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尊严》课堂实录【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材分析:
《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的施舍的事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能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就可能 拥有财富甚至一切。
在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年轻人在困难时刻维护自己的品质。
2、运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学习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及表现中体会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 让学生感受灾难,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
3、学生谈话。
4、引入课题: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尊严》(板书)也有这样的描述,但这些人中却只有一人例外,它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快快子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或同桌交流。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3、对照学习要求,逐项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后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受逃难人处境。
1、感受逃难人群的处境。
(1)学生自读自画,全班汇报交流。
理解三个词语:面呈菜色、必备不堪、狼吞虎咽
(2)想像处境,切身体会。
师:由于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加上缺乏食物,又天寒地冻。真是饥寒交迫。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请想想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
2、感受哈默的处境
师:就在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提供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中却有一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他面前的食物。他难道不需要食物吗?认真读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有关的词句,然后汇报。
(1) 自读自画。
(2) 汇报交流,(3) 分角色朗读、表演、抓词句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格。
(1)自读2—5自然段。哈默一共几次拒绝了眼前的食物,每次分别是什么理由?
(2)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2、体会哈默的人格。
(1)从哈默不同寻常的言行中,可以体会出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感知到哈默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
教师板书(自尊、自爱、自主、自强)
五、研读课文,体会尊严的价值。
师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指名说句子的意思,教师接着提问:什么事尊严?(教师板书)
全班交流:尊严就是自尊;尊严就是自爱;尊严就是自主;尊严就是自强1
2、体会尊严的价值。
师:“什么都没有”和“富翁”是恰恰相反的,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畅所欲言。师归纳:一个人拥有尊严,也就是拥有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而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一定会凭着自己的人格与勤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尊严的哈默通过在多年的奋斗最后终于成为石油大王,这就是一个典范。
六、扩展延伸,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
1、采访你父母或你身边的人,请他们谈谈自己成功的体验或对尊严的理解。
2、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写一个读后感。3、收集有关体现人物气节和尊严的古诗、名言警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大家拿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有谁知道什么是尊严?
生:承诺
生:自己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师:什么是尊严呢?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能找到答案。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的同学思考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还没有读完的同学抓紧时间。
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刚才的同学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但地名没有读准,我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读
师:刚才这个同学提到了两个人名,一个是哈默,一个是杰克逊。
师:哈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时候小镇上来了一群什么样的人?
生读
师:这些逃难的人显然怎么样?
生读
生: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
生:他们面呈菜色
出示卡片读“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理解
师:“堪”什么意思?
生:能忍受。
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什么意思?
生:吃得很猛。
生:吃得很快。
点生读这个词。
师:我们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再读一读,看看这些逃难的人怎么样?
学生读。
师:哈默跟这些人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地方。
学生勾画
师:我发现细心的孩子已经找到好几处了。勾画完的孩子细心读读,体会体会。
师:谁来说说?
生:我从哈默的语言感受到的。
师:哈默在说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什么?
生回答
师:谁来读哈默第一次说的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他想靠劳动得到食物。
出示当镇长……
师:从扬起头看到什么?
生:他一定要干完活吃东西。
生:哈默很坚强。
师:孩子们,让我们像哈默这样礼貌地问问大叔。
学生读哈默的话。
师:听了大叔的话,哈默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生: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生体会读“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生读
师:我感受到了你的坚定。
师:男孩子试试。
师:好坚决呀。女同学再来。
女生读
师: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习练习读哈默的话,体会语气。
生:我认为是激动的。
师: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灰暗了,你感到什么?
生:感到很失望。
师:喉结上下动了动体会到什么?
生:他的肚子非常饿。
师:还从哪里发现哈默很饿?
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年轻人。
出示“骨瘦如柴”,学生练习读。
师:这个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
生读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同学们,从他的语言和动作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很有自尊。
师: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生自己练习读哈默的话。
师:谁体会到了还有什么不同?
生:他很激动。
师:哈默就是这样真心诚意地为大叔打工干活。
师: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来体会哈默的与众不同。
生:要吃自己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靠自己劳动换来的食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师:其实这也是哈默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了生字词的意思,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和外貌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以诚待人”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及杰克逊大叔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这篇课文是学生从读学写的好范本。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文本,体会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的人文内涵,同时渗透如何写具体的方法,学习语言表达。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较抽象,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因此,引导学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内心世界,进而感知尊严的意义和可贵,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课文2—5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不管它是贫穷还是富有,它都充满了温馨与甜蜜,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你的家庭?
