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林海》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林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描写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由景生情,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课文文笔优美,准确地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表达中通过丰富的联想,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感受。课文景中见情,情景交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名篇佳作。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并了解自然资源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三次“亲切、舒服”所表达的逐步升华的感情。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
2、说学法。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 “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即“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评议提高→诵读升华”。
三、情感互动,说流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1、教师板书“海”,什么东西多了,会被称为“海”?
教师从“海”入手,让学生思考:什么东西多了,会被称为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由发言,既有利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与运用能力,也为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进行了铺垫。
2、老舍先生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语文课要鼓励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积极展开想象。“老舍先生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让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也为理解课文后半部分老舍先生由景物产生的联想作好了准备,促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生成。
(二)抓住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感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课文读通读准是阅读教学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初读时,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查互检,互帮互助,既有利于面向全体,又能够照顾差异。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易读错的字音及难读的句子加以指导。
2、想一想作者浏览作者大兴安岭后,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作者浏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作者将浏览大兴安岭的感受概括为两个内涵极深的词:亲切、舒服。这两个词在文中先后出现过三次,贯穿全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抓住重点设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围绕“亲切、舒服”,你能提出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必将促使学生反复认真地研读课文。学生在深入读文中一定会发现并提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可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如,作者为什么三次写到“亲切、舒服”?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样的感受的?三次的感受有何不同?
4、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请你们认真读读课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读文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新的问题,用“?”标注出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
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并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合作交流讨论。请学生读出三个写“亲切、舒服”的完整句子,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应积极鼓励,并设法引导、点拨。如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既然绿颜色那么多,作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为什么不试着用各种关于绿的词语来细致描绘林海的绿?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他们能联想到的各种描写绿颜色的词语来替换“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语,如墨绿、翠绿、
嫩绿等,让学生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体会到:再多的词语也难以形容林海的丰富的绿,而作者此处虽然只写了绿色的深浅和明暗,却涵盖了我们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种绿,从而让读者尽情地想象大兴安岭林海的色彩,也体会到作者写法的巧妙。
(三)品析优美句段,学习表达方法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层层深入的?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文中做出标注。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作者的感受之后,教师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学生在认真读文中不难得出;作者按照浏览的顺序先写初到大兴安岭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了景、林、花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最后写看到林场的感受。这样情由景生,情随景走越走越深入,读者也随作者走,愈读愈感到“亲切、舒服”。
2、你认为大兴安岭哪儿最美?为什么?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再次读文,读的过程中挑选你喜欢的一种景物或你感兴趣的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作深入的研读。可以是反复地读,读出情味;可以是边读边想象句段描绘的画面,并把画面勾画出来,也可以是就句段旁边写几句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是就句段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
(四)有感情朗读背诵,升华感受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精美句段,并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随文练笔,做到学一课仿一课,于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提炼与拓展延伸,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板书: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出示幻灯,简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厦:shà ,不能读成 chà ,也不能读成 xià。
酿:niàng, 不能读成 liàng。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⑴ 分析字形结构。
⑵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悦耳:好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⑴ 初入大兴安岭觉得名字悦耳。
⑵ 岭的样子。
⑶ 岭的颜色绿得难以形容。
⑷ 林就像大海一样。
⑸ 花多而美。
⑹ 木材用途广泛。
⑺ 作者看到大兴安岭的林场后的感受。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⑴ 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
⑵ 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刚进入原始森林时的感受。
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从岭、林、花三个方面介绍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第三段:(第七自然段)参观林场时的见闻和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感到大兴安岭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这一感受是眼见脚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
2、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亲切舒服之感。
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
三、重点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
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
“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顺。本课指山势平缓,轮廓柔和,这个特点是通过与秦岭比较得出的。“云横秦岭”意思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写出了秦岭的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的“岭”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看不厌”一是因为“岭”各具形态,二是因为“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看着这样的“岭”,心里一定感到亲切、舒服。
“林”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叶松”,“白桦”。但从“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树的种类多。看到这么多树,心中一定感到亲切与舒服。
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
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大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
6、自由读课文,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如:作者这样描写,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们上穿翠绿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脚穿多彩的绣花鞋。颜色搭配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
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
四、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⑴ 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
⑵ 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2、讨论、交流:
⑴ 因为在林场看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山林中已经有了不少市镇,人们在愉快地劳动,一是伐木、栽树,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综合利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同兴安岭息息相关,所以亲切之感更加深厚。
⑵ 兴安岭的“兴”有“兴盛”、“兴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思。这是从字面上说,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兴盛安定兴安岭也有一份贡献,所以说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
因为大兴安岭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更主要的是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资源,与国家的建设结为一体,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美得并不空洞。
4、指名感情朗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岭”、“林”、“花”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岭”“林”“花”产生的联想,抒发感情;参观林场,看到林区的发展,看到人们愉快的劳动,幸福的生活,对兴安岭爱之更深,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课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游历大兴安岭后写的,文章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展开联想,抒发作者喜悦、歌颂之情。课文中的三个“亲切与舒服”贯穿全篇,构成整体,中心突出、前后呼应,本文不仅记叙了作者所观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抒发了感情。
3、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运用“中心突破法”抓住“亲切舒服”重点理解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时主要写些什么?文中是怎样体现出作者这感情的?
