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活动目标】
L通过观察及动手体验,了解制作凉拌菜的制作方法,培养发现、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亲手制作“凉拌萝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通过小组同学现场制作“凉拌菜”活动,再提高合作及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讲究卫生和 合理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凉拌菜的基本做法,掌握切菜的正确姿势及基本刀法。
难点:创意凉拌菜需要的材料及画出创新制作凉拌菜。
【活动准备】
课件、刀、萝卜及调味品、盘子、一次性手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凉拌菜图片
师:天气一天天的转暖,炎炎的夏日就要到来了,我给孩子们带来了几道菜,看看有你喜 欢吃的吗?那你知道他的名字吗?这些菜丰富多样,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不炒、调拌)那 他们属于什么菜?(凉拌菜)你能说说什么是凉拌菜?
(德育评价目的: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C )
介绍凉拌菜,出示课题。
凉拌菜是将可食用的生原料或者焯水后晾凉的熟原料,加工成块、片、丝等形状,加入调味 料,直接调制而成的一种菜肴。今天这节课主要研究用生原料制作的凉拌菜,让我们一起走进 “凉拌菜”的世界,感受舌尖上的美味。(板书课题:巧做凉拌菜)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岀发,让学生说说吃过的凉拌菜,通过轻松、偷快地谈话,让学生们 回忆自己吃过的凉拌菜,先学生说想法,老师再介绍什么是凉拌菜,自然引出课题。】
二、新授
今天老师也做了一道凉拌菜,你看符合凉拌菜的特点吗?
L品尝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评价一下老师做的怎么样?你需要通过什么渠道来评价,需要用到哪 个器官品尝?说说你的感受。感官------色,嘴、舌头-----味,鼻子---香,我们中国人对美食文 化很有研究,凉拌菜需要色香味倶全才好吃。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德育评价目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探究制作过程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老师制作的这倒凉拌菜,要经历的工序有哪些?(学生边探究边 填写在小纸条上)
制作凉拌菜
按照凉拌菜的制作过程,我们做一道凉拌菜吧?成功的凉拌菜需要色香味俱全,材料老师已 经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什么?(切制)对于拿刀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吧,那该怎样 切呢?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厨师朋友给大家录制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观看学习一下,请大家仔 细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收获?用刀切菜应该注意些什么?(师演示怎样切菜)
(德育评价目的:安全教育C )
出示作品,评价提升
师:我拿了几位同学切的萝卜,你有什么想对她说?(出示学生切萝卜的块、丝、片照片)
师:我觉得同学们切得都不错,刀工不是一日即可练就,相信通过你日后的练习,会越来越 好。
(徳育评价目的: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应用于生活中。)
根据你们小组喜欢的味道做一道凉拌菜吧。制作完成自己品尝,小组交换品尝、评价。
厨王争霸赛要求:
用时:15分钟
方法:
1.大赛坚持小组合作,提倡不同形式、色彩展示菜品2.参赛菜品分别从色、香、味、营养等各 方面3.评委:每组派一个代表参加。4.大赛评委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及事实求是的原则对每 份菜品进行品尝。
注:到时没有完成的小组视为自动弃权。
展示评比。
拓展健康饮食:虽然吃盐为求咸,吃糖为得甜,这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咸、甜适度, 才能物为所用,才能对健康有益,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掌握的分寸。现在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只要吃5-8 克的盐就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了,国家的建议标准为每天6克,吃糖过多疾病缠身 为脓球菌繁殖创造条件,造成疮疡不断,我们要科学食用。
【设计意图:通过品尝、观察及动手体验,了解制作凉拌菜的方法。之后,通过亲手制作“凉拌 萝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发现、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此环节中播放微课, 让学生跟随专业厨师了解正确的切菜及握刀姿势,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 相关的知识。为学生拓展一下科学合理的使用调味品,营养和健康知识】
制作创意凉拌菜
说到我们的饮食,你知道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吗?中
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素有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 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得讲究,你想欣赏一下名厨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吗?(出示图 片)你想说些什么?创意凉拌菜不但具备了色香味形,而且它还是有一定寓意的。你能 做一道创意凉拌菜嘛?并且给它取一个有寓意的名字?
