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P58~59页教学目标:这次为您整理了质数和合数说课稿最新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片断】
“前面,我们按照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今天我们能否重新给自然数分类呢?”说着,我在黑板上板书了“自然数”三个字,并在下面画了一个椭圆。
生①:“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类。”
生②:“不对,还要再加上‘1’才行!”
生③:“我也同意把自然数分为三类,就是‘1’、‘质数’和‘合数’。”
她把“1”画在一个小小的圈里(上图①),“为什么把‘1’画在这个小小的圈里呢?”我不解地问。
“因为只有‘1’啊!”她更不解地看着我。
“你觉得‘1’只有一个,是吗?”
女孩点点头。
“‘1’虽然这一类只有一个,可它也是一类啊,对不对?是一类就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吗?”我问大家。
“是的。”全体同学作答。
“那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吗?”(如图②)。
“可以。”
“那你们再来猜猜看,在非零自然数中是质数多还是合数多?”
“因为质数和合数都有无限多个,所以应该画一样的。”
【分析】
1、片断重在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1”在非零自然数的这一次分类中到底占有几席之地?一个是“质数”和“合数”两者中谁的个数更多?第一问题学生可以丝毫不经思考地把“1”圈在一个很小的圈里,这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因为“1”就只有一个数,而质数和合数有那么多,就应该在那个集合里画一个小小的圈。可是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尽管“1”只有一个数,质数和合数各有那么多,可“1”在这里它也代表着一类,类与类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各有自己的特征,所以把非零自然数的分类作了上述处理。
2、学生从1~12这12个数的分类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质数少于合数,于是大多数人认为质数少,合数多。那么教师就要借助于“自然数个数、有没有最大自然数”等学生的已有认识进行有效的迁移,逐渐浸润“极限”的思想,让学生在朦胧中感觉两者皆为无限多。在这里,教师就要打碎学生初步的、原生态的固有思维习惯,把它调整到数学的、合理的、有挑战性的思维平台上来,这是又一次思维水平的提升。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共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五个生字“毛、戏、少、急、气”,要求拼读的音节四个以及新授的笔画“横折弯钩”,第三部分是带有“j q x ”的音节,前两个是三拼音,后几个要求正确拼读并勾一勾,第四部分是写字训练,要求描摹“气”和“少”两个字。
二、 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识字目标: 认识本课5个生字:毛、戏、少、急、气。
到本课为止,学生们的识字量不足一百字,识字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我对每个生字的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 这将在下面的教学实录中为大家一一说明。
2、朗读目标及拼音目标: 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在儿歌中复习拼读带有声母j、q、x的音节,学习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这课课文在“学拼音读儿歌识字”阶段、让学生在儿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借助生动的语言环境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中巩固拼音的拼读,建立识字和拼音的双向联系、在课上创设各种环境引导学生反复读儿歌,帮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儿歌,熟读成诵。读儿歌时注意纠正“毛茸茸、着急”的读音。
3、写字目标: 学习笔画“横折弯钩”,并按笔顺正确描写“气、少”两个字。
通过之前对学生的描字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在田字格中将笔画简单的字描写好的方法,本堂课的写字目标重在继续培养学生按照课本“笔顺表” 独立学习写字的能力,同时学习笔画“横折弯钩“另外,在写字时,学生们保持写字姿势的持久性差些,因此,我十分关注学生保持正确的握笔以及书写姿势。
(二)关于教学的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 我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四个板块。
板书(一)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二) 读儿歌,学生字。
(三) 学习三拼音,巩固拼读
(四) 复习生字词语,指导描写,
第二版块是一个重点板块,其中包括三部分:
1、听录音,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听录音,读文学字;
3、熟读成诵,再次感悟;
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从整体到部分,最后还是回到整体的一个过程、下面,请看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在实录中,我将更具体地为大家说明我的教学意图。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 看图说话
1、说说图上画了谁?(生回答)它们在做什么?
