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并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2、重点难点
1.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你能用一个词组来概括秋天吗?出示
填空:()的秋天
师:是啊!秋天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衣服五彩缤纷的图画,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就把在秋天里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想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听听秋的声音。(板书课题:听听秋天的声音)
师:出示课件:听朗读录音
活动2【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作业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本课有什么了解?
生:汇报。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课文。
三:品读想像、体会交流
1.出示自学小提示:
(1)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秋天的声音。
(2)诗中从哪几方面写出秋的声音?分别讲了那些事物的声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
(3)读到秋的声音时,展开想象,把读后的体会和同学交流。
(4)哪一小节是你喜欢的?那里有没有我们写作中值得应用的修辞方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汇报。
2. 汇报自学情况
(1)。生汇报。
(2)根据学习情况品读诗歌,交流体会。
A:第一节
师:请喜欢听落叶声的一起读一读,想想这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师:这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展现了风摇树枝的传神动态,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呢?落叶会说那些告别的话呢?
生:汇报
B:第二节
师:在秋天里、草丛中、树叶下,蛐蛐在一声声叫着,一起来倾听,谁能把优美动听的蛐蛐声音变成朗读来告诉我们?
生:读
师:蛐蛐会唱些什么?展开你的想像,谁来说一说?
C:第三节
师:在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秋天的怀抱、小蛐蛐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过冬去了,想送大雁的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找出两个动词,这样写好在哪里?
师:大雁会撒下什么叮嘱呢?
D:学习4、5、6节
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去听一听,感受一下秋天的声音还在哪里?
板书:叶子里小花上
万物中
汗水里谷粒里
师:这部分秋天的声音同上面写落叶、昆虫、大雁这些可以听到的声音不同,这部分是用心去感受的无声的声音。
师:秋天美好的。音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想追上吗?
生:齐读课文。
活动3【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师:这首诗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描写秋天声音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你们喜欢秋天吗?汇报一下收集的秋天的声音,仿照1、2节的形式,自己仿写一节。
生;展示自己写的诗歌。
五:作业超市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3。带着你对秋天的喜爱,选择本单元任一篇文章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黄叶刷刷
蟋蟀嚁嚁
感悟的声音 音乐厅美妙声音
大雁叮嘱
秋风歌吟
听听秋天的声音
叶子里小花上
无声的声音 万物中来去匆匆
汗水里谷粒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秋景的图片配上曲《秋日私语》
【教学过程】:
一、享受秋天,发挥想象
1、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秋天的雨》一文写了什么内容啊?
让学生说一说(适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是秋雨用一盒神奇的颜料,点染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也是秋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是啊,秋天不仅有美丽的景色,它还有丰富而美妙的声音呢!大家请听——(音乐响起)(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设计意图:用音乐与秋天的美景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带入秋声之中。]
2、 “同学们,你觉得秋的声音怎样?谁能用下列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秋的'声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表达的话语个性化、多样化
3、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学生读课题、跟着老师写课题
老师强调“声”字上横长下横短;课题中间逗号朗读时略略停顿,因为秋的声音要用心听才能听出它的美妙。要求、读得美一点。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感知内容。师:这么美的课文,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赶快打开语文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现在,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一起去听一听呢?
(学生分段朗读诗歌)
3、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用老师教也能读好课文了。老师可要好好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 抖抖 振动 掠过 绽开
话音 歌韵 叮咛、歌吟
刷刷 口瞿口瞿
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齐读。
(1)请同学们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了?(让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动词引导学生以后写作时注重细节描写)
(2)读第二行词语你们又发现什么了?(引导学生明白同样是写声音但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在以后写作上应注意灵活生动的运用词语)
(3)读第三行词语你们还发现什么了?(引导学生区分并灵活运用象声词)
三、读读,说说,感悟秋的美好
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就美美地读读那一段
[设计意图: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1、感悟落叶之美
师:谁喜欢黄叶的声音?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
师:黄叶一片片从树叶上掉下来,像什么?