1.小组合作,提要求
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制作一道创意凉拌菜。先和小组同学讨论,你们要制作什么样 的凉拌菜作为主菜及摆盘的装饰。
2.请画出来。
三、小结拓展
正是有了我们小组每位同学的努力,最后咱们展示的创意凉拌菜才能这样丰富多彩。
(德育评价目的:团结合作力量大。)
假期里,相信这样一道道怀着感恩之心,制作的。的凉拌菜一定能让你的家人感受到你对他 们深深的爱。
(德育评价目的:感恩家人。)
没有做完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下课你们可以继续合作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多视角、多维度看待问题的 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此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合作中感受和体验集体的力量,培养学 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刚才同学们制作的时候,我发现咱们同学有个特别好的习惯,将制作时产生的垃圾装进垃 圾桶,爱护环境,从细节做起。
(德育评价目的: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凉拌菜的制作方法,课后,带着你的创意菜单到超市购买 你所需要的食材,回家做一道凉拌菜送给自己的家人,做一个孝老爱亲、懂得感恩的孩子。
(徳育评价目的:尊老爱亲、懂得感恩。)
整理物品
(徳育评价目的: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C )
活动对象:
四年级学生
背景:
近几年,机器人竞赛非常盛行,许多大学院校,中小学都开始利用机器人竞赛活动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比赛使至今许多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机器人学科知识与机器人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机器人辅助教学、机器人管理教学、乃至机器人主持教学等,都将成为现实。机器人学科教育也将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机器人也将会成为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亲手组装机器人(沿黑线走的小车),把抽象、乏味的机械原理生动、直观的体现出来,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对结构、运动、速度等理论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
(2)、通过图形化的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如何让小车沿黑线走。
活动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
活动前的准备:
(1)、知识准备:
A、了解乐高机器人,知道了高机器人各个组件的作用。
B、会使用ROBOLAB编写程序。
(2)、硬件准备:
A、乐高机器人,每3——4人一套。
B、微机,每小组一台计算机,要安装ROBOLAB软件。
C、场地,要有专门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提出目标
图A
(1)、演示:教师将一辆组装好的小车放到黑线上,小车沿黑线前进。(“图A”为场地示意图,图B为组装好的小车。)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手制作的欲望,同时给学生感性认识。
图B
(2)、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纷纷表示要组装一辆这样的小车。
(3)、师:动手之前你有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教育学生在做任何事情前应该先动脑想一想,不能盲目动手。
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A、组装这样的小车需要使用那些主要零件?
(经过讨论学生提出,必不可少的零件有:大脑RCX、电机2个、光电传感器)
B、说一说,组装这样的机器人有哪些思路?
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1、这样设计转弯:两个电机,每个电机分别带动一个轮子,左边的轮子转,右边的轮子停,车子便向右转,反过来,车子向左转;
2、为第一条补充:为了转弯时减小摩擦,小车设计成只有三个轮子,后两个轮子如第一条所述,前面的一个轮子做成“万向轮”,可以任意转向。
3、设计如何沿黑线走: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车子的前面,将车子放在黑线上,并使光电传感器对准黑线。某一边的轮子先转动,车子转弯,当光电传感器移出黑线时,这个轮子停下另一个轮子转动,使光电传感器移入黑线,反复这样的动作,小车便按“之”字形沿黑线前进了。
C、说一说,为该机器人编写程序的思路?
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1、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在黑线上方时,光线弱,读数小,在黑线外时,光线强,读数大来控制小车沿黑线走。
2、设定好一个值,当光电传感器读数大于该值时,左(或右)边的轮子转(A马达转),右(或左)边的轮子停(B马达停)。当光电传感器读数小于该值时,右(或左)边的轮子转(B马达转),左(或右)边的轮子停(A马达停)。
3、程序应采用分之结构,使用“光电传感器分支”。
二、学生动手分小组合作组装机器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要求:
1、要有团结、协作、互助的精神。
2、每个小组要分工合理。
3、爱护设备,注意安全。
4、小车安装要牢固,运转时不能掉零件。
(二)、教师个别指导。
(三)、每个小组选出代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组组装的机器人。(如:设计思路,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三、竞赛、展示
在学生组装完机器人之后,安排一次竞赛,同时也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展示中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学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机器人,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创造力。
(3)、在竞赛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自豪。
四、学生谈体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做总结的习惯。]
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例如:
1、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有关机械原理的知识等方面,如:齿轮比等。
3、小组团结协作的益处。
4、动手、动脑、体验的过程
活动主题:
走进秋天
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能使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心灵,去探索,去研究。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喜悦的季节,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让人遐想的季节。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开展“走进秋天”这一主题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参加对象:
四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激发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2、通过学习设计研究计划及实施研究方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及科学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学习多渠道收集信息并将信息整理、分类的方法,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成果展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了解秋天,可以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心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科学进一步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探索式学习方式。
活动计划与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活动方式:调查、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步骤:
1、活动前发放调查表格,调查学生对秋天的了解程度。
我知道的秋天
秋天来临的时间:
秋天的天气特征:
(1)气温( )度――( )度
(2)降雨( )
秋天的其他特征
公园里,( )
果园里,( )
菜园里,( )
田野里,( )
秋天还有哪些特征?