师小结:一天,母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到草地上捉虫吃。毛茸茸的小小鸡快乐地做游戏!(随机出示)
xì
1、毛茸茸 做游戏
(1)点着词语:毛茸茸
(2)刚才谁的耳朵灵,听到这个词语怎么读?
(请读――开火车读――前后左右读――-重复齐读)
(3)老师这里就有一只毛茸茸的小鸡,谁愿意来摸一摸?
(4) 刚才小鸡摸在手里是什么感觉?
师小结:软软的、毛毛的就是(毛茸茸),再读一遍。
xì
2、毛茸茸的小小鸡在绿草地上做游戏!(点着词语:做游戏)
(1) 谁来拼读?“戏”(指名拼――开火车拼――齐拼――读读词语)
(2) 你们以前做过哪些游戏?(老鹰捉小鸡、抓人、丢沙包……)
小结:小朋友们下课在操场上、走廊里玩耍也就是在游戏。
3、太阳下山了,小小鸡的游戏该结束了,老母鸡开始数小鸡喽!
揭示课题: j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辨析。
2、能熟记20以内的质数。用筛选法编制100以内的质数表,掌握初步分类的数学方法。
3、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及其特征。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准备:
1、学生有关质数合数的学具:1-12的约数的纸片(学生已经提前写好),教师准备也准备相同卡片。
2、1-100的数表 (学生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依次划去了2、3、5、7的倍数,2、3、5、7本身留下。)
3、课件或小黑板写好了判断题,填空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2、找出13、14的约数。
14的约数中包含2,那14就是2的倍数,它能被2整除,这样的数又称为什么数?
引入复习偶数和奇数的意义。(板书)偶数和奇数是把自然数按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呢?(板书)
你能说出1-12中的奇数和偶数各有哪些吗?(生答后,师板书)
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奇数加奇数等于什么数?(偶数)8等于哪两个奇数之和呢?(板书8=3+5)
这道简单的算式却符合世界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200多年前德国的一位数学教师歌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这个猜想目前因没人能全面证明而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你对这个猜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什么叫奇质数?师:奇质数是指又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
生:那什么叫质数呢?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数这个新名词和它的伙伴“合数”。
二、 新授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写好了1-12的约数情况的学具纸片,
例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
1的约数: 2的约数: 3的约数: 4的约数:
5的约数: 6的约数: 7的约数: 8的约数:
9的约数: 10的约数: 11的约数; 12的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归纳。
1.按这些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分组讨论后汇报。
3.引导学生说明:
有一个约数的。(板书:有一个约数的)
有两个约数的。(板书:有两个约数的)
有三个约数的,有四个约数的,有六个约数的。
教师提示:像有三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约数,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一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为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板书:有两个以上约数的)
(二)按约数个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成三种情况。
1.分组再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3.引导学生说出:1的约数是:1(板书:1的约数:1)
有两个约数,它们分别是:
板书:2的约数:1、2
3的约数:1、3
5的约数:1、5
7的约数:1、7
11的约数:1、11
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它们分别是:
板书:4的约数:1、2、4
6的约数:1、2、3、6
8的约数:1、2、4、8
9的约数:1、3、9
10的约数:1、2、5、10
12的约数:1、2、3、4、6、12
(三)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1.观察2、3、5、7、11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2.观察4、6、8、9、12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3.教师明确:根据这些数约数的个数的多少,给这些数分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
(四)质数、合数的定义。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板书)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3.教师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一个约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又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
(五)按约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分类。
1.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那么,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三类:质数、合数和1
2.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找什么?
