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故乡(优秀6篇)

《大海啊故乡》是朱明瑛演唱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该歌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海啊,故乡(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海啊,故乡 篇1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大海啊,故乡 篇2

《大海啊,故乡》是苏少版第10册第六单元内容,歌曲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音乐平易而亲切,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该曲采用了四三拍,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的真挚情感。

本课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情绪、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使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以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宗旨,我在教学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挖掘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编活动等环节上求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使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再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本课教学力求导入求新、运用处理教材求新并注重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实践中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再教学中把握各环节分寸,教师指导不够到位,尤其编创环节的指导不足。任一环节把握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失败。作为教师首先应时刻树立创新的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事业是漫长的,只有长期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

大海啊,故乡 篇3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一。 导入

1.师: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音)

2.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及音乐

3.师: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

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等。

4. 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的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2.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侯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的故乡和母亲深挚的热爱之情。

3.作者简介。

王立平(1941年—) 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作曲。主要音乐作品还有:《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话剧音乐《未来在召唤》,科学幻想广播剧 《绿色克隆马》,电影故事片《带手铐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唤》、《李大钊》等音乐。其中很多歌曲如《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广为 流传。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表现手法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4. 节奏练习

×| |×﹣ |

5 .学唱歌曲

(1)请学生跟音乐,用lu音哼曲旋律

(2)请学生跟音乐唱歌词

(3)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确的?

(4)歌曲处理

师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多余?(讨论回答)

(“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感情就更进一步,从亲却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这样的情感线,也仿佛是大海的波澜 m.gaokaobaba.com 。从旋律的起伏到情感的发展,歌词的完美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的表现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5) 师问:这首歌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讨论回答)

师补答: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曲。(要注意节拍的重音,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

6.聆听不同版本的《大海啊,故乡》

黑鸭子版及俄语版

三。教学拓展

1.电子音乐:

即电子合成音乐,指运用电子方法产生和修饰的音乐。近年来电子音乐作品由早期的“磁带合成的音乐”逐渐过渡到“现场演奏的电子音乐”。

2.电声乐队 指以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

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或者加进弦乐器,或者加进民族乐器。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大海的壮阔,感受了电声的魅力,同时还学习运用了其他学科的知识,真正体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希望这一段美好的时光,能带给你无限的快乐。

作业:

试为《大海啊,故乡》的前奏配上电声乐队,并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教唱课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的正确演唱,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初步了解电声乐队,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演唱。歌曲中延长的处理。教学难点;

歌曲《大海啊故乡》各段落情感的处理,激发学生对大海、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

教具:

多媒体课件、琵琶

教学过程:

导入1、教师:诗人说:“大海就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就是一副画。”音乐家说:“大海就是一首歌。”我说:“大海就是美的化身。”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吹吹海风,欣赏海的美景,听听海的歌唱。

(教师播放幻灯片,已经《大海啊故乡》琵琶伴奏版本,教师演奏)

2、教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海的声音,他不仅是中国好声音,还是世界声音,更是自然的好声音,那么我要考考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面了,谁能告诉我,老师刚才表演的歌曲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海啊故乡》,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它,歌唱它。(教师引出本课主题)

新课教学1、作品背景简介

《大海啊,故乡》是反映海员生活的电影片《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影片普遍有着一种经历十年动乱后向往新生活并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积极向上精神,这首歌曲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2、作者简介

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长春人。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1960年入作曲系本科。1973年先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在北京电影乐团任团长,并专职作曲。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作曲。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两首插曲《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被选为群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前者又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获奖。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3、作品分析

名称演唱形式情绪主题思想特点

《大海啊故乡》独唱、齐唱、合唱深情的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3/4和4/4并存 4、节奏练习

(1)、3/4的节奏、强弱、指挥图示

(2)、 4/4的节奏、强弱、指挥图示

5、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型

6、歌曲教学

(1)、跟钢琴学唱歌谱。

(2)、用“lu”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3)、朗读歌词,填入歌词

(4)、寻找换气口

(5)、各种形式演唱(根据学生情况)可选择独唱、齐唱、合唱

(6)、教师:音乐是无国界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我们用英语来演唱一下歌曲

教师朗读英文版歌词,学生跟读,填入歌词。

(7)、教师:我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但是也有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将这么好听的歌曲唱给他们听呢?(手语)接下来,老师教大家手语版的《大海啊故乡》。

教师结合歌曲教手语,学生跟练。

三、课堂延伸

1、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包括伴奏都是在电声乐队演奏的,很动听。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认识一下电声音乐。

2、电声音乐

(1)、“电声音乐”(Electron wave music),其英文原意是“电子波音乐”,包括有以下两种含义:其一,“电声音乐”是“直接原声音乐”(人耳不经任何电子技术处理的声音),经一系列电声技术处理过的音乐。其二,是专指用“电子乐器”(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电子计算机”MIDI音乐多媒体所制作的“电子计算机音乐”(Electronic Computer Music)。现今习惯于把二者混为一体,这是误解。

