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黄艳梅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本篇教学设计以演童话为线索,小编剧——小演员——小发言人,努力让每一个角色和环节都饶有兴趣并成为需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合作指导,鼓励每个学生都有出色表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自读自悟课文,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懂得珍惜幸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编拟课本剧提纲,黑板简单布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画出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搜集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由需激趣,明确学习要求
1.第l0课课后泡泡提醒同学们可以和同学合作演一演这个童话,这节课我们就来演《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你喜欢吗?
2.我们不仅要演好这个童话,还要学习写剧本,当发言人、小编剧、小演员、小发言人这几个角色,我们可以一一过瘾,高兴的话就拍拍手吧……(模拟《幸福拍手歌》曲调,调节气氛。)
二、自读课文,当一回小编剧
1.怎样才能演好这一课呢?首先得有剧本,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篇幅比较长,同学们小太容易记清楚,现在我们来默读这篇课文,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来。
2.出示提纲,学生借助老师编拟的提纲完成一至两幕简短的剧本。(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可以创编,教师分层指导。)
第一幕——
时间:从前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牧童乙、牧童丙、智慧姑娘。
布景:(略)
牧童甲:来,咱们来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牧童丙:(快乐地喊)好!
第二幕——
时间:十年后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青年乙、青年丙、智慧姑娘。
布景:(略)
青年甲:你们知道我这十年做了些什么?我们分手以后,我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青年乙、青年丙: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
[设计意图]
演童话,这是孩子们一年级就有的理解形式,为了规避因情节和人物把握不透而走过场的弊端,演前安排编剧一环,充分预设,一是可以激发学生自读的需要和兴趣,并沉下去读;二是学习略读,学会从长篇文章中提取信息,把握主要内容;三是通过两幕剧提纲引路,分层指导,降低课堂耗损,保证把课堂宝贵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当一回小演员
1.交流剧本,为表演热身。
2.自选角色,合作表演。
(可以请两组先分别表演第一、二幕,再请一组把第一、二幕连贯地表演一下,也可视课堂时间灵活安排。)
3.就表演的情况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
理解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在编剧的基础上表演,是学生深化理解、学习语言的具体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重温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本内涵,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维教学目标达到交互、综合。
四、多元感悟,当一回发言人
1.读了这个童话,编了这个剧本,演了这个故事,幸福是什么,你们有什么看法?
联系两幕短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
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
理解“幸福是什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要紧扣文中人物所为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来体会、感悟。劳动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幸福又是一种感觉,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可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具体可感的事例和形象来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五、拓展思维,在回味思索中提高
1.按下列提示写一段话(课后完成):幸福是——,——;幸福是——,——;幸福是——,——;2.可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排练课本剧,在学校文艺演出中表演。[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清理老泉(方便人们)
给病人治病(恢复健康)
做过很多事(对别人有用)
耕地种麦子(养活许多人)
[设计意图]
这则板书非常简明,并没有板写中心句,只是列出文中事例(括号中的助解也可不写),意在淡化标签式的结论,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可忽视,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去想、去说。
[特别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应导在课前的预设中,导在课堂的生成处,真正起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切忌包办代替,本课为略读课文,这方面尤其要注意。
2•引导学生超文本想象。如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健康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有什么感觉?由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
3.多元感受幸福。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可能有所不同,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具体的形象和行为来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4.对于编剧,是引领学生阅读的一种形式,不宜拔高对所编剧本的要求。
附:课本剧《幸福泉》
幸福泉
(小学生课本剧)
时间:古时候的一天。
地点:村外青山下,牧场边。
人物:智慧(智慧的女儿,简称“智慧”),牧童青,牧童云,牧童丛林。
道具:舞台一侧有一口井。第一幕
(旁白)村外远处有座青山,山上树木葱茏,流水穿梭于青山之中,如一条轻飘飘的绸带,河岸边的牧场上,生长着青青的绿草,草丛中那浮动着的一群白羊,如同漫步于天边的朵朵白云,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在《幸福在哪里?》的旋律声中一群小姑娘拿着锄子跳着挖井劳动的舞蹈上。
在舞凸的尾奏中舞者下,牧童青、牧童云、牧童丛林打着快板上:
我是牧童青
我是牧童云
我是牧童小丛林
我们手拿锄具
一起来挖井
这里的沙石多
这里的水儿浑
我们一起来清理
枯枝败叶清除了
堵塞的泉眼儿疏通了
清清的泉水流出了
幸福生活来到了
牧童青:我得把井盖儿盖上,防止沙石进入。哎哟,快来帮帮我。
牧童青边说边从舞台一侧搬来一块石板(道具),准备把井盖儿盖上。
牧童云、牧童丛林应声而来,三人一起将井盖盖上。
牧童青:听,丁冬丁冬的泉水声。
三人围着井转圈合唱: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
牧童青:我们把井盖搬开,看看水出来了没有?三牧童:好啊。哎哟哎哟。三人小心地移开井盖,搬到舞台的一边,然后跑回围在井的两侧。牧童云:啊,快看,水冒出来了。牧童丛林:哇。这水好清啊,好美啊。牧童青:我来喝一口,好甜,你们也来尝尝。两牧童喝后,“啧啧”称赞。三入围着井转圈合唱: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
三个牧童看着清清的泉水慢慢填满水井,又从井口流淌出来。
在流水声、音乐声中,美丽的智慧女儿上。
智慧:(美丽的头发垂到身后,头上戴着翠绿色花环)你们好,孩子们!你们在于什么?