师:是呀,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家是温暖的港湾,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大家看(出示课件),这是一位法军炮手的家,红瓦白墙。这里曾经有他美好的童年,这里曾经留下了他和家人幸福的回忆,这里曾经回荡着他和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但他却亲手击毁了自己的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这位法军炮手来回忆一下那难忘的往事吧!(出示课题:炮手)
请你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
师:课文围绕炮手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请你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
师:字音都读准了吗?考考你们怎么样?能过关吗?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整屏,齐读,每词两遍,开火车读)
教师出示
(出示“煞”)组个词
(出示“凛冽”。)这两个字怎样读?(找几个读)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点水旁)谁能说说两点水表示什么意义?(和寒冷、冰有关)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吗?(刺骨的寒冷)是啊,我们常常用凛冽这个词形容冬天的风,凛冽的寒风。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人们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出示“打颤”)先指生读——齐读
它还有一个读音,记得吗?(生交流)组个词。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还是很有效果的,读准字音是读好课文的基础,相信现在再让大家读课文大家一定能做到字准句通,现在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学生交流。
三、精读
1、理解要点:出色完成任务
(1)师:炮手的任务就是亲手炸毁自己家的房子,他爱自己的家吗?炮手也爱自己的家呀,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炮手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师:说说你的理解
a:将军夸他
师:说得不错,那你来做一回将军,夸夸他吧!
b:全垮了
师:看来炮手的技艺十分精湛,才显得农舍不太结实。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2)师:那炮手到底是怎样做的才赢得了将军的喝彩呢?
(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谈谈你的看法。
a:他仔细瞄准目标,可见他很认真
师:对!是个认真的炮手,他开了一炮,农舍全垮了,可以看出他的技艺——精湛。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他的认真,感受一下他的技艺精湛。
2、理解要点:怎样情况下出色完成任务
(1)心情极端痛苦的情况下
师:从炮手的表现和将军的反应,我们知道他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如果了解了他炸毁自己家房子时的心情,我们都会对他肃然起敬、赞不绝口。请大家自由小声读读课文2——10自然段。看看他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痛苦、难过、矛盾……
师:(接着问)从哪看出来的?
设计一:
紧张:(这时,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故事发生在冬天,大家都冻得直打哆嗦,而他却出了汗。说明他真是紧张!紧张得滚下大粒的汗珠。
师小结:是呀人物的神情最能表现人物的心理,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炮手神情变化的语句,反复读一读,感受一下炮手的心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们找到藏在课文中的词了吗?
学生交流。(苍白——煞白——惨白)能把话说得完整些吗?(先是、然后、最后)
师:炮手的脸色为什么会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小组讨论。
[煞白]
师:目标锁定了炮手的家,所以变得煞白。此时的炮手心理会想些什么?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低沉无奈 语速慢)自由练读,指明度,和同位合作读
评价:忧心忡忡,担忧
总结:刚才,同学们抓住了“”这三个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了它们的细微差别,感受到了炮手的内心越来越紧张。其实,不仅是在理解近义词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经常试着用用它。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10自然段,感受一下炮手那复杂的心情
(2)非炸不可的情况下
a 理解想法
师:从炮手神情变化我们知道,要他亲手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心无比痛苦。然而就是在如此痛苦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过多迟疑,就让那颗痛苦、紧张、不安的心镇定下来,仅仅一炮就彻底击毁了自己的房子,你觉得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讨论)
(必须炸毁,不然德军就会以此为据点,展开侵略……占领首都巴黎……自己国家的利益……失去主权……沦为奴隶)
师:(学生说国家利益方面的)是啊!击毁自己的家,就有机会维护祖国尊严
板书:我们的国家
师:(保护了村民的生命、房子方面的)是啊!击毁自己的家,就有机会能拯救大家的家。
c 启发感情
师:炮手爱自己的房子爱自己的家,但是炮手更爱自己的祖国,国难当头,他舍小家顾大家,果断的一炮,击毁了自己的房子,换来了赶走侵略者的希望。
板书:爱国
3、理解要点:深化中心
(1)师:连将军都不禁称赞他:干得好!伙计!受到夸赞的炮兵,并没有因受到上级夸奖而高兴,而是……(学生接读)
师: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吗?
