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主要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还要让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长城与运河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长城与运河》教材解读
吟诵这首诗歌,一股自豪感油然从心底升起,凝聚在胸口,让热血沸腾。
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在祖国的大地上游动,它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运河呢,则是静悄悄地如绸带一般飘落在大地上,银光闪闪,伸向天边。长城有着男子汉的气概,胸襟广阔,气势磅礴、宏伟浩荡;而运河就如姑娘一般柔美飘逸,风姿迷人。这一刚一柔,一横一纵,把我们祖国的民族特点演绎地恰到好处。最让人赞叹的是创造这两个奇迹的祖先,仅凭勤劳的双手还有使不完的智慧,就创造出这两个奇迹,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不能不为这样的奇迹和创造奇迹的祖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是一首诗歌。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以“朗读”为媒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奇异”这个词语来进行品读,“奇异”体现在那里呢?文中的四句诗就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说出来了。“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写出了长城的磅礴气势,以及高居崇山峻岭间的雄伟壮观。“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写出了长城绵延万里的特点;同样运河也是如此。而这两个奇异的景象却是在两千多年前创造的,这不能不称作为奇迹。在这时在进行课前收集的资料的交流,和图片的展示像结合进行理解与感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定会溢满学生的心中,再来进行朗读,学生一定能把悟得的感受余体验到的情感,在朗读中真切地流露出来。
对于文中的最后两句话,也是在两个自然段中出现重复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两句话表达了什么?为什么要重复?
是啊,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这两个奇迹,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别是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相信在学生的惊呼中,自豪之情也会由心底自然升起的!
最后还想问的是:祖先还创造了哪些奇迹?我们现在又创造了那些奇迹?让学生从对祖先的佩服赞叹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并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 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引出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 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 诗篇。" "不朽"有哪
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5 指名读, 生评议。
16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 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6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7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驾驶(注音)指名拼读,齐读词语。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2、师:今天,我们要和飞行员一同驾驶飞机飞上蓝天,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情景?
师读课文
3、指名学生交流看到什么。出示图片(长城、运河)
出示词语: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指名读,齐读词语。师:万里长城大家很熟悉;运河不同于黄河,它是由人开凿、挖掘出来的,是人工河流。
4、出示课题,齐读。通过学习这首诗来了解这两大建筑。
二、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同桌检查交流,及时正音。
3、重点反馈个别字词读音:
创造、首都、北京、中华民族、谱写
(1)开火车抽读,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2)齐读
4、将生字送回课文,分男女生再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个最能写出长城和运河特点的词语,用圈圈出。
2、指名交流
出示:壮丽。学习生字“壮”板书。
3、壮丽就是壮观、美丽的,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1)自读
(2)指名读,评价
四、细读课文,圈划词句,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根据要求圈划词句。哪些词句写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1) 自读,直划
(2) 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集体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借助图片读好词句
(1)图1:你们看,这就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她跟山脉一样,连绵起伏:同飞腾的巨龙一样,曲折蜿蜒;指名读句: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齐度读。
(2)图2:她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那里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雄关”,总长6700公里。长城气势之壮丽,跨度之长,难怪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指名读: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3)图3:谁已经能借助图片读好这几句话:(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学习“丝”,板书,注意笔画。
师补充:读得真好。是呀!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读出长城与运河的壮丽景象。师生配合读文。
出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通过补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
(1)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间奇迹的。
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她长达6700公里,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她规模浩大、气势壮丽、历史悠久,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她传递了南北两地的经济、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奇迹。她们的建造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2)根据资料,小组合作交流,你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什么了解。
(3)指名交流。
3、现在让你们驾驶飞机亲自从高空欣赏祖国这壮丽的景象吧。
观看录象,直观感受。师范读课文。
4、交流观看感受。组织赛诗会,用各种形式读好全诗。(男女生赛、同桌赛等形式)
5、总结全文,通过朗读诗歌了解了长城和运河,她们都是人间奇迹。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壮丽的景象。
四、拓展练习
1、出示填空,练习说话: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我看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中国还有哪些人间奇迹,说出名字,简单介绍。(乐山大佛、故宫)
我看到。
课外作业,查阅这些人间奇迹的有关资料,进行学习。
1、游戏激趣,比一比,再组词(看时间)
驾——架壮——状驶——使 谱——普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驾 驶 壮 谱 创 华 丝 首 京 堂”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壮创华京堂”5个汉字。积累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
2、通过阅读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壮观,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歌。
2、能在熟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并通过适当的资料补充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课题: 1、长城和运河第 一 课时 总序号:第 3 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反复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或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或工具书,使学生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学习方法:通过反复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调整补充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 (出示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各自轻声的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让学生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 让我们一起跟着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长城吧!(出示图片) 谁来结合课文讲讲你对长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区别? 2、指导学生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异)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你觉得长城怎样?(奇异、了不起、罕见……) 5、引读“东起山海关……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为什么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指名读最后两行,这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7、指导朗读。