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一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特级教师刘志春《将相和》精彩课堂实录优秀8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
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3)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评:《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是很有特点的,课文按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对独立。但组合在一起,它们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与整篇也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时,要体现大纲的精神,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所以从特点考虑,教给学生抓联系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大纲还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在整分合课堂教学结构上,做了一些尝试。
下面谈谈在处理这篇教材中如何着力体现以上观点的。
整,要从整篇入手,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首先有个总的印象。学习《将相和》一文,通过预习,初步阅读,学生应该了解课文是历史故事,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言和的事。整,还指在下面的进一步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时要有整体观念,处处着眼于整篇文章,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能把一课分析成几段书。
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呢?很明显,课题《将相和》将引起读者如下思考:将相有过什么矛盾,为什么要讲和,为什么又能言和?可见讲和的原因,失和的原因,言和的基础,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条线索去阅读理解,搞清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搞清三个故事与整篇《将相和》是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完整的深刻的认识。
【主题概述】
本节《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构成,教学本文,应着重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内容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文中任务特点。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设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尽可能大的阅读空间内,自主感知阅读材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学生有更多自主权利,学生、教师、广义教材之间可以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交流搜集的相关信息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对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思、查的方法,获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信息,课堂交流后,有助于进一步的阅读。
二、课堂自悟感知
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材料深入领会。不强求领悟所呈现的全部语言材料,也不强求对部分语言材料达到一致的领悟深度。这一环节中学生阅读的方法大致有:朗读体味、默读揣摩、点线勾线、文字笔记、图画再现等。
三、课堂讨论
讨论性阅读是自主、开放式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学生经过准备性阅读和自悟性阅读两个阶段,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体会,他们急于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呈现出来,一方面检验自己所得是否正确,一方面又要提出疑问求得解决,这时,教师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状态。本堂课先是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或读或说,人人发言;接着小组间交流,每组组长可自己总结发言,也可指定其他同学总结发言,对某一问题哪位学生见解深刻,再请那位学生阐述;最后是自由发言,哪位学生还有独到的见解,再在全班交流。讨论中学生有补充,有纠正,有争论,真正体现阅读课堂的自主开放。
【精彩课堂实录】
一、交流资料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将相和》。大家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有突出的表现。先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交流一下。
生:我从《历史简明》上查到了关于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赵惠文王名臣,奉命带和氏璧入秦,当庭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之会,使赵王未受辱,因功位上卿,位在廉颇之上,颇出言不逊,扬言必辱之。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忍让,终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随成至交。
师:你的这段材料选自《历史简明》,含有文言文的内容,我们把文章学完以后,你再来把这段材料介绍给大家,会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这么长的课文,用你这几句话就概括了。
生: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收集到关于和氏璧的简历: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采到的,所以被人们称为“和氏璧”,此璧几经坎坷才被发现是一块世上无双的无价之宝。玉璧到了惠文王手里更是被万分珍爱。
师:你读了课文想了解和氏璧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生:我从《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查到和氏璧颜色光泽、纯洁无瑕,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炉;夏季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
师:哎呦,很长时间以来,我只知道和氏璧是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还不知道这块璧有这么奇妙的特点!你今天找到相关材料了。正因为刚才三位同学说的,和氏璧这么好,还含着这样一个故事,所以文中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它,哪个词?
生:无价之宝!
师:还可以用书上没有的哪一个成语来形容?
