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枫叶如丹》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重庆路第三小学的五年级语文教师刘小露。
感谢教研室领导为我提供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代表我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向各校老师介绍第四单元“韵味”的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的教学设计,希望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四单元“韵味”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语言优美、简练、含义深刻,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之情和深刻感悟,包蕴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不必深挖细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作者思想感情,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文中所述道理有自己的感悟。
袁鹰先生年过花甲时写了此篇叙事散文,文章以空行为标志,自然一分为二,结构非常清晰。我们初读课文时,感觉语言美,描写的自然景色也美,尤其第一部分,充溢着自然和人生都要经历挫折、经受考验的深刻哲理,让人陶醉。再读课文,发现作者的由开头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到最后调转笔锋对人生的感悟,对真正成熟、真正美的赞叹,跨度特别大,学生难以理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走入文本,在反复研读中充分去感受作者“试了又试”的心情,那“一刹那间”的喜悦和“在经历中孕育着新生命”的崇高境界。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大自然与人世间的和谐在此体现。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文章含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以枫叶为切入口,揭示自然界和人世间和谐长久的生命力。由此又引出一条暗线,也就是揭示了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新的生命也是在成熟中孕育的。这是循环往复的自然的充满考验和挫折的过程。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所以我制定了3个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实际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体会天地与人世相通之处。 3.培养学生积累佳句、片段、体会语言的韵味。鼓励背诵优美段落。
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有了如下教学结构:激发兴趣——质疑导向——探究体验——感悟理解 ——拓展延伸。 经过实践,发现通过本课文学习,对学生是颇为受益的。
课一开始我亲切与学生谈话交流引入秋天的环境,在谈话中,老师为大家请来秋的使者,出示枫叶照片,请学生交流积累的描写枫叶的古诗。随即,问学生“读了这些诗句,仿佛让你看到什么?”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的进入主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板书课题后,我再点题,让学生初步知道“丹”指枫叶的红色。
解题后,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边读边感悟,自己初读课文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并把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后,从学生的表情中我看到学生都读得那么投入。随之,进行初读的感知交流,学生们纷纷表示体会到语言的优美,借此进行板书“美”。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全班同学交流有疑问的地方,随学生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照片起名“秋之生命”、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根据学生的疑问,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然后统计后发现,全班学生对于第2个问题 “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普遍读不懂,所以先引领学生再次走入文中,默读,找一找枫叶和生命有什么联系?枫叶的生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不动笔墨不读书”,为进一步理解枫叶生命的过程,让学生拿出笔,用“——”划出课文中做批注。有些学生圈点出重点词语;有的学生划下句子并写了自己的理解。随后,我期待着学生的多元感悟,学生们在读读——说说——感悟中收获着自己的思维火花,有的学生抓住了“蝉鸣蛙噪、暴风骤雨、郁闷、炽热”这些词语,体会到夏天枫叶生长环境的重重考验。而我就怀着欣喜的心情感悟着学生的感悟,及时给予评价,使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感。
学生们尽情感悟交流之后,我播放优美的季节画面,让学生欣赏绿的世界、丹的天地,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配合钢琴曲,我朗读了2-5自然段,学生看的投入,我的情绪也由此迅速地传染给了给他们,画面结束后,学生们的阅读热情高涨,纷纷诵读。此刻学生读说的训练环节已经对人与自然的相通之处有了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学生质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学生感悟人生与自然,我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由什么事情得到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从而进入下一部分课文的学习之中。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面对“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红艳艳的美丽的枫树,却迟迟不肯拍照,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而且在作者眼中,枫树就像一个“凄苦的老人在垂头无语”。我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恍然明白,原来年近六十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候,已经把枫树看成自己,他认为自己已经走如生命的秋天,所以心情如此凄凉和悲伤。这个教学难点解决之后,我又随即抓住作者拍照时的变化,也就是小姑娘莉贝卡的出现的一刹那,让学生细读十一自然段,找到描写莉贝卡动作的“蹦”、 “跑”、“检”、“跳跃”、“哼”词语,体会到莉贝卡的活泼和生动,也就是如此快的一瞬间,莉贝卡如同一片新生的绿叶,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让作者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仿佛生命得到了延续,秋天新的生命诞生了。由此,就可以让学生明白“秋之生命”的深刻含义。又一个难点得到解决。