牧童云:(疑惑地)你是谁?
智慧:我是你们的智慧姐姐啊。
三牧童:智慧姐姐好。?
牧童丛林:(上前拉着智慧到井边)快来,智慧姐姐,看看我们挖的井。;
智慧:(望着井里流淌出来的水)多美的泉水,真清啊。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三牧童:你喝吧。我们挖这口井就是为了让人们喝的啊……
智慧:(用手捧起井水喝了两口)真清凉,真甜啊,我还要再喝一口。
三牧童:我们也来喝。
智慧:我善良的孩子们,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我喝了三口水,(停了一下)你们做了好事,我代表树林里所有的小动物们和一切美丽的花草,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
动植物们上,齐说:牧童哥哥,我们也感谢你们。
小花:(伸展胳膊)瞧,我多么美丽,哥哥姐姐快来看啊。
齐:快来看,多美丽。
小草:我的绿衣服多鲜亮,小伙伴们在我的身上打滚,咯吱咯吱多开心。小伙伴们快乐,我开心。感谢你们。
小兔(蹦蹦跳跳)、小猴(抓耳挠腮)上:你看,我们多可爱。
大象:(粗声粗气,踱着沉重的步伐慢慢上)你看我的胳膊多粗,腿多壮。
动物们: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
牧童青:(望着智慧)可是智慧姐姐,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幸福吗?
智慧:(拉着牧童们,招呼小动物们,面对观众)孩子们,我虽然是智慧女神,却也不能告诉你们什么是幸福,因为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呀。(停一下,孩子们相互望望,点点头)你们现在就出发,去寻找你们自己的幸福,十年后我们仍然在这里相会,到那个时j候,如果你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话,我一定会告诉你们的……好了,我也该走了,孩;子们,再见。:
大家:再见。
智慧女神下,小花,小草,小动物们退后,摆出造型。
牧童青:(望了望两位小伙伴)我们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幸福吧(看了一下方向)我往东走……
牧童云:我向西行……
牧童丛林:我留在村子里……
三个牧童下。第二幕
(旁白)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十年就过去了,三个牧童已经长大,成了帅小伙和漂亮的小姑娘。他们和智慧相会在十年前的井边。那里一如十年前那么美丽。
三牧童上。
牧童青:(深情地)亲爱的朋友们,好久不见了,我们都长大了。你们知道我这十年都做了些什么?我……我们分手后,我就想,我要做一个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于是我就去了一个城市……在那里进了学校,学了好多医学知识。现在,我已是一个正式的医生。
牧童云、牧童丛林:你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吗?
牧童青:弄明白了。很简单,我能够治病救人,使人们恢复健康,我感到特别幸福……
《让世界充满爱》旋律声中。
牧童云:我也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在火车上、轮船上做过服务员,当过消防队员,挽救了许多国家财产,我还当过花匠,给人们创造了美好的环境……我勤勤恳恳地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所以,我感到很幸福!
牧童丛林:我哪儿也没去,一直在村子里的土地上耕种。我种出麦子,磨出白面,养活许多人。我,也感到很幸福!
智慧女儿从舞台一侧上,她还是十年前那么美丽。
智慧:好久不见了,孩子们。祝贺你们,你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旋律声中,三牧童上前和智慧问好。
三牧童:(开心地)智慧姐姐啊,你好。
智慧:可是,你们知道,你们寻找幸福的源泉在哪吗?
三个牧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智慧:(智慧女儿把三个牧童领到十年前他们挖的井边,井水依然清澈地流淌出来)你们寻找幸福的真正源泉在这儿呢——
三牧童:啊!
