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12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东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给你留下哪些难忘的记忆呢?告别童年东阳下的骆驼队,我们走进了第7课《祖父的园子》。(齐读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文章的生字新词。读好后想一想: 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2、自由读,交流:
(园子里有很多可爱小动物;“我”跟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我”在园子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园子里的小动物自由自在的;“我”在园子里睡觉……)园子是丰富多彩的,我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
3、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体会到?
2、交流:(快乐的,自由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板书“自由自在”
三、学习“我”在园子的做的事情,重点为朗读。
1、是啊!“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很多事情,对这些事情,作者进行了“详略”处理,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件事情?(铲地)
2、找出相关段落,自由读,从哪些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作者的自由自在。
3、交流: (5-12自然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动作:伏在、乱钩(哪个句子说明我是乱钩呢?)、抛给。(板书)
(2)语言:
A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最后一句话改成直接叙述,再师生分角色朗读; 你从我和祖父的对话中体会到什么?(无拘无束、调皮、惬意、漫不经心、调皮、懒散;祖父的亲切、慈祥、宽容、哭笑不得)
B 再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祖父有一个典型的动作——笑(板书),透过“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祖父的话” 你对祖父又有哪些深刻的认识?
祖父的“笑”和我的自由有什么关系呢?(正是祖父的爱放飞了我自由的天性)
C 祖父始终“笑”着面对我,那我又是怎么说的呢?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请你们自由的读一读,你觉得“我”会怎么说呢?(指名)
(调皮地、大声地、不耐烦地、嬉皮笑脸地、没大没小地、一本正经、天真地、满不在乎地……)
指名读“我”的话,加上这些词语,作者的形象就更生动更立体了!
D 同桌合作:练习、展示(多么和谐的画面! 多么温馨的情景!)
教学目标:
1、默读训练,圈点勾画,概括文章内容。
2、朗读训练,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童年的自由快乐。
3、体会祖父的爱,感受园子对于我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朗读与语言品味中,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自由。
难点:第17段如何表达自由。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新课:
本文选自萧红《呼兰河传》,今天我们将它做为我们七年级第四单元的补充课文来学习。看看是否有更深的感受。
过渡:“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炫耀感、满足感、自豪感、得意感朗读
默读训练,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园子里有些什么?(总结分类:)
全文大约1000多字,以每分钟400字左右的速度,三分钟时间。
概括:指将相同的事物合理的归类。
动物: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植物:榆树、狗尾草、倭瓜、黄瓜
玩闹的经历:栽花、拔草、溜土、铲地、浇水、摘黄瓜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浇菜、睡觉
朗读训练,品味语言
试找一处动物(植物、玩闹的经历)读一读,品一品,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渗透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预设:
(一)、动物:第一段:蝴蝶、蜜蜂。
出示去掉颜色的句子,分析有什么不同?
出示去掉叠词的句子,学生读,体会叠词的特点。
小结:描绘事物可以通过色彩去表现生机、活力,可以通过叠词去表现可爱的情态。
(二)、植物:第三段:大榆树
风雨中、阳光下。扣“先”“呼叫、冒烟、发光”
对称句式,句式整齐,有对称之美,互相映衬,有情趣。
拟人的修辞,用儿童的眼光,写出了大树神奇的`一面,引人注意,耐人寻味。
榆树叶子上有水,太阳光照射下发亮,闪烁,写颜色。
(三)、事:5—12:铲地
预设: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读出了我的可爱调皮,祖父对我的爱。
(四)、自由:17段
1、圈一些词语表达作者在园中的感受。
活、自由
2、抓11个“就”:重读,不在意句式的重复,反复的渲染,浓烈的抒情
3、感受我的自由
借景抒情。
(五)回扣第一个问题:我家有一个大花园,样样都有,有什么?有宽松的生活氛围,有快乐自由的心情、有宠爱我的祖父,有温暖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读一组句子。
拓展延伸:
介绍萧红经历及写作《呼兰河传》的背景知识。
明确:祖父的爱是萧红晦暗人生中唯一的温暖和亮光。
读一组句子: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去读《呼兰河传》吧,你一定会爱上她诗一般的文字,梦一般的童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萧红,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三、自主学文,体会感情
1、童年萧红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呢?
