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词句解析: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教材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去过香港的吗?香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但你可知道,150多年前,这颗东方明珠却曾落入英国强盗之手。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归祖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初读
1、放声朗读,边读边想:每个小节主要讲什么?
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正音)
叩问脊梁硝烟深入骨髓悄然落地
3、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指名分小节读,并试着归纳每节的主要意思)
4、同学们很厉害,这么难读的诗,你们刚开始读就能做到字正腔圆,响亮流畅,还大致读懂了诗歌的意思,很不简单呐!
三、学习第2节
1、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伟大时刻就要到来。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为我们展现最后一分钟的场景呢?(指名读第2节)
2、交流: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其实,刚才说的这些特写镜头,从诗歌的角度来讲就叫——意象。也就是作者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加以想象,从而表达自己浓烈的情感。
3、那么,从这些特写镜头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自己去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
4、反馈,朗读。
四、学习第3节
1、香港回归,是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心愿。世界即将见证这伟大的时刻,但同时,百年前的那段屈辱历史,在这最后一分钟,也不由涌上作者心头。默读诗歌第3节,划一划,圈一圈,文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2、交流,点拨。
(1)从这一节中,你知道香港的沦陷和哪些历史事件有关?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捕捉到这些历史事件的?(板书:虎门销烟***战争不平等条约)
(2)师小结:这又是诗歌的另一特点,它用最凝练、最概括的语言,展现出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浓烈的情感。
(3)师叙述(配上图片):让我们看看吧!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清朝末年,英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贩卖***。不仅挖空了中国的国库,更使无数中国人深陷毒品,无法自拔。为了抵制毒害,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把缴获的***全部销毁。英国侵略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罪恶的***战争。侵略者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爱国儿女奋力抗争,可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为了自保,竟主动与英军议和,并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缔结了《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中不仅要求中国向英国赔款达上千万元,更是将香港完全霸占了去。)
4、同学们,很多话想说,就请你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吧!(指导朗读前半段)
5、旧中国无能,丢失了香港;新中国强大,收回了香港。看——(师引读下半段)
6、痛苦的泪为屈辱的过去而流啊,欢乐的泪为富强的今天二淌!这一滴泪的分量有多重啊,竟能使大海沸腾!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呢?(指导朗读后半段)
7、你的朗读也使大家沸腾!同学们,想不想再次亲历那伟大的时刻?(播放视频)
8、如果让你写《最后一分钟》,你会抓住哪些特写镜头来写呢?请你也来试着当一回诗人吧!出示句式:
最后一分钟,
是,
是,
是,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9、香港,风雨过后,是灿烂的天晴。相信你在祖国的怀抱里,会更加繁荣、富强!(小组表演诵)
六、分层作业
1、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一步了解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的历程,香港回归后的发展史等。可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也可以在信息直通车上和大家交流。
2、搜集其他有关香港回归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诵,在下周班队课上展示。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生有很多的最后一分钟,如一天的最后一分钟、一年的最后一分钟等等,大家想想还有哪些最后一分钟 ?
生: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分钟、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分钟……………….
师:很好,同学们都很厉害,一下子能想出那么多的最后一分钟,那是不是每一个最后一分钟都那么重要呢?
生:既然是最后一分钟,我想都应该很重要,不过要相对而言。
师:恩,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分钟无论对我们还是祖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师: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生:香港回归的时候
师:对,这些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有感情地读诗歌:老师先读一遍,然后带学生读一遍,最后让学生自己读一遍)
探讨问题
二、整体感知,领会诗歌的意境
1、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诗歌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哪些特写镜头?
重点、难点
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身为中国人,我们将来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为国家作贡献?
