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摘要:研究了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首先从小学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如下三点策略,即:重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中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功能;实施策略
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这一点更是广泛地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中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得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新的定位。而针对小学生来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但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也正是心理素质逐渐成熟和心理习惯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为了加深对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认识,促进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小学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有助于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健康、稳定的情绪是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能够为学生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有助于消除学生轻微的情绪障碍,减缓和预防某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例如,小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出现矛盾或者是不和时,受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局限,无法做出正确的处理,常常出现情绪低落或是气愤难平等情况。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体育任课教师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个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或是体育小游戏,在参与活动或是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这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积极地让矛盾化的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成效是简单的说教难以取得的。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绝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强的特征,从而也会因此而呈现出艰苦、疲劳、紧张以及激烈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往往就会伴随着激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借此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思想作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等优良的意志品质,进而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具有宽容、友爱、合群等特点,并能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体育运动具有明显的集体性和公开性,且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学生和集体进行联系和交往,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重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特殊,如果不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探究是很难把握的,而在没有掌握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况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探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2.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影响小学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要想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体育任课教师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实施。概括来说,要想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筛选教学内容是教育的载体,在利用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筛选非常重要。体育任课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但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和分析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还要适当地扩大教学内容的组织筛选范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提高利用体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例如,传统武术、跆拳道等均可以合理地穿插在体育教学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焦虑、胆怯等不良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优化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激发他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也就能够让贯穿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更有效的渗透和实施。例如,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体育任课教师就可以将其引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各种体育小游戏的开展,在体质、意志、智力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得到共同提高。特别是针对那些性格较为自我或是较为孤僻的学生,任课教师更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与集体合作相关的小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学会与人沟通、团结合作,从而克服学生不良的个性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中的渗透
要利用学校体育来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内的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利用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课外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较而言往往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所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比较高,在其中贯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能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不断探索和研究利用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谦。谈学校体育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2]王华叶,林岭。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剖析:北师大附中学校体育案例的启示与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xx(4).
[3]付晓蒙。成都市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改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4]孙玲玲,夏小平。浅析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关系[A].创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C],20xx.
摘要:现阶段,小学教育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多样化
小学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更需要具有自我调控的办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灵活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教给学生一定知识、技能以及发展他们智力的同时,有意识地消除在教学设计、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中一切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征。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由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实现的过程。特别是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未成熟,很多时候是语言和行为的模仿,教师的行为是被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能以信任、期待和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内在的潜力会充分地显现出来;反之,如果教师通过嘲讽、挖苦、辱骂、体罚等手段教育学生,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相对于小学的其他学科,小学数学的发展目标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根据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下面通过例证的方式,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简单的几个字里面蕴含了很多哲理,要使学生“信其道”,首先要做的是“亲其师”。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以教师为中心,从而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是只发生在课堂之上,更多地存在于生活中。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在教学方面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而且在学校生活中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该是命令的传达者和执行者,而是学生生活的引领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教师的存在,更能感受到教师在生活中对他们的关爱。教师扮演的并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关怀者的角色。这样,学生就会亲近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存在隔阂,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
