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选择读音。
迪斯尼 漫山遍野 选第一个,其余第二个。
二、造句
这种名贵草药是自然生长的。
只要好好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马上要上场表演了,要自然一点,不要紧张。
三、填空,回答问题。
1、 40 无数 微不足道 大伤脑筋
2.50 一次
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有很强的事业心。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全画去第二个。
2、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的做法种获得路径的设计。
3、都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道理。
五、阅读,完成练习。
1、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
2、指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一、故事引题。
1、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2、生:喜欢。
3、师:什么故事呢?就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4、生:生学习。
5、师: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生惊讶,李秉哲也卖过报纸?)
(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6、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到什么?(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
7、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生自由阅读课文)
2、师: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生1: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生2: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
生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4: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特别是魅力一词的解释。
生5: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三、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1、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请同学们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第四个。(生练切)
2、师:请汇报自己切的情况。
生1:我第一次拦腰切没有切出(该生举起第一次所切),因为切的偏顶了。
生2:我第一次拦腰只切出了四角星(该生举起所切的苹果),因为位置也不好。
生3:我是两次才切出来的。
3、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才能切出苹果。
4、师: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
5、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生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亿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生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生3: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生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生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6、师:听了你们的说法,看得出你们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怎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我想你们一定能够自己理解。(生读自悟)
四、研究研究。
1、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1)寻找这个极具创造力的世界名人
学生们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苹果里的五角星”,回车后,很容易找到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五角星的人,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知道这个人是美国迪·恩·帕金斯的儿子。此时我问:“你知道他的儿子叫什么的吗?”学生继续上网查找结果没有找到答案。虽然没有找到,但孩子们仍然是高兴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前面的阅读欣赏中领略到这个孩子的创造力。
(2)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
通过学生反复的研究与不断的切苹果观察思考,孩子们有着下面的说法:
生1: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生2: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生3: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生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2、师:(此时的我坐不住了,我的灵感来了,我大声说)亲爱地同学们,太感谢你们了!我听出来了,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我被你们创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感动了。我想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发现的喜悦之情,用你特殊的那份感情,重读这篇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我的菜园》
教学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_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_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_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指名学生朗读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教学目标】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
2、能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能大方清晰地进行口语表达。
3、在认识中草药、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口语交际中乐于表达,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学语文、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中草药,会看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等。
【教学难点】
懂得中成药的说明部分。
【课前预学】
了解一些中药的作用、药性,准备交流。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二、学习认识中草药。
1、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2、读一读课本中的中药名,读准音。
3、图文结合,认识这7种中药。并大致了解7种中药的功效。
4。中成药的说明书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保质期到20xx年12月(过期),到20xx年12月(课件出示),则在有效期内。
三、指导学习成语
1、理解成语的意思。
2、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3、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4、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教师予以帮助。
5、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指导背诵。
四、学习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朋”。
2、找出共同点。
3、指导: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4、师范写“羽”。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展示字,师生共同评析
五、作业
背诵成语、三字经。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在学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对于一些不明白的词语或专用术语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构想:
本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师要从整体出发,紧扣重点语句,挖掘课文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3遍,记住字形。读词语2遍,准备听写。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③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努力读出感情;准备提出自己觉得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向老师、同学请教。
④准备交流初读收获、疑问。
2、指名4人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他同学写在自备本上。
3、指名读词语,齐读。
4、提出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教师适当指导。
(1)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理解“轻而易举“)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倒装的因果句式,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5、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或开火车读课文。读完一节,评一节;正音、指导停顿;个别句子领读、齐读。
6、交流初读收获与疑问。
三、理清课文条理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1、2自然段。
概括:自然界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板书)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课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3、4、5、6自然段。
在学生朗读每节后,做总结,并板书:
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
3、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这是一个感叹句,是作者通过这些具体例子说明后,发出的由衷的感叹。(与文章的开头联系起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4、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四、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1、课文第二部分举了“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较一下,这六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教师讲解两种写法:具体介绍、简单列举)
2、课文中还有属于简单列举的例子吗?(出示课文第一句)
3、把课文的三、四、五段浓缩成一句话(即简单列举)
提示学生可以采用两种句式:
(1)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2)人们模仿……(制造)出了……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自由记忆生字字形。
2、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3、指导书写难写字、易错字: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学生回答)
二、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_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卡片: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5)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6)指读句子。
(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3)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人类认真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我们人类从1903年到现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啊!