描写秋天的诗歌、词语、好词佳句
2、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些什么?为什么?确定出研究主题。
3、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
4、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5、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收集各种有关秋天的资料。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观察、调查、访问。收集各种有关秋天的资料。
活动方式:学生让父母带领大自然中观察、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
活动步骤:
1、大自然中去观察秋天、寻找秋天。
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在活动中,或者给秋天照相,或者给秋天画一幅画,或者寻找一份秋天的纪念品。
2、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1)根据自己到大自然中的观察,确定调查的'内容。
(2)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3)明确向谁调查或访问。可以向学校老师、同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苗圃工人、农民等调查。
注意调查、访问时要有礼貌。
3、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
4、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
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整理,将观察秋天的作品整理。一方面为在全班的交流做准备,同时又是归纳学习的过程。 第三阶段: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自己眼中的秋天。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活动内容: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自己眼中的秋天。
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展示。
活动步骤:
1、小组汇报,把自己的调查、观察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2、 展示:
第一部分:摄影、图片展。
学生分类整理拍摄的照片或者是查找到的图片,再分别介绍秋天的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绘画展。
把自己笔下的秋天介绍给大家。
第三部分:纪念品展。
如:采集的实物(水稻、花生、大豆、棉花、柿子、梨)
叶贴画
第四部分:赞美秋天。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古诗、成语、佳句段落。
第四阶段:我当秋天校园美容师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参
与学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能运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技能装扮自己的学校。
活动内容:我当秋天校园美容师
活动方式:讨论、设计、展示
活动步骤:
1、根据你的观察与了解,你认为,我们校园里哪些地方应种植或摆放什么样的植物,更具有观赏性?更能美化校园?请你当一回秋天校园的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2、展示。
3、评价。
四、指导开展评价(主要为自评和小组成员互评)
[教学内容]
动手做(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
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试一试:
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
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
四、练一练:
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
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
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
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
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
五、实践活动:
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查询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重点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蜂飞蝶舞、兽走鱼游、虫鸣鸟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上千万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让我们走进这生机勃勃而有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去结识众多可爱的生灵,去保护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吧!
二、分小组展示
师:看了动物影片,大家都很激动啊。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就带了几位游客来到了动物园……
导游:欢迎大家来到奇妙的野生动物园,我们现在的位置是飞鸟馆。咦,这边有几只小鸟在谈话,我们来听听。
鸽子:……啄木鸟:……麻雀:……
游客:这些小动物真有趣啊!我们再看看那边吧。 导游:那边是世界之最的。鸟类,他们现在正在争吵呢! 驼鸟:……蜂鸟:……
游客:其实我觉得他们都很可爱。还有什么好地方啊? 师参与: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鸟,你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为什么?
导游:我们这里还有个动物游乐场,他们正在玩成语开火车游戏呢!
小组成员玩游戏,老师放音乐。
游客:原来有关鸟类的成语和谚语那么多啊。真好玩!
导游: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森林王国,现在正是举行抢答赛的时候,我们赶快去看看。
游客:真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比赛,动物们个个都讨人喜欢。 导游:现在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海洋馆,在这里你们可以近距离的和动物们接触。
游客:请问你是谁?虎鲸:…… 游客:请问你是谁?鲨鱼:…… 游客:请问你是谁?海豚:……
游客:这些鱼的体形都好大啊。海洋里的小鱼们是什么样子的?
导游:我们海洋馆里设置了一个热带鱼画展,一起去参观吧。(游客:海底动物世界真是奇妙!真美丽!
导游:除了这些漂亮的热带鱼,我们还有一个珊瑚岛,那里更美呢!游客:太漂亮啦,我喜欢海底世界!
导游:现在,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最后是动物园为大家准备的一首歌,我们来听听吧。播放音乐。
三、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
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四、生介绍查询资料过程。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不知道你们在前几周的时间里进行了哪些准备呢?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
1、动物小秘密。
2、动物的睡眠。
3、动物自疗之谜。
4、动物的巧妙合作。
5、动物谜语。
6、动物身上的科学。
7、哭泣的生命。
8、形形色色的生命。
二、谈谈体会
这真是一趟有趣的旅行,大家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动物,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谈体会。
师:大自然孕育了无数神奇而完美的生命,他们和人类都是亲密的好朋友,我们要和他们和谐相处。最后,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吧。(放音乐)
三、课后实践
1、了解青蛙到底吃什么。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献计献策。
3、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
难点: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方案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推断。
(3)小结: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总结评价。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评价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探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活动设计按照欣赏――探索――总结――再探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探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个性化等要求。
总结是活动的第三步,这一步从彩蛋画展览和赠送彩蛋画两个方面进行。
再探索主要指活动延伸部分,这部分以引导学生的工艺品创作为主线,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选择新的题材,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蛋壳工艺画的制作。
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适应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特拟定以下计划。
二、年级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三章:植物王国、京剧趣赏、神奇的机器。本册教材既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测量以及评价等活动,进一步学习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体例上大胆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敢于突破常规,语言生动活泼,版面图文并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创设的“信息窗”“他山石”“创新园”等导学栏目,把学生的处主学习、合作研究、激励评价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广大教师和学生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资源。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要求。