⑶ 采用“举一反三法”让学生用学习作者第一次感受的段落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次的段落。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本文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6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鹏博士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林海
问: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想到了什么?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密,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今天我们就来这课学习。
二、轻声读课文,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讲来大兴安岭前的想法。
2、讲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
3、讲大兴安岭的林多。
4、讲落叶松多。
5、讲林间的野花美。
6、作者由看到的景物产生的联想。
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
三、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课件
按下列提纲,说说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1、大兴安岭的岭
2、岭上的林
3、林中的花
(二)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与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五、指导学生分段
1、自读课文,思考:按参观顺序全文可分几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讲刚进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感受。
第二段:(2---6)讲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第三段:(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林海的?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
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板书:亲切、舒服)
2、讲读第二段
(1)多媒体显示。指名读第二段。
(2)问: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写出岭的温柔?
理解温柔、盛气凌人,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多媒体课件,看看大兴安岭的林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显示第三自然段。知名度,理解品句
眼睛看到的到处是绿的;茫茫的一片林海,说明林很多;不同的绿色说明树木的品种多。
(4)小结:这一自然段讲大兴安岭是林海。
(5)多媒体显示第四自然段。理解品句。
这里把落叶松比成什么?浪花指的是什么?
(6)齐读第五自然段,理解品句。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大兴安岭看作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之情。
(7)多媒体显示第六自然段。理解品句
为什么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尾一体,美得并不空洞?清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理解空洞、千山一碧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切、舒服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背诵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1、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那几方面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2、读句子,想想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再说说这样写号在哪里。
(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时写俏丽的百花,树干时银白色的。
(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座山,白桦围裙,还穿着绣花鞋。
二、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自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多媒体显示第三段]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加深厚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人与山的关系更加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她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理解兴国安邦
三、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运用了那些方法?[拟人、对比、比喻]
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四、巩固练习:
1、写出带点的反义词
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综合-------()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温柔------()
它的美誉建设结尾一体,美得并不空洞。空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折断化石把大兴安岭和()比较着写,大兴安岭的特点是(),而秦岭的特点是()。
3、练习背诵课文的3--------6自然段
五、作业 :
生字组两个词;练习用缺乏、恰好造句。
老舍先生的《林海》一文,可谓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我们在一次次亲历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种“读你千遍也不厌的感觉”。而今,当我和我的学生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诠释“她”的美味时,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舒服”感。所以,笔者尝试在语文阅读课后续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引领学生再一次走进这一片“林海”,一睹她的神韵,并结合现实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笔下这一片绿的“真谛”。
设计理念与构想:
1、充分挖掘潜藏在教材的内在信息,使课堂学习的信息转化为新的互动资源,使学生能动地学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并开展自由合作、双向交流、集体讨论、书写体会。
2、通过“游览、观赏、赞叹、联想”等方式对文本的知识进行再造与重构,使原有的的文本内容得以更加丰满,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进一步把握,多元解读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结合网络资源,对教材进行创新和开发,使教材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不断生成丰富生成新的学习内容,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参与读写实践的兴趣,掌握实践的方法,培养读、思、写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4、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语文学习与读写活动结为一体,做到课内外延伸,学科间融合。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学生:
1、充分阅读《林海》一文
2、收集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
3、制作大兴安岭的风景幻灯片。
4、准备抒情的音乐。
老师:
1、准备大兴安岭的录相。
2、有关的大兴安岭水与火的图片及资料。
活动形式:
游览、访问、访谈、朗诵、练笔等。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了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林海》,不仅感受了林的绿、岭的柔、花的美,更体会到了的兴安岭与我们关系是如此密切。对于兴安岭,你还有新的想法与愿望吗?