学生谈
师:是啊,别人都在分享胜利的喜悦,而炮手要独自承受失去家的痛苦,那家是他的唯一财产,还是他……(出示句子:句号变省略号)说到这里,炮手语不成声,你能帮他把没说完的话补充上吗?
学生谈
师:(提示:敌人来了,家人四散逃亡去了,但是把敌人赶走后,家人还会在第一时间回到日夜思念的地方,一家人才有团聚的希望)谁再来补充?
学生继续谈
(2)感情读
师:可是炮兵把房子炸毁了,一家人到哪里团聚呢?幸福的时光怎么能找得回呢?炮兵怎能不哭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心情。
读书
师: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士兵此时的心痛,但是我相信,炮兵的眼泪是出于他对家的眷恋,对家人的爱,绝不是后悔!
(3)夸赞
再出示将军的话:
(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太不结实,它全垮了!
干得好,伙计!虽然你 但是 。)
将军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称赞,还会称赞什么呢?
师:是啊,想说的太多了,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军礼!
(4)总结,完成板书
大家对他的肃然起敬和赞不绝口,就是因为他虽然击毁了自己的家,但是保卫了大家的家,捍卫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爱国,这就是奉献!(板书:奉献)
四、课后拓展
师:(小练笔)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炮手回到家乡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请你以“炮手回乡后……”写几段话。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难的途中,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师(板书:哈默):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
打开书,找一找。谁来读读?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老师这也有这句话,谁再来读读?(指一人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
生:有尊严,就是富翁吗?
生:为什么说他有尊严?
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 ,没有 ,没有 。)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亲人。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师:描写那些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学生勾画)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学生勾画)你能前后文联系来理解,很会读书!
什么是“狼吞虎咽”?
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
生:连吞带咽,顾不上嚼。
师: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都非常饿。
师:看来他们此时同样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呀!
他们还有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师: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缺吃少穿,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生:他们可能没食物。
师:所以他们面呈菜色,十分憔悴!
生:他们可能没水。
师:所以他们饥渴难耐。
生:他们可能没地方休息,没有地方睡觉。
师:所以他们疲惫不堪。
生:他们可能没衣服穿,会很冷。
师:他们在寒风中会瑟瑟发抖。
看来,此时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你觉得与那些人比较,他的情况怎样?
生:更糟糕!
师:从哪能感受到他的情况更糟?
生:我是从“脸色苍白”这个词感受到的。别的逃难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没吃到好的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经脸色苍白了,没有血色,可能已经有病了。
生:我从“骨瘦如柴”这个词中也能感受到他已经很瘦了。
师:哪个字最能体现他瘦?
生:“柴”说明他瘦得像干柴了。
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外貌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毫不例外,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
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写哈默外貌的句子,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吧。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谁来读读。
指一人朗读
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生:别人都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而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时他需要 ,需要 ,需要 。)能这样说吗?
生:此时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
生:此时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
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读文、交流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我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师:(出示这句话)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的在运用,哪个字?
生:“不”
师:用了几次?
生:3次。
师:(句中三个“不”变红)读一读,从这三个不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朗读体会。
生:我感到哈默很坚定。
师:那就请你坚定的读一读。
生朗读。
师:哈默的语调并不激昂,可能还有些虚弱,却字字透露着坚定,谁再来读读。
指一人朗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
师: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的动作了吗?
生: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
生:很饿时
生:想大吃一顿时
师: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
生:很饿
生:很想吃这些东西
师: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板书: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
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你们
可以说个个是哈默的知音那!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哈默此时的感受吧!
朗读整句话。
师: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
样?
生:饿晕
生:病倒
生:死亡
师:他知道这些吗?
生:知道
师:他对这些心知肚明,可尽管他那样渴望食物,尽管他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
生:因为他有尊严。(板书:自尊)
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尊严与气节支撑和鼓舞着他!