轻松活泼的课堂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延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喜欢教师延伸到喜欢教师的课,在这种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1.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能左右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说过,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堵塞,操作迟缓。例如,在某节数学课上,课堂内容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数学算理的讲解十分枯燥,学生理解很无趣。当时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学生由于上课前的纪律问题受到班主任的批评,结果导致教师辛苦地讲课,大部分学生却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导致课堂低效。但是在“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做好了充足的预设,针对不同的场景准备不同的活动。教师讲解的时候妙笔生花,学生学习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求知的愿望,回答问题时不仅能够轻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带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活泼的课堂氛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才能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2.建立平等民主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不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在知识的传授和探索中,师生之间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交流。师道尊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管教基础上,而是自然地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了走神甚至调皮的行为,教师可以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诙谐的批评等方式进行教育,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合适的举动,又能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担心教师批评的心理,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学习。其次,教与学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而不是刻意地安排活动内容和操作方法,学生机械地去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动脑、动口、动手,深刻地体会到分工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甚至是失败后的气馁。这些心理活动不是教师能教会的,而是教师提供一个民主交流的平台,由学生自己去发掘和感受。
3.激励性的评价,自信心的培养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学生孙某,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对学习充满了极度的反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通过和孙某家长的沟通之后,我发现孙某并不是不知上进、不学无术的学生,而是由于在幼儿阶段,家长忽视了对他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此家长也很懊悔。孙某虽然学习不能赶上正常节奏,但是在卫生、劳动、好人好事等方面特别积极。在做完他认为是好事情时,总是期待着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于这些,我带动学生给予他很高的赞赏,使他积极地融入班集体之中,让学生渐渐地赏识他,并在学习上帮助他,让他认识到自己能为班级争得荣誉能得到赞赏的同时,学习方面也能如此。像孙某这样的学生,在任何的学校并不是个例,关键在于教师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从各方面去关爱学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去了解和帮助他。根据小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从生活中探索数学,并将学到的知识再应用于生活中去。多实践,多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洞察学生的个性心理
学生因家庭、智力以及所处生活环境等原因,对数学学习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同样在心理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心理健康方面,要做到因人而异,洞察他们的个性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
1.聪明型
小朱是个很聪明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在平时的练习时,经常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小朱有一个特点,上数学课时很喜欢发言,也很喜欢“接话头”,甚至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为了纠正他的这种坏习惯,和蔼的谈话,不会引起他的重视;而严厉的批评虽然能让他认识到错误,但会影响到他的情绪。我与他的家长分析原因时发现,小朱的聪明可以使他在短时间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有充足的表现欲望,所以在数学课上能发现其他学生的纰漏,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了自己的表现欲望。但是由于小朱认为数学基础知识过于简单,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自己在数学练习时出现了难题不错,而基础题目经常出错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该由家长进行说服教育,而在表扬小朱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同时,向小朱提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求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题目,以培养他的反应能力。这样做,不但使小朱的才华得到展现,更能保护小朱的自尊和自信心,使他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小朱的例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并不是只有学习落后的学生和默默不语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学生同样需要。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并不固定于某种形态,而更多的是具有个体化的特征,往往我们注意到的是群体化的状态,而忽略了个体化的思考和培养。
2.思维薄弱型
思维薄弱型的学生并不少见,因为数学学科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带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验证。学生吴某就是属于这类,他在数学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意思,这样容易出错,导致吴某对数学尤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逃避,自信心受到打击。吴某是自身的学习方法出现了偏差,导致成绩下降,只有有效地找到症结并帮他解决困难,才能对他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对于提高吴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采用“开小灶”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把数学情景融入生活之中,帮助他主动感受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当吴某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的时候,兴趣就能渐渐地培养起来,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看似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但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所以在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呈现多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根本原因,从细节入手,全面地培养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知识思维的建立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教师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数学教学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整体。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况,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阅历的提升,他们在学习生活、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情绪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就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因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不明确,内驱力不足,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不愿学,产生厌学情绪。
2.智力问题。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智力异常、学习技能障碍、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中小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困难、挫折和障碍时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看不到有利的因素和发展的前途,盲目地否定自己,消极悲观。
4.人格问题。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中小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怯懦、自控力差、自卑、自闭等。有些学生非常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精神,不愿帮助别人。
5.人际交往问题。学生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对他的学习效率、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形成发展、身体健康及班级集体,都有重要影响。中小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同学间关系不够亲密融洽;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
二、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因素,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遗传及肌体疾病因素,客观因素来源于枯燥的学习生活方式、激烈的学生竞争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等。
1.先天性遗传基因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中小学生某些心理障碍与遗传有关,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都会造成心理障碍。因此,减少遗传疾病、创造良好的产前环境和早期生活环境,是防止出现某些心理障碍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6000多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的家长认为在子女教育上是失败者,“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走向没有把握”。多数家长缺乏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常识,对子女缺乏正确引导,较少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只关心孩子学习。
3.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尽管广大教师已认识到要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己任,但社会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升学率,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无味,课业负担沉重。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积极到挫伤进而到泯灭,失败的阴影长期笼罩着他们,致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衹,造成学生厌学、倦怠。
4.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小学生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行不良同伴的诱惑,都会导致心理障碍。
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