生:交流
(估计学生会提出去大兴安岭游玩或参观)
二、游林海,观林海
1、师:老师非常高兴能听到同学们那么多心灵要求,这也是对知识永不满足的追求。接下来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要求,带大家去兴安岭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当然,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结伴而“行”,也可以单独而“行”,还可以邀上老师作“向导”。
(播放无声录象)
生:观录象,自由交流。
2、师:这次林海之游你总该满意了吧!
生:发表意见。
(估计学生有不少意见:如录相的效果、音乐较差,没有作解说等。)
师:那怎样能使我们的林海之行有特色,有情趣呢?
生:交流。(配乐、加解说词等)
3、师:那我们就自由组合成小小旅游团,先为这林海之旅配上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在团内选出一位“导游小姐”为我们作介绍,当然别忘了给自己的旅游团取个响亮的名字。赶快行动吧!
(重播录象)
生:自由组成团队,活动。
师:巡回检查,鼓励。
4、师:先请——旅游团出发,其他团队成员可以随游,也可以随团作采访。
生:各小组争先介绍游况。
5、师:看来我们的林海之旅真是受益多多呀!我们得评一评最导游和最佳记者。
生:小组评选
(练笔说明:课后,整理串写导游词。)
二、赞林海,诵林海
1、师:欣赏了林海的旖旎风光后,对林海你一定更添了一份敬意和崇敬吧!
生:集体交流。
2、师:是呀,走一回林海就会有一份新的真切感受。看,我们的老舍先生不也有同感吗?让我们一起倾听老舍先生及那些到过林海的名人大家对林海这一片土地的心声吧!
生:分小组即兴朗诵《林海》片段及有关大兴安岭的诗歌、散文。
3、师:听了他们对林海的真情表白,你或许也诗意盎然,心头涌动了吧?
生:自由表达、畅谈。
4、师:听了我们一位位小小诗人、小作家的精彩诵读,老师更想高歌一曲。来,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师生合唱《在那高高的山岭上》)
(说明:这里安排诗歌创作的环节。)
三、赏林海,悟林海
1、师:欣赏了同学们深情并茂的诵读,享受了激情昂扬的林海之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不是林海单一的美,而是一种广阔的美,长久的美,立体的美,永恒的美。
看,我们的同学也把这片绿,这种美留在了心底。有请课外采风组成员上台演示他们的林海之作。
生:电脑操作演示文稿、图片。
(其他成员观赏、交流)
2、师:张张精美的图片更验证了大兴安岭的“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的内涵,同时更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美得并不空洞”的含义。真的,她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相信大家更愿意倾听她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说明:这里安排一个给图片配文的环节。)
四、说林海,道林海
1、师:掌声欢迎“故事大王”上台。
生:介绍大兴安岭的由来、传说。
2、师:对于林海,你也收集到不少资料吧!
生:向全班介绍兴安岭的特产、矿产、面积、林木等。
3、师: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又有新的、不同的感受了吧?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可以表达。
生:同学自由上黑板书写。
4、师:我们把这份情、这份爱一起分享!
(生读自己的内容)
(说明:这是一个根据资料编写解说词的环节。)
五、忆林海、护林海
1、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身上,老师仿佛感到了那片林海正在勃勃生长,变的越来越苍翠,越来越绵延。可是,就在17年的五月,大兴安岭却遭遇着一场空前的灾难。
师出示文字:
一九八七年五月六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大火造成的灾难及损失都是空前的。在这场持续二十七昼夜的大火中,一百零一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七十万公顷)地面惨遭火劫,八十五万立方米木场存材被烧,六万多人无家可归,他们的房屋被夷为平地,从塔河到古莲的几百公里铁路沿线被大火洗劫一空,二千四百八十八台各种设备,总长一千三百四十米的六十七座桥梁,四百八十三公里的通讯线路,二百八十四公里长的输电变电线路,三百二十五万公斤粮食,六十一点四万平方米房屋,一百九十三人的生命,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受灾群众一万零八百零七户,五万六千零九十二人,受伤二百二十六人。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十九分之一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这场大火改变了大兴安岭森林面积居中国之首的历史地位,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特大灾难。
(师出示火灾图片)
2、师:同学们,大兴安岭仅遭此劫吗?