牧童青:(走到花草旁,面对大家)大家看,小花长得比以前更鲜艳了,小草也满是绿油油的一片,比以前更茂盛了。(小花小草动动,做做造型)
牧童云:(拉着动物们)小动物们也更结实、更可爱了。
智慧:(深情地)是啊,这是一口幸福泉啊!
三牧童:(诗歌朗诵,牧童、智慧、花草动物齐上)
牧童丛林:幸福在哪里?
齐:幸福在我们辛勤的汗水里!
齐:幸福在哪里?
齐:幸福在我们越来越好的日子里……
音乐响起,演员全部上台,自动排成队形和观众合唱《幸福在哪里?》,在第2段结束时跟着音乐,做动作下台。
(注:此剧为我-校四年级老师集体创作。)
[名师简介]
黄艳梅,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现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任校长。在《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等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教材、教参多部。
1、你是否赞同汪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直接给予反馈而是采用学生互评的做法?为什么?
答:我比较赞同汪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直接给予反馈,而是采用学生互评的做法,来实现对学生的评价,这样做给学生留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维进行碰撞,产生火花,小组活动之后,学生互相评价,汪老师采用步步深入的引导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进而达到了解内容的目的。但是我觉得在最后,老师应适当的总结一下,给学生的发言作一点评,特别是对于那些发言比较精彩的,应该及时给以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既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会更好。
2、在小组活动后,学生互相评价时,汪老师是如何进行引导的?
答:在这个活动中,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传递策略中的提问策略。汪老师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引导:“大家说得真好,那么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呢?”“哪个小组的立意最好?”“哪个小组的表达最好?”将这一个一个的大问题转化为一个一个的小问题,细化了学生的回答,也让学生渐渐领悟到该怎样做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注重细节。
3、你认为汪老师的课堂导入是否合适?
答:我认为汪老师的课堂导入很合适,是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方式,汪老师在《幸福拍手歌》的歌声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利用学生对幸福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点,从学生熟悉的《幸福拍手歌》入手,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学们,我们感到幸福时可以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从这个问题就自然过度到新课的学习了。在欢快的气氛里,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大家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看见大家一副茫然的表情,汪老师适时得导入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不能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是必要的,是能帮解决问题的,进而就会尽全力到学习中, 问题问得很贴切,很自然过度到新课的学习了。这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汪老师这节课的导入是非常的成功。
4、你在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哪些?
答:怎样使一节历史课上的精彩,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问题引导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创设导入法,背景介绍导入法、多媒体图片导入法等。
5、你认为汪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答:汪老师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
(1)对教材钻研的比较透彻,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策略上充分的采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得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2)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策略,关注探究能力和内在动机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突破。
(3)教学目标明确,重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各个环节的教学中,都注意了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在教学中,学生答题后,让学生互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抽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我认为汪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改进的地方:
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有过让你们感到特别幸福的时刻吗?谁来说说?”学生们只说出了关于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这说明学生没能真理解“幸福是什么”,拓展环节应该是教材内容的再现和升华,所以在这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事幸福,并广泛的感受之,应该上升到大爱的角度,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这样的安排无疑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幸福内涵更宽泛的理解,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行的。教师应顺势启发学生以“我感到幸福!”为结尾,联系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回想他们做过的事进行说话,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励学生要学会创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劳动,要*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
一、教学片断
(理解三位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后,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带来幸福。)
师: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幸福,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请听配乐朗诵《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
播放配乐朗诵。
师:从朗诵中,你知道还有什么也是幸福?
生:健康是一种幸福。
生:创造也是幸福。
生:得到祝福是一种幸福。
…………
师:是啊,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幸福需要你用心去体会。比如,每天,老师能看到59张可爱的笑脸,看到59个勤学好问的身影,能在这样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中生活,我感到幸福!你能以“我感到幸福!”为结尾,简短说几句话吗?
生积极构思后自由发言。
生:班级建设图书角,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两本书供全班同学借阅,能够共同分享知识,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分享的幸福。
生:元霄节的晚上,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到世纪广场看焰火表演。当五彩缤纷的花朵在我们头顶盛开,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多彩的幸福。
生:一次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只高大凶猛的斗狗,吓得是瑟瑟发抖。正当我不知所措时,一位身着西服的大人赶走了狗。叔叔为我解除困境,我感到幸福!
师:挺身而出的幸福。
生:寒冷的冬天,我骑快车往家赶不慎撞倒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不顾自己的疼痛,扔下手中的袋子,跑过来扶起我。一位陌生人对我如此关心,顿时,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我感到幸福!
