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秘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2、能具体细致地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疏密关系的对比处理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难点:

(一)在绘画表现时,无论是用短短的直线排列,还是用长长的曲线排列都应注意线条的组织方向与头发生长方向的一致性,

(二)注意发式也因头部所呈现的正面、半侧面、正侧面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半成品范图、碳素勾线笔

教学过程:

准备教具,课件。

组织教学,课前检查学生用具摆放。现在开始课前三分钟展示。

师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听从指挥、互相配合。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动脑筋、举手发言。

一、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欣赏发式、揭示课题

1、板书观察:

观察就是仔细看。学会观察,我们在面对描绘繁复的对象时就不至于茫然无措、无从下笔。而且还能提高我们对形体的理解和认识。

2、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任务,请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发式,说一说他的发式是什么样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观察时可以多方位入手,正面、侧面、背面都看一看。互相说一说。谁来说一下?你说,你说。

如;扎着两个小辫子;齐耳的短发;小平头等。

(二)生活中的发式各式各样,古往今来,人们喜欢将自己的头发进行梳妆打扮,来彰显自己的`个性特征,飘逸的长发,整洁的短发,俏皮的小辫,各具特色。

二、怎样运用恰当的线条表现美丽的发式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线的秘密》第三课时《美丽的发式》。

(一)这位小姐姐的卷发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她的发式适合用什么线条来概括呢?(曲线)为什么?

建立自信心:绘画的天分就在于感觉,刚才和他想法一样的,老师恭喜你,你的感觉抓对了!

根据你的观察,你能不能用适合的曲线上前来大胆表现一下?

鼓励。

(二)师生互动:

1、对比观察:这位小男孩的小平头和另一位小姐姐的发辫,他们的头发外形都进行分块处理,看看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发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

2、欣赏古代美女、现在的女孩及生活中不常见的发式。对比观察下,这两位大哥哥的发型,注意头发的生长、梳理方向。谁能上前来试着用整齐的曲线画一画大哥哥的发型。

评析学生的添画作业,辨析男发式的线条组织。

情况:线条组织稀疏。

情况:线条组织杂乱

情况:线条组织疏密得当,而且表现了一定的梳理方向。

小结: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规则的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有序。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悠美。

(二)讲授:

1、用线描画发式,无论男女,绘画步骤都是一样的,指导:占位置,定大小——再进行分块;给头发分梳理方向——然后组织线条,最后完成画稿。出示半成品教师演示指导:注意线条排列要有序,注意穿插关系。

2、优秀作品欣赏。

三、布置作业

(一)提作业要求:根据想象,选择一个适合的角度,用线描的方法给自己或同学梳个美丽(或帅帅)的发式,或扎扎小辫子。看谁画得最有趣或最有创意。可以是生活中见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开始

(二)、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一)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

(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结束语:人类的头发都是充满感情的。它代表我们的精神面貌,你热爱生活,生活同样也会善待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钟摆的原理,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钟摆的图片,询问学生钟摆的名称、形状、作用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摆动方向是什么?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探究实验

(1)教师提供钟摆和绳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钟摆的摆动周期和摆长的关系,以及重力和弹力对钟摆运动的影响。

(3)学生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表,并分析图表数据,总结出钟摆的运动规律。

3.知识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钟摆的应用,如测量时间、测量距离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如何利用钟摆进行其他实验。

4.小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钟摆的运动规律,强调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很高。但在实验环节中,时间有些紧张,学生们的实验数据还需要更加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回顾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钟摆的运动规律和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秘密》 篇3

设计意图:

秋天到了,幼儿园后花园的银杏树、橘树、桃树等都陆陆续续飘下了叶子,下午散步时,孩子们又发现了幼儿园旁边的老年公园里,地上也掉了很多落叶。好多孩子都在捡落叶,互相比比捡到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因此,我紧随幼儿的兴趣所在,请孩子们在老年公园捡了很多落叶,设计了此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外形和特征,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比较不同的叶子的差别,能够有重点的说出叶子的特征。

3、产生观察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认识树叶的基本特征,比较树叶之间的不同。

活动难点:

主动探索,仔细观察,找出树叶间的不同。

经验准备:

晨间活动时说说自己捡树叶的发现。

物质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树叶、挂图46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18分钟)

教师:“小朋友们上次外出散步时,收集到许多树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叶子都一样吗?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

1、幼儿观察、比较。

1)“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看看你喜欢的叶子像什么?”(形状)

2)“找一找有比小拇指的指甲还小的叶子吗?有比脸还大的叶子吗?边缘怎么样呢?”(大小边缘)

3)“都有些什么颜色?”(颜色)

4)“你能摸得出来那片叶子厚,那片叶子薄?把叶子对着光线看一看,找出透明和不透明的叶子。”(质地)

5)“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都相同吗?”