生:还可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
师:从课文中什么内容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秦王写信给赵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看出来的。
生:我收集到一些关于蔺相如和廉颇的资料,由于比较长,我就不读了,下课的时候大家可以找我来了解一下。
(学生还搜集了时代背景、文章出处、和氏璧如何到赵王手里等资料,可见课前学生检索了大量的资料信息。)
二、初读了解课文
师:下面进行第二项,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生:三个故事可以分别用三个小标题概括。第一个小故事可以用“完璧归赵”概括;第二个故事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故事用“负荆请罪”概括。
师:怎么概括出来的?说说看。
生:请大家把书翻到64页第十自然段,看“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师:从文中概括性的句子看出来的。)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渑池是这次会见的地点,所以可将第二个故事概括成“渑池之会”。(师:是根据地点来概括的。)根据“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这句话可将第三个故事概括成“负荆请罪”。(师:根据人物行动概括的。)
生:我也是用同样的三个小标题概括这三个故事的。“读写例话”中的“……也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了……”这句话直接说出了三个故事,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师:你很聪明,方法很快捷,不过最好能通过读具体的课文内容来概括。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你的阅读能力。
三、自读思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同学们提的一个问题,就是“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你可以是朗读,可以是默读揣摩,也可以勾勾画画。如果你觉得不吐不快,可以在书上作笔记。
(学生各自读课文并思考。)
师:同学们都读过了,想发言的举手示意一下。
下面,请你围绕刚才思考的问题,将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了解、指导。)
四、小组汇报
师:围绕同学们提的“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大家采用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朗读,默读揣摩,勾勾画画,文中笔记等等,而且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了交流,下面进行班级交流。请各组的组长先汇报一下。
生:我们组推荐李乐同学代表我们组发言。
生:我们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这完全归功于他的机智和勇敢。我们在课文第八与第九自然段找出的原因比较多。具体有以下这几处:“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从秦王手中理所当然地要回了和氏璧。(师:要回了和氏璧。)第二处是“他理直气壮地说了秦王一通,然后又用自己的脑袋和璧一块撞碎在柱子上……”这种办法来逼迫秦王用十五座城池和他换璧。(师:要撞璧。)第三处是“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这是蔺相如用了“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为的是让手下带着和氏璧偷偷送回赵国。我们组的王若珏同学对这一点理解得比较深,下面请他说说。
生:我认为这一处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当时,和氏璧在秦王的手中,蔺相如看出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池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对他说这璧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氏和氏璧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我认为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一定是柔和的。
师:那你来读读看。(生朗读)
生:我和王若珏同学有同感。但我觉得像蔺相如这样的爱国使臣,是不会向秦王低三下四、奉承拍马的。
师:也就是对王若珏同学朗读的语气不赞同,是吗?
生:是的。我觉得应当是柔中带刚的语气。
师:那你来试试看!(生朗读)
生: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秦国最强,赵国实力相对较弱。蔺相如说话的时候,只有用比较柔和的语气,秦王听了才会信以为真,听得比较高兴,才会把和氏璧交给他。
师:这样,你们两位同学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如果我们大家是秦王,你感觉自己更愿意听了谁的话后会把璧交给她。(生2、生3分别读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大家更愿意将璧交给谁呢?
生齐:王若珏同学。
生:在讨论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吗?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会怎么做呢?
师: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我们稍后研究。
生: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有很多的原因,我们要为第一组补充。这一点在第六自然段,我们组的张元说出来的。
生:我认为蔺相如能成功“完璧归赵”,与他所做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他在还没有去秦国之前就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对策:“我愿意带着和氏璧道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成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他想到了怎样使秦国理屈,使秦国没有动兵的理由。这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他对于能够“完璧归赵”显得胸有成竹。
师:老师对你说的“深谋远虑”这个词特别感兴趣,我将他写在黑板上。
生:刚才他们两个组谈到的内容,我们组都谈到了。而且我们还在课文第九自然段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李英杰同学谈得比较透彻,我们请他谈一谈。
生: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在这句里, “抄小路”很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抄”是走近路的意思。蔺相如之所以叫手下人抄小路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让自己的行动被秦国人发现;二是能尽快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师:我特别欣赏的是你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生:我想就刚才的内容补充一点:蔺相如叫人化了装也很重要。否则,或许一出门就被秦国人抓住了。
五、自由发言
师:下面开始,围绕“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生:我从“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看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蔺相如身边就是秦国的大将军,如果蔺相如直接站在秦王身边说这一番话,一定会被抢走璧,到那时,他自己的性命也会不保。而蔺相如往后退了几步,靠近柱子站定就不同了。这样既可以保住和氏璧,也可以让秦王信以为真。
师:你这种读书的方式很好。不仅读了课文中的文字,还联系到文中的插图思考。
生:我觉得蔺相如说的一段话很有作用。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璧的毛病为“小毛病”,容易使秦王相信毛病很小,不易察觉,才会让蔺相如指给自己看。否则秦王也许想我怎么没看出来,可能会对蔺想如产生怀疑。而且蔺相如对秦王说“指给你看”也容易使秦王不生疑心。
师:哦,你也是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理解的。
生:我从蔺相如举起璧要朝柱子上撞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因为如果蔺相如只说话吓秦王,而不做动作的话,会让秦王认为他是只“纸老虎”。相反,当蔺相如做出要撞的动作时,秦王才会真正被吓住。我觉得蔺相如对秦王说这段话时态度会非常坚决。
师:有一个词已经告诉了你蔺相如的态度。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是“理直气壮”。
师:试着这样读读这句话。(生读这句话)
师: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去体会蔺相如的理直,用声音来表现气壮。因为蔺相如说得越坚决,秦王才会对他要撞璧深信不疑。我们一起通过读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刚才一位同学提的问题就是: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吗?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会怎么做呢?
