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优秀3篇)

《扁鹊治病》 篇1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魏 铮

感受最深的教材处理介绍或教学片断摘录:

《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在教学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在这堂课上,学生提出了几个较有价值的问题:

1、蔡桓公为什么总是不听扁鹊劝告?

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听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对蔡桓公说他的病呢?

3、扁鹊可以直接告诉蔡桓公不治的后果,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说?

对教材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反思:

第3个问题引起了纷争,学生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细体会蔡桓公的性格。有的说,蔡桓公根本不会听的,一位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他觉得身体很健康。有的说,这样将会使蔡桓公误会更深,以为他又在故弄玄虚。有的说,如果那么直接,说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会把扁鹊拉出去杀了,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嘛。最后再回到扁鹊这个固执偏见,自以为是,最终导致小病不医,一命呜呼的结果。这个问题深化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

假若你是扁鹊──《扁鹊治病》教学有感

上海市虹口区张桥路小学 徐晶洁

我曾执教《扁鹊治病》这课,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讳疾忌医’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

b生说:“我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

c生说:“我知道蔡桓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学生们都各抒已见,说得都很好。)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桓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于是,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已的小命。”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扁鹊在初遇蔡桓公时,就应想法设法让蔡桓公配合治疗。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恒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到此为止,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鹊……》

【分析与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谈到了“生命无价”的深刻含义,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

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三、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扁鹊治病》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在注意上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

三“劝”一“跑”──《扁鹊治病》教学故事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 梁金萍

第三节课是语文课,将要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趁着学生第二节课到室外上体育课之机,我早早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越来越大的“劝”字和一个“跑”字,如下:劝 劝 劝 跑。

第二节课下了,同学们满头大汗地陆续回到了教室,我赶快装作回办公室拿教具与他们“擦肩而过”,其实却在暗中留意他们的表现:只见张慧等几个平时不大作声的女孩先注意到了黑板上的几个字,她们没有出声,边看黑板边向自己的座位走去,由于没顾得上看路,张慧差点被伸出的桌腿绊倒了。紧接着,快言快语的张之晗发现了,“这是干什么喽!”他盯着这几个字发话后,议论声便此起彼伏,“怎么写三个‘劝’字,还有一个‘跑’字呢?”“这是梁老师写的吧!”……此时,我明白,下一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在不经意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终于到了第三节课时间,“上课”“起立”师生问候刚完毕,最没有“纪律观念”的左一夫不举手就发话了,“梁老师,您怎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劝’字,还有一个‘跑’字”我故作惊讶装,激励并推波助澜道:“你发现了问题,不错啊,爱动脑筋,干脆老师给你们的几分钟时间,看看你们还能就这几个字提出哪些问题”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如树林般高高举起。“梁老师,您怎么只写‘劝’和‘跑’,不写别的字”“怎么写三个‘劝’字,而只写一个‘跑’字”“为什么劝字不写一样大,而是从小变大”……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一股脑儿全抛出来了。

我知道,是时候了,于是,话锋一转,说道:“你们真会提问啊,梁老师都差点被你们的问题淹没了,老师想说,会提问质疑的同学是聪明的同学,老师还想说,提出问题后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同学是更加聪明的同学,你们想做这样的同学吗?”“想──”响亮的回答声冲破门窗传得很远很远。“可是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这篇课文中,你们找找看吧!”一声令下,学生胀红着小脸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看着他们,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提着小篮拾贝壳的孩子,他们在找寻,他们在比较,他们在嬉戏,他们在欢笑……

“老师,我知道了”“我也知道了”我被他们唤醒了。

“说说吧!”

“因为蔡桓公生病了,扁鹊三次劝他,所以梁老师写了三个‘劝’字。”

“我还知道蔡恒公不听劝告,最后扁鹊发现他的病无法医治,就不再劝他,但又怕蔡恒公责怪自己治不好病,于是提前跑到蔡国去了,所以梁老师写了一个‘跑’字。”

“那为什么三个‘劝’字越写越大呢?”

“这个我知道”,一向沉稳而又爱动脑筋的任浪终于忍不住了,“因为蔡桓公的病越来越厉害,扁鹊越来越着急,也是越来越努力地劝他治病,所以三个‘劝’字越来越大!”

“从哪儿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越来严重。另外,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觉到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扁鹊也是越来越着急地劝告吗?”

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师生,生生对话中有序地展开着,“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帮助,不能掩饰自己的错误缺点,不要讳病忌治”这一寓意的揭示也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中顺利地得出了。

当学生或扮蔡桓公或扮扁鹊,兴趣盎然地分角色朗读,表演时,我在心中暗暗地感慨,谁说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谁说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创意,只要为师者,巧设教学环节,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是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炬!我要为此而努力!