(1~3段)
重点指导朗读:
第一段。
重点学习:
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 体会表达形式与方法。
2、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朗读体会4~20段,感悟童年的她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自由无虑的生活。
3、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感情:
重点朗读体会:
16~20段体会“园子”是自由的,孩子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4、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四、默读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结合相关的语句 领悟总结:
1、孩子气十足的腔调。
2、春天泥土般清新的语言。
3、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五、拓展作业
1、简介《呼兰河传》,推荐给学生读。
2、学生读《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栽花 拔草 种白菜 铲地 浇水 玩耍 自由
快乐
童年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东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给你留下哪些难忘的记忆呢?告别童年东阳下的骆驼队,我们走进了第7课《祖父的园子》。(齐读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文章的生字新词。读好后想一想:
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2、自由读,交流:
(园子里有很多可爱小动物;“我”跟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我”在园子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园子里的小动物自由自在的;“我”在园子里睡觉……)园子是丰富多彩的,我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
3、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体会到?
2、交流:(快乐的,自由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板书“自由自在”
三、学习“我”在园子的做的事情,重点为朗读。
1、是啊!“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很多事情,对这些事情,作者进行了“详略”处理,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件事情?(铲地)
2、找出相关段落,自由读,从哪些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作者的自由自在。
3、交流: (5-12自然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动作:伏在、乱钩(哪个句子说明我是乱钩呢?)、抛给。(板书)
(2)语言:
a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最后一句话改成直接叙述,再师生分角色朗读;
你从我和祖父的对话中体会到什么?(无拘无束、调皮、惬意、漫不经心、调皮、懒散;祖父的亲切、慈祥、宽容、哭笑不得)
b 再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祖父有一个典型的动作——笑(板书),透过“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祖父的话” 你对祖父又有哪些深刻的认识?
祖父的“笑”和我的自由有什么关系呢?(正是祖父的爱放飞了我自由的天性)
c 祖父始终“笑”着面对我,那我又是怎么说的呢?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请你们自由的读一读,你觉得“我”会怎么说呢?(练习指名)
(调皮地、大声地、不耐烦地、嬉皮笑脸地、没大没小地、一本正经、天真地、满不在乎地……)
指名读“我”的话,加上这些词语,作者的形象就更生动更立体了!
d 同桌合作:练习、展示(多么和谐的画面! 多么温馨的情景!)
4、我们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体会出作者的自由自在,你还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呢?指名学生读相关句子,简要说明。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钩一阵。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开火车读读这几个典型的句子。
四、学习园子里其他生物的表现,重点为练笔。
1、过渡:慈爱的祖父,对“我”的瞎闹是这样的宽容,他对“我”倾入了无限的爱心与耐心,放飞了“我”的自由,于是“我”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特别是课文的第17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自由的气息。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果,就结一个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自由读,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朗读:(我体会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哪个句子让你的这种感受特别深刻?
4、读着读着,你发现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
三个“就像……似的”——拟人排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啊!(男生朗读)
七个“愿意”—无比自由—作者笔下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自由快乐的!(女生朗读)
板书:“就像……似的”、“愿意”
4、只要我们的心灵是自由快乐的,那么我们眼中的一切都是无拘无束的!你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指名学生说,如:我今天考了好分数,特别高兴,觉得校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妈妈带我公园里放风筝,我很高兴,觉得公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家,特别自由,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5、请学生也像作者一样用上“就像……似的”、“愿意”等词语和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写写自己心中的那份自由。
6、交流
五、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结: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份自由,重新回到祖父的园子。因为我的心“情”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也正因为满眼的“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的心“情”就更加自由自在了。这就叫做“情景交融”。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板书“情”“景”“交融”)
2、齐读课题:我是自由的,园子是自由的,而慈爱的祖父正是这种自由的源泉,所以作者深情地称这个园子为“祖父的园子”。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阅读补充材料a《一朵中国北方原野的花——致萧红》,深入了解作者。
4、阅读补充材料b《呼兰河传》(节选),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在1和2之间选择一题;在3与4之间选择一题。)
板书设计:
7 祖父的园子
伏在 乱钩 抛给 就像……似的
自由自在 ……
笑 愿意
情景交融
一、导入:
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想请问大家在自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自由谈一谈。
学生可以交流字词的读音,片段的朗读,积累的ABB的词语,以及有关萧红的资料等。
师:在《呼兰河传》里边,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这个园子,而且写得非常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走进祖父的园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找出来。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找到第一、二和第十七小节。
第一、二小节:请个别朗读。体会园子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美和形态美。
第十七小节:
师:(出示幻灯片)自由读,读着读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马上会出现哪一个词语呢?