生:自由交流有关森林乱砍、生态破坏、嫩江水灾等资料。
3、师:同学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生:交流
4、师: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
生:交流
5、师:是呀,森林乱砍伐——火灾,生态环境破坏——水灾,这一切的一切,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生:集体研讨。
6、师:同学们,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因为很多原因在大大减少,大兴安岭林海面积在不断缩小,那里的生态环境也在迅速恶化,这一切又怎能不使我们痛苦心、担忧呢?
也许此刻你的心里有许多的想法,许多的建议,能告诉大家吗?
生:自由献计献策。(写公益广告、给环保局长写信、写体会等)
7、师:那我们就在课后把你的想法付诸行动吧?
(说明:这是一个多元性写作的环节。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特点自由发挥写作的才能。如:写公益广告、给环保局长写信、写体会。)
六、总结活动,升华活动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林海风光,又一起回顾了大兴安岭水与火的灾难,相信我们再一次看到“林海”、看到“大兴安岭”这些文字时,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感受了!
是呀,一道美丽的风景是亲切与舒服的,可是就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却变得可怕、悲哀,但愿我们能看到永恒的美丽、永恒的亲切、永恒的舒服!
附:诗歌一首
兴安岭,我心中的歌
六、
兴安岭,我心中的歌,
在那高高的山岭上唱响。
我唱你那绵延的绿,
我唱你那万古的青。
兴安岭,我心中的歌,
在那潺潺的流水间唱响。
我唱你那千山的壮,
我唱你那万水的长。
兴安岭,我心中的歌,
在那阵阵的松涛下唱响。
我唱你那永恒的美,
我唱你那满怀的爱。
附:公益广告五则
青山是我们的脊梁,绿水是我们的血液。
——钱超轶
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寸一尺。
——金萧
愿细水长流,愿青山常绿。
——虞晓
美是什么?美是一首动人的的歌,一副五彩画,一片永恒的景。
——陆志超
林海,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牵挂。
——顾一杰
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努力遵循“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思想:
“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感教学的最高目标。《林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欣赏、诵读、品味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像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
教材分析: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语言质朴而优美,生动地描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特点以及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景色美、语言美,教学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感情诵读,从而去读感悟美、表现美,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使他们受到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全面、深入地感知、理解、欣赏林海的美,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勾划、独立品味、讨论汇报、感情朗读、背诵积累、诗文创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学习课文。
5、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辩论;激励学生赞美林海;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在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进行积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兴安岭与祖国建设的关系;为什么说兴安岭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大兴安岭广袤优美的景色,以及课文优美片段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感受美: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北上去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听说那里有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与老舍爷爷同行,开始我们的兴安之旅!坐在疾驶的火车上?
(出示投影:大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美丽景色。绚丽的色彩,动感的画面,轻扬的音乐,让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听得神情专注,整个身心完全融入到此情此景之中,而忘记了这是在课堂中,觉得自己已经走进优美的原始森林,给学生对林海的初步感受。)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说?板书:美
二、寻找美
1、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请同学们带着爱美的心,去品位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小片段。一会告诉同学们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认真品味。你们品,我也品。一会看看到底谁找的是最美的谁汇报的是最精彩的!生:仔细品读。 师:谁找的小片段最美?生:读一读。
2、教师辅助、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木的四个小片段进行辩论发言。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
(1)根据学生发言,灵活地出示文字小片段。
师: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
(2)启发同学补充。师:还有谁品味了这个小片段的?谈谈自己的意见,好吗?
(3)过渡、激励。在各个小片段的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灵活地指导全体学生
通过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全面欣赏林海的美。
三、品味美
注:岭、林、花、木四个小片段的出示是随着学生的汇报灵活出现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顺学而导。
1、岭的教学
生:朗读。
(出示投影: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1)“云横秦岭”什么样子啊!感受到了吗?
