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精选7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 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 “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 听范读
⑷ 个人自由朗读。
⑸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 昼:白天。
⑵ 耘:除草。
⑶ 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 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 未解:不懂。
⑺ 供:参加。
⑻ 耕织:耕田织布。
⑼ 傍:靠近。
⑽ 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 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文本分析】
这首诗是《九年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 下册),第六组《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田园诗。该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四时田园杂兴》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田园意趣图,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是陶冶情操的很好教材。
【教学难点】
流传至今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恬适,也充满辛劳。要让身处水泥钢筋怀抱中的城市人体会乡村生活,有着时空的隔阂和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
【教学策略】
提起乡村,其实很多学生都有话说,每个人心目中的乡村都不一样。通过文本的朗读,乡村生活中村民们的繁忙和小孩的意趣跃然纸上;再通过图画的补充使画面变得具象;接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讨论摆脱图画带来的局限,使乡村印象变得丰满、灵动。让学生充分的被这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所吸引,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诗歌。
1、写课题。
2、齐读课题,解题。
3、说说你印象中的田园生活,背诵学过的描写农村的诗。
4、自读诗。要求读正确了,读通顺了,读懂了。
二、品读诗歌。
1、结合插图说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
2、你觉得诗的哪一句写得有意思?
『预设』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抓住“学”交流:小孩是真的正儿巴经的“学”吗?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学着大人的样儿玩过?你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心情如何?其他小孩都在“学种瓜”吗?
得出结论:原来他们自娱自乐,学着大人的样各自玩啊!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着做诗玩玩?(实践的体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抓住“各”交流:童孙们各自在玩,大人们则各自……?农民们都只是耘田、绩麻吗?大人们可能还当家做些什么事?你读了这两行诗之后有什么感受?
得出结论:“昼”、“夜”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但“当家”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耕耘的喜悦。
把前两行诗也来改改。(实践的体验)
三、写一写。
请同学们默读整首诗,把你刚才想到、看到的情景理理顺,挑你喜欢的情景写一段话。也可以把你刚才写的片段诗整理成一首诗。
交流展示、评价学生短文。
了解作者,背诵古诗。
四、拓展。
欣赏其它几首田园诗歌,感受田园诗歌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当家 勤劳朴实
各
学(玩) 聪明伶俐 活泼可爱 自由自在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的诗作浩如烟海。在过去的学习中,你们都记住了哪些古诗词呢?让我们来背一背。
2、 师谈话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的古诗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古诗词。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3、 这节课,咱们先来看看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二、学习《乡村四月》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读诗题,理解诗题。“乡村四月”指的是江南农村晚春的时节。
(2)学生交流课前所了解的有关诗人翁卷的资料,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简要补充。
介绍诗人:永嘉(今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范成大:南宋诗人,号石湖居士,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
2、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乡村四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4)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3、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师谈话:人在景中,景随人移。《乡村四月》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晚春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诗歌,根据诗意,想想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学生个体充分读诗思考的基础上,指名说一说,师侧重在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说具体:
①读诗歌前两句,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说说它们美在哪里,感受江南水乡晚春时节特有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②读诗歌后两句,找出描写农活的词语“蚕桑、插秧”,抓住“少、才、又”,感受“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体会作者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③让学生边读诗文,边看图,边想象,再把想象到的说一说,要说得具体些,不要停留在翻译古诗的层面上。
4、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范读。
(2)生说一说诵读的注意点,师适时点拨。
(3)生自由诵读,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情感。
(4)相互背诵诗歌
三、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过渡:同学们,欣赏了《乡村四月》给我们带来的江南农村晚春时节的迷人景象和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动情景,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同样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四时田园杂兴》
1、引导学生用学上一首古诗的方法自学: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点点拨。
3、全班交流诗意
4、诵读积累
四、板书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宋】翁卷 【宋】范成大
热爱乡村风光 忙碌劳动
赞美劳动人民、劳动生活 儿童爱劳动
五、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
1、介绍张志和。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是从名字开始的,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看看你能对这个名字了解吗?(板书“张志和”,)猜猜“张志和”这个名字是谁起的。(生猜)是皇帝起的,张志和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并写了一份折子给皇帝唐肃宗,唐肃宗看了,觉得这个小伙子太有才了,就封他做了大官,并赐他一个名字“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他的原名叫“龟龄”,是个伟大的词人。
2、揭示课题。
谁知道词和诗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张志和的长短句《渔歌子》。
二、诵读词文,赏析词义。
1、请大家打开课文,好好地把这首词读3遍,注意,要读得字正腔圆。(生自读)
2、指名诵读。生生互评。
3、这首词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1、张志和不仅是一名有名的词人,还是一个一位知名的画家,人们都说他的词里总藏着美丽的画。默读《渔歌子》,看看你能发现张志和在这首词中画了什么?把它圈出来。
2、学生圈画,交流。
你能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吗?