师:关爱的幸福。
生: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我乘路车回家,上车后才发现口袋空空的。我很着急,担心售票员阿姨会将我赶下车。阿姨仿佛看出了我的窘态,温和地说:“没关系,我也有一个跟你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要是有一天他也发生了这种情况,会不会有人要赶走他呢?阿姨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安心坐车吧。”素不相识的路人如此的信任我,我感到幸福!
师:信任的幸福。
生:奥运赛场上,当鲜红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当庄严的国歌一遍遍奏响时,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幸福!
…………
师:幸福就是不开心时的一句安慰,病中的一句问候,是你的微笑,我的祝福。幸福是一个美丽的天使,有纯洁的心灵,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降临到你地身上。可是,因为幸福长着一对翅膀,随时随地也都会与你擦肩而过!同学们,好好地珍惜幸福,让她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二、教学反思
幸福是一个熟悉而又永恒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却又不是一两句话。《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劳动,要*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个主题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而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是一种幸福,回报也是幸福。学生总结不出这样的话,于是我就请学生欣赏散文朗诵《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这样的安排无疑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幸福内涵更宽泛的理解,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行的。我顺势启发学生以“我感到幸福!”为结尾,联系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回想他们做过的事进行说话,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励学生要学会创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
一、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童话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三、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习。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最后,组织学生将《巨人的花园》和本篇课文联系起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发现,如童话主人公的特点,童话表现方法的特点。其中理解 “幸福是什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紧扣文中三个青年(包括他们的小时候)的所为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不仅要把握课文反映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如,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么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了健康离开医院时是什么样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会是什么感觉?由此,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当然,对幸福含义的理解,学生的认识不可能一样,教师也不要强求一律,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些形象,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指引学生的认识的行为。
四、教学设计
师:十年来三个青年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生边读边画出青年是怎么做的,文中主要有三句话)
师:读一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三个青年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们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生:他们说话时一定是幸福的,脸上是满意的笑容,心里感觉很温暖。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别人获得了帮助,感受到了快乐。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第一个人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了健康离开医院时是什么样子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会是什么感觉?
生:他一定满怀感激之情,拉着医生的手不住地说:谢谢。
生:医生的心里则暖洋洋的,因为他给病人治病,使他们恢复了健康,病人幸福了,他也感受到了幸福。
师:现在你想对文中的医生说点什么吗?
生:你是好样的,你用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了健康。
生:你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他人的快乐,你的行为很受尊敬。
师:文中的另外两个青年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到了幸福是什么?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生:幸福就是要靠自己的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师:你有过哪些感觉幸福的事情?
生:……
五、资料袋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和没有创造财富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么》一文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生:我觉得妈妈天天领我吃‘麦当劳’就是幸福的。
生:我认为天天放假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幸福。
生: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就是幸福……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课文中所讲的幸福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本文讲三个年青人十年前为人们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儿代表人们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幸福,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于是智慧女儿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十年后他们明白什么是幸福。)
二、自读自悟:
师: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
生: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
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学生边读边画。
师:当第一位青年给病人们治好病之后,病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你就是那位医生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病人痊愈之后,会说谢谢你,给我治好了病。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的。
生:病人们会说,十分感谢你。我要把我一半的财产送给你。
生:如果我是那个医生听了病人们的话,会感到很开心,很欣慰,很幸福……
师:那么,那些病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病人们会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又恢复了健康……
师:是啊,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他们都会感到很开心,很幸福。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下这个青年的话吧,一起来体会一下幸福的感觉。
(学生用以上方法自学第二个和第三个青年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一句话)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这认为她说得很道理。因为劳动就会有收获,就会给别人带来好处,也会使自己有钱……
三、升华认知:
师:学了课文之后,你认为幸福是什么?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生:我认为中午给同学们盛饭,看到同学津津有味地吃饭是幸福的……
生:我觉得听动听的音乐让我感到幸福。
生:我觉得和同学们做游戏让我感到幸福……
四、作业:
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随笔,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案例分析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把这种感受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现出来,就会使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因此,在开课前,我没有否定学生的回答。因为,他们的回答都是他们内心中最真挚的,是值得尊重的。
今天好开心啊,虽说幸福的概念对我们只是一种感受,但我们都是幸福的人。
