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蒹葭》教学设计(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蒹 葭
选自《诗经·秦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读题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___的情感。
四、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板书设计
蒹葭白露道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为霜
未晞
未已长
跻
右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给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在练习本上写)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这时铃声响了,我还是问道: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的微笑吧。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蒹葭
情景交融
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地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
[案例导读]
师: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请把导语读一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摇荡……这些景物,在心中荡漾爱意的人们的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多一些期盼,多一点幽怨……
师:“雎鸠啼鸣”,是一种意境。“荇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摇荡”,这都是景物,也都是意境。见到这样的描写,见到这样的意象,人们都会有一些感怀,或者一些联想。所以说,在心中荡漾爱意的人们的眼中,看到这样的景物,就会有一些感受,读《蒹葭》也是这样。好,大家把《诗经》的简介读一读。
评点:情景再现,诗意导入。语言优美,营造氛围。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师:这是基本的文学常识。继续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蒹葭》是出自《诗经·秦风》的一首爱情诗,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
师:请把“爱情诗”旁批在课题上。“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这12个字也要做课堂笔记。“婉约”就是“委婉含蓄”,“柔美”就是“轻柔的,美好的”。继续来。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叙事抒情。
师:将“情深景真、风情摇曳”8个字旁批在课文上。“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注意这个量词“章”,它不叫一“节”,叫一“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好,我们开始诗歌吟读。
评点:明确类型,指出风格,点明意境,分析结构。宏观把握,提纲挈领。
(屏幕显示)诗歌吟读
师:大家读一遍《蒹葭》,我听一下,“蒹葭”,读。
生齐读全诗。(语速稍快。)
师:好,语速要略加调整。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向往、追寻,所以情感的氛围要通过语速表达出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就是轻柔的、充满向往的、充满爱意的朗读。再试一次。“蒹葭”,读。
生齐读全诗。(学生深情地读,语速降下来了。)
师:读得好!你看,这一遍感觉就不同啦。还有几个地方要读好:三句“所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三句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美人啊,就在那个地方!还有三个“宛如”,好像在那里,本来已经看见人了,但是又好像不在,有点遗憾,“宛在水中央”,这个“宛”字要读得重一点。好,再试。“蒹葭”,读。
生齐读全诗。
评点:三遍朗读,两次指导;根据学情,给出方案:调整语速,读出期盼,读好重音。技巧点拨,四两千斤。
师:读得好!下面我们就细细地读,把字词弄懂。“蒹葭苍苍”,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师:把注释读一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蒹葭(jiānjiā):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深青色。
所谓:所念。伊人:那人,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指所在之远。
溯洄(sùhuí):逆流而上。
从:追寻,追求。
道阻且长:道路艰险而又漫长。
溯游:顺流而下。宛:宛如,好像。
师:这一首诗极具表现力,三章都是写追求而不得,而且这种追求是很艰苦的。“溯洄从之”,首先是逆流而上,然后再是顺流而下。所以把逆流而上写在前面,就更加的艰苦。这样的细节就有很好的表现力,继续,“蒹葭萋萋”——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萋萋:茂盛的样子;苍青色。
晞(xī):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ī):高,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坻(chí):水中高地。
师:这首诗的表现力,表现在追求的时间在不断地延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实际上都是在写时间。还表现在地点的变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继续读,“蒹葭采采”——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的意思。
已:止,完。
涘(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
沚(zhǐ):小块陆地。
师:用三章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是诗经里面最有意味的一种艺术手法。重章叠句,它的魅力就在于反复、强调,同时增加抒情的效果。只用一章,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表现力的。三章其实就是一章。但是,变角度,用反复的方式,用变化的手法来抒情,这就是意味。大家看,多美的结构,多美的文面。这种诗歌的章法摆在我们面前,就是审美的。