(一开始是惊喜,接着是赞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评议。 (3)、齐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蜒、谱、篇、朽、族 先让学生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2、重点指导:“蜒”“篇”“蜒”的右边不是“廷”,“建字低”要写好。 先让学生描红,再在练习本上临写。 老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五、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 )的诗篇 ( )的景象 ( )的绸带 ( )的长城 ( )的运河 ( )的祖先 2、多音字组词。 hang ( ) 行 xing( ) qu ( ) 曲 qu ( ) 四、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六、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饶有兴趣的听老师导入新课。 观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回答:万里长城。 骄傲地呼喊河流的名字: 京杭大运河。 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 回答。学生轻声读课文。 按照老师的要求各自轻声的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接受老师的检查。 学生读生字词并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学生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学生默读课文并回答。 跟老师读。 观看图片并说说自己对长城的印象。 学生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要突出景象的奇异。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觉得长城奇异、了不起、罕见…… 回答问题。 学生读一读最后两行,说一说。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 学生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认真听老师分析字形。 学生描红,再在练习本上临写。 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 认真做巩固练习。 课下认真完成作业。 让学生通过先看图片再回答,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万里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丰富学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 指导学生通过美读,把自己体会到的作者对长城的热爱、颂扬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尽情的表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1、 长城和运河万里长城 连绵起伏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 ——《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作者:佚名 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 点击数:62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 ——《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苏教版国标版三上的第一课是《长城与运河》。阅读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作为老师,都清楚长城与运河是用血泪筑成,这一课给予学生是一种忘却,是一种感谢,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
另外,这一课还给着学生一种期待,那就是在飞机上看长城、看运河,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虽然课本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供了两幅非常美的图片,但那空中拍摄其实也给学生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老师要用这两种期待来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诵,因为学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脑寻找、研究、珍藏祖先的奇迹。
拥有这种期待的凭借就是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比对引导学生与古老的长城对话,他们就能够发现长城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够知道万里长城的“万里”是何意,要述说中,就能够明白祖先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飞上蓝天,看到那美丽的“绸带”,你不想拥有它吗?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学生想了,那肯定就会有着亲切的交流,就会产生那动人的诗篇,理解那人间奇迹。
大声朗读、高声背诵,让学生用心与长城、运河对话,他们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自豪。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是非常人文性的。它与自然形成的奇迹不同,因为大自然的创造与人的创造那是不同的美。对话之中,其实也是让学生感受这种不同。
这一课还有着写的任务,就是看图写话,把图变文,这也是对话成功与否的反映。
这篇文章只是为学生列出我们祖先创造的两个人间奇迹,其实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非常多,课后的第5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去寻找,去积累,当然也是引导学生续着这首诗写着寻找的灵感。
提供依恋晴【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诗歌,全诗尽情呕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努力实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开发和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个涵盖“长城(运河)风景欣赏、长城(运河)建造史、课文欣赏、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故宫、圆明园等)、网上交流”等内容的长江(运河)信息集锦。从而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多元的信息源,让信息多向流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但是网络作为教学媒体,本身不能产生教育作用,只有把它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课例设计】
板块一:认识长城(运河),为建构新知做准备。
1.点击进入“长城(运河)风景欣赏”。
2.点击进入“长城(运河)建造史”。
板块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问题:
(1)在作者眼里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3)精读课文,理解对长城的描写
……………
师:万里长城的奇异具体表现在那里呢?
大屏幕展示万里长城风景图,同时播放歌曲《长城长》(学生观看,相互讨论)
生:很长,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
板块三:读中领悟知识拓展
1.点击进入“课文欣赏”,自由朗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悟出了什么?
感情朗读
……………
表达、交流探究所得:点击进入“网上交流”,在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再次点击进入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
板块四:作业
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并在网上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实践新课程理念,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角色、教学过程、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1.板块一让学生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对话,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为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奠定信息基础,创设一个特定情境。
2.板块二中,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画面,铿锵有力的歌曲,不仅巧妙地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3.板块三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互动,同时教师转变了“课程即教材”的观念,走出文本的狭隘视野,应地制宜地建设开发,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让其更好地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凭借,可让学生交流更顺畅,学习更主动。
4.板块四,在此环节中,教师再次让学生与文本相关内容对话,并搭建一个能使学生表达、交流、欣赏的平台,让学生们尽情挥洒个性笔墨,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1 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观察课文中长城或者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奇异之处。
教学准备:挂图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
找一找,读一读。
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东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
(4)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再读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生读
试背、指名背、齐背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对照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巨龙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4、对照课本上的黄河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银光闪闪 绸带 奇异
板书:
1长城 和 运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东起山海关 北起首都北京
西到嘉峪关 南到天堂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