生:我想秦王是不会让蔺相如撞柱的。从“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蔺相如正是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才会这样要挟秦王的。
生:秦王肯定不会让蔺相如撞柱。因为秦王很喜欢这块价值连城的璧,不会轻易就毁掉它。而且秦王用十五座城换璧,并不是诚心的,只是相骗取和氏璧罢了。如果让蔺相如撞死在秦国,别人就会说秦王因为没有得到和氏璧而逼死赵国的使臣,到时秦王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生:我也觉得秦王不会逼蔺相如撞柱。因为从前面内容可以得知蔺相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秦王一定不会因为这个人给天下人留下议论的话柄。
师:你从哪里知道蔺相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生:我从“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个蔺相如”意思就是好像不怎么出名。他们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想到蔺相如的。
生:老师,蔺相如在典礼那天大大方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他就不怕秦王杀他吗?
师:就是,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悄悄溜走算啦!行吗?
生:蔺相如根本就不会怕秦王。因为璧已经回到了赵国,自己心中已经无牵无挂。
生:我想蔺相如要是不出席典礼,赵国就理屈了,作为使者,蔺相如绝不会溜回赵国。否则,他就有辱赵国的颜面了。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这段话也应当体现他作为赵国使臣的风范,同时也应当表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
师:那你试着读一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都听出了一国使者的风范了吧!既有那种和氏璧被送回赵国后的了无牵挂,又有对秦王的毫无畏惧之情。嬉笑怒骂,皆在其中。
【说课与评析】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当今我们的课堂是沉闷的,是高耗低效的。我们大家都觉得要转变,关键在课堂上怎么体现呢?大家平时的讨论也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人的。但怎样上课,学生才真正是课堂的主人呢?刘老师用他的课堂实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这节课我感到学生是主人,孩子们是兴致勃勃,侃侃而谈。学生是轻松的、愉快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是开放的,老师解除了对他们的一些封锁,限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他们乐于做的事情,而又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得到发展。从老师来看是洒脱的,轻松的,课上得如行云流水一般。从师生之间来看是融洽的,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又是鼓励者。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组织和鼓励中,一步步地获取知识,一步步地向前发展。课堂上学生是主人翁体现得非常突出。
这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突破,首先取决于刘老师的观念。他的课明确地告诉我们,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要弄清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他很注意教是为了学的,顺应学生的学习,真正为学生服务。他不是那种把“水”倒给学生的组织者,他是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倒水”,去“找水”,一起去开掘叮叮咚咚的清泉。学生以这篇课文为载体,在生活中到处去搜集信息,他们有的找的是文章中讲到的物,和氏璧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到赵国去的;也有人找的是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推荐他去出使的等;有人找的是事;有人找的是背景;有人找的是这篇文章的出处……学生到处“找水”,视野开阔,与封闭在课文中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组织和安排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不完全是接受性学习,孩子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求。孩子们为了学习这篇课文去寻求各方面知识的时候,他们看到知识的海洋,当寻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后,他们对这篇课文有兴趣了,对语文有兴趣了,对寻求知识的活动有兴趣了。今天的课展示的,学生想去找,想来读,想来交流,孩子们兴致勃,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吗?