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是一个解冻、变化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采取适合当代中小学生生理、心理规律和特点的方法,矫正其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兴趣广泛但又不成熟,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避免引起心理冲突的挫折,产生消极的情绪。矫正办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演讲会、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和模范事迹影响他们,向他们印发《健康心理标准表》,让他们对照学习,防止种种心理偏激的发生。
2.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聘请有较髙理论水平和教育工作经验的资深班主任、教师组成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小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权益,在教学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宽容、尊重、关怀和引导。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分析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3.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锻炼,如“青少年志愿者行动”、“军事夏令营”,通过意志体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挫折能力。针对不同的不良心理因人施“矫”,比如对心理表现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感到集体可爱,从而培养他们开放的性格。针对职中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等情况,可以采用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小组辅导、家访等方法,有效矫治学生的不良心理。
4.加强人际指导,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通过正向强化、口头指导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教育学生对人热情、真诚、守信,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从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充满关爱、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5.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院实行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出学校,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尽力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同时绝不回避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尽力将社会立体地展示给他们,帮助他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同时,教师应帮助家长加强亲子沟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师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总之,正视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科学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是维护学生身心将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家庭、社会应高度重视、发挥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明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等等。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教会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处理,自己做自己会做的事是光荣的,自己学会自己不会做的事更是值得称道的。又如《爱护我们的鼻子》《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教会他们懂得爱护鼻子眼睛,保护鼻子、科学合理用眼等良好习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排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如《脑筋急转弯》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和遇到问题要周密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集中注意力、周密思考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难题。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出现了认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等不同目标的教学内容,而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也从自我认识到与他人的看法相结合等等。小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镜子里的我》一课明确提出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就是逐渐认识自己。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有多高、多重,是胖是瘦,有哪些特长、爱好,有哪些优点、缺点等等。四年级教材中《老师眼里的我》《我是什么样的人》更进一步提出了认识自己的目标,从别人眼中审视自己,从活动中观察自己,从与他人的交往中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高矮胖瘦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五、六年级教材中《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独一无二的》《正确认识自己》等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认识自己的程度,提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自我意识目标要求。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行为能力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编排中,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自己事情自己做到小困难的自我克服解决,从好习惯的养成到好方法的培养锻炼,从控制情绪到超越嫉妒,从情绪控制到烦恼释放、情绪正确表达等等,既体现了应有的健康心理要求,更体现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行为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年级教材中有《相信自己一定行》,四、五、六年级教材中有《超越嫉妒》《我不生气》《放飞烦恼》《正确表达情绪》《欣赏自己》《做情绪的主人》等一系列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会控制情绪,恰当表达情绪就会发挥情绪的人际交流积极作用,形成健康的心理特性;正确处理嫉妒,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尽的好处,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与效率,最后超越对手,走向胜利。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心理意志品质训练,让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巩固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来的作用远不止上述讲到的几个方面,但究其重点来讲,科学地、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准确地认识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特性,锻炼出强大的意志品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其精髓所在,贯穿于一至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始终。
大学时代是个人心理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困惑期,也是大学生心理变化最强烈的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相当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根据大学生群体及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深入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1.适应能力较弱
新生入校后将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一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恋家情节较重的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不适的状况。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此时易产生自卑、消极、敏感、脆弱等不良心理;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在饮食起居方面也会因其特别的风俗习惯,难以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从而产生焦虑感。
2.学习动机缺乏
大学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使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降低,学习目标模糊。一些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學习时间,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成绩的下滑使他们茫然失措,自信心下降。另外,一些高中时期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中突然沦为一名中等生,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受挫感。
3.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共同生活,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强化集体协作意识、互相理解与包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有人因任性、自私而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有人因性格过于内向而不善与人沟通。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久而久之使人产生孤独感,更有甚者会出现社交恐惧症,渐渐自我封闭,惧怕接触外界。
4.个人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就业焦虑感在临近毕业时会越发严重。多数人求职都是高不成低不就,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工的好岗位非常有限,社会需求量很小的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更大。一些家庭贫困和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承载了全家人改变命运的期望,但就业现实又令自己难以如愿,部分人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怨恨社会等不良情绪。
5.恋爱观不成熟
大学生谈恋爱对他们自身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帮助他们的心理逐步趋于成熟,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心理影响[1]。大学生的情感还比较稚嫩,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多数学生都不善于处理爱情与学业、爱情与责任的关系,恋爱受挫后,部分大学生会失魂落魄,出现偏激心理。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补救式”教育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着重点主要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疏导和调适上,关注于如何消除大学生已产生的不良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对个案的`心理疾病治疗上,主要面向的是少数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对常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统一研究和教育,忽略了绝大多数暂时无明显心理问题学生的消极心理预防和积极心理引导教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他人迅速察觉,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强调追根溯源从预防着手,就会治标不治本。