(屏幕显示)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师:好,继续来,大家读译文。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深秋的芦苇啊莽莽苍苍,清晨的白露啊凝结成霜。我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啊,隔着水在那遥远的地方。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宛如在那水的中央。
深秋的芦苇茂盛无边,清晨的白露还没晒干。我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啊,在岸边有水草的地方。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险阻难以登攀。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又在水中高的地方。
师:那是多么美丽的身影啊,让“我”非常的向往,不管她在什么地方,“我”都要继续地追寻她。“深秋的芦苇”,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深秋的芦苇多么茂密,清晨的白露还没全干。我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啊,远在水边那个地方。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险阻而又曲折。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到了那水中小洲之上。
师:终于没有见到心中的伊人。咫尺千里的遗憾、怅惘,留在了追寻者的心中。好,我们各自背诵《蒹葭》,开始。
学生背诵。
师:好吧,古人说:“三章只一意。”就是说,三章就是一个意思:寻觅、追求。我们用朗诵的口吻来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背。
学生齐背。
评点:理解词语,知晓大意,小步轻迈,平稳扎实。穿插讲析,层层深入,变换节奏,轻盈灵动。
师:谢谢大家。我们继续学习,品析这首诗:美感品味。
(屏幕显示)美感品味
师:我们把品析的内容放在最基础、最基本的内容之上,感受一下它的美感。看,三章,重章叠句是一种美感,一唱三叹是一种美感,虚无缥缈是一种美感,追求不懈是一种美感。大家再看,这样一些美感是需要我们进行基本的了解的。“表现出结构与抒情手法美感的一种章法”,什么叫章法呢?就是文章的`结构;“表现出诗歌起兴之美的诗句”,什么叫起兴呢?就是先不直接地写故事,写事件,而是从远远的地方写起。“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8个字”;“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写美女的诗句;“最有音韵美感的一个章节”,这“五美”都在课文里面。需要我们概括出来的,是这首诗表现意境之美的一个四字短语。好,观察一下,然后读一读课文,我们就可以发言啦。
(屏幕显示)
美感品味
表现出结构与抒情美感的一种章法:
表现出诗歌起兴之美的诗句:
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8个字:
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
最有音韵美感的一个章节:
需要我们概括出来的表现意境美感的一个四字短语:
学生默读,思考问题。
评点:设计活动,激发兴趣。六个问题,启迪思维,涵盖全面,突出重点。
师:好吧,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举手说话。先选容易的说也可以嘛。
生1:表现出诗歌起兴之美的诗句应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和“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师:先言他物,然后再写事情。起兴(xìng)之美,我们有时候错把它读成起兴(xīng)之美,应该读成起兴(xìng)之美,就是先写一种事物,这种事物能够营造出一种意境,然后再写故事,就更有味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茫的,一望无际的芦苇啊,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朦胧的、阔大的环境,苍茫的环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所适从、沉郁,在这样的起兴之下,然后写故事,这种意境就更加的深远。好,继续说话。
生2: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8个字应该是“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反复咏唱,“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这就是一唱三叹,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一种坚持不懈的追求,哪怕面对的是很难追寻的事物。
生3: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应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师:朦胧的美感。还有直接地写美人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流传最为广远的八个字。“在水一方”这四个字在现代生活里面比比皆是,它表现的就是一种意境。那么章法呢?四个字,我说第一个字,“重”。
众生:重章叠句。
师:重章叠句。一章、两章、三章,重章;叠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反复出现;“宛在”“宛在”“宛在”;“在水”“在水”“在水”,都是叠句。最有音韵美感的一个章节,肯定无疑的是第一章,太有韵味了,读起来让人陶醉。
师:最需要我们概括出来的表现这首诗意境美感的一个四字短语,哪位来试一下?它是怎样的一种美感呢?
生4:应该是“所谓伊人”四个字。
师:“所谓伊人”,现在不在课文里面,需要我们概括。其实老师在课文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好,请你来。
生5:朦胧悠远。
师:朦胧的,悠远的,可望不可即啊。看见了,一过去又没有了。好,你来说。
生6:朦胧柔美。
师:朦胧的,柔美的,多好啊!——你来说。
生7:我也觉得是这样。
师:哦,一样的,总之就是一种朦胧的美感。
生8:我觉得应该是缠绵悱恻。
师:哦,缠绵的,悱恻的。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到缠绵的时候,美人还没有找到,还在追求之中。当然这种情感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很缠绵啦,不断地寻觅,多么执着的追求。
生8:我觉得是婉约柔美。
师:婉约柔美的,多好啊!声调一点都不铿锵,而是表现出来的是那种怅惘之情啊!还有吗?你来说。
生:婉约朦胧。
师:哦,婉约的,朦胧的。——你呢?