2、幼儿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经验。

二、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7分钟)

“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我们再来看看叶子的正面和背面有什么不同?叶子上面细细的“小河”是什么?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三、看PPT,了解叶子的用途(5分钟)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看PPT,了解一些叶子的特殊作用。

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延伸】

在发现角中试着给叶子分类,继续观察叶子的秘密。

《秘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本课“百思不得其解”、“雷打不动”、“弥留之际”、“沧桑”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挥想象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受人间真情和温暖,领悟到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善良、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

共同的秘密是什么?12个矿工是怎样保守着共同的秘密的?

教学难点:

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熟悉导语,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交流有关矿工生活的资料;

3、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矿工生活的艰苦

二、解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四、通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五、细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将段意熟读,背下来)

六、讲读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抚恤金”、“闭塞”;体会矿工妻子的艰难境遇和队长们的帮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0课,齐读课题。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矿工在意外事故中去世了。为了帮助他的妻儿维持生计,12位矿友坚持每天到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十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12颗爱心。

2、说一说课文的段落层次

(一)(1——3)矿工被炸死后,他的妻儿生活无靠,在队长的建议下开起了馄饨摊,每天至少有12人光顾,从不间断。

(二)(4——6)12个矿工们坚持去吃馄饨,令他们的妻子不明白,直到队长弥留之际说出了秘密,从此后队长的妻子也加入到12人的行列。

(三)(7——8)十几年过去了,来吃馄饨的人也在变化着,但从未少过12人。

二、过渡、导语:矿工的妻子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精神上无依无靠、生活上举步为艰的时候,有12个人毅然决然地支持着她、帮助着她。那么“共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

三、读4——6自然段,思考“共同的秘密”是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1、生:12个矿工约定每天去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2、生:在第5自然段。[出示:队长的话]

(1)读中理解、强调重音

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的,相约要遵守的。

兄弟、自己的兄弟——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中,建立的阶级感情

(2)比较句子,体会反问表达效果,体会语调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要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能不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3)小结:多么善良的12个人啊!这是次意外事故,无论从法律上,道德上,还是经济条件上,他们都可以不帮他的妻儿,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使他们把帮助这孤儿寡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4)再读

四、原来这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的约定。从哪能看出这是一份约定呢?默读全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读一读。

(一)、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二)、汇报(引导学生按行文的顺序)

A.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一下”:12个矿工都信守约定,如期到来。[出示图一]

B.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1、(学生想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2、在你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平凡的矿工,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心灵,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伟大的举动。(再读)

3、小结:之所以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人,随后从未少过12人,而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间断,就是因为(引读:男同学读“这是……?”)

C、第四自然段内容

1、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信守诺言、恪守约定

2、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除文中提到的猜疑、跟踪、质问,还可能怎样?

3、她们不理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是……?”(女同学改人称读)

4、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能想着帮着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如此?讨论汇报(多么善良的人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在用心维护着这对母子的尊严,让她感到她是自力更生的,让她觉得生活得很坦然。)

5、说话练习:想象一下,当初,矿工队长和矿工工友们约定时会怎么说?

D、第五自然段:

1、结合下文,理解“弥留之际”,换词理解(临终之前、临死之前、即将离开人世……)

2、因为“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所以“你一定要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3、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他要把自己未完成的责任传承下去。)

4、此时此刻队长的妻子什么也没说,但她思绪万千,她会想些什么呢?(过去对丈夫的猜疑是不对的。原来他的丈夫这么伟大。一定将这艰巨的任务,厚重的责任坚持到底!……)

5、[出示,6小节和图二]引读第6自然段:“于是,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

E.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间更迭,万物变迁,而惟一不变的是“12个”数字,那是12颗善良的心从未动摇过,哪怕只是微薄的力量,也一定要它持久,进行到底。带着对这12个人的赞扬和佩服之感,再读。

过渡:就这样,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那个馄饨摊,还会见到那12个熟悉的面孔吗?

