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科学活动教案【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的某些部位―――头、手、脚、屁股、膝盖。
2、教育幼儿在平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3、教育幼儿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头、手、脚、屁股、膝盖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下雪”舞蹈
(舞蹈时,奖励红、黄、绿的小花给幼儿,给予鼓励)
提问: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
过度:
1、小朋友说得真好,舞蹈时,我们身体的好些部位都在动。
2、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图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出示图片
1、每出示一张与小朋友的相应部位碰一碰
2、图片出示完后再逐个认一认
3、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游戏
1、每人拿一个图片,让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与它亲一亲
2、看一看自己奖励到的花的颜色(红、黄、绿),然后按颜色排队
3、将身体部位的图片放成三排,幼儿逐个地去跟自己相应的部位去亲一亲
四、 小结
今天我们玩得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说)那我们再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好吗?
五、听“碰一碰”的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
1这节课用的直接导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换成“看看缺什么”。(画些缺少五官的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2那个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挂画前出示照片,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指着五官、身体)
3身体的作用这环节可以增强些。
主题来源:
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既熟悉又陌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脸上的五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乐趣;自己的小手、小脚都还有些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本领;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些什么区别;鞋子、服饰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为它们变小了;长大以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自己身体的关系……“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能帮助孩子解开自己的这些疑惑。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我又多高、能干的小手、会变化的表情、可爱的小脚丫等,进一步了解身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的联系,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在了解身体奥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父母养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发幼儿关爱自己的家人,使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题目标:
1、了解的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它们的作用。
2、运用策略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活动名称:
我想长大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2、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让自己长大的方法。活动准备:PPT《我想长大》、幼儿对测量身高体重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看PPT《我想长大》
1、你们觉得它们长大了吗?从哪里看出来它们长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来多高?原来多重?现在多高?现在多重?观察:身高树2—3天平秤苹果2只—3只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小老鼠长高了吗?原来是2现在是3,原来两只苹果现在三只苹果。)
二、观察讨论,发现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一)提问:
1、小老鼠怎么会长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体重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二)再次观看PPT小结:小老鼠吃了许多食物长高了、长胖了,小青蛙天天锻炼也长高了、长胖了。
三、大胆想象,勇敢地说说让自己长大的办法
1、除了长高了,长胖了,还有那些事情让我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我们一天天都在长高长大,你还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高长大?(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3、提升:身体的变化、本领大了都说明我们长大了。祝贺你们长大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主题活动反思: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在为期四周的活动中,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使幼儿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对于身体上的常用部位,孩子们大都知道它们的名称,但是,对于不常说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儿由于年龄等关系对其不是太了解,于是在《滑稽脚先生》活动中,让孩子在与同伴结伴寻找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互动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部位,认识了新的名称,如“脚窝”、“腋窝”、“脚踝”等。结果表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动作发展不够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还结合思维课程的内容,利用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来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与同伴结伴讨论、交流中获得一些经验,通过活动,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能较清楚地表达对图片的理解。
2、了解我们头上的“洞”及其作用,乐意在游戏中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探索。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图书、花露水、魔盒(糖果)等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洞”
环节意图:感知理解什么是洞,引发对洞的兴趣
1、钻洞游戏,体验钻洞的乐趣
2、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洞”,幼儿看看猜猜引发对洞洞兴趣。
提问:没有这些洞会怎么样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洞,它们都各有用处。
3、流鼻涕的“洞”:
了解除了生活中有很多洞,我们的头上也有洞。
二、我们头上的“洞”
环节意图:捕捉画面关键信息,了解头上的“洞”的作用,
1、找一找:头上的“洞”
找找、说说头上有哪些“洞”,翻出相应的图片
2、介绍绘本
介绍书名,幼儿自主阅读(书中“小锁”前的部分),找找刚才说到的“洞”,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3、呼吸、闻味道的洞——鼻子:(共同观察画面,引导观察)
(1)提问:鼻子“洞”有什么用呢?书里哪幅图片告诉你鼻子可以呼吸?
-寻找绘本中相应的页面,通过呼吸体验理解图片内容。
小结:鼻子“洞”帮助我们呼吸。
(2)寻找出书中另一幅与鼻子相关的画面。
通过辨别花露水的味道,理解画面所表达的鼻子的作用。
小结:鼻子把闻到的气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闻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味道。
4、听声音的洞和看东西的洞(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捕捉、理解画面关键信息)
(1)听声音的洞——耳朵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游戏:听听、想想、猜猜
听听电话铃声、救护车鸣笛声,想想、说说是什么
小结:耳朵听到的声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听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声音。
(2)看东西的洞——眼睛
-阅读眼睛页面,尝试通过画面理解并表达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
-游戏:看看、想想、猜猜
通过看到的动物影子及动物局部进行推测,并能清晰地表述判断的理由。听声音再次进行删选与判断。
小结: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会报告大脑,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然后向我们报告:“报告小主人,前方发现……”。
5、吃东西的洞——嘴巴
回顾头上还有哪个洞洞没说到,知道嘴巴有吃东西的作用。
6、游戏:“魔盒”里面有什么?