生9:我认为是清新怅惘。
师:清新的,多么纯美的感情啊!怅惘的,求之而不得呀!
评点:课堂交流,思维碰撞,如泉激石,轻波微澜;如花绽放,朵朵明艳。
师:好,我们来看吧。老师给大家作一下小结:
(屏幕显示)表现出结构与抒情美感的一种章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师:表现出结构与抒情美感的一种章法是“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这种章法在现代诗歌里面也比比皆是。余光中的《乡愁》,典型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所以,重章叠句不仅仅是章法之美,更重要的是抒情。一唱三叹,反复咏唱。
(屏幕显示)表现出诗歌的起兴之美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师:表现出诗歌的起兴之美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连续三个句子。它们营造的是意境,这种意境是很苍茫的,和整首诗的意境极其吻合。它没有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没有那样一种快乐的、热烈的氛围。
(屏幕显示)
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8个字: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8个字: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屏幕显示)
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极具人物形象之美的两个字,就是“伊人”,那个人啊,我所爱的那个人啊。“伊人”,在日后的阅读中,人们欣赏为“秋水伊人”,所以说是“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朦胧的、清新的、美好的意境。
(屏幕显示)
最有音韵美感的一个章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屏幕显示)
师:需要我们概括出来的表现意境美感的一个四字短语:“朦胧空灵”,还可以是“朦胧悠远”,还可以有“如梦似幻”。
评点:教师阐释,贯通古今,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语言优美,动人心弦。
师:好的,下面我们就做一点优美的课堂学习笔记。具体给大家讲五个方面的知识点。
(屏幕显示)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复沓的章法,递进的层次,时空的变化,往复吟咏的抒情力度,余韵悠悠的艺术效果。
师:复沓的章法,一章一章又一章;表现出递进的层次、变化的时空。这三章里面的时空的变化是很耐人寻味的;因为反复,所以抒情的力度增大,表达出余韵悠悠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艺术魅力。
(屏幕显示)
秋景起兴渲染氛围
景致萧瑟苍茫,氛围沉郁凄清,怅惘之情,笼罩全诗。
师:第二个知识点:秋景起兴渲染氛围。每一章诗前面的两句,其作用太微妙了。景致萧瑟苍茫,氛围沉郁凄清,怅惘之情,笼罩全詩。起兴渲染出来的氛围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怅惘的感觉。
(屏幕显示)
意象幽远手法生动
深秋清晨,芦苇苍莽,露重霜浓,水长路远,伊人难觅,思念难了;以景衬人,情景交融。
师:第三个知识点:意象幽远,手法生动。蒹葭是一种景物,在诗里面也叫意象;白露也是意象;又长又远又艰险的道路也是意象。深秋的清晨,芦苇苍莽,露重霜浓,水长路远,伊人难觅,思念难了。这都是以景衬人,于是情景交融。为什么写水呀?水天茫茫;为什么写路啊?山高路远。都是为了写人。
(屏幕显示)
意境凄美朦胧悠远
秋水伊人,在水一方。但望穿秋水,艰难追寻,可望难即。诗境飘渺、朦胧、迷离、凄美。
师:第四个知识点:意境凄美,朦胧悠远。意境就是作品里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情境。秋水伊人,在水一方。但是望穿秋水,艰难追寻,可望难即。“秋水伊人”和“望穿秋水”,这两个“秋水”不一样,“望穿秋水”是眼睛都望穿了,但是美人啊可望难即,远远地看着,就是不能走到她的跟前,不能向她表示一下自己的爱意,于是这首诗的诗境就是飘渺的、朦胧的、迷离的、凄美的。
(屏幕显示)
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追寻的过程顽强执着,永远寻觅,无怨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美的人性。
师:第五个知识点很有意思。难道说一个如梦似幻的女子,真的有人不懈地去追求吗?根本见不到人啊。于是就有人说,这一首诗很有象征的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表现的是一种坚持,对美好向往的不懈的追求,追寻的过程顽强执着,永远寻觅,无怨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美的人性。这就是这首诗带给我们的言外之意,非常富有哲理。
评点:生动讲析,学生笔记。写法归纳,画龙点睛。语言工整,诗意浓郁,如锦添花,如画着色,美不胜收,风情摇曳。
(屏幕显示)
练习指导
一诗之美
一章之妙
一句之情
一词之味
师:学习蒹葭,把上述五个知识点掌握下来,然后会背诵、会默写,就行啦。现在老师还告诉你们怎么去写赏析文字。
一诗之美”,就是《蒹葭》这首诗,你或者写它的章法之美,或者写它的意境之美,或者写它的含蓄之美,或者写它的哲理之美,等等,你的欣赏的文字就可以写出来。
“一章之妙”,比如说第一章,它的起兴之妙,它的音韵之妙,意象之妙,你的欣赏文字也就写得出来。
“一句之情”,比如“重章叠句”,我们专门分析“道阻且长”这样的句子,它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种追寻,那样一种坚持,那样一种对爱的不舍,同样的能够写出赏析文字来。