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去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吧。
学生朗读。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接着说
生:从第4段哈默的话中,我还感受到了哈默的坚决。
师:那就请你坚决地读读。(生朗读)
从哈默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
生: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生:哈默很坚决,马上就要做活。
师:哈默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板书:自强)
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
师: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 ,以及别人对他的 。)谁能说?
生:他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尊重。
[教材分析]
《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的一名普通炮手,为了祖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为辅,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了他令人钦佩的奉献精神。学习本文要了解那位炮手为维护祖国尊严的奉献精神,学习炮手时时刻刻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
[设计思路]
第一,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士兵神态的变化:他的脸色由“苍白”到“煞白”再到“惨白”等词语,让学生分三个层次去理解课文。一、理解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炮手的脸色是越来越白;二、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意思,反映炮手越来越痛苦的内心;三、体会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炮手面对不远处的家园,面对自己家仅有的一点财产……红瓦白墙的房子,却要亲手开炮炸毁它。他的内心那么痛苦,那么矛盾,可他却强忍着痛苦毫不犹豫地开了炮,表现了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就引导学生经历了由语言文字到了解内容再体会思想感情的全过程。
第二,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课文中有两处对比描写:“这时,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先让学生勾画出第一处中描写天气的词语,再找出描写炮手神态的词语,通过品读,比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天气这样寒冷,而炮手的前额却流着汗水?通过读书,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体会到了炮手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精神。然后逆向设疑:如果炮手不开炮会怎么样?学生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设想,此时再结合课文理解,学生已深深地体会到炮手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对炮手产生由衷的敬佩,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以炮手为楷模,而这正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苍白、煞白、惨白”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揣摩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3.使学生受到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文本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甜蜜的家,都有一个漂亮温馨的小房子,谁愿意说一说你的家?
生:老师,我的家很大、很漂亮。
生:我的家很温暖,很舒适,回到家,我感到很轻松。
[点评:引导孩子对自家的感悟,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
师:是呀,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大家看(出示课件),这是一个小房子,红瓦白墙多么漂亮。这是一位炮手的家,但他却亲手击毁了自己的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以前,跟着这位法军炮手来感受一下当时那难忘的往事吧!
二、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大声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是一位炮手的家。
生:我知道了炮手为了击退入侵者击毁了自己的家。
生:我读懂了在将军的命令下,炮手亲手开炮轰垮了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默读1~10自然段,边读边把你感受深的句子画下来,然后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小组交流感受深的句子。然后学生汇报)
生:“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瞭望着河对岸的小村。‘喂,炮手!’将军没有回头,高声叫道。‘是,将军!’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老师,我们小组对这段话中“脸色苍白”感受很深。(教师板书“苍白”)
师:能结合插图,说说你们的理解吗?
生:前方的村庄冒着烟,意味着村庄已经被侵略者占领了。
生:士兵看到房子冒着烟,知道那里有了侵略者,那是“我”的村庄,自己有些担心了。
师:你看有什么特别不一样吗?
生:那是一座普通的房子,但是那是“我”的家,我仅有的家产就在那里。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房子。然而,此时此刻,我们的炮手却看到了——他的家,他仅有的房子的所在地,已被敌军占领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
生:紧张。/担心。/着急。
师:试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瞭望着河对岸的小村。“喂,炮手!”将军没有回头,高声叫道。“是,将军!”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
生:你读的声音很洪亮,如果你把炮手紧张的心情读出来就更好了。
生:谢谢你。
生:我也想给同学们读一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炮手当时着急、紧张的心情。
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瞭望着河对岸的小村。“喂,炮手!”将军没有回头,高声叫道。“是,将军!”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
师:咱们这位毛遂自荐的朋友读的怎么样?(好)
生:声音洪亮。/有语气。
师:怎么有语气了?
生:我听出了炮手当时紧张的心情了。
师:是啊,咱们还是请朗诵家来谈谈他的经验吧!
生:我把自己当成了炮手,想着当时的心情,就把语气读出来了。
师:这招灵不灵啊?请你也结合炮手当时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你还对哪儿感受深呢?接着读。
生:“你看到那座桥了吗?”“看得很清楚,将军。”
“看到左边的农舍了吗?就在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士兵的脸色煞白:“我看到了,将军。”我对这段话中的“煞白”这个词感受很深,我感受到了炮手当时的心情更加紧张了。
师:你谈得很好。“看到左边的农舍了吗?就在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此时此刻,听到将军的这句话,对负责开炮的士兵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那是“我”的家,那冒着烟的就是“我”的家。
生:“我”的家被敌人占领了。
师:如果你们现在就是炮手,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情怎样?