学到此时,品味关键的十三自然段:“也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说得不错,体会得也好,说明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借此时,我再读课题,问学生“丹”还仅仅指红色吗?学生体会到丹是成熟的颜色,是长久的生命力。只有经受挫折,经受考验的境界,才能成熟,成熟的美是最美的。这样以评价代讲的方式省去了繁琐的讲解与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发展了语言和思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
最后,谈一谈自己的反思,语文真的是一门很美的学科,语文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大量的自由读、默读、静思的培养是语文的素养,没有足够多的阅读做基础,再多的师生对话也是勉强而为的,也无法达到进入文本感悟理解的状态。对于教师而言,更要达到将课文记于心的程度,将自己与课文融合一起,才能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进行最真实、最亲切的对话。此外,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质疑,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知道怎么样的学法他们最容易掌握,怎么样的逻辑顺序他们最容易接受。当学生提出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勇敢的推翻自己的教案,跟着学生走。这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更多的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如在品味第一部分的环节,有些同学在分析时对“暴风骤雨”的理解只限于“雨很大”,作为教师没有当即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个词语,有的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作为教师也应及时肯定并用精彩的评价给予鼓励。
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课堂教学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备课组成员还应该加强互动,多交流,使得教学设计更为完善生动。
教学研究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着,研究着、收获着,喜悦着。我们的教学活动仍在延续,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以饱满的热情和日益丰富的经验,与我的学生们一起体验语言文字的快乐。
谢谢大家。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 www.jingyou.net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咱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词语,你能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联想到一种自然界的事物吗?看谁最先猜到!(课件依次出示:秋天、红色、小手掌、北京香山)(板书:枫叶)
2.你们见过枫叶吗?有谁喜欢它?(学生交流)是啊,枫叶红,红在深秋!(课件出示火红枫叶图)还记得杜牧的那首《山行》吗?(师生齐背)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袁鹰也非常喜爱枫叶。在一次远游中,枫叶又与他不期而遇,并让他对自然、对人世又有了新的发现与感悟。想和作者一起分享这些新收获吗?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枫叶如丹的秋天,一齐细细品味袁鹰的——《枫叶如丹》。(补充完整课题,齐读)
3.解题:如、丹
这样一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悟美。
1.题目就如诗如画,文章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心去读读课文。怎么读都可以。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同桌一块儿读,也可以小组读。但不管怎么读,读完以后,老师都希望分享到你独特的阅读收获,好吗?
2.读后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相机读词:至理名言蝉鸣蛙噪 翕动 诞生 挫折 凄苦 心旷神怡 寂寞
3.古人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疑问?
老师收集学生的收获、疑问,相机处理、解决。
4.小结:看来,初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是这样吗?可见这篇文章实在有它的独特魅力。那么,是什么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尽情想象而美不胜收呢?一个词、几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还是文字背后的魅力图画?咱们再来细细品读!
三、 细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在课文的第一部分,这段文字中,作者既像画家,更像一个哲人,用眼睛、心灵做画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又一副生动而优美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季节的色彩?(三个)这些色彩的主色系是什么?(绿、红)
2.一提到颜色,我是外行遇到内行了,因为在座的都是小画家啊!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大家:作者说,(课件出示)
“春天,绿的世界……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1) 老师不明白,同样是“绿”色,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还有不同吗?(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或从课本中找答案做答)
(2) 懂是懂了,但不直观,能帮老师画一画吗?(请两名学生分别用彩笔涂出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并板贴)
(3) 交流:你喜欢那个季节的绿?为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 谢谢你们!你们的画,你们的朗读,不仅让我豁然开朗,还让我想起了茅盾先生曾经说过的“春是萌芽,夏是蓬勃”,可以这样理解吗?
