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翠鸟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的画、形形色色的翠鸟图片、翠鸟叫声、苇秆

设计理念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让学生认识鸟儿,走近鸟儿,从而爱上鸟儿,保护鸟儿。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同学们下去查找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翠鸟?

生:翠鸟又名鱼狗,也叫叼鱼郎,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由于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就叫翠鸟。嗜食鱼类,所以也被人们称以“鱼虎”、“水狗”、“鱼狗”等名称。翠鸟的寿命很短,大概也就二年。

生:翠鸟具有高超的捕鱼本领。它天生有一种人类无法做到的俯冲绝技。因此被人们封为“捕鱼能手”。

生: 翠鸟是一种羽毛美丽的观赏鸟,背上、尾巴上的羽毛在某种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会发出翠绿色的光芒,即使羽毛掉落了也不会退色。所以翠鸟的羽毛可以用作工艺装饰品,非常漂亮。

师:刚才我们同学介绍到翠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看课文,找出翠鸟羽毛是绿色的句子读一读。

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师:“翠”还指绿得发亮,说明翠鸟的羽毛有光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翠鸟的欲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读,找找翠鸟身上还有那些颜色?

生:腹部赤褐色的羽毛,红色的小爪子

师:加上漂亮的绿色,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颜色鲜艳

师:课文还描写了翠鸟的什么?

生:透亮灵活的眼睛,又长又尖的觜

师:按顺序说一说课文是怎么描写翠鸟外形的。

生:爪子——羽毛——眼睛——嘴(师板书)

师小结:第一自然段按这样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重点描写了翠鸟的羽毛,我们不仅知道了翠鸟样子,还了解了它的外形特点。同学们在描写小动物的外形时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按顺序,抓特点,突出重点。

拿出自己课前画好的翠鸟到前面展示,互相欣赏,把画送给自己的学习伙伴。

师:谁能用一个此概括一下翠鸟的外形?

生:小巧玲珑(师板书)

资料:翠鸟体长15厘米左右,和寻常一般麻雀大小,称的上是小巧玲珑。

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同时为后面明白翠鸟的捉鱼本领和外形特点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外形漂亮,还要有真本领才行。翠鸟有什么本领?

生:某某同学刚才介绍了,它的捕鱼本领高超。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翠鸟捕鱼的活动?

生:二、三自然段。

师:自己读,画出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

指名说动词:注视、等待、蹬开、飞、叼起、贴、飞

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强调动词。请读得好的同学说说怎样读好。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应该读轻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翠鸟在等鱼,声音太大就把小鱼吓跑了。

师:那第三自然段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快,慢了就抓不住鱼了。

练读。强调:尽管——还是——

生:在这里写小鱼机灵是为了衬托翠鸟的行动更快、更敏捷。(板书:动作敏捷)

齐读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生: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我们先来听听翠鸟的叫声。(播放)

师:爱贴着水面疾飞是翠鸟的行动特点,老师带来了一根苇秆,翠鸟能停在上面说明它体态轻盈,前面说到它小巧玲珑,可以想见。

晃动苇秆,持续的时间不长就恢复了平静。

联系书上“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说明翠鸟捕鱼的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叼鱼郎”果然名不虚传。(板书:捕鱼高手)

同时引导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时,应读得慢一些,轻一些,给人以还在回味的感觉。

自有练读,齐读。

(设计意图:体会课文用词的贴切、生动,了解翠鸟的捕鱼本领高超。)

一、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想把这鼎鼎有名的捕鱼高手带回家做客,你们觉得行的通吗?

生:不行啊,它的家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师:自己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词语表达了我们想接近翠鸟的愿望。

真想   远远地看着(怕惊扰了它)  希望  (为了多看几眼)

师: 同学们也想看吗?(播放收集到的翠鸟图片),让我们和美丽的翠鸟一起回归自然吧。

(设计意图: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延续学生的兴趣)

二、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知道了翠鸟的外形,了解了翠鸟的习性。正是这些美丽的鸟儿点缀了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爱鸟护鸟,让鸟儿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

为了把一篇耳熟能详的老课文上的新颖活泼,我通过布置学生课前作画,上网查资料,师生共同搜集翠鸟的图片、叫声,做好准备工作,并将收集到的翠鸟图片一部分打印成彩色的小图片,当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积极精彩时奖给他(她),并告诉学生:翠鸟飞来和你做朋友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强。

附板书:

翠 鸟

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小巧玲珑   动作敏捷   捕鱼高手

喜  爱         保 护

翠鸟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翠鸟》一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及它的住所。

学生分析

小学生想象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强烈,活泼好动,善于表演;普遍对动物感兴趣,和小动物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翠鸟虽然离城里学生生活远一些,但只要引导得当,同样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思路

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找中说”、“说中创”、“读中想”、“动中背”,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翠鸟外形美、动作敏捷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情感目标:喜欢翠鸟,保护翠鸟,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动作的敏捷。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一、谈话导入: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类吗?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其中的一位------翠鸟。

师: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谁能告诉老师翠字怎样写?上面是个羽字,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哦!羽字不要写钩。横折点提,横折点提。下面是点横两小人,注意最后一笔竖要从两个人的脚下走。鸟字很简单,注意这一点不要漏掉。(强调翠字羽不加钩。)一起读一读!