讨论性的读他分为三个小层次。先是小组讨论,给每个学生有了一个发表自已意见的机会,孩子们在小组中各抒己见。他强调孩子们在别人说的时候认真听,平常也是这么训练的。他反对假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第二个层次是把小组讨论的在全班汇报。有推荐出来的代表说集体讨论的概况,又推荐发言突出的同学作典型发言,有点有面,对在小组讨论的学生拓宽了视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三层次是自由论坛。有了前两个层次的铺垫,这时候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碰撞”,所以发言更高了一个层次。在这过程中老师是组织、引导并和孩子们一道去获取知识。
刘老师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鼓励者的位置。看一个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就是看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刘老师的鼓励是诚恳的,是热情的,是及时的,他的鼓励又是有分寸的。而不是鼓励学生就是一味地廉价地表扬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鼓励应该是让学生感觉到在某一个方面得到肯定,进而产生成功的欢愉。刘老师的鼓励有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上的肯定,有的是对学生学习热情上肯定的,有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上肯定的,有的是对学生学习思考后回答的结果上肯定的,而且用词很具体恰当。
总之,什么叫观念转变,什么叫自主开放的课堂,刘老师在探索,而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既给了我们概念上的理解,又给了我们课堂实例。让我们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
一、谈话,激发兴趣
1、师生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将相和。
3、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完璧归赵。
1、理解第1自然段:
⑴ 出示:“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⑵ 指名朗读,回答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蔺相如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
⑴ 学生默读,思考。
⑵ 讨论、交流。
①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十分着急?
② 蔺相如是怎样对付这个问题的?
3、范读第七自然段,过渡学习8、9自然段(出示“完璧归赵”挂图)
4、学生认真阅读8、9自然段,完成填空练习(字数不限):
( )→要回璧→( )→( )。
⑴ 学生看书,完成练习。
⑵ 交流。
⑶ 按照提纲,结合挂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
⑷ 进一步思考、讨论:
从完璧归赵这件事上,你觉得蔺相如具有怎样的特点?他的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5、齐读第10自然段。
第二部分:渑池之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懂后给这部分内容加个小标题。
2、思考、讨论:
“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负荆请罪。
1、自己朗读。
2、学生质疑,合作解疑:
⑴ 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样表现的?用“~~”画下来,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⑵ 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3、复述“复荆请罪”的故事。
三、表演
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课文,完成练习
1、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各是什么?(最好能用成语归纳)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有什么认识?
2、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扩展练习
默读“负荆请罪”的部分,展开适当的想象和联想,续写《负荆请罪》。
【教学后记】
《将相和》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之间因果关系环环相扣。
针对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自读会读”的讲读方法,以点带面,做到“抓主线、索因果、悟品质”,课堂氛围浓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给学生自读会读的知识和方法
“自读会读”的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还应该教给学生“会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比如“抓关键字词”深入地阅读课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是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讲团结,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在“完璧归赵”中,我抓住了一个“骗”字,分步进行自读会读的教学训练:
1、识破“骗局”。
2、以“骗”对“骗”:
引导学生研读蔺相如在秦宫里是怎样以“骗”对“骗”的?可以看出蔺相如具有怎样的品质? 其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通过自我阅读用因果句式回答问题: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用概括性词语或依照板书说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朗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所学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尤其是对故事结构进行的重新安排,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得到了升华。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讨论前要自学揣摩,写自学笔记的习惯;课堂上养成学生主动发言、质疑、争议的习惯;训练学生能按课文内容的顺序,一个问题讨论透了,再换一个议题,不颠三倒四的讨论习惯等等。发挥学生个体性,让他们在全班站起来表述自己分析,钻研课文的成果。
三、积极探索,使学生成为自读会读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阅读目标,提示了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向学生传授了“怎样读”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巧,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独立阅读、思考、批注、评点、揣摩、质疑,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让学生反复读书,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并能用已经学过的语汇来解决新的学习问题,如:用恰当的词语(成语)概括文中的三个故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揭示人物的品质,复述故事,再通过表演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该课教学采取了层层“剥笋”,步步推进的方法,通过自读会读的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领悟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教育意义。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
(一)疑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板书:
(二)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在阅读中识读生字新词,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三)讲
要求学生讲讲三个小故事。既是复述的训练,又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准备。三个小故事的复述指导由“扶”到“放”。具体做法如下:
“完璧归赵”:师生一起阅读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同列出提纲(小黑板上)。让学生边看提纲,边看课文插图进行复述。
“渑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列提纲,看提纲复述。
“负荆请罪”: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回想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品
一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二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
三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写
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断。要求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小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学到的写作方法,也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关于教学设计的三点说明:
1.把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即“读”),有利于加强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较多。不要集中学习,可随课文识读理解,个别词语也可随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徐丽华)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浙江 陈建红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在反复读课文,读通、读熟、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填空练习:“将”→(廉颇)→(大将军)→(元帅)
“相”→(蔺相如)→(宰相)→(总理)“和”→(同心协力)