3.春天、夏天的色彩是这样的,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再将你理解的秋的色彩涂在老师提前送给你的那枚小枫叶上!(学生根据自己读到的相关语句,将自己感悟到的秋的色彩涂在枫叶上,并贴在春、夏两种绿色的后面)
4.师指板书: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颜色吗?欣赏这样的秋天吗?带着欣赏的语气,读读这段吧!(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5.我们认识了这么丰富的色彩,同学们想一下一个小小的稚嫩的绿叶变成一片成熟的如火般热烈的红叶,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学生练说)同学们所想的不正是作者所写的吗?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6.色彩的变化总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灵感。看着这季节的色谱,(课件展示四季涌动着生命音符的图画)作者在想——(播放课文录音: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学生置疑:为什么作者说 “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感受着丝丝凉风,望着那满山红叶,作者的思绪不禁飞回到遥远的澳洲,想起了那张名为“秋之生命”的照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课件出示)
(1) 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 用眼睛定格画面,用心记录感受。(读书时,你可以用眼睛做镜头,用手中的笔做快门,从你读到的文字中,定格下你喜欢的画面。将相关语句用“——”划下来,并简单记下自己的感受)
(3) 在读不懂的地方标上“?”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师点拨:
(1) 刚才读书,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和画笔,拍下了几幅清晰的画面?先拍下了哪一幅?
镜头一:
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读中感悟:什么是“静憩”?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了这片清晨静静的山谷中?除了山谷,还有什么?谁能再给我们读出点什么?你们又 “看”到了什么?这是株怎样的枫树?谁愿意让我们感受这枫叶之美?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
镜头二: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师介绍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背景)(学生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心情,组内讨论交流)
看来同学们的心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此时将至暮年,联想到将失去生命的活力,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和无奈。试读出无奈、惆怅的情绪来。
镜头三: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树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
点拨:(1)能谈谈你拍下这幅图画时的感受吗?(照出动词,体会生命的存在)读出你的感受来。
(2)老师也想读读这副画面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师范读)刚才我特别注意xx同学的脸上出现了会意的微笑,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在放小电影?什么内容?能说一说吗?(生叙说)
是这副画美,还是你脑海中的画面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你们的想象才使课文更美,想不想再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3)三幅图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幅?(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生命的意义)
(4)指导朗读,同时让学生自行总结朗读的好方法。(如有感情的朗读,眼前浮现画面读,想象读,边体会边读,联系生活实际读等)
4.是啊,静憩中的枫树固然魅力,而被阳光、被快乐的孩子所装扮的枫树更呈现出它独特的生命之美。枫叶如丹、生命如丹!作者也被这幅画面吸引了,用相机拍下了这幅图画,友人给它取名——“秋之生命”。
5.“秋之生命”?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学生交流)
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作者明白了什么?(枫叶如丹,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在于它本身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追究:如丹的枫叶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经历了春的萌芽,夏的成长,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才有了秋的丰实)
6.自然是这样,人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你是如何长大的?(学生交流)
四、在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李广田在《秋天》中的一段话——(课件出示)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就像这如丹的枫叶!
