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育学生认识到只要乐与助人,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就会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顾自家的自私心理。

2、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复习词语

(始终茂密白发苍苍暗自高兴再三叮嘱岂有此理无价之宝)

指名读词语

出示顾自家

你们看还记得他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顾自家,你知道他最想得到什么?顾自家为什么想得到它?

师:看来没有朋友确实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就让我们跟随着顾自家一起去寻找快乐的泉水吧!

二、再现情景,学习课文

师述:为了寻找泉水,顾自家走呀走呀,走了好几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谁呢?

CAI白发苍苍的老人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白发苍苍指名读词

鹤发童颜的老人对顾自家说了些什么?请同位分角色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准他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读三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你看这位顾自家听到老人可以帮他找到泉水高兴吗?怎么高兴?

指名说,理解:暗自高兴

这时候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说一说心理的想法)

师述:顾自家看到了希望,多么高兴呀,你再读读看。

指导读句子。

老人对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指名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老人提出的要求,顾自家很情愿答应了吗?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1、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答应了。

2、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学生进行对比读。你从“只好”中知道了什么?

3、CAI出示图师述故事: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走了好几天,终于在翻过一座大山后,他找到了仙泉洞,呀!他看见了谁?

哦,原来正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4、出示老人说的话,师引读,生跟读。

老人对顾自家很不放心,把这句话说了好多遍,我们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呢?

强调词语:再三叮嘱指导读词。

这位神仙老人,你也来叮嘱一下顾自家吧!

顾自家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泉水。

如果你得到泉水,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说一说。

5、看到顾自家找到了快乐的泉水,是不是就得到了快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他捧着泉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

小声的把顾自家的想法读一读吧!

重点指导学生读的语气

读了之后,你认为顾自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岂有此理

顾自家愿意把快乐的泉水和别人分享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无价之宝

现在他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不高兴)

你再试着读一读。

6、多么自私的人,多么自私的想法呀!顾自家回到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①我把这段话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他做了些什么。

②现在请大家在小组进行表演读,一定要注意他的神态和动作。

③指名表演读。

我们可以从哪看出顾自家的自私?

引导学生说(关上门窗叫到跟前千万)

他为什么要关上门窗?(让学生体会顾自家自私的心理)

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干什么?

全班同学一起做动作读。

师述:顾自家没有按照老人的叮嘱去做,却自私的想独占泉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指名说一说

7、看到这你想对顾自家说点什么?

师述:是呀,这正是老人留给他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齐读句子

师: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拿出真心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你不仅拥有

了朋友,更拥有了快乐。

三、联系实际学习生字

1、看到大家这么快乐,你们的生字朋友也等不及要来参加快乐的学习了。

CAI:件容易孙

能不能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

在书写是,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范写:件

2、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请你们把小手拿出来,随着音乐拍一拍,把你们的快乐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

(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快乐的泉水

只顾自己快乐的人,

永远得不到快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①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6:设计巧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造屋技术,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是一伟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

板书设计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写景散文)——金色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繁体字。

3、将句子加点的词改成重叠式,再读一读。

4、将关联词语分别选用到3个句子里。

5、熟记12个成语。

6、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7、学写毛笔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读题。

2、指导。

⑴指导学生读句子。

⑵让学生说说比较难写的是哪个字,难在哪里?

⑶教师重点指导“唯、装”这两个字。

3、练习。

⑴学生练习描红。

⑵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⑴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⑵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让学生把简化字和繁体字一一对应起来读一读。

⑵让学生观察相对应的繁简字,说说它们的异同。

3、练习。

⑴学生繁简对照,自读词语,并找出较难认的多读几遍。

⑵男女生对读。

⑶教师打乱顺序,任意指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⑴出示句1,指名读句。

⑵要求学生将“认真”改成重叠式词语。

⑶把改后的句子读一读,比较它和原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重叠式词语有强调语意和丰富表现力的作用)