五、指读7、8自然段

[出示:图三]

(一)。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既然12个人都这样信守约定,为什么还要“代替”?这十几年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过渡:是啊!无法阻挡的“生、老、病、死”,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十几年来,这些矿工们经历着生活的变化,也在经历着的世事的沧桑。

3、引读:所以,“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4、这不仅是12个矿工的秘密了,已经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共同的秘密。(扣题)

5、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怎么理解“金灿灿的爱心”?

2)、这仅仅是12颗闪光的爱心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善良、朴实的人群,再过10年、20年会是什么样?

六、[出示:带12的句子]老师还记得,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文中带12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强调了12个矿工信守约定,有助于表达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过渡:那位矿工的妻子最初可能不知道什么,但一天、几天、十几年过去了,她知道了他们在无私、持久地帮助着她。她用什么来回报大家?她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得到了比金钱更重要,比财产更宝贵的东西——善良和真诚。她是以真诚面对真诚、以善良回报善良……(引读第7自然段)微笑里包含无限的(感激)

七、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人世间最贵重的是真情)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钟摆的定义、原理及分类;

2.了解钟摆的周期、长度、摆长和角度的关系;

3.掌握钟摆的周期公式;

4.掌握如何计算钟摆的摆长和摆长的平方根;

5.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钟摆问题。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介绍钟摆的定义和分类,以及钟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Step 2: 探究钟摆原理 通过观察钟摆的运动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钟摆的原理和周期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周期公式。

Step 3: 练习钟摆问题 让学生练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钟摆问题,例如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钟摆周期、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摆长等等。

Step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钟摆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Step 5: 练习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和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钟摆原理;

探究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钟摆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钟摆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学生对钟摆原理和周期公式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钟摆问题的解决能力;

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秘密》的教案 篇6

1、学习诗文、理解诗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诗文的意境美,敢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结合周围的环境,带幼儿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春天的特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观察动、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可以请幼儿将自己的所看所感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

2、物质准备:春天里冰融化了、桃花开了等自然景象的音乐视频;《春天的秘密》幻灯;教师自制诗文的句式图表、图片;音乐《沉思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介绍诗歌题目,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兴趣。

2、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做《春天的秘密》

师:你们想一想春天里都有什么秘密?

幼:树变绿了、桃花开了、小鸟飞来了……师:小朋友来听一听诗文中是怎么说的。

二、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1、教师跟音乐完整的朗诵诗文。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诗文,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在哪呢?

2、教师第二遍完整朗诵诗文,使幼儿充分的理解诗文的结构,感受诗文的不同。

3、观看大自然中小河、桃花春天变化的音乐视频,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春天的神秘变化。

师:小河里冰融化了是什么样的?桃花呢?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河、桃花的变化,并用动作进行模仿。

4、出示幻灯,看图片,分段朗诵,使幼儿能够结合诗文内容、充分的感受、理解小河、桃花的变化。

三、出示图表,再次完整的朗诵诗文,感受诗文的句式变化。

四、尝试仿编诗文。

师:春天里还有什么秘密呢?

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找出春天的其他特征,并尝试用诗文的句式进行仿编。

附《春天的秘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淅沥淅沥(哗哗)地流着,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在微风中轻轻地飘扬,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微笑着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叽哩叽哩的叫着,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绿油油的麦苗,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呢?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嚷着:“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哈哈!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的来了,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秘密》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学用不同语气语调朗诵。

活动准备:

春天的FLASH课件作品

活动过程:

1、用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故做神秘状)我有一个秘密想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么?

(轻声说)我知道,春天来了,你们知道这个秘密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谁能告诉我??

2、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刚才你们告诉我一些关于春天的秘密,其实春天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诗歌。

3、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告诉我们哪些秘密呢?

幼儿讲述。

4、演示课件,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春天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儿的秘密呢?

5、向幼儿介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提问:是谁告诉我们春天在这里的呢?

(小河、垂柳、桃花、燕子)

那么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真的能说话吗?

那这首诗歌的作者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让它们说话的呢?

让小河、垂柳、桃花、燕子象我们人一样说话,这样诗歌听起来就更美了。这种手法叫作拟人化。

6、教师带领幼儿分段欣赏诗歌,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有表情地朗诵。

小河、垂柳、桃花、燕子它们说了什么话?“春天在这儿!”

因为这是春天的秘密,秘密应该怎样说?(小声说)

有谁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小河、垂柳、麦苗、燕子小声地说:……

有谁微笑的说?