4、让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真正地培养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注重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亲身参与及体验。
6、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激励评价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 我们在对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多种类植被绿化和一些校园景点的布置,但缺少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体验、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既是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根据周边经济、文化等社区资源,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活动基地,研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手册》,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米尔曾经说:“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随着每一个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会在这个进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2、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校园实践基地,可以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3、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尤其是联邦德国。他们有句名言,“我们的学生考试考不过你们,我们的学生做的产品专门卖给你们。”可见德国人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技术并非常有成就。他们的学生的劳动技术在学校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非常高。我们的学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训。导致小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自我服务,在考上大学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劳动最光荣”已经是口号、摆设。今天的教育已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应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师生共同生长的天地。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项全新的课程已开始显露其勃勃生机,那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时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实践教育,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实施的总目标
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实施体系。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丰富新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辟、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延伸、信息技术的学习利用、社区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亲近土地、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二)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基地)课程研究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种植方面的知识,认识并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丰富植物类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形式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主要内容,以学生良好的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A、研究性学习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1.拓展经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2.融入生活,学会交往与合作。
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
4.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5.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C、劳动与技术教育
1.了解劳动思想,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4.激发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
D、信息技术教育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研究性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也可渗透其中。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又是其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包括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广阔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
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采取哪种活动形式,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段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五、“常态化实施”的工作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
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
1、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国家指导纲要》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根据现阶段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作出具体安排。
2、规范管理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用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3、师资建设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充分条件。
(1)培训、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
4、课程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要完成和实现课程要求的目标,需要系统资源支持,需要系列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的支持,以便获得关于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国家只指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
(3)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
六、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3.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4.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 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具体安排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度表
(—xx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走进技术世界
二
家政 钉纽扣
三
家政 缝沙包
四
家政 缝鞋套
五
家政 缝鞋套
六
家政 针线拓展
七
主题研究活动
八
主题研究活动
九
主题研究活动
十
技术初步泥塑工艺欣赏
十一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二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三
技术初步捏泥碗
十四
技术初步泥笔筒
主题研究活动
十六
主题研究活动
十七
技术初步相框
十八
技术初步储蓄罐
十九
技术初步组合笔筒
二十
拓展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具体安排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度表
(—xx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走进技术世界
二
家政钉纽扣
三
家政缝沙包
四
家政缝鞋套
五
家政缝鞋套
六
家政针线拓展
七
主题研究活动
八
主题研究活动
九
主题研究活动
十
技术初步泥塑工艺欣赏
十一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二
技术初步我喜爱的蔬果
十三
技术初步捏泥碗
十四
技术初步泥笔筒
主题研究活动