2.“人物开花”成语游戏。(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以上这两个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两位人物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课文内容也有个基本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写。通过递等式形式和游戏方式,学习了词语,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课文,充分体现语文的趣味性原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名句,围绕这句话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2.出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围绕这句话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以上的讨论与练习旨在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凝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形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看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品质,而且悟出他们的共性品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名言、成语的运用,亦能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
填空练习: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更因为他们都有(精忠报国)的精神,所以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他们文武双全,真是赵国的(无价之宝)。
四、借助课剧形式,展现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设计理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们更加要学习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而语文是一个文化性以及文学性很强的科目,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的形象与品质的同时,深深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高尚品质。
3.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的“和”文化,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及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结合题目,搜集一些生活中与“和”字有关的常用成语、俗语等。
2.查找蔺相如与廉颇的相关文学常识,也可以找找相关的成语、诗词、典故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以及加深对“和”文化的理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同学们搜集的成语、俗语 “和气生财”、“万事以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所有这些词语无一不体现了“和”文化。今天让我们在学习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在了解历史名人的同时,一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和”文化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
2.板书课题。
3.同学们之前已预习过课文,知道题目的“将”、“相”分别是谁吗?“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吗?说说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将” 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题目是指大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和睦相处,重归友好。后世常用“将相和”比喻文官和武将能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值得注意的是“将、相、和”这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将来、将要;将士,大将;相信;丞相;he和平;he附和,唱和;huo和面;huo和药、和弄;hu和牌。
4.(在鉴赏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来了解一下本篇课文的相关常识)人物以及文学常识理解: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划分好段落,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并想想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4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5-18自然段):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 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前两件事均是因,“负荆请罪”是果。)
②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板书:爱国(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历史背景展示
战国是我国历的一个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的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记得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时势造英雄。而我想要说的是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繁荣富强。正因为人们有了安稳过日子的想法,)“和”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我认为将相和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关于“和”文化的简单概括以及联系生活。
其实蕴含“和文化”的事例很多,比如(1)、战国后期,六国联盟合力攻秦;(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抛开成见,共同抗日。(3)、而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一名学生,能做到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爱护班集体的利益。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学生;回到家里,能和家人互相谅解,维护家庭和睦,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孩子。
2.畅所欲言(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爱国情深;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贪得无厌……)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①交流:“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②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秦王,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点名回答,要求在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等,演好角色。)
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①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②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5.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①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 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爱国情深)
②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秦王:阴险狡诈、言而无信、贪得无厌
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看来同学们都对正面人物蔺相如情有独钟啊!(文章中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同学们似乎都不咋喜欢秦王啊,他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到底为何如此抗拒呢?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
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文臣武将处理大小事务,赵王是非常幸运的。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生字词、成语查漏补缺。
1.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àng)、答应(yìng )、为(wé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音。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哪些是出自本文的?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完璧归赵: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在文中是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三、各抒己见,问题讨论(释疑环节)。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中,他会和蔺相如说些什么呢?
四、学有所悟。
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写法。(要求学会融会贯通,学会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1.人物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2.修辞手法:对比
3.文章谋篇布局上:呼应题目,揭示主题。
五、总结。
本篇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用典型事件刻画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的方法,懂得把本课学习的写法运用到作文中,学以致用。同时能够牢记从中学习的“和”文化,做一名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将相和》教学反思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 刁建争
《将相和》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 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着三个故事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不断反思,我深切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片段一〗
师:请大家看小黑板“第一自然段是这个故事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小故事的结果。你会填吗?”
