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函数的单调性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单调性》,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课程,它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模型,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大特征,它为我们之后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已经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高中阶段,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后续函数的学习作准备,也为利用倒数研究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函数的意义;
(2)会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概念出发,进一步研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难点:
1、函数单调性概念的认知
(1)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2)常量到变量的转化。
2、应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代数推理论证。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一)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y=-x、y=|x|,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函数图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由此引入到我的新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的情况,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新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
1.问题:分别做出函数y=x2,y=x+2的图像,指出上面的函数图象在哪个区间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是下降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上A点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随着x增大时图像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去说,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2、观察函数y=x2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设置启发式问题:
(1)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x1,y1),(x2,y2),当x1 (3)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 教师补充:这时我们就说函数y=x2在(0,+∞)上是增函数。 (4)反过来,如果y=f(x)在(0,+∞)上是增函数,我们能不能得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呢? 类似地分析图象在y轴的左侧部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领会函数单调性。师生共同总结出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并解读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区间内,任意,当x1 仿照单调增函数定义,由学生说出单调减函数的定义。 教师总结归纳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注意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某个区间上的局部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我将给出函数y=x2,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让他们描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慢慢得到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说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x 练习2: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②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不是减函数。 1③已知函数y=,因为f(-1) 1我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如y=,f(x)=3x+2让学生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x 上的单调性。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定义),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2-3A组第2,4,5题。 选做题:习题2-3B组第2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要设计不同程度要求的习题。 高三第一阶段复习,也称“知识篇”。在这一阶段,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全面复习巩固各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然后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在高一、高二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知识往往是零碎和散乱,而在第一轮复习时,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轮复习更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做高考试题中一些基础题目,必须侧重基础,加强复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 一、内容分析说明 1、本小节内容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究的二项式的乘方的展开式,与数学的其他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1)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联系,本小节复习可对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习深化作用。 (2)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理论中的二项分布有内在联系,利用二项式定理可得到一些组合数的恒等式,因此,本小节复习可加深知识间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近似计算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2、高考中二项式定理的试题几乎年年有,多数试题的难度与课本习题相当,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 试题,考察的题型稳定,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求某些数、式的 近似值。 二、学校情况与学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镇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记忆力较差,反应速度慢,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2)授课班是政治、地理班,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听课率低(60﹪),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连续从事某项数学活动。课堂上喜欢轻松诙谐的气氛,大部分能机械的模仿,部分学生好记笔记。 三、教学目标 复习课二项式定理计划安排两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二项展开式和通项。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 (2)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1)教给学生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记忆力是一般数学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 (2)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习,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演练一些历年高考试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明年的高考中,他们也能得分。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归纳 (1)创设情景:①同学们,还记得吗? 、 、 展开式是什么? ②学生一起回忆、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①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 ②为学生能回忆起二项式定理作铺垫:激活记忆,引起联想。 (2)二项式定理:①设问 展开式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后,老师板书 = C an+C an-1b1+…+C an-rbr+…+C bn(n∈N*) ②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二项展开式的特征并熟记公式:共有 项;各项里a的指数从n起依次减小1,直到0为止;b的指数从0起依次增加1,直到n为止。每一项里a、b的指数和均为n。 ③巩固练习 填空 设计意图:①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较分析公式的特点,记规律。 ②变用公式,熟悉公式。 (3)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C , C , C ,… , 称为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 an-rbr , 其中r= 0,1,2,…n表示展开式中第r+1项。 2、例题讲解 例1求 的展开式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并求的第4项的系数。 讲解过程 设问:这里 ,要求的第4项的有关系数,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计算,回答问题; 老师指明①当项数是4时, ,此时 ,所以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 ②第4项的系数与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区别。 板书 解:展开式的第4项 所以第4项的系数为 ,二项式系数为 。 选题意图:①利用通项公式求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②复习指数幂运算。 例2 求 的展开式中不含的 项。 讲解过程 设问:①不含的 项是什么样的项?即这一项具有什么性质? ②问题转化为第几项是常数项,谁能看出哪一项是常数项? 师生讨论 “看不出哪一项是常数项,怎么办?” 共同探讨思路:利用通项公式,列出项数的方程,求出项数。 老师总结思路:先设第 项为不含 的项,得 ,利用这一项的指数是零,得到关于 的方程,解出 后,代回通项公式,便可得到常数项。 板书 解:设展开式的第 项为不含 项,那么 令 ,解得 ,所以展开式的第9项是不含的 项。 因此 。 选题意图:①巩固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形成基本技能。 ②判断第几项是常数项运用方程的思想;找到这一项的项数后,实现了转化,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3求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 解题思路:原式局部展开后,利用加法原理,可得到展开式中的 系数。 板书 解:由于 ,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之和。 而 的展开式含 的项分别是第5项、第4项和第3项,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分别是: 。 所以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例4 如果在( + )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解: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分别为1, , , 由题意得2× =1+ ,得n=8. 设第r+1项为有理项,T =C · ·x ,则r是4的倍数,所以r=0,4,8. 有理项为T1=x4,T5= x,T9= 。 3、课堂练习 1、(20xx年江苏,7)(2x+ )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A.6B.12 C.24 D.48 解析:(2x+ )4=x2(1+2 )4,在(1+2 )4中,x的系数为C ·22=24. 答案:C 2、(20xx年全国Ⅰ,5)(2x3- )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14 B.14 C.42 D.-42 解析:设(2x3- )7的展开式中的第r+1项是T =C (2x3) (- )r=C 2 · (-1)r·x , 当- +3(7-r)=0,即r=6时,它为常数项,∴C (-1)6·21=14. 答案:A 3、(20xx年湖北,文14)已知(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 解析:∵(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128. ∴n=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1项为T =C (x ) ·(x )r=C ·x , 令 =5即r=3时,x5项的系数为C =35. 答案:35 五、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这是一堂复习课,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讨论,巩固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加深对项的系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求二项式展开式某些指定项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方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2、在例题的选配上,我设计了一定梯度。第一层次是给出二项式,求指定的项,即项数已知,只需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例1);第二层次(例2)则需要自己创造代入的条件,先判断哪一项为所求,即先求项数,利用通项公式中指数的关系求出,此后转化为第一层次的问题。第三层次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3需要变形才能求某一项的系数,恒等变形是实现转化的手段。在求每个局部展开式的某项系数时,又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指导。而例4的设计是想增加题目的综合性,求的n过程中,运用等差数列、组合数n等知识,求出后,有化归为前面的问题。 六、个人见解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小船以0。5m/s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xxxx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范文吧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近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OB、O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识在更高水平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习题5。1的内容。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