十六
主题研究活动
十七
技术初步相框
十八
技术初步储蓄罐
十九
技术初步组合笔筒
二十
活动目的:
4、 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废品处理的方法及重要性。
5、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活动过程:
一、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二、 取出一些废弃物:
旧报纸、冰棍棍、 树叶、 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乒乓球等(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三、 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组内讨论,自己思考)
四、活动后展示作品
学生用冰棍棍制作小扇子、小像架;用树叶制作粘贴画;用废布、乒乓球制作小娃娃;用药盒制作家俱;用易拉罐制作玩具;用旧报纸制作各种小制作
五、 总结
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把它送给同学。
一、教学内容:
有创意的相框
二、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相框造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制作过程中,感受泥的乐趣,在完成作品中体验成就感。
知识与技能:通过搓、捏、揉、团等练习,进一步熟悉陶泥的手感特性,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并能自行设计、制作一个有个性的小相框。
过程与方法:练习搓、捏、揉、团等制陶基本方法;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扭曲型、盘旋型、编制型、拼搭型);学会制作相框。
教学课时:
1小时
教学重点:
学习泥条成型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成型方法的合理结合,能制作有特色的相框。
教学过程:
一、走进陶艺
1、欣赏各种相框,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
(1)它虽然是一根不起眼的`泥条,但如果加上你的创意,又经过动手加工,就可
(2)相框留给自己,可以留下你美好的回忆,送给朋友,也是极佳的礼物。我们完全可以用泥条成型的方法,来学习制作一个特别的相框。
说明:通过欣赏各种艺术镜框,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以下的教学做铺垫。
二、学一招
1、学习如何搓泥条
(1)用手搓捏,将泥料初步捏成短棍形状。
(2)同手掌压在泥棍上,稍稍用力前后搓动,使短棍形成圆柱形。
(3)掌心用力,前后搓动并向两端移动,使泥条慢慢伸延。
(4)搓动整根泥条,使它变得粗细均匀,直至完成。
2、介绍泥条成型的几种方法
(1)扭曲形
(2)盘旋型
(3)编织型
(4)拼搭型
泥条的可塑性很大,它可以构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各种方式的组合。只要我们开动脑筋,除了四四方方的相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做出许多不同的相框。
说明:了解几种最基本的技法,并非是重复过去以技术�
三、我的小创作
请学生小组讨论,可以制作那些有特色、有创意的相框。
教师出示作品图,举例,示范(如泥条成型方法的各种组合)。
说明: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看法,与众不同的想法。对每个人的发言都给以肯定、引导,而不能直接地、生硬地否定。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互动的。
四、学生制作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问题进行集体点评与辅导。
进行个别学生的辅导。
说明:为了使学生较少地受到制约而更多地尽情发挥,按自己的愿意去做,老师不宜过多地约束学生的想法,而更多的要留给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
五、欣赏与评价
选出作品上讲台展示,并请学生简述创作意图,收获与体会。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与小结。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初次开始执行学校责任田管护任务,植物栽培与养护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的,因此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工作,我们特提出“校园加农户”这一主题。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四年级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践种植技能,加深对农业的认识,初步了解植物习性特点,学习植物栽培管理技术,获取与农业有关的知识。
2、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增强,亲眼看看蔬菜的生长过程,并在自己班里的责任田里实践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
4月下旬24日下午3点—5点
四、活动地点:
玉泉山民俗基地—东盘粮蔬菜基地—红领巾责任田
五、参加人员:
四年级师生
六、组织部门及职责
组织部门:小学
领导成员:校领导,各班班主任,家委会成员
总负责人:正副班主任,家委会成员(负责活动前的`组织、交通安全、活动纪律、安全教育等工作。)
联络人员:各班班主任
医疗救护:懂得医疗救护知识的家长或教师(随队参加活动,配备常用药品,负责突发事件引起的学生受伤情况。)
跟班情况:
四年级10班
四年级11班
四年级12班
七、具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活动前召开四年级班主任及带队教师、家委会主要负责人会议,明确各自职责。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与自我保护意识。具体要求:
(1)一切行动听指挥。参观学习过程中不得打闹嬉戏,不离队、不掉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有事及时向带队老师报告。
(2)活动过程中爱护公物,讲文明、讲礼貌,爱护环境卫生。
(二)活动阶段
1、服从老师、家委会安排,听从指挥,站队做到快静齐,善于观察,拍照留念,动手笔记。
2、往返前认真清点人数,有序地开展活动,活动时做到文明,相互关心,注意安全,不随便乱跑,乱动他人物品。
3、若活动时发生意外,应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
4、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总结阶段
1.活动结束后各班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可以以绘画,手抄报,作文,照片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整合个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
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愉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花瓶的图片,了解花瓶造型的多样性;
2、运用搓、按压、卷、刻等技法创造表现各种各样的花瓶;
3、体验陶艺创作的快乐,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打破了花瓶》、各种各样的花瓶的图片、陶泥、陶泥板、刻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
熊爸爸出差回来,带回几枝腊梅花。熊妈妈喜爱极了,捧出珍藏多年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把花插在里面。下午,小黑熊从外面回来,见到花瓶里的花,“咦,花瓶里没有水,花不是渴死了?”他想,于是小黑熊准备给花瓶里的花浇浇水。可是当他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妈妈听到了声音走了过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并没有批评小熊。但是小熊还是很伤心。小熊想这可是妈妈最爱的。花瓶呀,我要帮妈妈做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瓶送给她。这时候小熊有犯难了,因为他不会做花瓶。我们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小熊吗?
(2)出示花瓶图片,了解花瓶的造型特点
在做花瓶以前呢,我们要来看看都有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在这些花瓶中,你最喜欢哪个花瓶?它的形状的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3)集体讨论,学习花瓶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花瓶的结构。花瓶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呢?集体讨论花瓶的制作过程。我们已经知道了花瓶可以分成三部分,那我们可以怎么做花瓶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花瓶的操作步骤。
(4)学生动手操作
步骤及要求:
1、制作瓶底:取适量的泥搓一搓,压成泥板并用刻刀刻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2、制作瓶身:有两种方法
取适量的泥搓圆,压成泥板然后用刻刀将泥板切成长方形,并卷成瓶身;(也可在此步骤中将瓶身轻轻地用手拧一下,改变瓶身造型)
搓泥条并将其卷成瓶身;
3、制作瓶口:用手轻轻地将瓶口掰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4、将瓶身放在做瓶身的泥板上,用刻刀沿着瓶身的轮廓刻出瓶底的大小并用水连接;
5、运用搓、卷、刻等方式装饰花瓶。
活动延伸: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花插在花瓶里,让我们的花瓶更漂亮。
活动目的:
1、 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废品处理的方法及重要性。
2、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活动过程:
一、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二、 取出一些废弃物:旧报纸、冰棍棍、 树叶、 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乒乓球等(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三、 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四、活动后展示作品
学生用冰棍棍制作小扇子、小像架;用树叶制作粘贴画;用废布、乒乓球制作小娃娃;用药盒制作家俱;用易拉罐制作玩具;用旧报纸制作各种小制作
