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
时光荏苒,一学期(年)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外来子弟较多,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如:“拜”字右边该四横而非三横等,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纠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因此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睡前回顾当天所学,都是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易行、便于操作,我每天要做的就是督促学生坚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早自习我都坚持下班进行指导和检查,同时在课后开展“读书吧”阅读活动,每天坚持,从不间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学生在课后阅读了比较多的书籍,如《鲁迅文集》、《昆虫记》等,也经常和我交流读书的体会。学生的“大语文观”也在逐步养成,这对学生学习语文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潜能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题,使之能够有所为。我还鼓励优生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美化和丰富自己的家庭作业,期末进行作业评比,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稳步提升。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坚持每日一积累。一方面进行各种词汇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以及符合各种要求的词汇,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另一方面坚持每天在“百草园”、“三味屋”中写下一句名言警句,学生每天将它们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知识。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词语转换,如“大海”——“学校”,学生可通过“大海——上海——上学——学校”的两次转换来达到目的,在限时比赛中,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机敏,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的能力。4、举行讲演比赛。班级讲演比赛中,鼓励学生大胆上台,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勇于参与。5、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主题“家乡的变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上网、调查采访、查阅图书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学生兴致盎然,很多学生做了非常精美的资料夹,有的根据收集的资料写出的赞美家乡的优美习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形式是有直接关系的。
在本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了增强,为来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援助、惟一、惋惜、一声不吭”等词语。对世界二战有所了解,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情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出示图片,积蓄感情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还记得吗?那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什么?(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确,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令人难以忘却!不仅是大人,甚至是孩子!媒体出示“战火中的孩子”一组照片,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积蓄感情。
2.今天我们学习《六个孩子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介绍作者、背景,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1.课文的作者是捷克作者伏契克,教师介绍作者(详细见教参)
2.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交流有关二次世界大战,教师归纳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描写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远在捷克的六个孩子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反映了孩子们对法西斯的憎恨。)
三、读悟体会,感受情感
1.分组学习,阅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要求填表:
孩子姓名捐出什么物品当时的神态、动作交流,板书完成表格。
2.学生自由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是一群天真、可爱、贫穷、痛恨法西斯的孩子)
3.讨论:这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吗?既然是,为什么还要捐?指名回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挑选最能打动你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结合犹豫、庄严、一声不响、惋惜、惭愧等词语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5.教师引到读课文,根据表格,自主尝试以主要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安东尼、甫兰杰克、罗达、依沃塞夫等)主要事件?(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
(2)加上时间、起因、事件的意义用概括的语言归纳。
(课文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捷克的安东尼、甫兰杰克、罗达、依沃塞夫等六个孩子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反映了孩子们对法西斯的憎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今学期我仍然担任五年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党� 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这个班的同学比较多,也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这课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在一种爱国热情的带动下,逐渐进入角色,在多读感悟中,终于明白了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读书的原因是为了振兴中华。我用准备好的录象课件,让学生观看、学习,学生的爱国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假若我没有认真备课的,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因此,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的指引下,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①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
③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了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9人,部分学生头脑聪明灵活,求知欲强,好问个为什么,模仿性强,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部分学生虽然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安静听讲,却未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未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个别学生则有“厌学”的症状,表现在家庭作业长期欠交,学习消极应付,成绩不理想。针对上学期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如下总结: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理解”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碳素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则始终在整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极需帮助的学困生大约有12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学困生鼓励,耐心辅导,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致使全班共同进步。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
2、好词佳句的收集。
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
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成绩分析
本班有学生29人,参加考试人数29人,总分20__分,平均69.59分,及格人数27人,及格率为93.1%,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为34.5%,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27分。
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优秀人数有所增加,但也有一部分儿童成绩较差。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水平及实践能力,虽然整体有所进步,但还是那么不尽人意,跟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更加努力。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辅差培优工作不足。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力,实践水平的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整个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低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词说到句,再由句说到段。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欲望,勇敢地畅所欲言。在有话说的基础上,教给同学一些说的技巧,用不同的词语或语句表达一种意思,怎样有顺序地、不零乱的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同时,叫其他同学学会听,能够评议同学的发言。如:我教如何保护小动物时,首先就播放小鸟在林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让学生听鸟鸣声。接着播放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尽量照顾发言面的广,让全班同学都能得到锻炼。集体讨论同学提出的保护动物的方案行不行,为什么?说出理由来。对同学们的发言合理的及时表扬,不好的给予指正,鼓励他的勇气,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平时发言很少的同学,能讲几句,就给予表扬,相反,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能用新学的词语,有顺序,有感情地表达。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光焕发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读”的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读完后,能弄清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其次,用“读”来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再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我们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在本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了增强,为来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学情分析