生:我会想:我的家啊,我这么多年的心血才盖起来的房子,现在被德国人占领了,可恶的德国人!
师:真是咬牙切齿!可恨哪!
生:我的家被敌人占领了,怎么办哪?
师:着急呀!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生:将军让我看房子,什么意思啊?不会让我炮轰德国人吧!那可是我的房子,我可怎么办哪?
师:是呀!你都钻到炮手的心里去了。现在请你结合炮手此时的心情读一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炮手的紧张心情。
师:“这是德军的一个驻地,伙计,给它一炮!”你的猜测应验了(指着刚才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听到将军的这个命令,你作为炮手心里会怎么想?
生:开炮?可那是我的房子啊。我不忍心哪!可是敌人占领了,开炮!(咬牙大声说)
师:真是一位果断的士兵!
生:开炮。虽然那是我的房子,可为了把德国人赶出去,豁出去了,开炮!
师: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板书“惨白”)请你结合炮手此时的心情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自己的技术十分高超、精湛,他明明知道自己一开炮,房子就会被炸垮,此时此刻的炮手犹豫了没有?小组讨论讨论。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他没有犹豫。我从“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这时,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感受到的。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炮手的心情真是非常紧张,大家都冻得直打哆嗦,而他却出了汗。说明他真是紧张!
师:你说得一点儿不错,请大家读一读炮手与大家在此时此刻这不同的表现吧!(自由读)
师:“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作为军人,炮手服从了命令,但他仅仅是服从命令吗?他是怎样做的?谈你自己的感受。
生:他是认真地开炮,没有丝毫想到自己的房子,只要消灭敌人,是他唯一的目的。
师:你说得真好!我想你就是那位炮手吧!请你赶快读一读吧!(生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现在就是士兵,看着大屏幕,请你再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这时,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师:作为一名军人,他服从了将军的命令;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他把国家放在了第一位,为了国家,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击毁了自己漂亮的房子,这是一位多么爱国的炮手啊!让咱们怀着对炮手的崇敬之情,结合炮手当时的想法,咱们师生对读课文1~10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朗读句子、理解词语的方法,现在请你用这种方法小声地读一读第11~15自然段,体会一下当时军官和士兵的不同心情。 (生自由读)
师:“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这是炮手家的房子,所以炮手哭了。
生:炮手的家被击毁了,所以炮手哭了。
生:“请您原谅,将军。”炮手低沉地说,“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炮手唯一的财产被击毁了,所以炮手哭了。
师(配乐解说,出示课件):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那位士兵——比埃尔,他花费了自己十多年全部的积蓄才买了这幢房子,红瓦白墙,多么漂亮,为此他当时还特意开了宴会进行庆祝。他在这里和家人一起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可就在此时,他却亲手击毁了自己仅有的房子,为了国家的利益,他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多么可爱的士兵啊!
[点评: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这位将军原来的身份(炮手),激情地导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之中,感情得到升华,引导学生进入炮手的内心世界,懂得他的伟大之处]
师:此时此刻,炮兵比埃尔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们想对他说点什么?
生:炮手,你真伟大!