用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猜测魔盒里是什么,并用嘴巴尝一尝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说明理由。
小结:原来大脑收到的信息越全面你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
三、身体里的洞
1、鼻子、耳朵、眼睛、嘴巴,我们头上的洞真不少,它们都很重要。说说我们身体上除了头上有“洞”还有哪里有“洞”呢?
2、打开小锁引发幼儿阅读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将绘本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延伸阅读。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身体里的洞洞
活动过程
一、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
1、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2、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3、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4、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
(幼儿猜测)
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
1、教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
(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教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教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教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
教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教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
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
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有害的。
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洞吧!
一、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四、活动流程:
尝试发现—>找身体会动的部位—>活动—>延伸活动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小秘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活动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 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 :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 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 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意图:
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我们的身体》,通过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探索身体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关节在动,从而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接受“关节”这一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教学准备:
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
教学重点:
通过自身探索,感知身体多个地方能动。
教学难点:
认识关节这一新名词。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木头人”
——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
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
——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
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
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
——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
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
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
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
——记录在纸宝宝上。
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
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
这里会生什么病?
——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 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介绍骨折、脱臼。
——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
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
——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 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子进行专题记录。
活动延伸:
我们身上除了这些能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动,在看不见的身体里面也有会动的地方。下课后请你们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教学反思:
幼儿在寻找会动的关节的游戏中,惊喜之态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主动积极地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充分反映了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之情。让幼儿在充分自主的活动中主动获得体验,体现了教育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以及“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也体现了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这一教育理念。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运动游戏是指幼儿在室内外运动场所进行的,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械或手持玩具,也可以利用自然物或徒手,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活动。进入中班以后,我班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如何让孩子更喜爱运动,注意科学的运动呢?于是我选择了《幼儿运动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这一课题。本阶段我班正在开展《运动身体》的主题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健康歌》、语言活动《胖胖兔减肥》、综合活动《小小运动员》、《木偶娃娃》、游戏活动《照镜子》以及带领幼儿参观健身房、做健身操等多种形式,幼儿从了解别人运动开始,到参与运动,亲身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动的?我们身上什么地方会动?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身体、移动”这一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我设计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让幼儿发现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2、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3、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走、跑、跳等动作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尝试。
2、伴奏音乐磁带。
3、材料准备:投放呼拉圈、纸皮圈、脚印、高跷、跳袋。
4、场地准备:铺设泡沫软垫、设置“铁丝网”、隧道、画上数字格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感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内外部可以动的部位。
1、幼儿听音乐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2、引导幼儿找出自己身体外部会动的部位,大家一起感知一下。
3、通过《木头人》游戏和听、触摸,引导幼儿感知身体内部会动的部位。
二、探索活动:我们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尝试用不同形式的走、跑、跳、爬等动作来移动身体。
2、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探索的移动身体的方法。
3、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探索一人或多人一起移动身体的方法。
4、放松活动:雪人融化了。
三、分享经验
1、幼儿自由交流运用材料来移动身体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3、播放《走路》音乐,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结束。
活动反思:
一节活动,时间有限,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每一格孩子都要有所锻炼或提升,我们只能通过材料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效果。
目的要求:
1、初步认识身体外部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积极参加活动,能迅速指出相应的身体部位。
活动准备:
1、可活动的玩具娃娃一个。
2、人体拼图若干。
内容与指导: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师幼共同观察玩具娃娃。
(1)、教师以娃娃的口吻:小朋友好,我是娃娃。“很高兴见到你们,你们告诉我,我和你们长得一样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教幼儿从上到下认识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也请幼儿在自己身体指出相应部位。
师:我有一个圆圆的头,我有大大的躯干,我有两条手臂,我有两条腿。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原来娃娃和我们一样,身上豆油头、躯干、手臂、腿和脚。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头、手、脚的作用。
(1)、师:小朋友、头、手、脚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
(2)、幼儿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3)、师:我们的头可以动,会思考问题;小手可以做许多事情,如吃饭、画画等;小脚也很有用,会跑步、踢球等等。
3、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
4、教师总结:人有头、躯干、手臂、手、腿和脚,因为有这些,我们人才能干、漂亮。
5、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这次"我们的身体真美"活动中,利用身体这一活的教具,和孩子们玩了一次认识器官的游戏,加深了幼儿对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