(2)、电声乐队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一、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二、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

3、作品分析

请同学听3段电声音乐,将出名称:《大海啊故乡》、《机器猫》、《快乐大本营》

总结:电声音乐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听到的多数音乐都是电声乐队演奏的。

4、课堂练习

为《大海啊故乡》的前奏配上电声乐队的打击乐。

四、课外延伸

音乐制作软件的介绍

cakewalk音乐制作软件

作曲大师 TT作曲家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了解了3/4、4/4的特点,同学们也能很正确的有感情演唱,表现很好。同时我们还认识了电声乐队以及和他们的作品,下节课我们会更加详细的了解电声乐队,走进雅尼的《夜莺》和他的电声世界。让我们在夜莺的歌声中告别大海,走出音乐教室。

大海啊,故乡 篇4

歌曲《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感情真挚,节奏严谨,结构简洁,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在讲授歌曲时,播放课件,在《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下,一副副美丽的大海的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孩子们仿佛来到了大海边,感受大海那份情怀。自然的引出课题,通过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让学生随着音乐划拍哼唱旋律,随伴奏演唱歌曲,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及歌曲的主题思想;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时一个是注意了主导节奏,另一个是重复“大海啊,故乡”情绪的不同层次,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在同学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学唱了英文歌词。效果很好。整堂课,同学们表现积极,能按要求来演唱歌曲,但在音乐创造方面做的很不好,很多同学不愿尝试这项内容。

大海啊,故乡 篇5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本课将此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教者借助远教资源,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教学气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首先以文学诗歌《我家住在大海边》来导入,以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为主线,以观赏《海滨小城》的视頻课件为辅助,以美术想象画《我心中的大海》为体验,以短文《浪娃娃》提示学生查找大海对人类的贡献为延伸,体现了教育创新,知识创新,学科交叉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增强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有机联系,为学生欣赏音乐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艺术审美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而欲达此目的,贵在把二者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切不可公式化。要学生把音乐形象描绘下来,教师应该启发每个学生用各自独特的画面构思去表达同一音乐主题。当我们启发学生描绘一幅图景的时候,不应当无形地诱导学生一起去寻找同一种图解,而要鼓励他们去积极寻找各式各样的属于自己的图解。

最后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

大海啊,故乡 篇6

优化中的音乐教学·完善中的常态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比武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依然沉浸在忙碌而充实的回忆之中。

难以忘记北大街小学的孩子们,他们可爱的笑脸和高举的小手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更难以忘记《大海啊故乡》及《献给鼓浪屿》两首深情的歌曲。其中歌曲《大海啊故乡》采用3/4拍,旋律流畅舒展、感情真挚,并采用了切分音和附点等技法,打破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使得旋律韵味变化无穷。而整个音乐在中音区进行,因此也易于学生学唱。于是我将教学重难点放在了歌曲的情感处理和不同表现方式上。

《大海啊故乡》虽是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能唱完整并准确的人数却寥寥无几。尤其在“大海啊大海”处,学生的声音往往会“掉”下来,几个低音区也总是“低”不下来。因此,我除了把歌曲的不同表现方式列为难点,还注意到了音准的正确把握。我对学生进行唱法指导时充分使用了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法(运用学生自己的身体位置感受掌握音的高低,是最易让孩子接受的方法。)同时将识谱、三拍子、力度记号渗透在了歌曲的教学中。在歌曲情感处理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我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歌曲情感加不同的力度记号。不过出现了一段意料之外的小插曲:我出示不同的力度记号时,学生的回答大相径庭,但我没有一口否决掉学生的回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听琴声辨别出不同的力度记号。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发言更积极踊跃了!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们用稚嫩而抒情的歌声传递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波澜,传递着对音乐的理解。从而使得我深深地喜欢上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体会之一:

这次的参赛课与公开课的一大区别——少了多媒体的辅助,多了扎扎实实的教学。我们都感觉到了领导的良苦用心——常态课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工作阵地!这次的参赛课更是向外展示常态教学和自我提升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因此“功在平时”显得格外重要。“

体会之二:

为什么公开课的气氛大多融洽活跃?试想,如果平常的每一节课我们都把它当成参赛课来上,全身心的投入,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能用宽容的心态、温柔的语句去鼓励、安慰他们,那学生的胆子肯定会大起来,发言会积极起来,脑子也会转得快起来。素质教育呼唤生动、活泼、愉悦、和谐、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想学生所想,做学生的朋友,相信我们一定回收获更多!

遗憾:还欠缺着一份沉着的我,在课堂上还显得不够成熟。今后我将不断去优化和完善常态教学。

每一次的教学都是新经验的积累,只有不断地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