出示课件黄叶飘飞,学生想象。
师:黄叶和大树妈妈道别,说了些什么?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黄叶飘飘悠悠,依依不舍和大树妈妈道别的情景吗?
学生朗读,师相机点评。
2、感悟蟋蟀歌秋
师:谁喜欢蟋蟀的歌唱?
抽生读第二小节。
师:想象一下,蟋蟀在唱什么?
学生有感情朗读
3、感悟大雁深情
师:(出示幻灯片——大雁南飞)天凉了,大雁嘎嘎叫着向南方飞去。
齐读描写大雁的诗句。
师:叮咛是什么意思?早上出门,你妈妈总爱反复地说什么?每天放学,老师对同学们总爱反复地说些什么?
师:我们用联系生活的办法理解了叮咛就是反复地说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师:大雁就要离开它的朋友们飞往温暖的南方,它深情地对青蛙说:“————————”,对蚂蚁说:“——————-”,对喜鹊说:“————————”……
师:多么深情的大雁,临行时一串串叮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温暖。
齐读
4、说说,秋的声音
师: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真可谓一举两得。]
师:同学们真会听,尽管秋天的脚步轻轻又悄悄,我们还是听到了这么多丰富而美妙的声音。带着发现的喜悦,齐读最后三小节。
师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1)回顾板书,师生一起总结:是啊,在这辽阔的(音乐厅)里,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刷刷”),那是落叶飘飞和大树道别的(话音),(“曲曲”)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嘎嘎”),那是大雁南飞撒下的(叮咛),(“呼呼”),那是秋风为金色的田野送上的阵阵(歌吟)。
括号里为板书内容,学生读
(2)最后,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为金秋唱出我们的歌韵。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 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
五。作业设计:
★“挑战聪明星”的作业。
1.我想背:背背诗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2.我要读:读读课外写秋的诗文,积累好词佳句。
3.我能写:以《听听,秋的声音》或《看看,秋的色彩》或《闻闻,秋的味道》为题写一首诗,并给诗配画。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
板书设计:
12.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话音
音 蟋蟀 歌韵
乐 大雁 叮咛
厅 秋风 歌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绽开想象,能和同学们沟通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预备:
1.选择一段美丽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预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颜色,还有奇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想象画面。
3.沟通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一样,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观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爱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爱哪种声音,喜爱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现,想象表演。
a.鼓舞学生用观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观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辞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吩咐:“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展,学生喜爱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现。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爱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现: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现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呈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预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进行小小诗展,感受胜利的喜悦。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声音奇妙
秋天美妙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
固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乏之处,比方,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合作意识不够,另外,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口语表达力量也跟不上,导致了“我口难表我思,我手难写我想”,这些都是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问题,也是日后语文教学努力探究并积极改良的方向。
一、说教材
这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的题目《听听,秋的声音》用轻柔的语气引领你走进美丽的秋景,诗中这句话不断出现,一种声音就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前三节写的是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等具体可感的声音,后两节写了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诗歌就是要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引导我们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三、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四、说教法
(一)情境创设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三)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力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四)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让学生上网浏览、自由研读、搜集信息、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这种教法、学法。
(五)、“直观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五、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自己所感受的秋天。“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六、说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看秋天的景色,用四字词语说。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资料帮学生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和缤纷的色彩,唤起学生心中对秋天的记忆,为学习诗歌打下基础。]
2、听声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课件和相关录音,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景物,使文中秋天的声音和相应和景物形象化,为理解诗歌和创作诗歌作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3、你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品读1-3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说自己喜欢的声音”这一发散性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阅读的空间说只是一个方面,以说促读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学生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创设情境,使抽象的诗句具体形象化,既帮学生理解了诗句内容,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体会情感,展开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秋天。在此基础上的齐读是学生情感的体现和升化。]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范读4、5小节,读后引述:秋的声音,还藏在哪里?