生:比埃尔,你是好样的,消灭了敌人,我也要向你学习。
生:炮手,我相信,你们国家的人民会记住你的,你是你们国家的英雄。
生:炮手,你真棒!为了自己的国家,击毁了自己的房子,你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你们也很了不起,用这些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炮兵的崇敬之情,正像同学所说的,他是一个多么热爱祖国的士兵啊!(板书)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在小组里分角色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无私奉献的人,(课件)还有许多关于奉献的格言,请你读一读。
(出示:语文天地中关于“奉献”的格言)让我们记住这些格言,为他人多做奉献。(生齐读)
三、作业
1. 摘抄并背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
2.士兵亲手击毁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回家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课后反思]
1.学生是阅读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设计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突出重点,精心品读”等环节,引导学生渐进有序地读书,理解、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改理念。炮手的心理变化是贯穿全文的一条重要线索,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接受文本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心情等设计为学生的写作做了点拨,在这一堂语文教学课上,教师充分做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效结合。结合人物当时的心情读,这一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朗读出当时真实的感情,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恰当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之中。
2.“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整课书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法,有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带着问题认真、充分地阅读,细心品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点。
3?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苍白、煞白、惨白”进行比较,仔细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帮助其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两组对比句的重点学习,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主人公为国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的领悟。
4?注重教给阅读方法
现在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整篇教学设计为学生提出了一种“整体把握—具体感知—重点突破”的有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两组对比句时,又具体设计了“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生从整体着眼,从局部着手,认真研读,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学生自己能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在一百多年前,德国与法国发生了战争,德国军队打到了法国的首都巴黎的郊外,情况十分危急。在战火中,法国的大片土地被占领了,许多房子被战火毁掉了,许多老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土地,保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法国军队奋勇战斗。其中,就有一个很感动人的故事发生在这场战争中,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炮手)
师: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两遍。(师指课题生齐读)
师: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课本的第99页,来,我们打开书,自己把这个故事读一读,注意: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说说这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吗?
生:写了炮手炸毁自己的家。
生:这个故事讲了在德国与法国战争中,一位法国炮手为了保卫国家而把自己的家炸毁了。
师:大家读书真用心,都了解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下边,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把它写在学习卡1。(生默读圈画,师巡视辅导)
师(击掌示停)好了,现在请大家在4人小组内互相交换学习卡1,还可以互相请教,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师:(击掌坐好)刚才我看了一遍大家圈画的请况,大家圈画的主要是上面这些词语:打颤、裹着、侵入、了望、凛冽。(老师已根据巡视了解把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试读这些词语,不懂的还可以问同学。
(学生练读)
师(击掌示停):好了,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请你来读吧!(指向一男生)(生读)
学生纷纷举手:念错了……
师:请你说吧!(指向一女生)
生:他把“打颤”念成了“打颤chàn”,应念“打颤zhàn”。
师:噢,你听得真仔细。请你再读这个词(指向刚才念错的那位男生)——读!再读!全班读。
师:谁还愿意把这些词语再读一遍?
师:请你吧!(指向另一女生)
(女生读完,众人给以掌声)
师:你读得真不错,来,上来当老师教大家读一遍。
(女生上台指着词语一个一个地教读)
师:唔!这位小老师当得真棒!让我们再次给以掌声鼓励。
师:大家还有不懂读的词语吗?
生齐:没有了!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了。
(用词语卡来检测:指名——开火车——分组——齐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特别注意读准、读好上面这些词语(指黑板),没读通顺,别停下来。
(学生读书)
师:(击掌示停):大家读得很带劲,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你来读,好吗?(指向一女生)
(生读课文,读得很流利,有感情。读毕众人齐鼓掌)
师:希望你再接再厉,成为读书能手!
师:孩子们,书读到这儿,请你看看插图,知道哪位是炮手吗?
(生纷纷举手)
生1:左边那位。
生2:错!是最右边那个。
师:对是右边第一位。对于一个炮手来说炸毁一座房子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任务,但老师说这位炮手炸毁一座房子很不轻松,很痛苦啊,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的样子)
师:孩子们,再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生读书找答案)
师:击掌坐好)谁找到答案了?
生:因为那是他的家。
生:答案在最后一段:“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
师:孩子们,让我们也找到最后一段把这句话读一读。再读!
师:既然是这样,炮手为什么得自己炸毁自己的家园呢?再读课文,找找答案。
生:因为那是德军的一个驻地。
师:对!
生:在第一自然段里说:“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法国军队向侵入巴黎郊外的德国军队发动攻击。”也看出“我”的家园已经被德国侵占了。
师:你理解得真好,是在用心读书。好,我们大家也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是啊,要亲自炸毁自己在世界上仅有的一点财产,对一个炮手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那,从哪些词语看出炮手的痛苦心情呢?请大家再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语。
(生自学)
师:(击掌示停)现在,请同学们在4人小组内交流你圈画的情况,最后由记录员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写在学习卡2。
师:请这个小组上来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写到黑板上。(指向其中一个小组)
(上台的小组板书:
脸色苍白
脸色煞白
脸色惨白
大粒汗珠
两行热泪
师:同学们读书可认真了,能抓准表现炮手内心痛苦的词语。请大家找到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直到自己觉得读得有点好为止。
师:(击掌示停)炮手的脸色变化为什么由“苍白――煞白――惨白”呢?谁先来读读“脸色苍白”的有关句子。(指名读)
师:唔!你找得真准,读得也不错。孩子们如果你是炮手,这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面向全班)
师:好,现在你们就是炮手,听到将军的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把课文里你回答的话改成心里想的话。准备――
师: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望着河对岸的小村。“喂,炮手!”将军没有回头,高声叫道。
生:天啊!那是我的小村。我紧张起来。(该生故意把“脸色苍白”改成“我紧张起来”。
师:所以你脸色苍白。改得好!