《枫叶如丹》教学反思
【1】《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虽然该文语言简练,但其含义深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作者对自然界及人世的热爱,包蕴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此可能不易理解。所以,本堂课,我尽量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发现疑难。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难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过程中,我还注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积累了语言,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堂课下来,感觉在朗读的指导不太到位。
【2】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个读、齐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这种“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读,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整堂课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与作者、作品、教师产生共鸣。我还设计富有激情的过渡语,激励全体学生在朗读时努力投入感情,并且都能发挥特长,以优美大方的动作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投入的表现感染着教室的每一个人。如此一来,课堂上没有了繁琐的分析,而是通过学生深情的品读品味,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在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追源溯流"作为一种教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如何使读、写更为密切结合所总结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读写关系和教学原则落到实处的具体途经之一。
如果我们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一般地说,它便经历一个由种子、萌芽、生长以至生成的过程。鲁迅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其作品" 所写的事实,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先生谈论的虽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但很显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把"见过或听过"的"事实"视为"源",而把基于"事实"之上的"改造"、"生发"以至组织成篇,这一先后有序的过程,视为"流"。因此,不难理解,所谓"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创作过程即文章来龙去脉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平常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蕴含较为深刻的意义,所发表的意见包孕较为新颖的思想,却很遗憾地没能得到开掘、拓展、充实、升华,因而使文章流于表面、肤浅和单薄。而写作中的这一致命弱点,又集中表现为思路不畅。畅通思路,需要多管齐下,比如通过广泛阅读逐步扩大认知领域,增长见识,通过讲读教学培育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品质,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向广度、深度推进,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这"多管"中的一" 管",它通过对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其诞生的历程,从而直接对写作起到启发和示范作用。
下面,以袁鹰先生的散文《枫叶如丹》(见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h版第一册语文)为例,谈谈"追源溯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该文写于1983年9月,时作家已近花甲,文章传达的便是他此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一分为二。学生初读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练优美的语言所迷住,赞叹不已。对此,通常的讲读教学,往往止于品味、赏析。"追源溯流"法则要求进一步追问:作者的生花之笔、奇妙之思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物与人,成为作者思考的两个因素,物与人的相映相融,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
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 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 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实际教学中,经过这一番探究,学生对全文脉络颇感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继之以写作知识的讲解,便容易接受了(见下)。
上述分析,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红枫→自然→自然之秋→结实 自然与人世,
红枫→缺少什么→ 处处相通。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但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学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文章的神秘感、恐慌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写作心态。它让学生懂得,无论多么美妙的文章,多么玄妙的思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为学生写作明确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学生,要写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灵潜入生活,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种子",为写作带来"源头活水";需要运用想象、联想,为文章插上高飞的双翼;需要深入思考,赋文章以智慧的灵光;需要筹划布局,优化结构;需要润色语言,追求完美。写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够引导学生的写作从自发走向自觉。
此外,"追源溯流"法对阅读与写作教学若即若离的现状,也有所补益。
依据创作论,"追源溯流"法可以适用于一切文章,但由于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过程不很明显,因而不可能篇篇采用,当然,也无必要。"追源溯流" 法旨在"于文章中发现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师语),达到这一目的就成。当学生明白了写作之道,付诸随笔、日记等写作实践,锤炼写作能力,就可为日后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奠定较为扎实的根基。
观看《香山红叶》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谈观后感受。
上课:
解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枫叶如丹》。(学生齐读)
师:找一个同学来读一读题目。
生1:枫叶如丹
师:好,谁再来读?
生2:枫叶如丹。
师:在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还要想想一下,枫叶如丹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找了两名同学读。
师:谁来说一说枫叶如丹指的是什么?
生:枫叶的颜色很红。
师:很好请坐。在这里我说枫叶是红色的,这可以吗?
生小声议论。
师:它一开始就是红色的吗?
生:不是。它一开始是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
师板画绿色枫叶,然后又画了一个红色的枫叶,讲解它是由绿变红的,用箭头标出来。
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咱们就招几个同学接读这篇课文,一个人读一段。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他挑一挑刺儿。当然,别忘了看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文中的很多句子,带有枫叶如丹这四个字,也把它找出来。
学生接读课文,师生纠错。不好读的句子共同练读。板书易错生字。
引导精读:
师:同学们预习的还不错,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课文中带有枫叶如丹这四个字的句子有几个?
生:三个。
师:分别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生1: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生2: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的那么真切。
生3: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
教师投影出示这三个句子。
师:一共是这三个句子,谁能单独把这三个句子来读一下。
生读,第二句读的不通顺。
师:请坐,第二句话相对来说比较难读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好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句子。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找了两名同学单独读。
师:在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万山红遍,枫叶如丹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生:所有的山都红了,那些红色就师枫叶的颜色。
师:你读一读。
生读。
师:有气势,请坐。
又请了一名学生读。
教师出示枫叶图片,学生惊叹不已。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生:非常美丽。
生:非常好看。
生:美得无法形容。
师:无法形容,我们还是读一读刚才的句子表达一下。
生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指名读。
师:想一想,同学们万山红遍,枫叶如丹的景象是怎么来的?
