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兰兰过桥》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程、闭、驶、划、稳、软、折”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野 巧 专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北京的桥》,边听边记忆歌中有哪些桥。
2、 教师出示潜水桥和塑料桥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他们什么样?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上这两座桥看一看,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原野 提包 桥梁 专家 惊奇 取出 轻巧 结实 野花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 板书。
急:上面是“刀”字头,下面是横折,横, 横,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桥: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字旁,右边是“乔”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最原始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里”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笔顺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注意与“矛”字区分。
巧:第五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专:独体字,笔顺是:横,横,竖折撇,点。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 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车带兰兰去玩,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他们看到了鱼和船;要过小河时,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过桥后,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 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原野 野花 桥梁 专家 桥顶
提包 结实 轻巧 取出 惊奇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 板书设计:
9 兰兰过桥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教材简析:
《兰兰过桥》讲述了爷爷带着兰兰走过两座神奇的现代化的桥的故事。课文资料浅显,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富有情趣,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以读、说、议、想为主线,并以电教媒体贯穿始终,使学生在精读中感知,在说议中感悟,在想象中创造。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潜力。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激情引趣
1、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貌的桥?”
2、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认识形状各异的。桥,明白桥是架在水上供人们通行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紧扣课题,从而引出本课桥的特点――神奇、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课文之前应把课文读得由通顺到流利再到感知课文,因此我便借助电教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3)自由读生字词,不会读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逐步检查学生的自学状况。
三、重点词句精读、美读,激发情感
1、在学生完成自学后,我便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把你认为最能表现桥神奇的句子画下来,再展开想象用心体会。
2、当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时,我又一次借助电教媒体演示出在潜水桥中看到的水中画面及句子:“它是用个性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通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愉悦、丰富的情感,学生便情不自禁得美美地读起来。
四、在说议中感悟
1、小组交流,谈谈认识。
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征和性能说一说。
2、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让学生代表扮演桥梁专家,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学生既学得有情趣,又拓展了课外知识。
3、激发情感,认识升华。
看到这么神奇的桥,你会想些什么呢?
五、在想象中创造
1、兰兰过的这两座桥多神奇啊!它们都是桥梁专家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的,你们长大了假如也做了桥梁专家,你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什么桥呢?
2、任由学生想象,利用手中的“神笔”在电教媒体中描绘出心中的桥。这样既打开了学生的科学幻想之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潜力。
3、最后,我和学生们利用电教媒体评选出“最佳作品”。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车带兰兰去玩,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他们看到了鱼和船;要过小河时,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过桥后,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本课时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体现“三重” 的教学方式:重精读感悟、重语言训练、重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精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2、提供一定的句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精读重点句,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兰兰去参观两座神奇的桥,好吗?
二、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兰兰和爷爷过了哪几种桥?请你划出桥的名称。
2、指名回答。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3、哪些自然段是写潜水桥?哪些自然段是写塑料桥?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复习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三、 自主合作,熟读课文
你最喜欢哪一种桥?请你选择写你喜欢的桥的内容读读,提示:
1、想想这座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可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2、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这座桥的喜爱表达出来?
3、组内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可在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此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渗透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四、精读感悟,汇报交流:
1、请选择潜水桥的同学说说你了解了它的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⑴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 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板书:在水里 结实 透明
⑵ 在这样一座玻璃房里,你会看到什么呢?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看到这美丽的水底景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奇的心情。
⑶ 参观了潜水桥,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小黑板出示: 潜水桥建在:
潜水桥像:
潜水桥是……用造的。
潜水桥是一座……的桥。
第四句话可引导学生把前三句话的内容有机地合在一起说,也可根据板书说。
3、选择塑料桥的同学汇报。
⑴ 你了解了塑料桥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的?
⑵ 由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并相机板书:
又薄又结实、轻巧、带着方便 。
⑶ 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⑷ 齐读5~9自然段。
⑸ 补充句子:
塑料桥是用……做的。
塑料桥是一座……的桥。
(考虑到本篇课文内容比较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求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体会文章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可以了。教学时要敢于大胆取舍,大胆创新,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至关重要。)
五、情感延伸,自主探究
1、参观了这两座神奇的桥,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2、填空:
爷爷是一位……
爷爷真是一位……
先引导学生说,比较“是”和“真是”的不同,然后指导读出对爷爷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3、同学们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神奇的精神。那么将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计你最喜欢的桥,好吗?
(由爷爷会变魔术引出了科学技术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对科学的热爱。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想象、创作未来的桥的欲望。学生既可以在纸上画未来的桥,又可以在电脑设计未来的桥,还可以把自己设想的桥写成一段文字……总之,这一开放性的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三点,我感觉效果较好:
1、自主合作学习课文内容。明确了目标,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读读划划有关的语句,同组同学交流、朗读。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两种桥特点的语句品读、理解,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避免了在非重点语句上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学生学得轻松,目标完成得较好。
3、有层次地进行说话的训练。在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两种桥的特点后,设计的说话训练体现了层次性,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学生能根据刚读过的句子,很容易地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且有意识地渗透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比较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设计好桥的式样;3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Copyright (C) 混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