经过四学年的学习,本班学生掌握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结构划分段落。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本班中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有较大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每单元一般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本册所设专题依次是神话与传说,人间天平,科学与发现,情暖人间、中华文化、校园畅想曲。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三、教材特点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单元前安排了单元导语和情境图,而且选文新,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背诵包括背诵指定的段落和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部分,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满足学生“我要写的需求”,以学生自主练
四、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感;树立尊老敬老的美德;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趣的熏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习惯。
2、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语、句段;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8、学会浏览,培养读书看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10、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能策划简单的这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1、能逐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六、教学措施
1、激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根据语文课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编排语文实践活动。
3、提出课前预习要求,布置课前预习。
4、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
5、正确处理好课内外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6、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讲评,组织好单元考查。
7、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七、研究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到我班学生基本上热爱学习语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本学期,我重视落实课堂常规,重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与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了学习的独立学习能力,确实达到了“向40分钟要质量”的要求。现具体总结如下:
1、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2、改变传统教育“一言堂”式教学所使用的陈旧教案,集体备课,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形成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新型教案。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孩子从反复读中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然后分析重点词句,尽量避免将文章分解,将自己的感受传授给学生。
3、在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辨证统一,建构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新型育人模式。每节语文课,我尽量留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谈谈收获与不足,说说自己、同学、老师的表现,从中寻找改进办法。
4、多采用讲故事、做实验、猜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创设情景,课前导入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后作业既要有利于夯实基础,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兴趣中学知识。本学期的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在这一单元中,我放手让学生成为老师,展示他们搜集到的材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绘制手抄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忽略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未能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应注意的。
6、“与好书交朋友”的课内外阅读活动要贯穿始终。指导学生从书中获取知识,并尝试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7、加强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作。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努力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互协发展。
8关注对中下生的辅导,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 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出示课件4)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 )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出示课件13)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⑤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 )→( )→( )
(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一、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备好课了,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考虑到这学期会比较忙,虽然暑假期间没有教材,没有参考书,但我从网上利用电子教材、电子教学参考书,并借鉴网上教案认真备课,备出适合自己班学情的教案。开学授课前,我总是把教材,教学参考书反复研读,并随机调整教案,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二、继续探究高效的语文课堂,并努力做到高效又充满语文味
打造高效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探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语文课堂。当然要做到高效又充满语文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学期我做了如下尝试:
1、学生能够自学会的,教师就坚决不讲,只要验收、测试就可以了。学生进入四年级,就已经是小学高年级了,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课文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完全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我从不花费时间讲解这些基础知识,只是花费五、六分钟的时间验收,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其它训练了。
2、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训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本学期所选编的课文内容都非常好,有很多课文我也是第一次教,从我自身来讲,就很喜欢这些课文,因此在授课当中,我和学生共同读书,共同探究,共同感悟。本学期我一般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方式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让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课堂上学生能够感悟到的,我就尽量不再去重复讲,但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对事物应该有自己的看法。
3、课堂上注重挖掘训练点,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让学生读中学写。每篇课文都有一些可以挖掘的训练点,因此在备课时,我反复研读教材,找出训练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有些课文就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如《颐和园》一课就是一篇按照游览顺序所写的游记,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指导学生观察了新校园,模仿《颐和园》一课的写法写了《美丽的校园》一文。由于学生有物可写,有法可仿,因此写得都比较好。
三、注重让学生积累
本学期我重视让学生积累成语,积累名人名言。学生进入小学四年级之后,在作文上我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学生的作文尽量写得有文采,但要做到有文采,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积累量,否则很难达到,但学生是不可能有自觉性自己去积累的。于是我在黑板上设立了“积累角”。每天在积累角上抄些成语、名人名言或者古诗。并要求学生抄在积累本上,利用早读或中午到校时间背诵,并在小测验时测试,这样才可达到积累的效果。
四、作文教学中逐步放手,并提高了要求。
本学期在作文教学中我由原来的扶着走开始逐步放手,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文。三年级时我班的作文我一直是扶的多,一般是统一指导,统一写一个内容,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作文写得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这样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本学期我采取了粗线条指导的方法,只是提示学生如何去写,选材由学生自己定,写法也没有规定太死,这样尝试了几次,发现中上等生写得不错,但学困生写得就不合格了。于是我采取了两条线指导作文的方法,对于优生采取放的方法,对于学困生则指导的细写。这样就保证了全班学生的作文水平都能够逐步提高。