一、设计思想
结合屏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引导历史、回归、现在,落实"大阅读"理念。自主研读,探究感悟,反复诵读,想象体悟,引导历史、回归、现在,拓展视野,受到爱国主义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 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三、学情分析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亲身经历过那一天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但对当时只有刚出生的现五年级学生来说,实际上还体会不到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感悟不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能理解不了人们的激动、自豪、喜悦之情。虽然学生曾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但作为内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知之甚少,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教师有必要鼓励历史、香港的回归、香港的现在等资料,先学生自主地了解香港, 再借助多媒体,激发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借助课件,联系历史,创设情境,抓住诗句,师生互动,体悟情感。
七、课前准备
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的情景等相关资料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镇街交流意见 教师使用体会
(一)创设情境,导课激情
1.1997年7月1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日子吗?课件展示:屏幕阅读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回归、紫荆)
2.对,1997年7月1日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课件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问题研讨】
1.略读课文如何处理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
2.教师是否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想象边体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
着作类:
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田晓军:《新课程·新教学·新备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a卷 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19分)
1、这首诗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________这一具
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在心中的强烈_____
___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________。
2、作者在第二小结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这些特写镜头来真切表现爱国情感的。
3、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长官是___
_____,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是________,在香港,我国政府执
行的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8分)
zhù jìn
( ) xiāo yān
( ) gǔ suǐ
( ) chà nà
( )kòu mèn
( )shāng hén
( ) 2、多音字组词:(12分)
悄:qiǎo( ) 尽:jìn( ) 空:kōng( )
qiāo( ) jǐn( ) kòng( )
3、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的紫荆花 鲜艳的( ) 一( )鲜花
( )的紫荆花 鲜艳的( ) 一( )鲜花
( )的紫荆花 鲜艳的( ) 一( )鲜花
三、花落谁家(选词填空):(9分)
寂静 安静 平静
1、星期一升旗,校长讲话时,队伍里十分( )。
2、到了深夜,整个山村格外( )。
3、一阵大风停止后,西湖的湖面又恢复了( )。
四、课文片段阅读(14分)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这一节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这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直抒胸怀的诗句。(5分)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0分)
在这首诗里,作者在许多地方都采用了直抒胸怀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你学着写一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类文阅读(50分)
带着五星红旗上天空
1985年4月29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架航天飞机腾空而起,直上云天。
在七名宇航员中,有一位带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是谁,怎么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原来是一位中国血统的美籍(jí jì)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王赣骏。王博士为了表示他对中华民族的赤子之情,把中国国旗带在身边,让它陪着自己,在太空漫游。
在美国,有成千上万名科学家都梦想能登上航天飞机,可是要进入太空搞科学试验,不仅要有科学家的高超本领,还得有飞行员的强健体质,所以美国国家宇航局规定的挑选条件非常苛(kē hé)刻。
三年前,王赣,骏博士同几百名科学家一起通过了初步挑选,一年半后经淘汰(tài dà)剩下四个人。到了后来就只剩下他和另一位美国科学家了。三年中,王赣骏博士进行了六千多次失重训练,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取得了飞上太空的资格。
太空的景色十分神奇。航天飞机每隔90分钟绕地球一圈,每隔45分钟就有一次日落日出。地球在阳光的映照下,绚(xuàn xán)丽多彩,漂亮极了。
王博士作为炎黄子孙在太空遨(áo yáo)游。他将录有14首中国歌曲的录音带和中国名茶带上天空,听着中国歌曲,品尝着中国名茶,把这次航行当作在中国上空漫游。在七天的飞行中,航天飞机曾有十几次飞过中国大陆,王博士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对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拍照。当他照到上海、海南岛和喜马拉雅山的时候,高兴得什么似的。在航天飞机上有一个跑步器,第四天,当航天飞机一进入中国西南边境时,他就开始跑步,一直跑到飞机从中国东北部出去,一共7分钟。他骄傲地说:“我是第一个在太空跑过中国大陆的人。”
七天的航行结束了,飞机降落后,他第一句话是用汉语说的:“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他说:“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荣,我为中国争了一口气。”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6分)
2、王赣骏是怎样在太空遨游的?你从这些内容中体会了什么?(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通过哪些材料表达的?(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化阅读(60分)
南海上的明珠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水产bú jì qí shù(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píng zhàng( ),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想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对应的词语。(4分)
2、文章题目“南海上的明珠”是用明珠比喻( )。(6分)
3、从本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赞扬──( ) 储藏──( )
4、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
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12分)
5、将本文分为三段,概括每段的段意。(24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 m.niubb.net 师播放自***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2.词句解析。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1.学生曾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可通过师生交谈引导学生从“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也可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每人或每个小组依自身情况搜集其中的一类资料。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准备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等相关资料的课件。
2.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透过这些诗句,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等溢于言表。
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第三节作者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可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自主设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教师可扮演记者“现场采访”。
3.“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诗句的停顿;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朗诵兴趣,还可当堂分组排练集体诗朗诵,进行即兴表演与点评;必要的时候,教师或者请班上朗诵能力强的同学进行示范朗诵。
4.本课要求认识5个生字,要注意区分“髓”是平舌音,“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
四、相关链接
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中国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开设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并竞选连任第二届行政长官,2005年3月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紫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入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