关键:找约数的个数。
(六)教学例2.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熟练运用找约数的方法,这种做题法是做对题的关键。
2.反馈练习: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 21 43 67
(七)介绍100以内的质数表。
1.除了用找约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2.用质数表检查例2
检查方法;表中有17、29、37,说明是质数;
22、35、87表中没有,又不是1,说明是合数。
3.教师提示:要熟记20以内的质数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四、课堂练习
1.下面是2到50的数,下话画掉2的倍数,再依次画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画掉),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最早使用上述方法来寻求质数的人,是古代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教师提示: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式找质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这种方法找100以内的质数。
2.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在指定的圈里,再用质数表检查。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学号牌、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快点告诉我你的学号,学号是每位同学在这个班级的数字代号,每个人对自己学号的数字都会有特殊的感情,是吗?谁愿意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是个怎样的数呢?……
二、引入:刚才很多同学在介绍学号时很多用到了奇数和偶数的知识,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哪些人学号是偶数呢? 都站过了吗,可见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三、探究新知:这节课我们换个角度,通过研究因数进一步来研究自然数,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1、写因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对不对,那么请你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在写之前请一两个同学说说写因数的方法?说完后然后学生现在开始写因数,就写在学号牌上。(要求:写因数时要求完整、工整、有规律。)
2、交流:请1—12号同学汇报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教师板书。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观察黑板上这些数字的所有因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板书: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 板书完成:有一个因数:1
有两个因数:2、3、5、7、11、
有两个以上因数:4、6、8、9、10、12
(1)质数
师:先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特征,谁能发现:他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板书
命名: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质数(或素数)(课件),齐读后特别强调“只有”两字然后个别读,最后再齐读)(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再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质数。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大的呢?
(2)合数
师:再看4、6、9、10等这一类的数,它们的因数跟质数的因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应强调两个以上或至少有三个因数
命名: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合数。(板书:合数)(课件)齐读概念
所以质数和合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再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然后问为什么。问: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合数也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大的呢?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分类: 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明确用三分法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三类
13号到27号的同学看看你们手中的因数也就这三类
判断你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并告知理由。
(二)动手实践,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1、51,是质数还是合数?要想马上知道一个数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过渡)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我们一起制作一个质数表,拿出100以内的数表,想想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
2、刚才,我们有些同学接受任务后,有的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说说你们是怎样找的?(把质数留下,其他的数去掉,古代数学家就是用这种筛选的方法制作质数表的。我们都来筛吧!)
3、怎样筛选的更快?……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制成了100以内的质数表。你们真了不起!
4、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体会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发展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学生练习卡。
预习提示:
(一)回顾旧知
1.非0的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数和( )数。
2. 能被2、5、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2、3、5的倍数特征的?
(二)尝试探究
1.根据前面研究数的经验,选择一组数进行研究(如:1——20各数;20——25各数; 100——200各数;200——400各数)。
2.写出这组数中各数的因数,并根据它们所含因数个数的情况进行分类。
3.仔细阅读教材第23页,填写书中表格。想一想:根据因数个数的情况,这几类数分别叫什么数?
(三)在研究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师: 通过检查同学们的预习作业,我发现大家对因数、倍数等旧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现在,我们针对“回顾旧知”部分进行一下交流:按是不是2的倍数作为标准进行分类,非0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生:可以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
师:我们是怎样研究2、3、5的倍数特征的?
生1:我们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时,是先写出几个数,然后再来研究它们个位上数的特点,然后发现规律。
生2:我们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时,是先找出5的倍数,然后再来研究它们的共同特点。
生3:我们研究2、3、5的倍数特征时,都是先写出一些数,然后再来研究它们的特点。
师:对,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数的研究,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这是我们最近研究数的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个新的概念是什么吗?
生(齐):质数和合数。
(板书课题:质数与合数)
师:通过检查同学们的预习作业,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了1——20这组数进行研究,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1:我开始用的是20-25这几个数,可是数太少了,发现不了规律,后来我又加上了1——19这些数。
生2:如果选择的数太多,比如找100——200的每个数的因数,研究起来太麻烦了。
生3:选择的数太大,研究起来也比较麻烦。
生4:我看书上让我们找1——20各数的因数,我就用这组数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是对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一般都要先从较小的一段数入手研究。
[评析:精简的复习,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迁移学习经验,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1:我知道了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生2:我知道一个数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与它所含因数的个数有关。
……
师:同学们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已经解决了这么多与质数、合数相关的问题,真了不起!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吗?
生1:我想知道怎样才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生2:这两种数与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有什么关系?