[设计意图:借助诗句启发学生说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儿,丰富学生对秋天特有声音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准备。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鼓励、示范,开发学生潜能,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仿照1、2小节写诗。
3、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
(五)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配乐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朗读升华感情,感受秋的声音的奇妙,感受秋的美好。]
一、 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美丽,富有韵味。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依据《大纲》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目标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易检测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绽开想象,能和同学们沟通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妙;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能沟通体会,学写诗歌。
教学难点:
学写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预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美丽的轻音乐磁带。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组教学中,同学们已经学过《风筝》、《秋天的雨》等文章,逐步感受了秋天的无穷乐趣。上课伊始,教师再次带着学生观赏了美丽乐曲《秋之声》,走入秋天的美妙境地。此后,教师提出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大家更是兴趣盎然。
教法:本课的教案设计着力表达“以听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特色,注意教给学生学会读懂诗歌的学习方法。通过静听各种声音,调动学生说的欲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肯定的识字力量,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长久性差,教学时要留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幻灯、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序:
(一)嬉戏导入,绽开想象
1.嬉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很多奇妙的声音,你们想观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嬉戏,请大家闭上眼睛悄悄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绽开想象:听着这些奇妙的声音,你脑海里消失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沟通。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很多奇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沟通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边读边绽开想象:你眼前仿佛消失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展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妙的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爱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沟通,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终一节。
2.沟通: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终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自编一首诗。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楚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教学时间】
1教时
一、音乐欣赏,激趣导题
1、师: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有好闻的气味,还有美妙的声音呢!你听(放音乐磁带)。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2、交流感受: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秋天声音的诗歌。(揭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2.交流收获:
◎教师把学生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齐读这些词语。
◎谁能帮助解决这些词语。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教师板书。
三、美读诗歌,感受诗情
1、品读第一——三节
A、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B、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朗读、加动作朗读、展示自己喜欢的诗节
2、品读第四——六节。
A、“辽阔的音乐厅”指什么?
C、为什么“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D、秋的声音还会在什么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E、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四、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交流: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现在分四个版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大纲》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易检测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能交流体会,学写诗歌。
教学难点:
学写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组教学中,同学们已经学过《风筝》、《秋天的雨》等文章,逐步感受了秋天的无穷乐趣。上课伊始,老师再次带领学生欣赏了优美乐曲《秋之声》,走入秋天的美好境界。尔后,老师提出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大家更是兴趣盎然。
教法:本课的教案设计着力体现“以听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特色,注重教给学生学会读懂诗歌的学习方法。通过静听各种声音,调动学生说的。欲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幻灯、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序: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自编一首诗。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绽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预备:
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清楚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认真倾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消失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观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答复
4、你最喜爱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辞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吩咐:“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由于这儿的秋天很漂亮。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拂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根底。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现: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开放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观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四、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颜色——————
闻闻,秋的味道————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大纲》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
(师出示词语“辽阔的音乐厅”,指名多个学生认读,齐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是美的,不仅美在缤纷的色彩里,还美在动人的秋声里。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教学情境。以悦目的翩翩黄叶导入,以背景音乐渲染,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奠定了本节课唯美的教学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刷刷声、蟋蟀发出的口矍口矍声。(对于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提出表扬)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可提出不懂的词。)
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口瞿口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
4、指名学生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说你喜欢哪节中描写的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以“听”为主线,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中对诗歌前三节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下面的细听秋声和情感朗读做好了准备。]
(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
听声音,想象说话。
(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不够真切。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听听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蟋蟀会唱什么?而大雁有什么叮咛?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再展示朗读,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例如: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指导学生读出依依惜别情;而在我们小朋友的耳中,那声音又是多么优美动人,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句。再如,抽两个学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别时的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上学离家前父母会有哪些叮咛,再引导学生想象,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飞过二户来学校上空的时候,也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它们是怎么叮嘱小朋友们的?引发学生的想像,再指导学生甜甜地暖暖地读诗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等等。