(14)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三、学习四—六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_第四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
(2)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可惜是没有声音的,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出示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评议)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呢?(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
_第五段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5)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建筑还有许多。(图片欣赏,教师稍作讲解)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1)出示第六段,一起读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简单列举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
(1)指读句子。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2)齐读。你们觉得这个自然段跟课文题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3)学生自读课题和一二两节,讨论交流,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打破习惯思维的举措。从而认识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习惯思维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本文教学重在读中感悟,受到启迪,明白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重要。
教学要求:
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
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说一说原因。
三、作业:
1、 练习朗读课文。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四、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
1、 一般人是怎样切的?理解 循规蹈矩
2、 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理解拦腰切下去
(1) 演示一下切法。
(2)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 横切面 果然
3、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
4、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5、 出示名言警句
(1)、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 (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6、 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
7、 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下列词语造句。
《电脑住宅》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
课文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安全、方便和舒适,使学生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追求。根据学段目标、学生认知、课型和内容特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综合。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设计富有情趣的读、说、写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六个生字;理解生词:
数据、节能、特征、轻松、悦耳、分门别类、集装箱、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预约、职能、指令、综合、判断。
⑵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像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⑶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⑵运用简图、表格、影象再现现代住宅及其设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方便,相象未来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在理解课文,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变化与便捷;
2、想像课文描写的场景与事物。
【教具】
小黑板、生字卡、表格、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主读文,自我探究
1、激趣导人:
谁也离不开衣食住行,今天我们谈一谈“住宅”的问题。你能说说你现在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吗?谁能谈谈你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下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座电脑住宅(放录像)。
板书:
电脑住宅
2、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6个生字,把长句子读通顺。
3、再读课文:
把课文中的新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着重弄清“即使、预约、集装箱、分门别类”等词语的意思。
4、在读通2至7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填写下表:
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
(设计意图: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落实初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读通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填一填,体现“不动笔墨不读书”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师生互动,二次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正字音,随机指导朗读。
2、利用词语卡片检查词语认读、理解情况。
3、出示电脑住宅示意图,学生图文结合弄清课文叙述顺序,同时检查上面表格填写情况。
4、完成下列填空:
便以便即便便会
⑴陌生人( )知道密码也无法将大门打开。
⑵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 )进入“休息状态”。
⑶到时候浴缸里( )放满热水。
⑷电脑可以将“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 )取出或放回物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师生合作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电脑住宅的功能和作用,课文运用了想像和联想。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选词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这一练习为下一教学环节提供了语言积累。 )
三、合作表演,加深理解
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电脑住宅: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再读一读,同位相互介绍。要说清有哪些设施,怎样工作,有哪些作用。
2、推选讲解员,根据电脑住宅示意图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要求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的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落实在实践中学语文的课标思想,安排了这一介绍环节。讲解时允许学生使用课本语言,鼓励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实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协调发展。 )
四、想像作文,学习写法
1、说一说:
假如由你来设计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2、议一议:
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电脑医院,一所智能化学校,你打算怎样设计。
3、根据电脑住宅的叙述顺序及表现方法,把自己的设计写下来。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
(板书“燕子”)
(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外形)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学生带感情背诵)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
(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样的?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
(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眛、坠、怀”3个生字。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认“眛、坠、怀”3个生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媒体出示)
萤(萤火虫)荧(荧光屏)莹(晶莹)
模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多媒体出示)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3.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四、小结课文,复习词语
1.请你写出几个描写星空的词语。(多媒体出示)
例:星群密布
( ) ( ) ( )
2.复习词语:(多媒体出示)
纳凉 星群密布 静寂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梦幻
五、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繁星
热爱大自然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向往美好生活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教学反思】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在了解了本课的一些背景知识后,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小节,写了作者几次看繁星?而后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这三处的星天时,三小节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利用表格理清课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的机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