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细致的小编醉清风帮大家收集整理的5篇《角的度量》教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角的度量》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

角的度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角的度量教案 篇3

一、知识结构

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在中学代数中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等,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不等式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解不等式的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解各类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解一些由简单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

1.在构成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中

①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含有同一个未知数;②这里的“几个”并未确定不等式的个数,只要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行.

2.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共归结为下面四种基本情况:

【注意】①其中第(4)个不等式组,实质上是矛盾不等式组,任何数? 都不能使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所以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说其解集为空集.②从上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来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三、教法建议

1.解本节的引例及例1、例2、例3时,注意把解不等式组的思路讲清楚,即先分别解每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公共部分的过程一定要结合数轴来讲.

2.这节课的讲解自始至终要突出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这两个重点.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

3.求公共解集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 要充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这些优点.解集的公共部分可用彩笔在数轴的相应部分描画出来,使学生感到醒目,便于理解记忆.

4.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和两个步骤,不宜做过于难、过于多、重复的机械计算.

角的度量教案 篇4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准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角的度量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 认识量角器,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仪,教学量角器,三角板,大小相等小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那么你知道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生: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师:嗯,说的真好,那么你会判断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 生:能。

师:那么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啊?

生:第二个,第四个和第六个是角。

师:同意吗?

生们:同意。

师:那么哪些不是角呢?

生:第一个,第三个和第五个。

师:哦,这些都不是角。所以我们在判断图形是不是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它有没有顶点,有没有两条直直的边。好,那么,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也是一个? 生:角。

师: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小了。

师:那么这时候呢?

生:变大了。

师:那么,同学们,这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啊?

生:两条边岔开的角度有关系。

师:对,一个角的大小跟这个角两条边岔开的角度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角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角的知识好不好? 生:好。(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何能够精确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角,请你告诉我,这两个角哪个大?

生:角1那个大(角2那个大;一样大)【也可能回答的一样,都是角2那个大,这时候问他,大多少呢?】

师:哦,同学们通过肉眼观察,这两个角,觉得角1这个大一点,又好像角2那个大一点。到底哪一个大呢。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比较比较呢?

生:重合。(用量角器,师:哦,你知道用量角器来量,很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1) 引入第一种方法:活动角(能够比较出大小,但不精确)

师:老师这儿呢,有一些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一下,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个活动角。这个活动角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那个比较大的角,怎么找呢?请一位同学上来尝试一下。 生上台尝试。得出角2大。

2)引入第二种方法:小角拼凑法(能够较为精确的比较出大小,大多少)

师:恩,有了活动角的帮助,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了角2大,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工具,是一些小角,有没有哪个孩子想到办法用这些小角来量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呢?我请三个孩子共同上来完成这个过程。

生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摆法吗?

生:同意。

师:那么,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啊?

生:小角的顶点要对其大角的顶点。最下面的小角的边要对其大角的边。

师:恩,很好,通过这个方式我们也得出了哪个角大?

生:角2大。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角1用了三个小角,角2用了四个小角。

师:角2比角1?

生:多了一个角。

师:通过用小角我们不仅比出了大小,而且我们比的更精确了,知道了大多少。 生:对。

师:哦,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我们再用这些小角来试一试好不好,谢老师随便画一个角。

3)给出任意角,发现小角的方式的局限,引入量角器

师在黑板上作图,随意画一个角。

师:好,现在我想知道这个角和角2哪个大?你们能不能用小角来尝试一下?

请三个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师:好,结果出来了吗?

生:出来了。

师:哪个大啊?

生:角3

师:那么谢老师要问了,大多少呢?

生:大一点点。

师:大一个小角?

生:不是。

师:那怎么办啊?好像我们的小角太大了。怎么办呢?怎样我们才能精确的量出大多少呢? 生:那我们就把角做得再小一点。

4)介绍量角器(中心点,外圈刻度,外圈零刻度线,内圈刻度,内圈零刻度线)以及角的计量单位,角度的读法及写法。

师:为了要把角量得更精确,古人就发明了一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工具,那就是量角器。这个量角器,同学们看,这个量角器是个什么形状的啊?

生:半圆形的。

师:对,古人把这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份都是一个很小的角,所以量角器其实就是由一个一个很小的角组成的,每一个小角的度数是:1度。记作:1。计量角的单位叫做:度,用一个小圆圈表示。我们一起来用手比画一下1度。那么十个一度的小角组成的就是多少?

生:10度。10度应该怎么写呢?先写一个?

生:十。再在右上角上画一个小圈。

师:请同学们尝试比画一下,请注意小圆圈要画在右上角。那么60个这样一度的小角组成的就是?

生:60度。

师:在作业本上写一写。90个一度的小角组成的就是?

生:90度。

师:好,我们继续观察所有的小角的顶点都汇集在一点上,这儿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一下,还有什么特点?这个量角器有两圈?

生:数字。

师:是两圈刻度。这两圈刻度有什么特点呢?

生: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

师:外圈的零度在哪儿?

生:这儿。

师:很好,这个零度所在的这条线叫外圈零刻度线。那么根据这个外圈零刻度线,那么内圈零度所在的线叫什么呢?

生:内圈零刻度线。

师:内圈零刻度线在哪儿呢?你能在你的量角器上找到吗?

生:能。

师:好,请你找一找。然后指给我看一看。很好,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量角器的知识,你能不能指着自己的量角器告诉你的同桌量角器上的每一部分呢?

生与同桌交流。

4)引导学生看书并勾出重点。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翻到第37页,在37页的中间有一段话很重要,请同学们用笔把这段话勾起来,“角的计量单位是~~~~~~~~~~~”

5)量角器的使用

师:很好,我们认识了度量角的工具,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应用这个量角器来量角呢?首先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首先,将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角的一边对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仔细看,我们要数它的度数,应该从180度数起还是从0度数起?

生:0度。

师:好,这里的零度在外圈上还是在内圈上?

生:内圈上。

师:那么我们就要沿着内圈数。10度,20度,30度~~~~~~~~~~另一条边落在了哪一条刻度线上了呢?

生:60度。

师:所以这个角的度数就是?

生:60度。

师:很好,我们再来回忆并尝试一下这个过程,首先将~~~~~~~~~~~~~~~~~~~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步骤很重要?

生:中心点对顶点。一条边要对齐零刻度线。看准0度在哪儿。

3、生尝试应用量角器并总结

师:很好,那么孩子们想不想自己试试呢?

生:想。

师:好,就请同学们同桌一起尝试一下角2的度量,开始。

生同桌尝试。

师:好,量出来了吗?

生:量出来了。

师:你是怎么量的?老师想请一对同桌上讲台上来试一试,请一个同学做,一个同学说。 生:我们是这样量的~~~~~~~~~~~~~~~~~~~~~~~~~

师:同意他们的做法吗?

生:同意。

师:还有没有想上来尝试一下的呢?

生同桌2上台尝试。

生:我们是这样量的~~~~~~~~~~~~~~~~~

师:他们量的好不好啊。

生:好。

师:你们是这样量的吗?

生:是的。

师:很好。谢老师总结了一下这个步骤,其实呀,就六个字:两重合,一看准。什么两重合呢,就是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准就是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六个字。

生们:两重合,一看准。

师:请你告诉你的同桌,这两重合,一看准是什么意思。

生同桌互相解释。

4、生实践应用量角器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尝试量一量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请你们量出,角1,角2,角3,角4,角5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生尝试。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以及测量的步骤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对角的测量,同时总结出角的大小的规律,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岔开的大小,岔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