[情感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而如何使学生在这节课里将诗句读得有滋有味,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外,如,指名读,小组读,角色扮演读,引读等,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为佐料,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如让学生扮演黄叶和树妈妈道别时的对话,让学生想象秋风的兴奋和田野里玉米、高粱、大豆等等丰收后欢乐的歌唱……这些情境会有效激活学生的童真童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朗读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孩子们读得也便会更入情,更有味了]
(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
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再将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编成一节小诗吧!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我会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2、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
[在细听了课文中的秋声后,我引导学生到课文外去听听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并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二小节当当小诗人,试着编一编诗,这一仿说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作诗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3、配乐朗读、回味全诗。齐声朗读,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最后我再次拿起上课初出示给同学们的那枚枫叶,以诗一样的语言结束教学任务。
四、说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又充满挑战情趣的作业才会让学生喜欢,从而实现课后对课上内容的有效再现与完美衔接。所以我设计的作业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诗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出色地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能清晰地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巧妙的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
(辽阔的音乐厅)大雁
秋风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大纲》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
(师出示词语“辽阔的音乐厅”,指名多个学生认读,齐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是美的,不仅美在缤纷的色彩里,还美在动人的秋声里。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教学情境。以悦目的翩翩黄叶导入,以背景音乐渲染,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奠定了本节课唯美的教学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刷刷声、蟋蟀发出的口矍口矍声。(对于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提出表扬)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可提出不懂的词)
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口瞿口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并随机板书。
4、指名学生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说你喜欢哪节中描写的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以“听”为主线,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中对诗歌前三节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下面的细听秋声和情感朗读做好了准备。]
(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
听声音,想象说话。
(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不够真切。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听听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蟋蟀会唱什么?而大雁有什么叮咛?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再展示朗读,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例如: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指导学生读出依依惜别情;而在我们小朋友的耳中,那声音又是多么优美动人,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句。再如,抽两个学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别时的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上学离家前父母会有哪些叮咛,再引导学生想象,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飞过二户来学校上空的时候,也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它们是怎么叮嘱小朋友们的?引发学生的想像,再指导学生甜甜地暖暖地读诗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等等。
[情感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而如何使学生在这节课里将诗句读得有滋有味,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外,如,指名读,小组读,角色扮演读,引读等,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为佐料,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如让学生扮演黄叶和树妈妈道别时的对话,让学生想象秋风的兴奋和田野里玉米、高粱、大豆等等丰收后欢乐的歌唱……这些情境会有效激活学生的童真童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朗读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孩子们读得也便会更入情,更有味了]
(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
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再将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编成一节小诗吧!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我会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2、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
[在细听了课文中的秋声后,我引导学生到课文外去听听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并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二小节当当小诗人,试着编一编诗,这一仿说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作诗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3、配乐朗读、回味全诗。齐声朗读,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最后我再次拿起上课初出示给同学们的那枚枫叶,以诗一样的语言结束教学任务。
四、说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又充满挑战情趣的作业才会让学生喜欢,从而实现课后对课上内容的有效再现与完美衔接。所以我设计的作业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诗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出色地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能清晰地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巧妙的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等,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本首诗歌诗歌共6小节,第一至五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其中,第一、二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唰唰、具象地描述声音。
诗歌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如诗歌1—3小节描写的落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如诗歌的第五小节。
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如:大树抖抖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秋风掠过田野,呈现了稻谷飘香、金风送爽的画面。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上农作物丰收的景象,能帮助学生体会秋景的美丽,想象秋天的`画面和声音。
学情分析:
1、本课是本册教材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学生在《不懂就要问》这课的学习中对略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巩固从《不懂就要问》一课中学到的略读方法。
2、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较丰富,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本诗描写秋天的声音很抽象,所以学生较难感受秋天的意境美。因此,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味美和秋天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流程共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走进秋的声音
(一)回顾旧知,重温秋天之美
复习本单元中前几篇描写秋天的课文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揭示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1、板书课题,生跟老师书空。
2、指导读好课题:
(1)读好叠词听听(第二个念成轻声,读出亲切感)。
(2)读出题目中的停顿(注意题目中的逗号)。
(3)引导学生读好重音(谁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聆听秋的声音
(一)复习略读课文学习要求:借助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二)学习阅读提示,明确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三)自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
1、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2、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秋的声音呢?