生3:为什么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4:0是什么数?
生5:有没有最大的质数?
……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大家独立预习的基础上,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关于质数与合数的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1)结合“预习提示”的尝试探究过程,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吗?
(2)举例说明,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自然数还可以怎样分类?
师: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效交流,看看你们能否达成共识,并进行合理分工,一会儿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融入其中。
[评析:从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出发,顺应学生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要求的引领,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展示交流,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都完成了学习任务,接下来我们要展示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一直以来大家的汇报交流都很好,很有成效,希望同学们今天也不要紧张,积极交流。在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不懂的问题、或者想要给他人补充,都可以主动提出来。
(第五小组先来汇报第(1)项学习内容)
生1(边用展台展示1—20各数的因数及23页分类表格边汇报):我们写出了1—20各数的因数,把2、3、5、7、11、13、17、19这些数分为一类,它们只有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把4、6、8、9、10、12、14、15、16、18、20这些数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有两个以上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自己一类,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生2板书: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生3:你能具体的说说为什么2、3、5……是质数,为什么4、6、8……是合数吗?
生1:2的因数只有1和2,3的因数只有1和3,,5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5,7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7,这些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所以它们就是质数。4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6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所以它们是合数。
生5:我来补充,4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4,还有因数2,6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6,还有因数2和3,8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8,还有因数2和4,所以它们都是合数。
生6:为什么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1: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2:我来补充,因为1只有它本身1这一个因数,而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有两个以上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7:1只有一个因数1,它既不符合质数定义也不符合合数定义。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三小组来汇报第(2)项学习内容。)
生1:我们可以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比如11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就是质数。再比如15的因数有1、15、3、5,它除了1和15还有别的因数,它就是合数。
生2:我认为这样判断更简便,如果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因数,它就是合数。
生3: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只要能再找出它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比如12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还是2的倍数,所以12是合数。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生:除了 1和它本身是否还具有其他因数。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就是——-。
生(齐):质数。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他的因数,它就是——。
生(齐):合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质数吗?
生1:23是质数,因为13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
生2:29也是质数,因为17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
生3:31是质数。
……
张公小学:苟小芳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张公小学的苟小芳
我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按照六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数蛤蟆》是一首四川童谣,它的歌词和曲调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学生听起来风趣幽默,但学习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他们对事物好奇,而且好动,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模仿力较强,能模仿简单节奏,但是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认知还不够,所以我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来辅助学生对音乐进行认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唱会歌曲《数蛤蟆》。
2、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3、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益虫从我做起。
四、教学重、难点:
由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愉快有感情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
找出歌曲《数蛤蟆》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编创歌词。
五、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模仿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流程:
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
节
1、快乐猜谜,揭示课题。
首先以小朋友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本课的主角蛤蟆。播放图片,向小朋友介绍蛤蟆的本领,激起孩子们对蛤蟆的喜爱之情,并揭示课题。
2、看动画,回答问题。
播放动画视频《数蛤蟆》,让小朋友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看
一看动画中地上有什么,水里有些什么,然后分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3、师生游戏、学习歌曲。
先播放本课中的歌曲,让孩子初听音乐,从中感受欢快的节
奏。之后请小朋友来当老师的小回声的游戏,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我准备了歌曲中的三条节奏,用手拍打,让学生模仿;然后出示歌词,师生按照节奏读歌词,同时手拍节奏;最后师弹钢琴以问唱的方式,引导学生答唱,这样互助学习歌曲。师生互助学习,这样练习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接着播放《数蛤蟆》音乐,让孩子先听一遍,对比一下,再完整地跟唱一次。
4、反复实践、辨别乐句。
结合学习歌曲时拍打的节奏,来引导小朋友找出旋律、节奏
相同的乐句,用一样的颜色标出来,然后小组分工合唱歌曲。
5、师生合作、分工完成音乐会。
学生分组演唱,给演唱的同学分发蛤蟆头饰,戴着头饰演唱。没有唱的同学拍节拍,老师弹钢琴一起完成演唱会。
6、开动脑筋、编创歌词。