五、 总结
同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把它送给同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2、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鼓励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哪里。
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评出优胜一组,给予表扬。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
2. 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3. 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患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
4.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活动重难点: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辨认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的符号。
活动时间:3 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次活动分为二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调查校园内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安置安全警示标志以及设计其它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表1: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
表2: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成立调查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活动需要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①实地考察组:深入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设施。
②事故调查组:到学校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学校里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组:让学生搜集各种安全警示的标志,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组调查。
①实地考察
利用课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和角落,仔细寻找藏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了解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如: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在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下使用大型活动器材,会产生危险:暴露在外面的电源插座或电线:即将倒塌的墙壁……填写《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可出示照片辅助介绍学校安全隐患情况)
②事故调查
向学校调查了解过去一年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填写《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地观察,搜集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可以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名称、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第二环节: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阶段对学校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家愿意继续研究有关校园安全的问题吗?(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二)成果汇报展示
下面请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①请实地考察组推选一名同学,汇报在校园内发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图片)
②请事故调查组的组长汇报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大致情况。(表格)
④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采访调查,发现了许多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学引起注意,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⑤各小组讨论后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议。
⑥教师引导:同学们的金点子真不少。大家知道本学期我们开展“我与安全同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口号是:“心系安全,关爱生命”。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你们比较喜欢的,在这节课上又能办到的校园警示方式是哪一种?如果小组成员中有不同意见的'不必强求,要尊重他本人的意见。
⑦教师征求学生的设计意向。
(三)各小组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1)如果你想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那么请大家参考搜集来的标志,选择好校园隐患设置点(出示幻灯提供帮助)设计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语。老师建议大家:设计的标志、标语要美观、醒目。
(2)动手制作。
各小组取出材料:白纸、铅笔、彩色笔等。
各小组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标志设计地点。
小组成员全作制作安全警示标志,要求醒目、美观。
(3)展示设计成果
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作品放置地点。
请采取其它方式警示校园安全的同学上台说说你的创意。
(四)安置安全警示标志(课后延伸)
请同学课后把自己做的安全警示标志安置到相应的地方。如果是墙壁、玻璃、活动器具等可粘贴在上面,如果是地面上的,可用小木棍插在地面上,要求指向明确。下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继续研究其它校园安全问题。
三、活动评价
1、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认识、分辨安全警示标志含义、作用。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
示。
4、是否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5、是否树立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是否具有关注生命、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6、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
一、充分认识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要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社会延伸,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学生毕业资格考核评估 的一项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社会实践形式:
1、社会调查;2、社区服务;3、勤工俭学;4、科技文化活动;5、生产实习;6、公益活动;7、军事训练;8、志愿者活动;
三、社会实践时间安排:
1.初一新生入学安排在八月底,两天时间;
2、公益活动:
校园晨扫(每天半小时),校园保洁(课余时间),大扫除,寒暑假返校日;
3、社会调查:
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调研、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③周日进行社会调查;
④寒暑假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社会调查活动;⑤组织各种形式暑期夏令营(学生干部夏令营、科技夏令营)
4、科技文化活动:
①各年级开设电脑课(每周一节);
②班班有歌声活动(每年5月份);
③小歌手比赛(纪念12、9学生运动);
④元旦文娱会演;
⑤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⑥组织秋游、春游。
5、生产实习:
①组织各年级到农村基地劳动锻炼,校内外植树(3、12植树节)、6、5世界环境日等等;②花圃护绿活动;
6、社区服务:
要逐步建立学生假日社区服务制度,以团员干部为主,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假日社区服务小组,开展服务活动;
7、志愿者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校环保自愿者行动小组,开展一系列活动。
三、建立校内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校内基地:
1、公益劳动类:卫生包干区、护绿区、教室、宿舍、校园环境;
2、生产实习类:爱护校园花草树木;
3、科技文化活动类:图书馆、文化节、三小活动、班班有歌场合唱活动、小歌手比赛、元旦文娱晚会、计算机技术教育(每周一课时);
4、志愿者活动类:为离退休教师服务,清扫图书馆、科学楼等。
校外基地:
1、生产实习类:
2、军事训练类:
3、科技文化节类:文化馆、科协等;
4、社区服务类:电信局、派出所。
四、管理方式:
1、学校管理:采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卡和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每生一学期分发一张,按学期登记入卡,每一学年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登记卡 材料记入考核表。一学年结束后上交年级组,交德育处保管,学生一学年根据考核表及时登入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2、年级管理:年级组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按照学校安排,精心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科技文化活动等。
