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反思应该怎么写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最新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自尊是立人之本,没有自尊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活动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过主题故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那些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怎样做才是维护了自尊,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和他人还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耻笑、侮辱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发孩子对这些事实、行为进行反省,知错并改正错误。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儿童为目标,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注意开发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进而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透过生活事件强化感悟生命的教育。因此,在本课中,我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结合课文选择典型性和具有探究价值的案例,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体验、从认识生命到感悟生命,了解如何实现并延伸生命的价值,在教学实施中,本课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亮点一:以生命为主线,层层深入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贯穿全课的一条主线,即“生命”。在“生命”话题开始之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美丽、顽强的“生命”——朽木里长出的小草、蛋壳里冒出的嫩芽,曾经是你可爱的小宝宝……,从而激发学生心中对于生命的热爱。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从前的我”、 “走进‘智慧园’”、 “101个猜想”等活动。让珍爱生命成为内涵,体现了细腻的启发,轻松驾驭课堂根据课堂的生成的引导,让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感受生命到感悟生命,体现从浅入深的教学层次,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
亮点二:善用资源,让生命教育成为内涵
生命话题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更是模糊的意识。要达到让珍爱我们的生命内化为学生的共鸣目标,让生命教育成为内涵,一定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因此本课又一亮点是恰到好处地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了有效教学。特别是在“101个猜想”中,让学生解决“今天被妈妈冤枉了,在同学面前连打带骂,脸都丢光了,干脆自杀,不活了”这个问题后,链接了“感动中国——一个军人的故事”,学生被军人孟祥斌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被孟祥斌妻子的呼喊震撼了,一半以上的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老师也是含着感动的眼泪,哽噎的语言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宝贵,感悟生命的珍贵油然而生。
亮点三:活动化教学,新课标理念突现
新课标倡导品德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培养乐于探究的学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活动一——走进生命,认识生命的可爱;活动二——‘凋谢的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脆弱;活动三——‘从前的我’,认识生命的宝贵;活动四——走进‘智慧园’,感悟生命宝贵;活动五—— “101个猜想——感悟生命的珍贵”。层层深入的活动设计让珍爱生命成为内涵,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此外,教学设计立足“学情”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课堂中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引入其中,构建出同样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课堂,唤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也让课堂成为快乐学习的殿堂。
首先我要感谢上级领导和本学科老师不辞辛苦顶风冒雨来到我们香安小学交流研讨。《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力图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个主题中,利用多媒体根据教材呈现了一组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吃早餐;上学路上;乘公共汽车;进校;到商店买学习用品;回家看电视。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寻找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特别介入了刚刚过后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风雪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从而让学生的道德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教材有一句话:“我们来观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我就是根据提示话,假设想象暴风雪那天要是没有环卫工人、没有警察叔叔,这时我们的城市会怎么样?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紧密地开发了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他们体会到了日常的生活中与他人的一种内在联系,从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服务入手,感受人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回到主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们知道,“需要”是一种体验过程,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我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们的服务是他们所需要的。课前我拍摄的一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们发现我们学校收发室的 刘 老师,食堂的叔叔、阿姨,还有打扫卫生的阿姨为我们工作的场景,可能孩子们每天都他们交流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的体验,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学校和大家创建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孩子们再遇到他们时就能很尊重他们的劳动,这样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就能够凸显出来了。无论是什么课,总会留有遗憾和不足的,在多媒体软件应用的连贯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练,今后我会更加注意,课件中的播放顺序应由近及远,灵活选择教学行为。
希望今后,我能够和更多的品社教师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个人专业化的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服务!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新学期又开始了,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还有一些父母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敢于反抗师长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骜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3班《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品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我重点做了一下教学反思:
一、听从领导安排,上好视导课。
四月尾,县教研室来学校视导,根据学校安排,我上了《学看平面图》一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自制课件与教具,课堂上轻松愉悦的教学,学生学得很开心,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活动时,教给学生调查采访的方法,认真组织,让每一次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真正成长和进步。
三、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做好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深深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把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机渗透,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从小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进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课标也倡导通过学习者的自身体验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
(1)从教本走向人本