“一词之味”,专门分析一个词,也能够写出赏析文字来。比如《蒹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三章一共有六个“从”!这是罕见的语言表达现象,六个“从”,一定是有深刻的意味的,你就专门分析这个“从”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味、情致和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一篇小小的赏析文又出来了。
所以写诗歌赏析文可以这样:一诗之美,一章之妙,一句之情,一词之味。我们就可以着笔了,就可以开始你的赏析。
评点:一篇一章,一句一词;角度精美,高度凝练;技巧点拨,锦上添花。
师: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吟诵琼瑶改写的《蒹葭》。在水一★WWW.BAIHUAWEN.com★方,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师:永远的迷惘啊,永远的追求!好,下课!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
《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中国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
1. 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 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欣赏、感受)
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
1. 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蒹葭》属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表现手法
1.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2. 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 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 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 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 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点评】
《蒹葭》虽属经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复沓等《诗经》篇目固有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有“有劲使不出”之感,对怎样处理课文,怎样深入文本,怎样品味意蕴,难以把握拿捏不准。
这一设计,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圈可点颇多。
以读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师能紧扣文本特点,以读为抓手,一读再读,以读促教,值得肯定。显然,学生于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逐渐理解,在读中品味涵泳,在读中浸染积淀。这既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更为学生古典素养的形成添砖加瓦,可谓一举多得。
纲举目张,凸显主体。学生读毕,沈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别具匠心。答案“朦胧凄美”四个字,既是本诗“主旨”,又是教学“总纲”。整节课就围绕“追溯”这四字来源做文章。从“景物特点”到“情境氛围”;从“追寻过程”到“主旨探究”,无一不为此展开。其中,学生必定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之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便成了十足的“领路人”和“旁观者”, “主导”与“主体”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体生动地呈现。
问君何能尔?不难发现,奥妙在那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上。可见,教学设计之关键在设计“问题”,关键看能否抓住核心,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点沈老师做到了。
从容舒缓,激发想象。从容舒缓是指教学的各个步骤环节,从“听读”、“赏读”、“议论”、“小结”到“拓展”,不徐不急、缓缓展开,其中又非同一步调,而是张(“议”环节)弛(“读”环节)有度,很有节奏。加之多媒体音、像等手段的介入,使“课如其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给课堂营造了诗意的氛围。学生的思绪也就像插上了翅膀,飞翔在朦胧凄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使有限的文字幻化出无限的空间,使教学收到了“尺水兴波”、“尺幅万里”之效。
当然,本文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稍欠翔实,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教者对相关环节的设想或意图应做必要交代,以便人们一目了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