3、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应组织好各种活动,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每次外出活动应事先做好申报,经批准后,方可组织,活动中应贯彻环保方针,活动后应有小结和留下资料(摄影、小结、心得体会等),负责写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鉴定。
4、材料管理:德育处做好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保存,分年级、分年度造册保管。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
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刘刚
副组长:唐荣 唐亮
成 员:刘宏伟 王建明 谢庭春 唐东方 高晚垟 欧阳远交 刘恒 谢俊强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唐荣
成 员:刘宏伟 王建明 唐亮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学段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一、活动目的
1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学生踏青春游的最好时光,通过踏青春游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走进群岛新区,欣赏岛城春之美,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2、以“春天,我和群岛新区有约”为主题,融理财、采集、绘画摄影、娱乐、探索、低碳等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
3、了解了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激发他们热爱舟山群岛新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魅力。
二、活动组织机构
总负责人:
分管领导:
协助人员:
段 医:
三、活动地点、时间
周五学校9:00集中出发,车往展茅干施岙农庄,12:15返校。12:40到校,12:45放学。
四、活动内容
1.制陶、学瓦匠、做箍桶、捏泥人
2.打陀螺、穿农衣照相、铁环障碍赛、推独轮车
3.打铜板、搓草绳、打弹子、打高尔夫
4.进行撰写生态农庄探究的小论文
五、具体要求:
1.坚持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原则,各年级总负责人负责本年级的活动安排。
2.年级组长、班主任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安全第一,教育重点:
(一)安全教育:
1.交通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边玩耍,不攀爬石头,树木;
(2)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3)不触摸电线。
(4)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5)各车辆负责人每次出发前务必清点人数。
(6)要求年级段组统一行动,到达目的地集中地方管理活动。
(7)建议学生讲究节约,带适量的物品,不宜多。动员不带相机等贵重物品。如果带了,教育好注意保管。用餐:学生自带干粮(要求适量)收费标准40元/人
(二)文明教育: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要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如有游客询问要热情地回答。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活动注意事项:
1.为保证早上出发前的安全与纪律,班主任做好出发前的组织工作。
2.以班级为单位聚餐,不独自行动不玩危险游戏,一切活动听带队老师的`指挥。
3.穿轻便的服装、佩戴红领巾,建议同学穿运动鞋。
4.不参加的学生一定要家长写好请假条,同时班主任电话联系确定。
5.活动结束集合后,返程时,各班必须清点人数,不许有遗漏的现象出现。
6.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东西不要乱放,特别是活动后,参观后,就餐后,离开活动地点后,要反复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7.每个班主任可自带相机,结束后分享活动精彩瞬间,也可开展班内评比。
在20xx年11月16日至20xx年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省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这次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个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为期四十多天的培训中,专家学者的讲座精辟入理,使我感受颇深。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酣畅淋漓”。是的,这次学习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思想上的冲击,一次头脑的洗礼,更是一次顿悟的点拨。这次培训的内容不仅是我渴求的,更是我在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的。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用实际行动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思想决定行为,思想的转变是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新课改实施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多丰硕的成果。然而,却大都是语文数学耀眼的光环,综合实践活动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以为综合实践活动只不过是一个可上可不上的副科,又不考试,不用特别重视。对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之甚少,觉得这门课不知道该怎样来上,更不能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无从说起。各位教授专家的讲座,从理论视角切入,结合具体课例,深入浅出地解读纲要的内容,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理念,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树杰教授的《用纸造水塔》和张建芳的《走进端午》的课例,让我更明了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该怎样上,我发现原来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上得这样有声有色,让学生如此兴趣盎然。
二、用心体会,综合实践活动就在身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以现实主题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真切感受,综合地利用各学科的知识,用综合的办法,通过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和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越能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三、完善评价制度,促进课程实施与发展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再是外在于教学与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成果表达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展示性评价、研讨式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包括来自家长、学生自己以及指导老师等多方面的信息。
四、展望未来,仍需我们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学习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的实际教学,并且,将这一切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我的同事,我的合作者,在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共同提高,和谐发展,为我们学校乃至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坚信,有了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在学校的组织与协调下,不久的将来,综合实践活动之花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
2、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动手实践的乐趣 。
教学重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教具准备:
木板、尺、圆柱形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活动要求:
1、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实践活动课:怎样滚得远
说到“滚”,你想到了什么?(圆柱形物体)
书上要求我们利用木板搭建一个一定角度的斜坡,然后用圆柱形物体在一定高度滚下来。
想一想: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滚的距离?
(圆柱形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木板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同一组的同学在实验的时候要采用同一的标准,如:在同一块地面上用同一个圆柱形物体,从同一个高度来进行。
2、具体操作方法:
介绍搭斜坡:用三角板上的某个角去搭成一定度数的斜坡,在这块板上可事先每10cm处做一个记号。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每次滚的高度都应该从同一处,二是可以把它作为一把尺,进行简单的`测量等量距离:量的时候应该从木板的底部开始测量。如果圆柱形物体在滚动的时候遇到障碍物了,那该次实验就不能算了,所以要找比较阔的地方。
3、选择具体地点:教室太小了,不适合做实验。下面有三种地面供选择:
水泥地、瓷砖地、操场
想一想:这三种地面,哪一种更利于滚动?