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生机勃勃等等。
请用片段中的一句话解释“随心所欲”。
师结合板书“自由”。
二、品读:
1、自然的自由。
师:仔细阅读第十七小节,你觉得
①什么是随心所欲的,自由的?(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②这个小节中的哪些词语、句子最能表现“自由”?请做上记号。
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愿意……就……”“想……就……”“一会儿……一会儿……”“又……又……”等词语、句子进行交流,感受园子中的花、鸟、虫以及倭瓜、黄瓜等各种蔬菜的自由。
师:注意到了吗?这个片段中一连用了11个“就”字,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罗嗦?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读起来很顺畅;感觉园子里的小精灵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好像是萧红一口气说出来的;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更能表现自由。)
师: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两个字――“自由”。
齐读第十七小节。
想像体验。师:(引读并出示幻灯片)。一到了这个园子里,我就玩了起来,闹了起来,不知不觉地,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
我就变成那倭瓜啦!我_____就______;
我就变成那黄瓜啦!我______就______;
我就变成那玉米啦!我_______就_______;
我就变成那蝴蝶啦!我________就________;
我就变成( )啦!我想_______就________。
师:当萧红写到这里时,你觉得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呀?
生:(手舞足蹈等等。)
师: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读书就是要和作者一起体验,让我们齐读第十七小节。
(幻灯片出示第十七小节,师生合作背读片段。)
2、人的自由。
师:园子里的动植物是自由的,那萧红自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并画下来。
交流。(第四、五、十三、十四、二十小节。)
指导朗读第四小节:大家想跟着祖父一起到园子里走走吗?那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是啊!在园子里,祖父在做农活,而我在做什么呢?我的活动和祖父有哪些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幻灯片出示第四、五、十四小节内容,分小组朗读。)
师:发现了吗?结合板书“瞎闹”“乱钩”“乱闹”。
她是怎么“闹”的,如何写具体的?找出相关语句。
正是这些让我感到只有在祖父的园子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所以在萧红一生当中唯有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明白了吗?(板书:快乐)
(过渡:学到这里就结束了吗?那你觉得还有什么让萧红更加留恋的呢?找出相关内容。)
3、感受祖父的爱。
引导读第五到第十二小节,谈谈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祖父对自己的关心。
师: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中表现的?
(三个“笑”。)
师: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笑”,在萧红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慈祥、爽朗等等。)
师:你还从祖父的“笑”读出了什么?(宽容和耐心)
师:是啊!这笑中还有祖父对我的耐心教育,这就是祖父对我的――爱。(结合板书“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读出滋味!
(师生合作朗读片段。)
三、超越文本。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生交流。(留恋和纪念)
师: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萧红一生坎坷,历经苦难,但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所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它普通吗?
(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四、延伸练笔。
师: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一棵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 )。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原著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萧红(PPT出示萧红图片)。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呼兰河传》的开头(PPT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 ——选自《呼兰河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童年,来到这呼兰河小镇,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走进祖父,感受慈爱。
1、师: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在这新鲜漂亮的园子里,“我”和祖父是怎样生活的,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默读4-15自然段,你的眼前会浮现出许多有趣的画面。选取你最喜欢的画面,“我”和祖父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学生默读、勾画、写感受,同桌之间交流,师提示:尤其要看看别人的批注。
3、全班交流,过渡:你觉得哪个画面最有趣,使你读着读着就笑了?
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1)师: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我”在学祖父)“我”好像是祖父的什么?(“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老的干什么,小的就跟着干什么,多有趣呀!