师:谁能用翠字再来组词?

生:……

师:同学们组的词可真不少,从同学们所组的词来看,翠是什么颜色?

师:那翠鸟就应该是一只什么颜色的鸟?是这样的吗?我们快来看看它吧!(出示课件)

二、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品读第一段:

师:从大家的表情和声音,老师可以肯定你们非常喜欢它。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位好朋友。

生:……

师:同学们用一个词表达出了自己对翠鸟的喜爱,现在,它就停在我们的面前,仔细观察一下画面,它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师总结板书,并相机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表达的也很完整,我们刚才观察了翠鸟的都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如果按一定的顺序去描写,会让人听得更清楚更明白。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是哪段文字?

生读书。

师:谁来说?第一自然段,大家同意吗?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还能通过文字发现翠鸟有什么特点吗?

生交流,师引导补充板书。

师:总结颜色,同学们通过文字发现了翠鸟还有着很漂亮的颜色,请同学们看这三句话。

师:课件出示三句描写颜色的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师:自己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能把句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读出来吗?这么漂亮的颜色你喜欢吗?试着读读看。2、感觉不是那么漂亮,现在现在这只可爱的小翠鸟,它飞到了你面前的桌子上,仰起小脑袋转动着灵活的眼睛,想听听你怎样描述它美丽的颜色呢!你怎么读?3、小翠鸟说你把它的颜色说得真漂亮,它飞到你的肩膀上,要和你做好朋友了。大家想读吗?来,来,可爱的小翠鸟已经飞到你们的面前了。我们一起来说给它听吧!4、它们都是比喻句。师:用比喻句来描写颜色,让人感觉这颜色好像更漂亮了。那你能试着读一读吗?老师没听出它有什么漂亮的颜色,谁能帮他把描写颜色的词找出来。

师:大家把翠鸟漂亮的颜色读得更漂亮了,这么漂亮的颜色我们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谁能用鲜艳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生交流。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这三个句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刚才老师说:如果我们把观察到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会让人更清楚,这里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地观察了翠鸟的颜色,我们也可以学学这种好方法。

师: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图片中,从文字中抓住了翠鸟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这可爱的小翠鸟会飞到谁的心里去。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师:谁来向我们同学介绍下这可爱的小翠鸟?

生介绍。

师:大家都很想介绍对吗?来,我们一起按老师的提示,说说看!

师:说得真好!看来这只小翠鸟已经飞到你们的心里了。课后让我们也像小作者一样,抓住它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

三、精读感悟,凸显个性

师:我们认识了解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你还想不想了解翠鸟其它方面的知识?说说看!

师:大家想知道的知识可真不少,看来大家都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不过能提出问题还得能解决问题,那就更棒了。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就是读书或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2到5自然段,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师:翠鸟除了外形漂亮以外,谁还知道它另外的特点?

预设:翠鸟很会捉鱼。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刚读完第一句话时)

师:这句话写翠鸟飞得怎样?

生:翠鸟飞得很快。

师:那刚才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很快?再试试。

生:(再读)

师:这次飞得快多了。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这是一只超重量级的翠鸟,不然,它怎么会落得那么重呢?还愿意再试着读轻一点吗?

生:(又读)

师:一眨眼,你就帮助这只翠鸟成功减肥,厉害!(生大笑)为什么要读轻些?

师:翠鸟落在苇秆上干什么呢?猜猜此时的翠鸟在想什么?

生:想象说话。

生:(再读)

预设:翠鸟捕鱼速度快,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这次抓住了翠鸟动作快这一特点来写可爱的翠鸟,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很快?

师:还从哪儿可以看出它捕鱼的动作快呢?

生交流!

师: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你为什么认为这句话可以看出翠鸟捕鱼的动作快?把小鱼的机灵与翠鸟的锐利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更突出了翠鸟的快。)

师:还有吗?这句话大家自己读读看,可不可以把它删掉?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你认为不能!你为什么认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翠鸟动作快。

师:刚才这只小翠鸟告诉了我们它捕鱼动作快,还有哪只小翠鸟来说说你其它的本领?

生:飞得快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交流。

师:不过你刚才可不是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谁能轻轻地落在苇秆上?