生:是经过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的过程。
生:……
师:请坐,他就是从春天的萌发,经历了各种风雨挫折,一直到秋天的成熟,(师板书春、秋)才有了这——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师:不仅仅是枫叶,其实世间的万物都是如此,人也是这样。人也要从小的时候经历风雨经历挫折直到成熟。(师板书幼、老)有了这样的过程,才有了这——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师: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妙的,我在读到这儿的时候深有感触,并且做了一首诗,下面我想读给大家听。可以吗?
出示文章第一部分改编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
春天,
绿的世界。
绿,
是播种者的颜色,
是开拓者的颜色。
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夏天,
绿的更浓,更深,更密。
生命在充实,在丰富。
生命,
在蝉鸣蛙噪中翕动,
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
在暴风骤雨中接受考验。
秋天,
丹的天地。
凉风起了,秋天到了。
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丹是成熟的颜色,
是果实的颜色,
是收获者的颜色,
又是
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生鼓掌。
师:我读的还可以吗?谁来跟我比一比?别害怕。
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在咱们班我暂居第二。谁再来?
找了三名同学练读,效果都较好。
齐读。
师:真不错,其实同学们都看出来的,不是我写得好,是作者的文章写得好,我只是稍加改动,建议同学们回去之后,把这一部分背下来,仔细品味一下文章的韵味。
师:下面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第二个句子)刚才比较难读的句子。仔细看看这个句子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师:嗯,声音像百灵鸟一样。
指名读。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满地红叶。
师:在这里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在文章中指的是那一部分?
生: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蹦了出来,她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他们全家的宝贝。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师:我们看到这个句子,自己默读这个句子,在你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默读。
生: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两片枫叶,在枫树下哼着歌。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活泼可爱的。
师: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生找出一些词语。
师:实际上也就是描写小丽贝卡动作的词语。
(出示句子,引导读)
师:想一想画面上除了有小女孩,还有什么?
生回答:红叶,枫树……
师:怎样的枫树?
生:红艳艳。
师:想一想,如果给这样一幅画面取一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生:秋之生命。
师:还可以取什么?
学生小声议论。
师:其实,取任何的题目都不如《秋之生命》显得那样贴切。(板书:生命)想一想如果秋天没了生命,那是什么样的秋天?
生:死气沉沉的。
生:冷清的。
生:令人感到寂寞。
生:凄苦。
师:用的词语非常好,正是有了生命,秋天才显得那么美,世间万物也是因为有生命才显得那么美。
出示第三个句子。
师:这一次,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自己来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谁来把你的体会,通过你的读让别人感受到。
生读。
师:听你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词,是哪一个?
生:长久。
师:为什么?
生:……(学生无法表达)
师:请坐,你心里明白但是表达不出来,这也很正常。你想,春天的嫩芽那是长久的生命吗?
生:不是。
师:那是蓬勃的生命,但不一定是长久的。只有经历了风雨挫折,那才是长久的生命。
指名读。
师:当你考试考不好的时候,你气馁吗?
生:气馁。
师:那坏了,应该怎么样?
其他学生:不气馁。
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怕不怕?
生:不怕。
师: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呢?
生:更不怕。
师:那么,你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希望同学们也这样去做。
教师出示图片。
师: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总理亲切拜望了三位。
教师简介季羡林、何泽慧、钱学森。
拓展训练:
师: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人生的幼年时期,可以说正在人生的春天,在将来的道路上你可能会遇到风风雨雨,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你打算怎么办?先不要急于回答。现在老师要你想几句话送给一个人,送给未来的正在遭受挫折的你自己。想一想你会跟未来的你说什么?