⑷能否将“认真”改成“认真认真”这样的重叠式?为什么?(通过诵读比较)

⑸教师归纳做该题的方法:一想(想可换成哪种形式的重叠),二换(换成重叠式),三读(以读来检查这样换是否合适,并和原句比较)

3、练习。

⑴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变换并验读第2、3句。

⑵交流。

4、补充练习。

⑴只要下狠心,肯定能把情况摸个清楚( ),弄个明白( )。

⑵不知过了多少个冬夏,经历了多少风雨( ),玉兰树依然郁葱( ),充满生机。

四、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单独完成练习。

3、反馈。

⑴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⑵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⑶让学生大声朗读加关联词语后的三个句子。

4、补充练习。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⑴广玉兰幽香、纯洁,充满活力。我爱广玉兰。

⑵明天下雨,我喊叔叔开汽车送我去上学。

⑶秋天到了,许多树都落叶了,玉兰树还是那么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

2、交流:说说理解的成语意思。

3、教师讲解。

嫣然一笑:形容笑的样子很美好。

曲意逢迎:违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胁肩谄笑: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

4、练习。

⑴学生大声自由练习。

⑵同座位练习背诵。

⑶指名读;集体背;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⑴谈话揭示话题。

⑵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2、指导。

⑴你们经常看的电视栏目有哪些?(相机板书)

⑵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栏目是什么?

⑶你为什么喜欢它?它与其它栏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把喜欢相同栏目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讨论)

⑷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要说的意思分点有条理地说清楚)

⑸这个栏目中哪一期的节目或哪一个片断你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同学间相互启发回忆)

⑹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你能根据回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一下吗?(先自己对自己说,然后同学间互说)

⑺指名说或小组推荐。

⑻教师让学生根据要求中的三个问题列好说话提纲。

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

原因:

印象深刻的内容:

3、练习。

⑴学生列写提纲。

⑵四人小组练说。

⑶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4、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向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投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

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

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

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

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

“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

“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

(2)剧本、相声的特点

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

中受到启迪。

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

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

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

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

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二、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

6.朗诵、讲故事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一、故事导入、兴趣揭题

1、导语: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兴奋地)喜欢!

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到郊外去玩,忽然一头熊向他们逼过来。那个瘦子手脚非常麻利,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像没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忽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于是,他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当危险过去之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胖子会对瘦子说一句什么话呢?

生:你真是一个绝情的家伙,我再也不会和你交朋友了!

生:危险之时见真情!只顾自己逃命,你真不够朋友!

生:唉,刚才太危险了!不过,现在我懂得了交错朋友更危险啊!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胖子说的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篇新的课文,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2、2.师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指导生读好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生根据课题质疑。(预设:“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次读文,整体感知

小组开火车读文,其他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1.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记。

3.交流:

(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2)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3)指名生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等词。(指名生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其他生认真聆听,是随机纠正字音。)

四、学  师:这篇课文非常感人,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

(教师读课文1-4自然段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

(二)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

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明白:

1.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输血能够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给小姑娘输血。(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

2.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个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

(意图:结合对以上几个要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如果不及时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

3.交流:

(1)“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

(2)用“如果。就。说话。

(3)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4)指导朗读。

4、小结: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小姑娘伤势严重,如果不能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的。输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愿意给她献血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老师充满哀伤和渴求的朗诵,激发学生用心朗读,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现,体味内心

(一)、有人愿意献血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1、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看到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提问,归纳三个问题,其他随机解决。

(1)“一阵沉默之后”说明了什么?

(2)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

(3)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3、重温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当我们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联系上下文读书找答案;小组组讨论;请教老师或同学等等)

4、请大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试着自己运用读书方法来解决,解决不了,再用其他办法。(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非常勇敢。你能边做动作边读吗?在座位上试一试。

愿意读的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

(二)由表及里,洞识内心。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过,犹豫过,但仍然数他最勇敢。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读一读,把阮恒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2、提问,出示4个重点句。

★重点句1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重点句2

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重点句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重点句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3、刚才我们学  请同学们看屏幕,边听边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配乐)

(3)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在这些句子中写他哭的。词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

(4)“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恒献血的过程演一演吗?老师来读句子,大家演一演,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师读,生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问:你为什么这样哭呢?