谁在轰隆轰隆地嚷嚷?

拖拉机!在农田里,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地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7、再次欣赏课件和诗歌。

我们知道春天这么多秘密,你觉得春天美不美?

你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觉?

现在让我们一起边看边说,共同感受春天的美!!!

8、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去找找春天的秘密,把它编进我们的诗歌里好不好?

《秘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露”“调”,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的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要充满自信的力量。

2、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知道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磁带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谁愿意悄悄的告诉老师听?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三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注意多音字:

lù tiáo

露调

lòu diào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再练说几个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比如: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仍”,把“扔”(或“奶”)的偏旁去掉,换上“亻”(单人旁)。“份”还可以用加一加,记“况”,左边“冫”,右边“兄”。“题”:左边是“是”,右边是“页”,注意“页”字要写在“是”字最后一捺上。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仍( )偏( ) 急( )兄( )分( )

扔( )扁( ) 隐( )况( )份(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试一试,你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吗?

隐约 虚荣心 露馅儿 声调 习惯

仍然 心照不宣 水份 情况 偏旁

2、出示句子: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指名读。那是谁的笑,为什么会这么大的魔力?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说说“我”遇到了什么困境?在遇到困境后,“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直接描写:不敢举手、出于虚荣心、动作、表情描写:“脑袋嗡地一下蒙了”、“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眼泪很快流下来”)

(2)结合实际,谈感想: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我”这样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么?

(3)指导朗读: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

(4)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5 )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伤心的时候,高老师是如何对待我的?(“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亲切的笑容”)如果将课文中的“搭”,换成“打”或“搁”你认为行吗?为什么?(用动作实践辅助区别这三个字的意思。)看到高老师“亲切的笑容”,想想“我”会怎么想?

(2)思考:高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走出困境?

“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如果你不会……我就知道……”

高老师对“我”说,“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了”,想一想,高老师知道以后,会怎样做?

(3)高老师提出今后“我”怎样举手,是对“我”一个人说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高老师不当众提出这种办法呢?

(高老师对我十分尊重。举左手、举右手是师生二人独特的沟通办法,既维护了“我”的自尊心,又使高老师知道了真实情况,可谓巧妙,看出高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是师生俩的秘密。点题

(4)齐读三、四自然段。

3、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1)高老师引导“我”走出困境了吗?指名读课文中相关句子。

(2)当“我”再次在课堂上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这种情形,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高老师和学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联系课题,体会师生俩的秘密非常美好)

(3)如果你是当时的“我”你有什么话想对高老师说?

(4)男女生比赛读。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体会题目《举

手的秘密》中的“秘密”二字,为什么用这个词?

2、你喜欢课文中的高老师吗?为什么?

3、你学到了什么?

4、你希望老师跟你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可以用小纸条告诉老师。

五、作业

1、小组同学合作:将课文改编成三个场景的课本剧。

2、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4、举手的秘密

露陷儿 (不自信)

秘密

(老师的爱) 从容 (自信)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再现课文。

(1)火车接龙朗读课文。

(2)指名表演编好的课本剧。

提示指导:

a、可增加一个角色--“我”的同桌,通过我的“我”与同桌的对话表现“我”的内心活动。

b、在表演的过程中,安排小记者采访:

(如:谈谈你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当你身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结巴起来,你觉得该怎样做?)

二、游戏巩固,识记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将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生字:仍、况、份;半包围结构的字:题、越。上下结构:室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记忆生字。

③给生字组词。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①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安静,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四、词语积累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将好的词语收录到自己的词语库中。

五、作业设计

1、把你心中的小秘密写下来。

2、自制本课生字卡。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钟摆的振幅和周期的关系。

3.掌握测量钟摆长度的方法,了解钟摆的误差。

4.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

2.了解钟摆的振幅和周期的关系。

3.测量钟摆长度的'方法。

4.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让学生猜测一个钟摆摆动的情况,并告诉学生这是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钟摆摆动的过程中,周期和振幅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知学习

1.讲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

2.介绍钟摆的摆长和振幅,以及如何测量钟摆的摆长。

3.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示钟摆的振幅和周期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

1.准备实验材料,包括钟摆、尺子、直尺等。

2.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记录下钟摆的振幅和周期。

3.分析实验数据,讨论钟摆的振幅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钟摆的原理。

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深入探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钟摆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是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需要加强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