2.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老师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兼职老师,其中有个别老师仅仅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就能持证上岗,而我国此类考试的各地区标准及难度不一,导致证书无法代表实际能力。这些非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心理咨询实操训练,不具备较高的心理教育业务水平,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而对比美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仅需通过专业的心理资格考试,还必须得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2]。
3.心理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这两种形式。目前,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面性,不仅需要课堂上的引导,还需将此教育覆盖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保持课堂之外的教育持久性。心理咨询中心是心理辅导的课外机构,但其具有被动性,若学生不主动前来咨询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可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会主动求助,怕被人歧视和排挤。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高校应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它们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正确的三观可以让人充分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减少盲目与偏执,维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帮助大学生勇敢面对挫折,不因人生中的困难而迷茫,使其能较好地处理、平衡各种复杂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责任感。
2.引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补救式”心理教育模式,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消减了传统心理教育的被动性和局限性[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心理机能,能够调动学生对生活及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并全面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同时,还能最大程度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塑造出学生的健全人格。
3.扩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仅靠校内几位心理教育专职老师来完成,应将各院系教师、学生都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其中。可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心理素质过硬的学长来劝导、安抚一些有心理困惑的同龄人,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也可设置各院系心理咨询站,重点培养年级心理辅导员及班级心理委员。要求心理委员每月填写一份班级心理“晴雨表”并及时上交给心理辅导员,使其能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各班同学的整体心理状态。联合校园内各方力量共同呵护与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加强这些组织体系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可定期约请专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4]。
4.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利用网络构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当代大学生善于运用互联网,网络的虚拟性可使大家畅所欲言,心理透明度极高,它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高校可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心理网站,在网站上设置心理学知识板块、发布各类心理测试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随时更新最前沿的心理研究动态[5];开设能直接和心理教师进行网络交流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在自由的网络世界中学生可尽情表达内心体验,教师也能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主动掌握其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另外,高校可借助目前学生对移动智能设备的高使用率特点,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心理教育平台。如建立心理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号,将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活动移动化,方便与学生随时沟通。高校运用互联网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形式。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性教学
高校可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多发点,结合他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并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日活动;也可每周组织给学生放映一些思想积极向上,题材覆盖政治、民生、情感、生活等多种类型的影片;还可在校园公示栏的醒目位置设计心理宣传橱窗,在校报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并利用校园广播讲解各种心理问题案例。通过这些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引起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视。能从大学生心理养护的角度为其排解常见心理困惑,起到预防、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3)提供并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
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真正的锻炼与完善,能快速、全面地促进个体心理成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方式。社会实践不仅令大学生增长了眼界、增加了社会阅历,也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心理调适及承受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高校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贫困地区进行义务支教,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使其开放部分实习岗位,争取为大学生创造并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实践机会。
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
1.重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
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奏效,学会自我调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6]。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大后,大学生才能做到处事不惊、从容理性。高校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与自我规划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善于借用各种理由进行心理减压,从而将外部环境对自己情绪产生的不利因素尽量弱化;还应建议他们主动接触品质优秀且格调高雅的课外教育,多结交正能量的伙伴及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告诫他们需自觉抵制腐朽、不良的意识侵蚀。
2.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注重和谐的人文环境建设
高校应努力建设优良文明的校风学风,倡导友爱温暖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可多开展一些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让大家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消除孤独感。同时,高校应创建整洁、清新、舒适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环境,不断优化校园内部公共设施,并对那些易于诱发大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意识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及净化。这些都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能使大学生感到积极、愉悦,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依靠感和归宿感,从而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
(2)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心理品质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直接性影响,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師应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和平等,不断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起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自觉的愿意主动与之亲近。对于自己尊敬、崇拜和喜爱的老师,学生对其所授课程大多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老师的思想和行为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模范榜样,能够吸引和感染学生并促进其积极心理的形成。
(3)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反馈作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手资料得到科学管理,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该系统必须满足安全性、保密性等要求,注重保障大学生的心理隐私。学生登录系统后会进行多项心理测评,测评内容以心理档案的形式录入数据库并得出相应测评报告,系统会根据测评结果自动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7]。之后,心理健康老师将依照系统筛选的结果,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心理辅导。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便于老师随时存储心理咨询辅导内容,并利于后期的及时跟进和信息查询工作。
五、结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国对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每位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不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拓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英琦。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7).
[2]曾梦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
[3]袁忠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xx(39).
[4]方瑗。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xx(3).
[5]莫梦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6).
[6]张佳。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文学教育,20xx(2).
[7]程安琪。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