五、存在问题
I、由于本学期事务繁忙,培优补差工作没有时间做保障,很少得到落实,导致一些学困生的成绩本学期有所下降。
2、对于基础知识点平时要求不够高,认为学生掌握不错了,但通过测试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扎实,考试时失分较多。
3、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忽视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没能得到提高。
4、平时的小练笔有些少,积累及拓展阅读量还较少,使得学生的语言底蕴还很欠缺。
六、今后努力方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因为教学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身心全面发展上。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要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差异,切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3、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尤其在阅读短文中,要教给学生读懂短文的方法。拿到一篇短文,先要读几遍,结合短文的题目,了解短文的大意。然后读懂短文后面的题目,做什么,怎么做,在一道题一道题认真解答。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学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缺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重点
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具题板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教后记
优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好多同学做不到。
缺点: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同学们做的不好。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1人,经过半年的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班级中仍有基础知识落脚的特需生,在书写、表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班级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孩子们的课堂思维与口语表达等方面的不理想。在今年的教学中应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与阅读能力为重点。
优秀生和学困生情况分析:优秀生和学困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在书写、朗读、阅读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提高先进、转化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走进信息世界”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个,其中18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同时使学生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能够在口头上或书面语中运用所学的词语。注意词语的积累。复习对助词、副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进一步提高练习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复习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式。
4、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够边读边想,读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交给学生一些积累的方法。
5、进一步进行听说训练,表达要清楚有条里。
6、努力做到依托教材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7、通过教材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学语文的目的使用语文。
8、开好口语交际课。进一步进行听说训练,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9、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做到体现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2、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大力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和环境。
4、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
5、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精读课文,仍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课后“思考·练习” 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当前阅读教学的状况看,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读书时间少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克服这种弊端,坚持多读少讲,是改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预习提示,指导学生预习;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
读写例话提示了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同时担负着指导阅读或习作的任务。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读,知道例话在读写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并联系本组课文的学习和自己的读写实际,想想从例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并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
“积累·运用” 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读读背背” 中分别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歇后语等内容。“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学生只要能做到熟读成诵就行,在理解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练习时,教师不要作具体的讲解。学生如果提出问题,可作适当的指点。
“阅读”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引导学生根据短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思考,尝试自己回答问题,教师可酌情进行检查。
“口语交际”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本册在“积累·运用”中安排的8次习作训练,有记实作文、想象作文,有缩写和写读后(观后)感,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要求的自由习作。指导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五)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5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阅读、自找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四、教学进度计划表
略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这学期时间短,任务重,又逢学校搬迁,真正上课的时间不多,要想在短时间里完成好教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何况我们班的同学基础差,为此,我在本学期 在以下方面做了点努力。
一、抓行规,促进步。
因为本班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什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不是怎么好,但他们都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只是缺乏指导。因此从行规入手,狠抓他们的学习习惯。我把这些同学找到一起并一一点评他们的优缺点。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那些地方值得发挥,那些地方需要改进。作业拖拉是这个班的最大弱点,我采用多种方法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在抓速度的同时强调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你有心,随时都可以学到语文。因此,我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表达。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再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风气。我把班上自觉性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调动起来,让他们带动全班同学自觉学习,形成一个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学生有了竞争对手,有了赶的方向。而且他们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理。这样学有所帮、学有所赶。他们的学习劲头调动起来了,学习的风气也就好了。以致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大部分是农村转来的,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
四、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愈来愈明显。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了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方式陈旧,在新课程理解和领会上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相应的能力都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为了适应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力争把它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上一节课,我都作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备方法,备联系,注意从书本中吸取营养,从网络长汲取经验,力争每节课都做好课件,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再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有时间名师的课堂实录我都会看。这样,我上的每节课效果都较理想,要求掌握的东西学生能当堂掌握,当堂消化。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本着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则。注重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注重新理念的学习和运用等。当然,五年级刚接触到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的难题,我在这两方面的训练力度还不够,有待于下学期的进一步努力,相信一定能使这两方面的水平有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