生甲:我认为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这个故事的原因。“负荆请罪”是第三个故事的结果。
生乙: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秦国强盛才敢赵的和氏壁,赵国不交和氏壁就会被秦国攻打,蔺相如挺身而出,利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保护了和氏壁又避免了一场战争,因此“完璧归赵”才是原因。在渑池会上蔺相如立了功,封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产生了矛盾,才有后面的“负荆请罪”。因此,《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结果。
师:说得非常好,分析得很透彻,说明你理解课文深入细致。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略)
〖片段二〗
师:分析一下“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又到和的前因后果。
生甲:“完璧归赵”蔺相如立了大功,受到赵王重用,让他随行渑池会。在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秦王想到廉颇大将把守边界,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击缶,将相共同保护了赵王的利益,他们是赵国的功臣。
生乙:他们的矛盾是渑池之会以后才产生的。廉颇不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职位比廉颇高。这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我儿女外三个故事就是只样联系起来的。
师:精辟,在自读自悟中,同学们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现在看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问题,师生同来解决。
【反思】
1、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我抓住了《目标》中的一道作业提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讨论,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中,提高了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3、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看到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为学生的发言感到欣慰。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却是我遗憾的一面。这主要从中差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完成的质量不高,表现在答案上不完整,对个别词语理解也不够准确。
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通过以上四点教学反思,我对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就是“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挺进”的新路子。在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兼顾“双基”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将相和》教学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富亭小学 蔡晓燕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问题涉及到这三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和组合的完整性,我便让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明白,通过三个故事的具体叙述,具体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写蔺相如抒璧斗秦王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这与后面“负荆请罪”中廉颇、蔺相如矛盾发展到高潮的情景丝丝入扣,正如蔺相如所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文章前后呼应,自然有机联成一体。前面浓墨重彩大写智勇,在结构上是为后面直接写“和”与进一步表现人物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故事内容虽是进一步写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大智大勇,置个人生死不顾,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现“和”的重要。“赵王决定动身……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由于有坚强的武力作后盾,所以,“渑池会上,……只好放赵王回去。”廉配合蔺,一起与秦国作斗争,使赵国获得胜利,这说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作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 “和”的重要性的高潮。两个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为了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
通过讨论,学生领会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再为赵国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高,引起廉颇不满,后来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颇,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将相和》教学反思
北京市延庆县第一小学 庞月云
《将相和》一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个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去读、悟、演,写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讲读时,我以廉颇的身份来诱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说服我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采取勾画、读中感悟、交流汇报等形式来说明蔺相如的才智过人、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等品质。为了推出两个人共性的品质,我步步紧逼“如果没有我在边界上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能放你们回国吗?” 带动全班同学通过辩论明白:只有二人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接着,我以廉颇的口气说道:“我明白了,我是有勇无谋,而蔺相如才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啊!我起先还以为他怕我呢!现在看来,他不是怕我,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啊!他考虑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读蔺相如的话,体会到了蔺相如是位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而通过廉颇最后的行为也体会到了他和蔺相如一样,都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且勇于认错,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为了更深的感悟人物的品质,我还另外拿出一节课让学生借助课剧形式,来展现人物形象,使得领悟品质有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在此,讲完“负荆请罪”这个结果时,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通过学生拓宽思维,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的思路大开,既更深的理解了课文,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演·说·写
——我教《将相和》
安徽省五河县实验小学 王静邦
《将相和》(六年制第十册)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转变。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三个小故事。
一、演“完璧归赵”
讲解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剧组,并安排好编剧、导演、演员、剧务等、做到人人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认真的准备,各剧组先后在班里公演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宫献璧”这段戏,小演员演得十分逼真,面对秦王绝口不提换城之事,饰蔺相如的学生,手捧玉璧,理直气壮斥责秦王,他的语言、动作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勇敢机智、不畏强暴充分表现了出来;而饰演秦王的学生的表演,也生动地再现了秦王理屈词穷、无可奈何地放回蔺相如的尴尬丑态。
二、说“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连读三遍课文,将这个故事改用说评书的方式上台演说,并让学生当评委打分。稍事准备,学生纷纷举手,相继上台演说。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观众”。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写“负荆请罪”
学习“负荆请罪”时,我又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不少生动的“对话”,如:
廉颇:上卿大人,我妨忌您职位比我高,妒忌赵王对您的宠爱,处处与您作对,但您次次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今天特来请罪,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廉大将军知错就改,真不愧为一国大将,快快请起,我俩都是赵国的大臣,何分彼此,将军已认错,我已十分满足,何须行此大礼?
廉颇:您大人不计小人过,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今后一定与您和睦相处,共同对敌。
又如: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
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击,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
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听您的,我们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将相和》教学打破了“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