教师指名说。
生: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勇敢面对。
生:我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勇于克服,不要胆怯。
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师: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你要勇敢的面对困难,不要怕。
师:真好,直接跟未来的自己对话。
生:,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勇敢的前进。
鼓掌。
生:遇到困难你要勇于接受,跨过坎坷。
鼓掌。
师:下面同学们把这些话写到你的书上。
学生写。
师:秋天已经到来,有时间同学们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这迷人的景色,并且找一片你认为最美的叶子,把你的话写到上面,把这片叶子放到你珍藏的笔记本里,等到将来有一天你可能在翻阅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你曾经是这样鼓励自己的,你会为自己的话而感动的。
下课。
读《枫叶如丹》有感
《枫叶如丹》是袁鹰写的一篇散文,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满着诗情画意。《枫叶如丹》就具体的上特点,我十分喜欢它。
《枫叶如丹》这篇文章大自然的景色描写,写出了从绿到丹的孕育,写出了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每一个都需要遇到困难,才能健康成长。
“不经风霜,红叶就没有光泽和精神。”枫叶如丹,正是它同风霜搏斗的战绩,正是它的斑斑血痕。每个人都要接受这么一个过程: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所以我们只有克服困难,不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掉眼泪,才能有真正的美,成熟的心理与稳当地做事。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随着一阵内心的歌声有感而发,我已经明白了经历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傲霜斗雪的腊梅,它的精神不正好和枫树一样吗?我要学习枫叶,学习腊梅,面对挫折要勇敢地跨越,使自己快快地真正成长!
读《枫叶如丹》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孕育、诞生、长大、挫每个人的一身都会经历孕育折才会成熟 儿挫折其实就是人生中的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今天我读了《枫叶如丹》这篇课文,它就印证了上面这一段话。我喜欢枫叶,我更喜欢它那艳艳的红那红多么耀眼,多么夺目,是它见证了枫叶在这世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那铺天盖地的红给深秋带来了暖暖的生机。
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你知道贝多芬吗?你听过〈〈命运交响曲吗〉〉?你知道贝多芬的命运多么坎坷吗?贝多芬从小就开始苦练小提琴和钢琴,12岁便入宫成为了钢琴师,可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不幸“母亲的去世,耳朵的失聪``````”但这些挫折并没有使他畏缩不前,他以他对音乐无限的热爱,创作了大量珍贵的乐曲,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贝多芬战胜了命运,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只有经历过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读到这里我真想去看看那满山遍野的枫树林,去领略一下他那经历风霜后美。我也要学习枫叶勇敢地跨越挫折,得到真正的成熟
《天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分析: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骏马奔腾图”。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3.(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怎么样些才漂亮?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
5.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了解飞廉),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6.出示课件: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3.全班齐读课文。
二、积累、运用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中的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天马”展开叙述,你们认为课文围绕这一点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呢?(旅游标记;介绍来历;介绍外形;名称由来;点明意义。)
2.同学们谈得很好,课文基本上是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描写“天马”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对课文层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纲笔记写下来。
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你对马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象征了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拓展练习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与马有关的艺术品、名画、音乐。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并能说清喜爱的原因。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抄写喜欢的词语。
3、课外阅读《战马的精神》《马踏飞燕》
板书设计:
马 天马
青铜雕刻 神--力量、自由奔放、腾空飞速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形--马踏飞燕(龙雀)
兼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挂图、课件
一、教材简析
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第九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但是有四点比较明显的变化。①“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这些词句并非如前几册那样表示保底的学习内容,而只是象征性地提示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②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③前八册“语文天地”里面有一至二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自主处理这些自读课文。从第九册开始,“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应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④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是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43个生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在阅读方面,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形阅读
5、写作的要求仍然沿用“习作”的提法,重点还在于体会写作乐趣和练笔。要防止写作教学揠苗助长的倾向,不应用写作知识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本册写作方面的教学要点是:①练习给习作写评语。②详略分明。这一点超标,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处理,或或尝试,只体会不要求实践,或暂时搁置。。
三、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班级学习风气良好,同学之间能相互团结互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有个别同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习作方面还不错,能大胆想象、自主作文,本学期将继续努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四、教学措施
1、要以《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五、课时安排