我依据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求,努力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感受与探究,为此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不局限教材设计构想,让学生畅谈熟知的家乡人的生活习惯、节令习俗,欣赏感兴趣的戏曲艺术,使教学成为学生社会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
(2)注重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的教育应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发展。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搜集、了解相关知识,在这个发现、思考、辨析的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培养了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并且开拓思维,获得了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与提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我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使学生言其所想,让他们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体验。得到情感上的触动和提升,并且主动为建设家乡,推广家乡文化贡献力量。孩子们通过教学所得又回归生活,提升了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由于本课时涉及面很广,蕴含着大量的社会历史信息,所以,教师能借助教材、相关图片、视频、网页及课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社会文化历史内容,梳理清楚生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脉络,进而形成较为明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理解和看待一个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历程。
教师能做到学生的兴趣点与问题紧密联系。让学生找资料、说感受,积极引导进行思考和分析,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传统与变迁中认识和判断生活和历史的关系。
生活就是学习。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所以,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反映了儿童的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本案例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为目的。教师坚持“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教材”不是唯一的资源的原则。实施“学生已有的经验“、”伙伴间的合作分享”、“家长提供的信息”、“课堂生成的现象”、“街头现成的场景”……”等都成为了促进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成功学习的资源。做到台上台下、校外校内互动起来了。
在这课时里,透过服饰看社会,感受服饰文化的博大,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是本单元《追根寻源》的主题,是新思品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性”教学原则,也是本课例的一大亮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游戏、童话永远是小学生喜欢的话题。因此我在上《平安回家》一课时让天天和学生相伴的人物小刚引领学生走进交通王国,通过生动的录像把人们在常用的交通标志下的活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把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活动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交通标志的作用,而丰富的内容又给下文的画交通标志、知道交警的基本手势等作了铺垫。
对于天天接触红绿灯、十字路口的城市学生来说,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不是难事,可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在教学常用的交通标志时,我不仅让学生进行了连线,又让学生进行抢答练习,及时对交通标记进行识记,使知识得到巩固。而小芳的话则把画面和现实生活连接了起来,并且巧妙地告诉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标志知识,而且在抢答时情绪活跃,兴趣盎然,深深吸引了学生的参与。
在教学三个基本的指挥交通手势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毕竟能力有限,我采用了观察、模仿、表演三步曲,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知道交警最常用的三个手势的意思,降低了表演的难度,使大部分学生能进行表演,切身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不仅如此,学生表演后让他们谈体会,适当补充其他内容,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交通知识,使新课标所要求的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真正落实到实处。
接着生动的课件把没有安全标志的岔路口人车混杂,横穿马路的危险情境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故引起自身的警惕,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最后告诉学生把他们设计的安全用语交给警察不是哄骗学生,而是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设计是有用的,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起到警示作用,可以保护他人,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应该是新的教育活动的开始和延伸,因此在活动结束时,让学生利用交通标志牌继续学习,使课堂教育继续向课外延伸。最后的过马路活动使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再一次切身体会怎样正确过马路,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极自然地点明了课题,使本课的教学活动前后呼应,余音袅袅。
《我们的母亲河》是山东美术版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中的第一课。在认真阅读教材后,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市等地理常识。知道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知道母亲河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2、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有关长江、黄河概况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3、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关注,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思路拟订为“欣赏歌曲、导入新课——自主探究,走近母亲河——巩固内化,歌唱母亲河——交流讨论,保护母亲河”,努力营造和谐自主发展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完本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是一个以地理知识为主的单元。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需要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了解自己生活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因此在《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中,多次出现地图(中国行政区地图;长江、黄河流域图;长江、黄河水电枢纽图等)引导学生读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地图中表达的与本主题相关的信息。既有老师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又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倡导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进行教学,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生活在长江边上,非常熟悉长江的相关资源的实际,让学生围绕“长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展开讨论,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江与人的关系,是长江养育了我们,我们离不开长江。对母亲河的热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3、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具有时代气息,使教材“活”了起来。比如:播放课件:长江、黄河受到污染的画面。播放生活中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感知母亲河遭破坏的情况,生动直观,使单调的说教感性化,使教学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母亲河》一课包容的知识极其丰富,有地理的、有历史的、有人文的、有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准备的时间不多,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偏重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对母亲河人文性的挖掘还比较欠缺,同时也影响了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够好,没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另外对于长江、黄河有关一些地理方面的描述还不太科学、准确,这都是值得今后进一步修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