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 大象 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 一车皮的煤 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 )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 )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 )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

三、巩固发展

1、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注重动手操作,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本节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每种文具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是几元几角几分,使学生初步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合作学习。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操作、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元、角、分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文具的单价初步感受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实际意义的不同,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都带了哪些文具?说一说你买文具花了多少钱。

学生自由汇报。

2.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文具店里有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文具店)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教材80页文具店的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中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汇报。

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中文具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是几元几角几分。

学生和同桌交流后汇报。

组织学生填一填铅笔、直尺等文具的单价。

预设

生1:每本笔记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铅笔0.50元,是5角。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6分。

生4:每支钢笔6.66元,是6元6角6分。

2.认一认,读一读。

(1)正式认识小数。

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师:仔细观察这些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多了一个小圆点。

师:这个小圆点就叫作“小数点”。通常把小数分成两个部分,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小数前后两个部分的读法不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变,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看见什么数就读什么数,不用读出每个数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

(2)组织学生试读3.15,0.50,6.66。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

组织学生交流明确小数的读法和表示的实际意义。

师:6.66元,这里面的三个“6”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这里面的三个“6”表示的意义不一样。整数部分的“6”表示6元,小数部分的“6”分别表示6角和6分。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 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 新授

1、 小树有多少棵?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

2、 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 学生完成本道题

4、 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 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 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 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 1~2 学生独立完成。

2、 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 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 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学生听算,写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 20+20+20=60

2、 20×3=60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将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课堂外及放学后进行。

学生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挂图

20+20+20=60 20×3=60(2×3=6)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对于低段的孩子们,数学学习是即喜欢、模糊又繁杂的事情。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发挥课堂魅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背景分析

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人教版第五册104--105页的内容,是教材改革后新增的内容。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的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课标》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低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适当的数学情景,让数学从生活游戏中来。

我首先与学生玩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初步感知现实世界中哪些地方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2、故事引入课题,激起学习欲望。

刚刚做完游戏后,紧接着听故事,学生的学习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由此引入课题,学生已经明白所学内容,并且为后交流做好铺垫。

3、通过生活实例,体验学习内容。

听完故事后,动手实践操作生活实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同时,并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实验与验证交流,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剪刀、石头、布

师: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我们现在一起玩一玩吧!(请一生上来和老师玩)

玩每轮之前请学生猜测谁会赢?

生:可能老师赢,可能XX赢,可能平。

师:玩得开心吗?玩得开心,希望你们学得也开心。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感知、发现

师: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寓言故事,请看《守株待兔》的动画课件。

2、思考:这个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

生:结果一只兔子没抓到,庄稼也荒了。

师:你们猜测一下,他还会捡到兔子吗?

师:对!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可能性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1、一定与不可能

师:还想玩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摸奖比赛”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组每人轮流从盒子里摸一个球,给小组内的同学看过以后再放入盒子里,摸到黄球算中奖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哪一组摸到的黄球多,哪一组就为胜利者。

(1)学生小组活动,师指导。

(2)小组长汇报。

生:我们小组每人摸一次,一共摸了6次,中了6次奖。

生:我们小组每人摸一次,一共摸了6次,中了0次奖。

师:老师宣布,一、二小组获得了这次“摸奖比赛”的胜利。其他4组的同学有什么想

说的吗?

a 、请在小组内猜测一下:为什么一、二小组会胜利,而三、四、五、六组会失败呢?

b 、生汇报猜想结果。

c 、动手验证:揭开盒子看,每组小组长汇报看到了什么?

师:获胜小组盒子里装的全部是黄球,所以每人任意摸一次,会怎样呢?

生:一定是黄球。

师:其他4组可能摸到黄球吗?为什么?

2、可能

师:这种比赛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变得公平呢?

生汇报方法:将黄、白球放入同一个盒子里。

师:各放几个?

师: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呢?

生:从盒子里摸出的球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白球。

生动手验证。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什么情况一定能摸到黄球呢?什么情况不可能摸到黄球 呢? 什么情况可能摸到黄球呢?

3、深化、发散思维

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盒,如果老师想从盒子里摸出的可能是黄色的球,该放些什么颜色的球呢? 盒子里一个黄色的球也不放,可以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盒子里全部放黄色的球,行吗?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这就不仅仅是可能了,而是变为一定了。

(四)联系生活、拓宽视野

( 师朗诵题目)

师: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们集体讨论、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例2。( 生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解决很多关于可能性的数学问题了。你们也能用这三个词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吗?

(五)拓展、铺垫。

(出示转盘)生观察转盘中的。颜色。

师:转到红色是一等奖,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转到绿色是二等奖,奖品是一辆玩具汽车;转到黄色是三等奖,奖品是一个铅笔盒。

1、转前猜测:你会转到什么颜色?三生上来转。

2、师:我给你一个圆片,自己设计转盘。有两个设计要求 ,自己任选一个: 你作为顾客,你会怎样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课前有游戏,初步感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影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课前从学生的生活游戏中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因素。因此,课前我设计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样调动学生兴趣,并让学生猜测、感知游戏中存在着可能系性。

(二)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从课前的游戏到寓言故事,都是学生所喜爱的事物,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更深体验不光游戏中而且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能确定的事物,并由此引出课题,使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知欲。

(三)游戏比赛,探索新知,推波助澜。

首先,由“摸球比赛”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到什么情况下事件是可能发生的,什么情况下事件是一定发生的。由“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体验事件什么情况下是可能发生的。

(四)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新课标》中指出: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体会学数学的用处。

整个教学思路我采用的是可能性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学习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运用于生活中或阐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1、“剪刀”、“石头”、“布”游戏中感知事件的不确定性。

2、“摸奖比赛”中体会事件的不确定性。

3、设计“转盘”运用事件的不确定性。

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领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能不“活”起来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7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欺凌,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欺凌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年、月、日;认识24时记时法;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记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备内容

看日历(2课时)→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平年和闰年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年、月、日

一天的时间(1课时)→24时记时法及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换算;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时间表(1课时)→认识作息时间表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和闰年,能够从日历中找出指定的日期。

2、掌握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3、会看简单的作息时间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区分平年和闰年。

2、能将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进行换算。

3、能根据作息时间表中呈现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操作、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借助钟表模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在学习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信的重要性。

备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2、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

1、明确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