(出示投影:“云横秦岭”图片,把抽象的说明讲解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与秦岭的对比中,显示出秦岭的突兀险峻,突出“岭”的温柔,通过进一步朗读体会。)
(2)老师在去掉句中的“点”字后的比较朗读中,体悟这里的“岭”是温柔。 (出示投影:配乐的温柔的岭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岭的温柔。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优美的。)
问:那么你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温柔之美读出来吗?还有谁体会到了岭的温柔之美?先自由读体会,然后找人朗读。
(3)齐读体会。
2、林的教学
(1)、生:朗读
(出示投影: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师:“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是怎样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呢? 生:一望无际 浩瀚无边 苍翠碧绿的林的海洋;
生:到处都是树木,很辽阔,很美丽的画面?
师:这时微风一吹,你脑海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微风一吹,碧波荡漾、起伏不断、连绵不绝、真美啊!??
师:如果给这幅美丽的画面配以动听的声音,你认为应是怎样的一种声音? 生:我听到了松涛“哗——哗——哗”如波涛拍击岩石的声音;时而柔缓,像小溪流过的声音?
师:谁来感受这如诗如画的色彩斑斓的绿。
生:朗读体会。
师:有声有色多美的一幅画啊!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体起立,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抬头向四周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座座岭,还有山岭上的森林;我看到了千山一碧的山岭? (出示投影:一幅林海的林的图片,给学生一个感象,感知满眼的绿。) 师: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使劲地往前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还是森林、碧绿的、一望无际?
(出示投影:又一幅更广袤林海的林的图片,给学生一个更深的一个视觉冲击,再次感知满眼的色彩斑斓的绿,让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有利于领略文章内容,正确理解其意。)
师:是啊,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此时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不要求的把感受说出来,而要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朗读。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看见了,看见了那浩瀚无边苍翠碧绿的原始森林。
(2)、生:朗读
(出示投影: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生:朗读评价,领略兴安岭的浩瀚。
生:朗读体会。
(出示投影:1、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比较感知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生: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生:再次朗读体会。
一、教学目的
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第3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3)、技能目标: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2)、难点: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三
、教学过程
1、课件演示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导入:请学生谈谈,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
(1)请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
(2)请几位学生互读自己以为最美的小片段。
(3)教师朗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摆出与学生比试比试的姿态。
3、自读自悟
(1)教师抓住学生不服气的心理提出要求:认真品读小片段品读时要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
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
A、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
B、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分别让你想像,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
C、应该怎样创造性地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
(2)学生仔细品读
4、小组讨论
教师辅导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的三个小片段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如下:
(1)学生发言谈到哪个片段,就灵活地出示这个片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你认为这段中哪个句子你最喜欢,可以换一种说法吗?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3)激励品读相同片段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4)指导学生个体和群体感情朗读各自品读的片段,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全面欣赏大兴安岭和课文语言文字与意境的美。
(5)进行激励性评价。
5、创造美
再次出示课件,激励学生在“诗”、“画”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赞美大兴安岭。“诗”指创作,朗诵简短的诗文;“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
(1)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2)鼓励学生展示,并引导大家欣赏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
(3)进行激励评价,小结。
五、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林
海
岭——多
温柔
景物特点
林——像海
花——多
美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神交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挖掘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林海》是小学北京课改版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写下的游记《内蒙风光》。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秀丽山河,《林海》作为第四单元的开篇,通过优美的文字描写了大兴安岭如诗如画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无不充满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课文有景,有境,有情,因此,教学时应循着作者的情感脉络,引领学生在体验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情感。本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情感为主线,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思想。
三、学情分析: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的结构,理解了课文的第一段的内容,对“林海”有了初步的理解。
2、六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掌握找词找句、朗读,体会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因而可以以课文为本,让学生在讨论、合作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为了激发学生对林海以及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还需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中悟情、读中表情,体会“林海”的含义和特点。
3、比较《林海》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4、通过了解和比较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从而产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中悟情、读中表情,体会“林海”的含义和特点。
六、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和比较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从而产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导入:
《林海》这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内蒙风光》,当时正是建国初期 ,全国人民都处在抗战胜利,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中,而国家建设也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一批作家四处走访,用自己的文字来描绘祖国山河的美丽,老舍先生被亲切、舒服的大兴安岭深深吸引了,写下了《林海》这篇散文。
(二)、通过分析重点词句,理解大兴安岭的特点:
1、老师有一个疑问,这篇课文既然是描写大兴安岭的,为什么叫《林海》?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它们和海有什么关系?
先来说说大海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大兴安岭哪里像海?