(6)如果你们是医生,你怎么用轻柔声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他以为把所有的血都献给那个小姑娘,让她活下来,自己就要死了,但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

几名同学讲这句话:“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说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阮恒的这种爱心、对朋友的这种友情(板书)把我们深深感动了。(音乐起)小姑娘得救了,她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呢?小伙伴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十分有益。)

结束语:

让朋友间的这种爱心和友情永远留在我们心间,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谊地久天长!

四、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无恙,他们一起在孤儿院里生活、游戏,还会发生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个小故事,要写清楚她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难度较大)

2.观察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写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注意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

五、板书设计: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 献血

爱心 友情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导读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jiū),“瞪”(dèng)。

3.检查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3)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三、体会英雄言行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四、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

(如,词──忠于职守……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

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在抗日战争中游击队的英勇精神,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机智和爱憎分明。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以及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机智和爱憎分明。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自学、交流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背景资料

2、学生:搜集抗日战争中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机智勇敢的海娃……)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通读课文,感知张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小兵?

2、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学生自读,并把生字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分小组读课文,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4、现在,你能说说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小兵吗?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哪几件事?哪一件事写得最详细?

2、从第一、第二件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张嘎?

3、读6—1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知张嘎这一人物形象。

4、交流:你找到了哪些重点词句?它们分别表现了张嘎的什么品质?

重点词句:

①、“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快预备饭啊!”

②、“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③、“就连老鹰抓小鸡也……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抢在手里。”

④、课文三处写到小兵张嘎对枪的喜爱、渴望。

张嘎的品质:

聪明、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5、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深入感悟张嘎的品质。

(四)、总结拓展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读过哪些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英雄的故事?与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痛失奶奶

嘎子身世-略写

成为小兵机智

小兵张嘎—勇敢

诱敌进屋爱憎分明

勇斗鬼子-巧妙周旋详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书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通过“金钥匙”的提示,进一步体会通过描写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3.积累格言警句。

4.读通、读熟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明白它告诉我们的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5.合理想象,以“我学会了七十二变”为题续编故事。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2.围绕“假如我学会七十二变”展开丰富想象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论语》相关资料3.孙悟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开火车读词语超市中词语,读完后集体正音。

2.教师强调容易读错的字,并强化读。

3.看第二部分的要求会写的词语,说一说记住这些字形的方法。

4.听写第二部分词语。

二、金钥匙

1.读“读钥匙”的内容,说一说告诉我们什么写作方法?

2.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代出通过描写传神的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段。

3.试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4.展示对话,学生评价。

三、格言警句

1.出示三个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学生自读。

2.说说三个句子的大概意思。

3.小结三个句子一般用在哪个方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学生谈谈自己对《论语》的了解。

四、自主阅读

1.学生自读古文寓言《叶公好龙》,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对照下面的字词注释和大意,了解文章的意思。

3.《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叶公这样的人吗?

5.在学习上、特长培训方面,你有没有类似的情形呢?你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

6.写出你读过的寓言故事的题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围绕“假如我学会了七十二变”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可能遇到的人和事,编故事,说给同学听。

教具准备:孙悟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二、引导领悟写法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假设类想象文章,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提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搜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想象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想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想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提示以下写法:

(1)根据自己的愿望,推测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2)想象要大胆、合理,推测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要让他们像人那样说话、做事。

三、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同学们,写假想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每个人的兴趣受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一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程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审清,然后引导学生分四小组讨论,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的理由。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到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独立构思表达。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练习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毛笔、墨水、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要写的字,掌握结构

1.学生读一读

2.指名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二、指导写好毛笔字

1.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

2.指名说说书写要点

三、集体评议

四、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