师:谁又来读读“脸色煞白”的有关句子?
(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但还要注意念准翘舌音“煞shà”,请你再读这个字。好!
师:这时你心里又想什么了?准备――
师:“你看到那座桥了吗?”
生:我怎么不清楚呢?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师:改得妙!
师:“看到左边的农舍了吗?就在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
生:天啊!那可是我的家呀。我心里害怕极了。
生:将军呀,你怎么看中的是我的房子呢?你知道我心里多难受吗?
师:所以你脸色煞白了。妙!妙!你们改得真妙。孩子们,来,接着改――
师:“这是德军的一个驻地,伙计,给它一炮!”
生:天啊,让我给自己的家开一炮。这,怎么可能?
生:惨呀――开一炮,我的家可没了!
师:你的心真痛呀。所以你的脸色惨白了!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学生吃惊、紧张的样子)
师:我想请第二组的同学背。
(第二组的同学显得更紧张)
师:我想请第二组的雷军同学背。
(雷军十分紧张,脸红了)
师:开始背吧!(指向雷军同学)
雷:(摇摇头)我背不出来。(师请坐)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齐:很紧张。
师:你呢?(指向雷军同学)
雷:紧张!并且一次比一次紧张。
师:好!孩子们,刚才你的心情就像炮手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紧张,所以炮手的脸色一次比一次苍白,他紧张得――
生:额上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角色表演读,好吗?我是将军,你们是炮手。开始――
师:我用望远镜仔细地望着河对岸的小村。“喂,炮手!”
生:是,将军!
师:你看到那座桥了吗?
生:看得很清楚,将军。
师:看到左边的农舍了吗?就在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
生:我看到了,将军。
师:这是德军的一个驻地,伙计,给它一炮!
(停顿)
师:干嘛不开炮呀?炮手们,如果这一炮不开的话,会怎样呢?下边,先4人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4人小组活动)
师:(击掌示停)下面,我们展开辩论:如果这一炮不开的话,会怎样呢?
生:这一炮不开,不服从命令,炮手会受到将军的处死。
师:这杀头之罪可不轻呀!
生:这一炮不开,将军会怀疑炮手是奸细,是间谍。
生:这一炮不开,将军会说:“你不开,让我来开!”
师:也很有可能这样做。
……
生:这一炮不开,就不能把敌人赶走。
师:(指黑板上挂图的房子)炮手们,这虽然是你的家,是你的房子,那里有你的家具,可是,现在那里住的是谁呀?
生齐:德军。
师:如果不把德军赶走,不但你的家没了,连法国的领土也没了!为了夺回祖国的领土,你愿意开这一炮吗?
生齐:愿意!
师:如果愿意,听到我的命令,请发出炮声。
来,我们再来一次角色表演读。
……
师:“这是德军的一个驻地,伙计,给它一炮!”
生齐:砰!……
师:“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
(停顿)
师:你怎么啦,炮手?得到夸奖了,你也不高兴吗?
生:“请您原谅,将军。”“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
师:是啊,随着“砰!”的一声,我的家变成了一阵浓烟,我亲爱的家没了!有谁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呀?谁再来读最后一句话。
师:请你读。(指向一女生)
生评:她读得太快了。
生评:读得还不够痛苦。
师:怎样读才痛苦呢?
生:读慢点,语气要低沉。
师:那,请你试试看,好吗?
生:好!
(该生语气低沉,读出痛苦的心情,众人给以掌声)
师:你真是用心,用情去读书了!好,孩子们,来,我们一起怀着痛苦的心情,用低沉的语气读这句话。再读!