(四)学习反馈:
1、六名学生分小节轮读课文,相机正音。
2、正音练习。
3、交流: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相机板贴)
三、理解词语,想象秋的声音。
(一)圈划并全班交流:在这首诗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将学生不理解主要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二)自学课文1—4小节,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1—4小节。
2、在黑板上的这些难理解的词中,尝试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
我认为XX这个词语的意思是XX,我是用XX的方法理解的。
3、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在小组里分享交流。
(四)随学而导: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1、预设第一小节师生活动。
(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2)随机点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抖抖手臂;模拟读黄叶发出的唰唰声,读出轻柔可爱的感觉;道别的话音读得慢一些,表现不忍告别之情。
(4)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读的是文字,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词语和课文。
2、预设第二小节师生活动。
(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2)随机点拨:蟋蟀跟阳台告别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模拟蟋蟀发出的??,读得轻快,感受秋天的活力;告别的歌韵读出离别的深情;加上振动翅膀的动作表演读。
(4)师小结:秋天多美好,黄叶、蟋蟀都不舍得离去,我们一起体会了这分别的依恋之情。
3、预设第三小节师生活动。
(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2)随机点拨:大雁会叮咛谁呢?会说些什么?谁在秋风里快乐地歌吟?
(3)指导朗读: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处理成重音,读出叮咛的温暖之感和丰收的喜悦之感。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总结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并随机板书。
4、朗读第四小节,理解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四、模仿写诗,感受秋的声音
(一)学习第五小节
1、出示第五小节;
2、引读第五小节,指导读的声音稍轻,语势要层层加强。
3、仿说:秋的声音还在
(二)模仿写诗
1、呈现第1、2小节,对比发现写作特点;
(1)学生交流
(2)教师总结
对比这两小节,我们能发现,开头都是听听,秋的声音。第三句描写的是事物的动作,第四句是声音,第5句是诗人的想象。
2、以稻谷为例,指导仿说。
(1)观察图片
(2)提供象声词和动作(哗啦、笑弯了腰)
(3)完成创作
3、放手练习,完成作业本
(1)提供秋雨、青蛙等图片,提供沙沙、呱呱等象声词,在作业本上完成创作。
听听,秋的声音
(2)交流赏析。
五、诗文美读,赞美秋的声音
(一)师总结,板画五线谱。
(二)师生配乐朗诵全诗。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听听,秋的声音》。
2、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拿到教材后,老师把握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3、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材重点,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二、说学情
秋天,对广东的孩子来说是不太明显的,所以就要激发学生受及相关资料的积极性。三年级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所以,让学生在在合作中探究,在想像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成了这堂课的设计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现代诗,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了朗读上,要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老师的精彩范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生本班的孩子,认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比较强的,比较喜欢阅读,喜欢讲自己的所思、所得与大家交流、分享,所以,这节课他们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三、说教法
(一)情境创设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通过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三)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力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四)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让学生上网浏览、自由研读、搜集信息、摘录汇报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这种教法、学法。
(五)“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录音的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自己所感受的秋天。“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创设秋天的情境)
老师展示课件,学生看图说课前收集的与秋天相关的词、句、古诗或文章。
(这样是讲课外所得引入课堂,使课内、外相结合。)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认读(做游戏)
3、老师范读(配乐、课件展示)
4、小组内自读
5、感知内容:师: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
6.选读。
[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师: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师: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师: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7、想像说话
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
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填空,然后表演。(提示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表演来促读。]
8、美读。
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
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师: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乐朗读
9、[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
三、感受秋天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感受秋天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
听听,秋的声音……
看看,秋的美景……
闻闻,秋的味道……
这样方式来说。)
四、四人小组合作,写诗,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引导孩子用心去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现学现用,在阅读感悟文本中学习它的表达方式。)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