(2)师:这相似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再找找看。(学生全部找出后,PPT出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生接:一首小诗)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萧红对祖父的依恋)
(3)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这首小诗,行吗?我读祖父,你们读小萧红,怎么样?读完PPT上出示的小诗,师接着读:祖父喝口水,生接——(我也喝口水);师:祖父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生接——(我也做下来休息一会儿);师:祖父抽袋烟,生哈哈大笑,不再接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萧红的那种快乐,当然也完成了儿童诗的创编。)
交流二: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1)师:读着这段文字,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宽容、慈爱、有耐心)萧红呢?(调皮、快乐)
(2)学生在谈感受时,可能会抓住“慢慢地”体会祖父的耐心,“抛”感受萧红的生气。
(3)师: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如果我们这样做,大人肯定会怪我们的。祖父责怪她了吗?(没有)祖父的表情就一个字——笑,我们把这一部分描写祖父的笑都找出来。(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这一次又一次笑容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的什么?(宽容、慈爱)
(4)师: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要分工,我读谁呢?(祖父)那你们就全做我的`孙女儿吧!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读后,师:哎,明明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都是我给惯的呀!
交流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下雨啰!下雨啰!”
(1)师: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感受萧红的调皮、快乐)
(2)师:想象一下,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心情是怎样的?我找一位同学读读这一部分,再指一生:你想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快乐)
(3)师:水会落到哪儿?(花草、萧红身上、祖父身上)追问:祖父会生气吗?(当然不会,把谷穗割掉祖父都不会生气,还有什么能让他生气呢?)
4、领会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园子中的萧红是怎样的?(板书:自由快乐)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叙事抒情。(板书)
三、走进园子,感受自由。
1、师:自由快乐的萧红眼中的园子是怎样的?自由读读16、17自然段。不知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个自然段,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PPT出示17自然段)
2、师:这段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份自由自在,是哪一句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读?(生读)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指导朗读。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太阳也不知道。
(1)师:这几个自由的句子还很特别呢,咱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愿意就)不要小看这个“就”,一个小小的“就”,自由就全出来了,不信我们就来配合配合,我读“愿意”部分,你们读“就”的部分。
(2)师:我们也来写写这样的句子。(PPT出示:蟋蟀愿意 就 ;蜜蜂愿意 就 ;我 就 。)学生练说。(“我愿意 就 ”部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萧红的做法。)
4、领会写法。
师: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倾诉园子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板书)
四、再进园子,体会萧红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1、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自由,最最关键的是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所以题目是“祖父的园子”。)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
2、(PPT出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师深情朗诵。
3、师:孩子们,学到这儿,你们觉得萧红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萧红的童年果真那么幸福吗?《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老师从小说中选取了两段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PPT出示,音乐响起:祖父非常的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父亲的冷淡,继母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4、(PPT出示赏析过的精彩语句)
师:孩子们,萧红的一生是寂寞的,她只活了31岁,她短暂的一生受尽了来自家庭、社会的太多屈辱与磨难。父亲冷漠无情,继母恶言恶色,只有祖父给了她温暖和爱。祖父去世后,她对这个家庭已没有丝毫的眷恋,毅然离家出走。当她走投无路、孤独寂寞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学一学慈爱的祖父呀——(生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遭到丈夫抛弃、悲痛欲绝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理直气壮地和祖父闹一闹啊——(生读:拔草的对话。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饱受疾病纠缠、弥留之际,她想到的还是——(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开心地喊一声——(生读:下雨啰!下雨啰!文字逐渐消失)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熟悉的画面,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师: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萧红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生她养她的呼兰河。孩子们,去读读《呼兰河传》吧,它一定会把你带进萧红真正的内心世界。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4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D、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A、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C、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D、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E、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F、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快乐、幸福。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走进作者。
你对萧红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萧红。
师: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走进园子。
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生: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三、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
师:课文的第1、17自然段写了园子。(感受园子的自由)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感受“我”的自由。
学习第4—15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自由。
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萧红同样是自由的,因为祖父给了她自由。请默读第4—15自然段,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我的自由?
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五、总结升华。
师: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1、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
2、为什么课题叫《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萧红(1911~1942)黑龙江人,1935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场》,1941年发表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自由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
3、指名读。
三、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我”对园子念念不忘呢?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说,全班交流。
板书:
快乐 自由
4、我在院子里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⑴ 默读思考。
⑵ 全班交流。
5、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和祖父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指名说。
板书:
我 可爱 天真 顽皮
祖父 勤劳 慈爱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