最后是为歌曲编创第二、三段歌词的环节,我在课件中,制作并出示第二只和第三只蛤蟆的出现,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画面,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有了多媒体信息的加入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时间,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把小朋友回答的歌词填入歌曲之中唱一唱。
7、德育渗透
学习了《数蛤蟆》这课之后,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了
解了蛤蟆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导小朋友应该保护蛤蟆、保护动物、还要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更应该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时间:XX年12月10日
地点:大会议室
主备人:曹
参加人员:五数全体老师
教研内容: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别。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突破:
1、从研究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罗列出来,思考: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研究,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学会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评判,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行分解,然后从学生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行交流,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格式,然后学生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讨论要点:
1、认识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观察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2、分解质因数。先安排学生列塔式分解式对具体数进行分解,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的到质因数时一个合数的因数,同时还必须是质数的双层含义。在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让学生按照:了解格式,试算,对分解步骤进行归纳这三步完成的。
教学内容:教科书59、60页的例1、例2,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1~12的数字卡片,画圈的作业 纸。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教师:什么是约数?(学生回答略)写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约数:
15 18 20 26 34 41 55
学生写完后,将一学生的作业 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1~12的数字卡片,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学生小组讨论,尽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分卡片,分完后抽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来展示,具体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分的。如: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成奇数和偶数;按数位的多少,分成一位数和两\\位数等。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
二、导入 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有新的分法吗?(没有了)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分法,这就是按一个数的约数的多少来分,把它分成。
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怎样按约数的多少分类呢?先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的约数。(视频展示台展示例1.)
学生做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 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请同学们判断他做得对不对,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下表,请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表内。
1的约数
1
1个
7的约数
1 7
2个
2的约数
1 2
2个
8的约数
1 2 4 8
4个
3的约数
1 3
2个
9的约数
1 3 9
3个
4的约数
1 2 4
3个
10的约数
1 2 5 10
4个
5的约数
1 5
2个
11的约数
1 11
2个
6的约数
1 2 3 6
4个
12的约数
1 2 3 4 6 12
6个
教师:请同学们按约数的多少,把你们手里的数字卡片分别摆放在作业 纸上相应的圈里:
只有一个约数 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学生分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 纸展示在视频展示台上,让学生判断这样分对不对,直到学生全部都能按题中的要求正确分类。这时教师明确地指出: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合数,而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并完善以下板书:
只有一个约数 只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质数 是合数
教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主要区别是这个数约数个数的多少。只有2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合数。
教师:在13至20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呢?
学生讨论解答。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表中的5个质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每个质数仅有的两个约数都是1和这个数本身。
教师:谁来试着给质数下个定义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师板书质数的定义).
教师:再看表中的合数,都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吗?(都有)这点和质数是一样的,但它们和质数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
教师:谁来试着给合数下个定义?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师板书合数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把的意义读一遍。
教师:你觉得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词是什么?
要求学生重视“只有……两个……”,“除了……还有……”的句式,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20以内的。
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并请同学们记住20以内的质数,因为这些数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9页,看书上还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书后自由发言。如还知道质数又叫素数;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教师:怎样判断呢?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的意见。
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查质数表判断,如17,就可以查我们刚才记住的20以内的质数表,直接判断它是质数;第二种方法是:逐一检查一个数约数的个数。
教师:怎样检查一个数的约数呢?是不是要把这个数的所有约数都查完?
学生:不用,根据的定义,除了1和它本身外,关键是看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一个约数就可以判断了。
教师:好!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用检查一个数的约数个数的方法,判断22、29、35、37、87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讨论后回答:22是合数,因为22除了1和22这两个约数外,还有约数2和11;29是质数,因为29除了1和29这两个约数,就再也没有其它约数了……学生回答完后,再讨论完成第60页中的“做一做”。
3.教学100以内的质数表。
教师:你们发现用查表法判断快呢?还是用逐一检查约数的方法判断快呢?