3、发现词中的色彩。
他的朗读只让老师看到一副黑白画,是这样吗?快去看看,张志和用多少种色彩?
4、张志和仅仅用了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画,静静地看,此时,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播放音乐,给学生半分钟思考——指名交流)
5、多么动人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四、走近山水,贴近词人。
1、讲故事,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师生劝答: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狂风浪起且须还。………………
且须还。………………
3、哥哥在写什么?你觉得词人钓着了什么?
4、引导背诵:经历了一场美妙的诗词之旅,让我好好记住这份美吧。
5、把“心志平和”记在心里。
五、板书 渔歌子
【唐】张志和
不须归
热爱自然
六、作业
★背诵《渔歌子》,会默写
★★任选本课诗词中的一首,作诗词配画,参加班级比赛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 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介绍作者:播放 "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a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b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c听范读
d个人自由朗读。
e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 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a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b,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 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c,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这两句诗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 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 指名读
3, 老师配乐吟读
4, 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
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
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简析】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防夷犹湾百转。磺塘塔近俄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践。看看尝面收新茧。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夜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草苍苍虫切切,
在炎热酷暑的夏天,农村是一番繁忙的景象。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带着一壶水,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向农田走去。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垂着头汗流满面,卖力地干着农活。可是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他们累了,有时用毛巾擦擦汗,有时喝口水,有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田地里的一切,看着那些也在干农活的男人,也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麦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块金灿灿的田地,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好像也甜滋滋的。
女人们干的活就不一样了。她们到了夜深人静,繁星眨眼,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便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疼,就按按太阳穴……不时地还会有一群闪烁的萤火虫飞来,好像在说:“这油灯老是忽明忽暗的`,不好用,要不就让我们来当你的“油灯”吧!”妇女们似乎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也不驱赶它们,只是让它们静静地闪着,飞着……
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也有样学样,喜欢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学种瓜。
瞧,一群小屁孩带着种瓜的工具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决定了:由那个身上穿着短裙,活泼可爱又机灵的小女孩来分配工作。她吩咐妞妞松土,吩咐东东播种,吩咐红红有施肥,吩咐牛牛洒水,吩咐苗苗有最后埋土……一切在她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大功告成!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他们还是笑嘻嘻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个有趣的场景被范成大看见了,他诗性大发,立刻奔回客栈,挥笔提诗,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片头。
二、欣赏诗歌
现在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范成大为我们描绘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播放课文朗读。
三、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四、解释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这里的“兴”是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五、理解诗意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⑥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你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六、领会诗境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吟诵古诗。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这是我们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让我们一起走进田园感受此情此境吧。
七、归纳学诗方法
设计理念:
通过多层次地诵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领悟祖国古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古诗,运用学生已有的画画认识基础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同感受地心领神会进入诗中的意境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画好乡村田园风景画,学生收集诗人介绍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师导语: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你们都画好了自己眼中的乡村风光画吗?展示出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的大作吧!
生汇报自己的画,师作适当评价。(预设:多么优美,多么自然啊,真想到你的画中去生活)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一(《乡村四月》插图画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画)
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师指名几位说一说。
师: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板书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师: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
生:我发现“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师:你真聪明,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的。
师:从课外资料中学习是个好办法。我们要向你学习。
二、初读古诗,走进诗屋。
1、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指明“了(liao)、蚕(can)、桑(sang)、昼(zhou)、 耘(yun)、供(gong)、傍(bang)”的正确读音。“昼”字写法:太阳升出一尺,白昼开始了。
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
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2、读得多好啊!同桌之间借助注释,插图合作弄清诗意。
3、交流汇报。
师:读着诗句,看着插图,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原野的水面映着天空的光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到注释再看插图就明白了。
师相机多媒体展示课件二(“白满川“的乡村画)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副画,天空的光辉是——
生:白白的、亮亮的。
师:原野水面的颜色是——
生:白亮亮的。
师:用诗中的词回答,真是——
生:“白满川”。
生:我仿佛看到了绿的山陵、绿的原野。
师:是啊,还绿了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三“绿遍山原”乡村画)
生:绿了树木。
生:绿了小草。
生:绿了竹叶。
师:绿了这么多,真是——
生:绿遍山原。
师: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诗吧!再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绿、遍、白、满”四字读得特别有味,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这四个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师:你真聪明,我们跟她样读出韵味来。
(生读诗句)
师:好,还听到了什么,继续交流汇报。
生:我仿佛听到了杜鹃鸟在叫。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注释上写了子规就是杜鹃鸟,“子规声里”就是杜鹃鸟在叫。
师:你真会读诗!