2、岭像海
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
请同学默读课文,对能表现岭多、温柔的句子,进行画批。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请同学们读这个句子。说说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这儿的“岭”很多呢?
(多)
(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说明样式多。
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通过你的读,我确实感受到这儿的岭很多。从这个“点儿”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些山的差距并不大。
如果删掉“点儿”,你再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从这我们能感受到这儿的岭非常温柔。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把温柔读出来。
(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从这里我也看出了岭的多,因为在疾驶的火车上,他已经看了几个钟头了。
“疾驶”的意思是什么?
(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意思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看,像这样的山峰高高地耸立,就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展示学生作品)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作者指的是什么岭?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秦岭的词吗?
“云横秦岭”的意思是什么?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 这些都说明秦岭是很险的。
兴安岭却和秦岭是相反的(展示学生作品),那里的岭山势平缓,线条柔美,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把“岭”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具体呢
我们学习“岭”这一部分,知道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把多而温柔的岭写得那么形象,那么生动,而且我们也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
3、林像海
(“绿而像海”。)
作者是怎样描写绿颜色多的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目之所及”的意思是什么?
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全都是绿的,这就说明这儿的树非常多。多得就像海洋。
作者是怎样描写“林”像大海的呢
“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在阳光下,大片古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这里不仅写出了林的静态像海,还写出了林的动态像海。
你能把它变成肯定句吗
“看,海边上还闪动着白色的浪花。大片古松的边沿,闪着白排的银裙,像海边的浪花。”
比较它们的区别。
感情就变得平淡。
课文中的句子,那种喜爱的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请你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
读得真好。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林”写成绿色的海洋。下面,谁能展开想象,读一读。
4、花像海
“花”的特点是什么
“多” “美丽”。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这个“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兴安岭比作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写出了它的美丽。
5、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加上丰富的联想,写出兴安岭温柔的“岭”,如海的“林”,还有美丽的“花”,但这些都是它外表的美。(板书:美)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兴安岭,他又联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作者联想到了,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这些都说明大兴安岭不仅风景美,而且物产丰富,为祖国的建设服务。正是大兴安岭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我们的国家兴盛安定。
(三)、巩固练习:
正是看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作者心中再次感到亲切、舒服,对兴安岭更是喜爱。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观赏了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你们喜爱大兴安岭吗?
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谁能用反问的语气来说说。
(四)、拓展延伸:
我们在四年级下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叫《美丽的小兴安岭》,请同学默读课文,说一说它与《林海》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都是在描写兴安岭
不同点:顺序
结构
(五)、激情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兴安岭是美丽的,也知道了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山河,请回忆我们还学过哪些歌颂祖国河山的课文。
请你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我们的祖国有( )的大兴安岭,
有( )的( ),
有( )的( ),
还有——
祖国, ( )。
我们的祖国是这样的美丽和富饶,我们应该努力的保护和捍卫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1、请你自选祖国的一处景观,进行描写。
2、推荐书目
草原
渔场
农产
风景区
工业基地
(放在群邮箱里,请你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采用学生自学_____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
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读。正音。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导入谈话。
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介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
(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划出这些句子。
2、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齐读第一段。
①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②分析:这段的第一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前的看法。注意“总”的意思——总是,一直。第二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是真情实感啊!
③小结: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感到这个名字是亲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
①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使作者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大兴安岭这么美丽,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
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③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岭、林、花)
A、“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
作者是怎样写的?采用个别、小组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岭”的特点。
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___林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
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
分析:作者写“林”的时候处处流露出对“林”的爱。
指导朗读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
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分析: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喜爱的感情。(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句子,把群岭起伏写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叶松写成海洋,把白桦写成海边的浪花,我们读后对大兴安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④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到处都是);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
C、小结:这句话把大兴安岭看作一个很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⑤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
小结: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中的花联系在一起作具体描绘,构成了一个立体画面,使大兴安岭更加美丽,可爱。
面对美丽的大兴安岭,作者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
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A、“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
B、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
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
小结:这段作者先介绍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再写了作者的联想。说明大兴安岭不仅美丽,还与祖国建设处处都要用到木材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爱,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C、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作业:
1、课后练习1,3(1)、(2)。
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
2、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提问:
①“兴国安邦”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齐读这一段。
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真的起着使国家兴旺安定的作用,我们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三)总结全文。
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
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谈话。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三——六自然段。
2、预习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