注的,是好奇的,是生动的,而不是散漫的、麻木的、杂乱无章的……
(2)学生表现。看学生发言的态度是否大方,参与活动的面有多广;听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朗读是否悦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
4、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教师为上好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的,但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认识水平的不同,课的效果也千差万别。评课时要客观对待,不要一好百好,也不要一棍子打翻在地。对教学中的亮点,要加以肯定;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希望,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头上。
(2)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尽管评课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评课时抓住教学中主要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或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进行剖析,要有理有据,不要泛泛而谈。当然,也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逐行扫描”,进行解剖式的评点,这就需要抓住细节,分析透彻,但最好还是要有一个很明确的重点。
总之,不同的人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解读,要想真正评好课,就必须不断学习,从理论的高度去剖析课堂,从课堂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给被评者以启发,给被听者以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语进行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学生家里是否养过小动物,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它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请两三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说说)。提示学生说出“鹅”,问问学生对鹅的了解有多少。
2、(过渡)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的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学生打开课本63页。
3、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检查预习情况;
2、开火车读,分组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逐段读,注意咬字清晰,读得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读完课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以前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文中的白鹅。(引导学生说出“高傲、傲慢、从容、一丝不苟”等词语,随机板书)
3、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是描写白鹅高傲的?让学生找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随机板书。
四、学会品次品句,领会白鹅高傲的含义
1、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2、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说说它们的意思。
3、抓住对比的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狗的狂吠是怎样的?在这里写的是白鹅的叫声,为什么又写狗的狂吠呢?
学生思考:则是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这样用狗的叫声跟鹅的叫声作比较,更能突出鹅的叫声的高傲)
提问: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对这只白鹅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尽职、勇敢的白鹅)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留下悬念,维持学生的兴趣,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学生找出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说说怎样记忆最有效。教师适当范读、范写,也可让学生范读、范写。
六、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一种极其高傲的动物,那么,课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呢?(提问两三名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板书
3、继续学生课文内容
二、学会品词品句,再识高傲(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
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本段描写白鹅步态高傲的词语或者句子,自己读一读。
2、请找到的同学说一说,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或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注意把白鹅的高傲读出来)
3、抓住本段的过渡句进行教学--“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问题:这是什么句?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4、根据前面环节找出的词语适当板书
让学生解释“局促不安、从容、大模大样、净角”等词语的意思
(局促不安:很拘谨,不自然;从容:镇定,不慌张;大模大样:大摇大摆,有模有样,满不在乎、目中无人的样子;净角:一种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者粗暴的人物)
5、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的妙处在哪里?(对比手法,更加突出白鹅步态的高傲)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白鹅的吃相部分(课文5-7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鹅的吃相怎么样?它需要的食料有哪些?
2、用横线划出描写白鹅吃相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仔细品读,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①鹅的食料有哪些?(冷饭、水、泥、草)
②这么多食料,它是怎么吃的?(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
请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先再然后”说说这组关联词语的作用(是白鹅的吃饭的一系列动作更加连贯,更加形象)
③“奢侈”是什么意思?(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这里说这只白鹅的食料并不奢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白鹅具有怎样的品质?(朴实)作者喜爱这只白鹅吗?
④课文中用了那些词语来形容白鹅的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解释以上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这只白鹅的吃相怎么样?(刻板、认真、镇定)
⑤鹅的吃相好笑在哪里?请在课文中找一找。
鹅的吃相那么刻板,不会变通,在它吃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狗来偷食)
请学生来扮演偷食的狗和生气的鹅老爷。
抓住“鹅老爷”一词,作者为何这样称呼?(显得更加亲切,体现这只白鹅在作者家的地位很高)作者对这只白鹅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
三、把握情感主线,贯通课文
把握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新学案》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白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