由于今天只有一节课,于是我先讲授了第10课《幸福是什么》这篇略读课文。
课前我用字词做为导入,区别辛和幸,用幸组一个词你都能组什么呢?学生举起的手像满地跃跃出土的芽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幸福这个话题,揭开课题。板书
因为童话对每个孩子来说都非常喜爱,学起来也轻松活泼。在几个问题中我们边读边答边演,在愉快的氛围里我们懂得了幸福要*劳动创造,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你幸福吗?你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读书你幸福吗?幸福叫喊中我们一起高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亲亲嘴……哈哈,下课了……《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
今天,我们学了《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 学生理解得很好:幸福就是尽自己的义务和能力,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文中三个少年在为村里的人们和林中的小动物砌好了一口井后,为能给别人带来方便而非常快乐。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一个成为医生救死扶伤;一个做了各种杂工,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一个在村里当了农民,种粮养活了许多人。他们都从实践中懂得了“尽自己的义务”的含义。在拓展练习中,我让学生思考:目前,你作为“学生”和“子女”。你能尽到(该尽到)哪些义务?赵聪说,他为父母铺被,生火做饭炒菜,烧水洗脚,因为父母种菜扣棚要盖棉毡防寒,这几天每晚要忙到半夜甚至凌晨。说着说着,我们的班长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她哽咽着说,她做的不好,我太能花钱了,总也管不住自己,因为妈妈挣钱真的不容易。我趁机说“不对吧?不是说你妈妈坐在那儿玩一天就挣回钱了吗?(这话可是她亲口说他妈*的)谁知她哭得更厉害了。她说“不对!别人干我妈妈那活儿都说不好,都不干了。但妈妈为了多挣点钱,还在使劲干,手腕上扎的竟是刺,划了许多小口子”她还说要为妈妈做顿饭,洗洗脚,捶垂背……。全班的孩子好像在一瞬间长大了许多,都知道该怎样尽自己的义务了。让他们一个个说的,连我也禁不住泪光闪闪了。幸福是什么?幸福无非是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和为此萌生的深深的感动。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二。说教学内容
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幸福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这6个生字。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重点。
(3)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运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和一道习题进行教学,以突破教学难点。
(4)引导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领会课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再引导学生表演。
2.课前准备:幻灯片光盘
3.教学安排:1课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教学法
2.引导自学学习法
3.情境表演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1.以音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幸福快乐的氛围,导入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脚,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会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当中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学会说幸福是有了新书包新衣服;有的会说幸福是爸爸、妈妈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学校的奖状……。当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后,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有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么》,同学们读完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幸福是什么》吧。”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接着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利用光盘展示生字“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弄明白故事情节;再要求学生反复的读三个牧童清理喷泉和砌井后的情形,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然后提问“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并引导回答;最后让学生想像在这十年间三个青年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人幸福的付出,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尽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情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利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美和语言美,领会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再让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和他们与“智慧的女儿”的谈话),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4.拓展延伸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进行交流。借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时教师相机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创造幸福,为自己创造幸福,为他人创造幸福。
5.写一写
幸福是
意图是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写好时,挑几句好的当堂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好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略
幸福是什么?其实这是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的标题,文中讲了三个牧童疏通了一口老泉,砌了一口小水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祝他们幸福!但三个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三个孩子通过十年亲身经历知道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到底什么是幸福,我想要学生在理解上上一个层次。
课一开始,我就询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你有过幸福的感觉吗?是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幸福呢?”有的孩子说自己过生日时妈妈买了蛋糕、送了礼物感觉很幸福;有的说自己生病了,父母细心照顾自己觉得很幸福;还有的说读幼儿园的时候没有作业很幸福,周末父母带自己出去玩是幸福的,考试考得好的时候家长表扬自己时也是幸福的……孩子们说了很多,越说越兴奋,似乎他们都感觉到了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当中。但我却高兴不起来,我的内心甚至在隐隐作痛,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的幸福都是来自于他人的关爱,他们只是坐享其成他人给予的幸福,自己却不曾去创造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呢?是教育的缺失还是孩子的自私在作怪呢?不会感恩的孩子将会是多么可怕呀!
想起去年曾经上过的一篇文章,叫做《可贵的沉默》,里面也讲到了感恩,讲到了向父母回报爱,短短的一个学期就忘了吗?这样的状态真让人觉得烦恼!
没办法,我只能放慢讲授的速度,让孩子们细细地去品味文中的三个牧童用十年的经历所获得的幸福的体验: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我让孩子们反复地朗读这几句话,期待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规律的重复。在学生对幸福的感受渐渐清晰明朗的时候,我又对幸福的概念进行拓宽。不同职业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趁机朗诵了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同学们,课前你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停留在浅层次上的,现在学完课文之后你对幸福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来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感受。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感受比课前要深刻一些了,不再是那些纯享受式的幸福了。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感受,一直把这种通过劳动,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幸福的方式牢牢地埋藏在心底,践行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会感恩、会回报的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