师:炮手呀,为了国家,你把自己的家也亲自炸毁了,你的行为真是太感动我了,我想用一个好词(好句)来赞美你,可是,我感动得一时想不出来,谁能帮帮我?
生齐:我……
师:那好,请你把它写到学习卡3。
师:大家写好了,可以走出书位,和同学交换看看。
(学生大动。师看时机请一些学生把自己写的板书到黑板上:
大公无私的炮手
舍家为国的炮手
敢于奉献的炮手
爱国的炮手
精忠报国的炮手
心怀广大的炮手
……
师:(指板书)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赞美一下这位伟大的炮手吧!
师:正由于有了这样伟大的炮手和像他这样勇于奉献的爱国人士,战争取得了胜利。在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家乡又会是怎么样呢?请大家展开想像,续编故事,写在学习卡4。
师:看来,在这节课写不够时间了,老师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先同桌互相说说吧。
师:(击掌示停)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说?
生: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故乡,乡亲们骂他是神经病,把自己的家炸了……
生: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故乡,乡亲们拿来酒,为他庆功……
生: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故乡,乡亲们都来安慰他,并捐钱为他重建了一个家……
生:战争结束后,将军才知道炸掉的是炮手的家,所以将军重赏了炮手,炮手得到了重赏回到故乡重建家园……
师:孩子们,你们的想法真好,发言也很精彩,我还想接着听,可惜这节课时间到了,下节课,我们再把它写下来,好吗?
生齐:好!
师:再见!
生齐:再见!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nàn nán)的人,他们面呈(chénɡ cénɡ)菜色,疲惫(bèi&[]nbsp; pèi)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shàn sàn)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 欣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liànɡ lianɡ)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dūn zūn)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chuí cuí)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qiè xiè)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 审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 匹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我会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适当的词语。3%
3.按要求写词语。6%:
近义词:惬意( ) 立刻( ) 如果( )
反义词:善良( ) 朴实( ) 疲惫不堪( )
4.根据意思下厨相应的词语:4%
①疲劳得不能再忍受了。( )
②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
③面部显露出营养不良的脸色。( )
④形容非常瘦,饥寒交迫,生活艰难。( )
5.我能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3%
( )的目光 ( )的年轻人 ( )地吃
6.“僵硬”有两个意思:①(肢体)不能活动;②呆板,不灵活。下列句子中“僵硬”的意思分别是:2%
①因为工作方法僵硬,所以工作效果不太好。( )
②刚才我的腰还是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
7.照例句写句子。8%
①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我会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②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例:杰克逊大叔说:“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杰克逊大叔说,他没有什么活儿需要年轻人做。
③年轻人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
④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8.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用“ ”画出表现年轻人心理的句子?4%
9.“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怎么理解?3%
10.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留下这个年轻人?你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什么?3%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描写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的作用。
2、想象炮手当时的心情。
3、理解炮手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理解炮手与将军对话时的复杂心情。
2、 理解重点词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觉得炮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他为什么还要开炮?
二、细读感悟
1、作为一个炮手要亲手炸毁自己世界上仅有的一点财产,这是件多么痛心的事,那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炮手痛苦的心情?自渎课文,画出有关词语。
2、为什么炮手的神态由苍白到煞白最后变得惨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笔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3、仅仅是因为炮手当时害怕炸了自己的村子而紧张得脸色变得苍白了吗?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4、那为什么炮手的脸色又由苍白变为煞白、惨白?
5、当将军让他对准那个房子开炮时,他的脸色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惨白了?
6、出示句子
裹着大衣…… 炮手的前额……
读一读这两句话,边读边体会,为什么一样的天气却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学生畅所欲言,边读边画词语 ,找句子画下来。
7、多么残酷的战争,面对这痛苦的抉择和无奈,炮手必须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他是一名军人,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体会不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身临其境的去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吧!
8、分角色朗读。
9、这时候不开炮行不行?如果不开炮会怎样?
10、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家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硝烟过后将军和炮手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11、看图体会将军的动作。
12、此时你想对炮手说些什么?
三、总结
正因为有了这样伟大的炮手和像他一样为了国家的利益甘于默默奉献的爱国战士,战争才取得了胜利。让我也向这些伟大的士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