4、教师演示,教给学生实验方法。
5、分组:可以自由选择,但要利于学习。
6、记录方面的要求:
书上第99页,自己通过实验,完成书上的4份表格。
二、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全班交流反馈
完整的数据得到后,思考:比较每次得到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回顾反思
提问:在上面的活动中,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研究的过程是怎样展开的,结论是怎样获得的,通过这一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一、年级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
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融身社会公益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通过调查身边的民俗活动,了解家乡的物产以及悠久历史,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们与电脑的关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
通过对消防知识认识,防火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意识,以及在危急情况下对自我及他人采取正确救助措施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方案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推断。
(3)小结: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总结评价。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3.如今的学生,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改变有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
4.懂得感恩,教给孩子学会欣赏,学会与人合作,同学间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在班集体中学会爱同学、爱集体,在感激同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本组同学的优点。
2.收集有关感恩的成语和名言。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了解感恩的意思
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和恩惠,我们给以回报是一种美德。没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一味索取而不知给予的人,或受恩于社会却麻木不仁的人,是社会公德所不能容忍的。
1.请听两则新闻。
你有什么感想?
是的,上面所讲的受助孩子和被救的同学,少的就是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事看了令人气愤。
2.请听一则故事
《蚂蚁报恩》: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子,叶子再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多亏鸽子的救助啊!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爬上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哎呀!好痛!啊!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使得鸽子逃过一劫,并且蚂蚁也报答了鸽子的救命之恩。
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有请我们的小记者采访一下吧!
是啊!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也要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何以成人;没有老师的教诲之恩,我们何以成材;没有朋友的友爱之恩,我们何以快乐;没有大自然的赐予之恩我们何以雨露我们的成长,时时接受着各方面的恩赐。在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许多事情让你感动吧?同学们,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三、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你成长中的感动吧!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第二课时
一、学会感恩
一、师:生活中,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不管大事小事,我们都要学会感恩
同学们,我们全班有些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几年了,有 老师指定一位同学,让每个学生都读出对他的赞美。
孩子们看到班级同学对自己的真诚赞美,都是喜滋滋的,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语言上的赞美,让同学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让大家更加感受到同学对自己的关注。通过别人眼中的自我,加深了夸与被夸者的内心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被人常识是幸福的,而欣赏别人同样也是快乐的。)
2.听了同学们对你的真诚赞美,请谈谈你的感受吧。
一、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二、实施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3、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实施措施:(包括教学措施、评价措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
4、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大胆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5、 争取多方面的支持,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更多的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活动任务:
1、完成圆台周长的测量。
2、按方位找出已放物品
3、用所得物品进行主席台设计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给定的工具,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中央圆台的周长测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地判定方向,依据所给的方位描述,找出预设的物品。
3、学生能在找寻物品后,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结合物品设置,合理布局,设计方席台布置,达到美观大方。
4、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讨论,小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共分红、黄、蓝、绿四个小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协调共进。
活动安排:
1、实际测量:根据所提供的工具(绳子,卷尺,量角器),小组内合理分工,可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能最快完成任务为胜。
2、广场探宝:事先按预设方位,把“宝物”(设计主席台所需的装饰品)依不同的方位埋好,有不同顔色的标识,各小组依手中的方位描述,找出与自己组顔色相对应的宝物,不能拿其他组的,看哪一组用时最少为胜。
3、小小设计师:根据所寻得的宝物,小组内讨论,共同设计出广场主席台的布置工作,布局要合理,美观大方,用时少,并能清楚表达自己组设计者为胜。
活动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在一次活动中胜,得星一颗,所有活动完成后,哪组得星最多,哪组最终胜出,获得实践小能手称号。
活动重点:
根据所提供的工具完成实际操作
活动工具准备:
秒表,卷尺,绳子,量角器,学生自带小量角器
活动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齐集樱桃沟广场,进行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本次活动我们将完成闯三关任务,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一、活动介绍
教师把学生集合后,讲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活动的规则及评价方法,并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便于组织。每组要自己商定各组的名称和口号。
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发放组别标识,评选组长等。
王:讲解本次活动各个环节的活动规则,发放活动安排表及活动记录表
二、实践操作
(一)实地测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实地测量”所分配的工具,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商定测量方案(为时2分钟)后,各组分散进行实地测量,用时5分钟,在5分钟内完成任务者,比一比认证量的快,认证量的准,胜出者得星一颗。
杜:活动其间关注学生的测量情况
王:关注活动时间
教师在此活动中要关注学生采用的测量方法,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活动中出现的`亮点,在活动后进行小结。
杜老师:进行本环节的总结。
王:对本环节成绩进行公布,指导进行下一个活动。
(二)广场寻宝
按第一关完成的先后顺序,开始进行第二关广场寻宝,(教师要记录好时间)学生按发给的方位描述图,小组合分工,谁能又快又准的找出属于自己组的宝物。
杜、王:发放方位图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尤其是小组中的分工合作,对于合作效果好的小组,给予肯定评价,并对其采用的分工方法进行剖析,让学生对合作价值有所了解。
王: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杜:对本次活动的成绩进行公布。
三、小小设计师
完成广场寻宝后,各小组到教师处领取各组的展板,小组内讨论,自主设计,完成对主席台的布置设计。
设计好后,由各组的发言人,对本组的设计进行阐述介绍。
四、活动总结
根据三关完成的情况,对各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指出各小组所表现出来的优点,评出本次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小组,授以“实践小能手”称号。
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整体的评价
王老师:公布最终的活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