生:用查表法快。
教师:为了又对又快地判断,我们不仅要掌握20以内的质数表,还要掌握100以内的质数表。怎样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3页,照练习十三的第1题的方法先写上2~100的数,然后照这道题的要求划去2、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能划去,剩下的数就是100以内的质数了。下面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做一做。
学生小组讨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做完后请学生与第72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比较一下,看自己做的质数表对不对。
四、巩固练习
1.把下面表中的质数用小圆圈起来,把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划去。
奇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偶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在自然数中(不包括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等数,而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只有2.
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 47 52 33 71 85 97 98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以下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
4.你还知道些什么?从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六、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3、4题。
板书设计
1的约数
1
1个
7的约数
1 7
2个
2的约数
1 2
2个
8的约数
1 2 4 8
4个
3的约数
1 3
2个
9的约数
1 3 9
3个
4的约数
1 2 4
3个
10的约数
1 2 5 10
4个
5的约数
1 5
2个
11的约数
1 11
2个
6的约数
1 2 3 6
4个
12的约数
1 2 3 4 6 12
6个
只有一个约数 只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质数 是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对约数的复习,让学生找准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潜在合适性,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认知平台,同时用分类活动,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同学们还有新的分法吗?”的提问,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新课的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本课是按“一个数的约数的多少”来分类,在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自觉地去认识和理解所学的自然数有的只有1个约数,有的有两个约数,有的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在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的数只有两个约数,而有的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的定义,并通过对的约数特点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相同的地方是都有1和这个数本身两个约数;不同点是质数只有这两个约数,而合数除了这两个约数,还有其它约数。抓住“只有……”、“除了……还有……”这些关键词,让学生深刻理解的本质特征,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后,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这两个概念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在判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这就是查表法和约数列举法,寓方法的掌握于知识的教学过程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特色。接着通过让学生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在奇数和偶数中找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整个教学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74 900 105 228 判断这些数分别是几的倍数。
自然数按照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成哪两类?最小偶数是几?
2、自主探究,理解含义
⑴今天,我们来学习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按因数的个数分。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做好的1~20的因数,根据因数个数完成表格。
⑵交流分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
一个数,如果出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因为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⑶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有哪些,读一读。
⑷判断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说明理由。
8 35 84 11 111 9000
小结: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它还是其他数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⑸练习 课堂第8页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
3、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整理。
我们已经认识了质数和合数两个新朋友,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表格中100以内的质数。
⑴先思考交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我们又快又准确地找出质数,一个也不漏下。
⑵独立完成,把找到的质数读一遍。
⑶整理100以内大的质数,看看哪个同学的整理方法又清楚又方便记忆。
展示、评价 11 31 41 61 71
2
3 13 23 43 53 73 83
5
7 17 37 47 67 97
19 29 59 79 89
⑷观察100以内质数表,你有什么发现?
除了2,其他质数都是奇数。 质数的个位一般不会是0、2、4、6、8除了2和5这两个数。
⑸练习 书本25页判断题
交流,说明理由
4、拓展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我的因数只有1和3。( )
我是20以内最大的质数。( )
我比10小,既是合数又是奇数。( )
把我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仍是质数。( )
我们是质数,把我们相加和是20,把我们相乘积是91,。( )( )
5、总结 揭题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按因数的个数怎样给自然数分类了吗?
这样分类,包括所有的自然数了吗?0怎么办?为什么?
如果要给今天的学习内容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早上第一节在三班试教,感觉很差。
问题一:问题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
试教时出现的状况:分类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结果出现五花八门的分法,再分析引导花了七八分钟时间。
处理办法:分类时,出现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要求进行分类。
问题二:知识点的小结和提炼不够及时,导致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很多。
试教时出现的状况:通过探究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马上进行填空练习,这时候学生对意义还没有进过咀嚼消化,因此练习中错误很多。
处理办法:通过探究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加入一个简单练习,判断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过判断巩固意义,熟练判断方法。再做综合性的填空练习,效果会更好。
经过调整,总算在下午开课时还算顺利地把课上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