《扁鹊治病》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敷烫、几剂、汤药“等词语。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从扁鹊的言行中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从蔡桓公的态度表现中体会人物心理。3、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查找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和他们的小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和他们的故事,有哪位同学能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分别是谁呢?扁鹊(战国),华佗(东汉末年),李时珍(明朝),张仲景(东汉末年)扁鹊是中国最早的名医,他的医术非常高明,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请同学们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句子读顺。(学生自由朗读)引出生字词。a、读准音(一人读一字)(平舌音:蔡、睬��� 后鼻音:肠、烫、汤)形:肠、烫、汤���� 是形近字,注意区分。b、齐读生字词。2、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开火车接力读方式)����� 老师给予正音。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扁鹊见了几次蔡桓公,每次说了些什么?蔡桓公的态度是怎样的?2、四人小组讨论填表学生汇报板书:

次数 病情 蔡桓公的态度 1 皮肤小病 不相信 2 皮肉之间 不高兴 3 肠胃 非常不高兴 4 骨髓 奇怪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3、同学们真聪明,老师都没讲,你们就把蔡桓公的病情和态度都读懂了,那么课文的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扁鹊的医术很高明呢?出示句子:句一: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句二: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句三: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死了。����� 扁鹊真不愧是一代名医,在中医理论上,为病人诊断要经过望、闻、问、切四个环节,现在扁鹊只凭“望”,就知道蔡桓公病在哪里,应该怎么治都一清二楚,我们真为他坚起大拇指,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4、同学们,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蔡桓公病死了?病开始时,用可以治好;十来天后,病发展在;再过十来天,病发展在;再过十来天,病发展在,不能医治。五、创设情景,拓展想像。读过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写一写吧!六、板书:����������������� 扁鹊治病

次数 病情 蔡桓公的态度 1 皮肤小病 不相信 2 皮肉之间 不高兴 3 肠胃 非常不高兴 4 骨髓 奇怪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扁鹊治病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拜见、理睬、敷烫、肠胃、汤药、骨髓、医治”等词语。

2、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寓言吗?谁来说说你读过那些寓言?大家能不能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短小的故事,蕴含一定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则寓言。

二、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1 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这则寓言故事是关于谁的呢?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问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停下来,再读一两遍。

2 谁愿意朗读那些不好读的语句,给大家做示范?注意纠正“拜见、蔡桓公、理睬、敷烫、肠胃、汤药、骨髓、医治”等词的读音。

3 齐读

三、感悟扁鹊神奇医术与高尚医德

故事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扁鹊这样一个名医,为什么却没有治好?估计,扁鹊不是个名医。(学生质疑)

那么就请你们到文中去找一找:那些词句可以说明扁鹊是“名医”?

讨论交流:

a 医术高超

站了一会儿���� 老远望见���� 治病的方法

读一读相关的语句,感受医术的高超。

b 医德高尚

古人曾说医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这则故事中蔡桓公属于哪一种?对!蔡桓公就是属于第一种,骄恣不论于理!

行医多年的扁鹊当然知道这种人是很难治的,按照医生治病的常理,可以不再给他治病。可是,他面对蔡桓公的无礼,却是怎样做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劝告蔡桓公)这说明他具备怎样的品格?(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

练习朗读:

扁鹊在蔡桓公旁边站了一会儿,怎样的对蔡桓公说?加上一个恰当的词,有感情朗读并说明理由。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样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应该怎样朗读扁鹊的话语?(诚恳、耐心、为病人着想)

据史料记载:扁鹊在危重病人面前,敢于承担风险,从来不怕治不好病人,坏了自己神医的名声。当百姓传言“扁鹊能决定人的生死”时,他却实事求是地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反映出扁鹊高尚的医德。

课件补充后人对扁鹊的怀念。

四、品味文章讲述的道理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确信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那么,重新思考刚才的问题: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扁鹊这样一个名医,为什么却没有治好?(问题出在蔡桓公身上)

1、讨论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就来看一看: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2、练习朗读蔡桓公的话

想象蔡桓公的动作表情,表演读: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一直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补充想象蔡桓公的几次心理活动: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说一说蔡桓公当时会怎么想,合作:朗读+表演(教师读旁白,一生读扁鹊,另请学生表演说出蔡桓公的心理活动)

3、尝试表演。

为了帮助同学们记忆课文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方法:(课件出示)

病在何处

蔡桓公的表现

治疗方法

皮肤

“什么病也没有”

敷烫

皮肉

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扎针

肠胃

非常不高兴

汤药

骨髓

奇怪

无能为力

浑身疼痛

请扁鹊

4、懂得寓言讲述的道理

大家猜想一下:蔡桓公临死前心里会怎样想?请大家动笔写下来。

教师点评:

扁鹊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最终,蔡桓公为什么病死了?问题根源在谁?(蔡)从他对扁鹊的态度上,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

对别人: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蔡桓公身体有病,大家猜想:他是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呢?(应该有)可是他不但不承认,而且在别人指出自己有病时大发雷霆,这说明什么?(他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有疾病,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病,畏惧医生的诊治。)

对疾病: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疾病,不要讳疾忌医。

算一算:从扁鹊发现蔡桓公皮肤有点小病开始至蔡桓公一命呜呼,多长时间?(一个多月)疾病刚刚露头时,好不好治?(好治)当初如果治好了皮肤上的小病,蔡桓公还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么?(不会)这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自身:要在坏事情坏思想刚刚产生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防微杜渐。(杜:堵住;渐:事物的开端)

五、作业

1、给家里人讲述《扁鹊治病》这个故事,有条件的几位同学合作表演。

2、阅读《扁鹊拜师》等古代名医的故事。

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重要结晶,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实践和渐进发展,是现今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所能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时至今日,中医在世界各地更是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这里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针灸之祖——黄帝��������������� 脉学介导者——扁鹊

外科之祖——华佗��������������� 医圣——张仲景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药王——孙思邈

儿科之祖——钱乙��������������� 法医之祖——宋慈

药圣——李时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医的辉煌!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好好读一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