师:谁再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住在哪儿,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看黑板,你选择哪个答案?说说你的理由!

师:哦!陡峭的石壁,第一个不陡是吗?板书陡峭!

师:我们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已经得到了解决,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了解我们的好朋友翠鸟,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上网,读书都可以。

四、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与读书,了解了翠鸟外形与动作上的特点,并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去描述,谁来说说看,如果让你去写一个小动物你会怎样写?

生交流总结写小动物的方法

五、学习本课生字

六、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采用“长文短教,主次分明;创设情景,内花表达;注重积累,多中求佳”具体表现在:

1、注重朗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指导朗读时,我采取范读、指名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和讨论、理解相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如指导朗读翠鸟外形特点时,可以读得稍慢,轻柔;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可以读得适当快一点,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及捕鱼动作之快。

2、注重结构上的详略安排:

《翠鸟》一课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样子、二是捕鱼、三是住处。而这三方面内容中样子和捕鱼又是重点,样子和捕鱼相比,翠鸟的样子又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首先理解“翠鸟”的“翠”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表象上首先对翠鸟有个整体的印象,接着通过画面欣赏翠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后,随即结合文本,读读课文,文中怎样描写翠鸟的样子呢?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翠鸟羽毛颜色十分鲜艳?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通过总分段式进行设问。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读句子、理解句子,明确了课文的写法:先总写了翠鸟羽毛非常毛鲜艳,然后按照顺序又分写了头部、背部、腹部三部分羽毛颜色,每一部分都是抓住各自的特点围绕颜色鲜艳来写的。不仅如此还注重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比较句子、朗读句子使学生懂得翠鸟的头部还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部羽毛还像浅绿色外衣,腹部羽毛还像赤褐色衬衫,翠鸟的颜色真是太美了。而这些都是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这样使知识得到内化,使喜爱翠鸟之情得以充分表达。

教学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容量较大,在时间安排时,自己缺乏调控能力,造成时间的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锻炼自己,真正形成教师、学生、课堂“三位一体”。

《翠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据疑板书导学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翠鸟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文笔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用词准确,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爱鸟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习作训练刚刚起步,但因缺少方法与经验,写作时往往抓不住主要特点;思维特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仅凭文字介绍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起来。针对这一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明确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爱护动物的习惯。

2.学习作者抓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本课“苇、秆、绣”等10个生字;会写“苇、秆、颜”等14个字。

教学重点:

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

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养成自觉保护它们的习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黄鹂、画眉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鸟。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

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梳理学生问题并总结出三点: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⑶翠鸟的家在哪里?(板书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没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上课伊始为学生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翠鸟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本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了解翠鸟外形特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难点字词和疑难问题。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翠鸟?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秆”和“杆”、“鱼”和“渔”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4)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简单的当时解决。(如:理解“橄榄”可出示实物;理解“苇秆”可依图介绍:苇秆就是芦苇的茎,很细,很光滑,中间是空的。)

(5)提问: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翠鸟?

学生回答,老师作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1、这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什么?(外形)

2、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

3、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请另一个学生画翠鸟各部分的轮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教师依次给翠鸟各部分涂色。)

4、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具体,学生饶有兴趣而又轻松地把握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5、你能用一个词概括翠鸟全身形状的特点吗?引导理解“小巧玲珑”(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小巧玲珑的东西吗?

6、哪些语句是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读一读。

7、多媒体出示文字及问题: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讲( ),课文从( )、( )、( )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 )句是总起句。

(2)这是些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你能仿照这样的例子写一写吗?

8、各部分羽毛怎样鲜艳的?认识“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多媒体出示翠鸟图)什么是“鲜艳”?你能说句话吗?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认真观察;②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喜欢翠鸟。)

2、你能像作者这样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下来吗?

【设计意图】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第二课时

1、谁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

2、这是上节课我们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还记得是哪两个吗?(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的家在哪里?)

3、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第5课《翠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图介绍翠鸟的外形,不仅巩固学习了作者按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还考查了学生对文字的背诵。

二、合作学习理解感悟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敏捷)

2、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活动时和捕鱼时)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理解“清脆”“疾飞”)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学习)

5、组织交流:

①找一找翠鸟捉鱼过程的动词。这些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 )。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③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 )。

(2)翠鸟能发现“机灵”的小鱼是因为它有( )。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 )。

(4)翠鸟能贴着水面低飞是因为它有( )。

6、小结: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7、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为什么?理解“陡峭”。

3、“我们”的脸为什么发红?从迷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么美丽的翠鸟你喜欢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画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划、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回读全文。

2、(多媒体出示)课文先写了翠鸟的( ),再写翠鸟的( ),最后写翠鸟的( ),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 )。

3、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再加上一段保护翠鸟的话。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4、你喜欢翠鸟吗?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空间,而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