《天马》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活力的课堂。在《天马》这课的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一下。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体会是:“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展示直观“天马”图、或搜集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得快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学生语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参与交流,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促进文章的感知。
[《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枫叶如丹》一课的教学反思
《枫叶如丹》 是一篇抒情散文,本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学生由于年龄及人生阅历所限不易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去感悟、去发现疑难。尔后,我再根据疑难有地放矢的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点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对文章有所感悟,如:作者在清晨来到院中看到这红艳艳的枫叶竟忍不住回到屋中取出相机想把这美丽的画面永远留下来,谁知返身回来后,细细端详时,却感觉到缺少了些什么。“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这是为什么?通过小组探究,学生联系后文弄清了作者是在这里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并加深了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意的理解。
在感悟过程中,我还注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从而积累了语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本课教学中,我对于学生放手程度还不够,“扶”得还是多了些,归根结底,只有学生们自己感悟的东西才对他们最有用、印象最深刻。
《枫叶如丹》教学反思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理解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然后让生齐背《山行》这首诗,解读“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自然导入《枫叶如丹》的教学。这样做为的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自读课文、初步体会。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丹”的本意是什么?(红色)课题又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枫叶像红色)
师:作家袁鹰没有把课题写成枫叶是丹,而写《枫叶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各自读书,读书时顺手把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画下来,你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把你的读书感受,读书疑惑简单地在书边写下来。相信用心读书,你会有新的收获。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的感受肯定是多样的,一些学生喜欢第一部分,因为语言优美,有的学生喜欢文中的人物莉贝卡,有的喜欢文中的好词佳句,有的喜欢美丽的枫叶……这时我选择了“语言美”和“莉贝卡”切入到课堂教学。前者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来让学生领悟其语言的韵味,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后者在文中是一个鲜活的、跳跃的、快乐的生命,蕴含着“秋之生命”这个主题思想,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去读、去悟、去议、去品,让学生确实有所感悟。
三、交流体会、品读感悟。
师:同学们读的真美,散文就应该读出美味。那同学们在读书中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吗?交流一下。
交流并引导学生美美地读。师引,书读得这么美,在读书中有自己的体会吗?或有疑惑吗?
交流。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这是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吗?(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散文它不讲故事,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用心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学生读书
师:看着大家读书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选择你感触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倾听。
交流1——7自然段,通过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品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动与郁闷,从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让学生感悟,理解这一部分,背诵积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叙述今年五月访问澳大利亚,看到株枫树如凄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有了活力那株枫书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
品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大家很会听作者对你低低的诉说,这其实是在和作者做心灵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来有去。你们刚才只是向作者索取了,只是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点什么。所以下面还要用心灵去倾诉。把你最想说的好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
学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领略枫叶如丹的韵味。
……
课后反思: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想以读促学,以读促教。
一、通过三个大环节和学生一起读书。一是初读,用心读文,读通、读美;二是和学生一起到文中倾听作者的心声;三是让学生去倾诉,倾诉自己在读完课文之后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观。
二、本课的题目《枫叶如丹》含义不易理解,我在上课之初给学生置疑惑,然后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来体会课文题目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从课上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三、教师不能灵活驾驭课堂,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玑。但在这节课上,没有能充分尊重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尤其在处理初读课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时,有的同学此时就开始谈感受,而我却被教案束缚,如果能就学生的发言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通过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能教学效果更好。
四、一味重读,却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倾听、倾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处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却不到位。如果能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枫叶如丹”的滋味,本课才会真正让学生受益。今后在我自己备课时要锻炼自己深入浅出的本领。
五、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不能落实“三维”
在后半节课我感觉自己的激qing有些过度,讲解得过多,学生的自读、自悟少了,使学生的感悟不能更加深入。如果多一点时让学生再读、再悟,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