生:我看到了雨下得像烟一样。
师:那是什么样的雨?
生:蒙蒙细雨。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再来看一看图画吧!(相机出示课件四:乡村四月风光图)学生看图。
师:谁能用诗中两句诗来赞美这幅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这两句。(练读)
师:这么美的画面里乡村人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来读读三四句。
(生诵读)
师:你读完后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们感受到他们好忙。
师:对,你从哪些词读出来的?
生:才……又,“闲人少”。
师:好,来展示读一读。
(生读诗句)
师:读到这,我们的诗心也唤醒了,也来作两句诗吧!下课了,同学们会在操场上玩什么游戏呢?
(生自由回答)
师:好,可以作诗了,我说上一句,你来接下一句。
师:校园课间同学乐,
生:才了爬杆又跳绳。
生:才了跑步又打球。
……
师:我们都诗兴大发了,我们课间是忙着出去玩,而诗中的人们忙着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得到丰收。
生:为了吃、穿、用。
生:为了幸福生活。
师:是的,他们的心情怎样?
生:是快乐的。
师:是的,尽管累但是快乐的,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自己的收获,得到了自己的快乐,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诵读全诗吧!
(生诵读)
师:多么好的一首诗啊,诗人是谁啊?谁来为我们介绍。
(生介绍)
师:把快乐送进诗里,告诉诗人翁卷,我们配乐再诵读一遍。
(生配乐诵读一遍)
师:太美了!我都陶醉了,让我再美美地陶醉一回吧!
(生再配乐诵读一遍)
4、过渡:《乡村四月》村民在优美的乡村画卷中,忙着劳动,得到自己的快乐。《四时田园杂兴》诗中又有哪几种人物,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下一首古诗。
b、叩响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齐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谁来帮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
(生介绍诗人范成大)
3、学生合作探究诗中写了哪几种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4、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五《四时杂兴》插图画)
生:我读懂了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
生:我读懂了村庄儿女白天耕田,晚上织麻。
生:我读懂了童孙学种瓜。
师: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读一遍诗,读出意思来。
师:谁能告诉老师三、四句诗的意思。
(生回答,生补充)
5、拓展
师:村庄儿女还做了哪些农活?
生:养猪。
生:种菜。
……
师:真是应了题目中的哪个字?
生:杂。
师:再读题及全诗,要读出情趣来。
6、悟诗情
师:诗中写的是夏日农忙时节农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忙景象,你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
生:我知道了,难怪叫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管小孩叫童孙。
师:你真机灵!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户,有播种就有收获,让他对农事活动饶有兴致。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读)
(诵读一、二句)
师:和种瓜的孩子说什么呢?(师扮老人,学生扮童孙)
情景再现
师:孩子,你还不懂怎样耕织啊!
生:老爷爷,我可以在桑树旁学习种瓜啊!
师:多懂事的孩子,多聪明的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我们来以老爷爷的口吻来诵读这首诗。
(生练习表情诵读)
师:多么纯朴的劳动人民,多么朴素的田园生活,忙忙碌碌却开开心心,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热爱之情来。
(生练习感情诵读)(配乐)
四、巩固延伸,触摸诗情。
1、比较两首诗,发现共同点。
2、生自由汇报。
3、齐诵两首诗。
4、延伸。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迷人世界,用心灵触摸田园风光,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象的清新朴实。课后把这两首古诗默写在自己的田园风景画上,积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白居易的《池上》。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古诗文灿若星辰,用我们的心灵叩开古诗文大门,你会感悟到许多许多。最后,我送一句诗给大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设计意图: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的诗”,我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画中入手,再到诗中画,切入诗句学习,让学生学习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诵读中自然进入诗境中,用幼小的心灵感受诗句的清新朴实。在学习任务设计上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要知道学生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如:说出景物特点,用“才……又” 来作诗,读懂了什么?发现称图中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等。通过多层次地诵读让学生的心与诗心撞击情与诗情融合。]
板书设计:田园诗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宋]翁卷[宋]范成大
绿遍白满景美村庄儿女耘田织麻
闲人少:才…又人忙童孙:学种瓜
(此案例获市古诗文案例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