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专业需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教育学教案(精彩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1.善于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2.亲身实践,按职业道德方向去做,促进自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姓名:xxx邮箱:xxx
性别:x年龄:xx
学历:xxx毕业院校:xxxx电话:xxxxxx薪资要求:xxxxxx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xxxx大学20xx-09至20xx-09
专业:教育学
学历:硕士
专业描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在校期间担任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宣传部干事,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修过的课程有: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公文写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企业管理概论、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及常用法律等。
公司名称:xx英语乐园
职位名称:教师、教学主管
工作描述:负责省五幼的业余英语班教学及教师的招聘、培训、管理工作;另兼铁路一小英语班的教学工作。
公司名称:xxxx培训公司
职位名称: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有过7年的一对一英语家教经验,熟知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善于沟通。
普通话一级乙等(语文教师标准为二级甲等,播音员标准为一级甲等,最高级别为一级甲等),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职业经理人素质提升培训班结业证书。
语言水平
英语水平:cet6
语言水平描述:英语专业毕业,擅长口语教学,有1年半国外生活经历,从事英语工作3年及兼职英语工作7年,研究生考试英语在全专业排名第二。法语水平:一般
it技能
技能名称使用时间熟练程度
word10年精通
windowsnt/2000/xp10年精通
internetexplorer10年精通
msexcel2年熟练
mspowerpoint5年精通
搜集考研相关信息,咨询教育学相关专业老师,确定自己可以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如果可能,最好能够准确地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要全面了解所要报考专业和院校,做到信息通畅。
如获取信息有难度,可以多老师进行沟通,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内容包含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和一门学科专业课,而这门学科专业课每所学校出题内容以及范围各不相同,所以,确定学校会更加方便每位同学有针对性进行复习。
第一轮学习,由于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具备某个学科背景的考生,所以,学习教育综合的时候会感觉特别抽象、特别枯燥、理论化过强。对于这样一个跨专业的学科,了解学科的基本学科体系和框架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将教育学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务必在6月之前对教育学有总体的理解,树立整体框架,这个时候,最好选择一个专业从事教育综合辅导的辅导班。
第二轮学习,这是教育综合复习的黄金学习时间,要在新政治大纲出来之后将政治集中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是理工科学生对于政治存在一些担心,可以选择政治的暑期强化班进行系统学习。
加强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识记工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背的时间。教育综合最终的考试形式是以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必然要求大家牢记大量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是最好的阶段。
第三轮学习,此时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对于目标院校的今年招生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之前您所确定的学校今年缩小或者扩大的招生比重,或者更换了参考教材,这些信息都要及时关注。
充分利用黄金周的学习时间,对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总结和梳理,此时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个高原期,务必要克服这个教育学学习特有的高原期,如果实在难以克服,可以选择相应的口碑比较好的辅导班进行一些咨询和指导。
政治、英语、教育综合和学科专业课完全进行冲刺复习阶段,因为教育综合的特殊性,此时期学生会感觉到之前已经记忆的东西很多又出现了忘记的情况,或者之前记忆的内容如何用在卷面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那么这个时候,报一个模考点评班对于学习中的查缺补漏是最好的办法,让老师帮助你寻找你学习中的盲点;另外,为了考生能够事半功倍,优秀辅导班授课的教授们所提供的应试的技巧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一个不错途径。
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关注目标院校的分数发布和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如果进入复试,务必进行相应的复试准备,可以自己联系师兄师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复试中教育综合基本不被涉及到,所以,复试的主要内容是考生自己的学科内知识。
摘要:当今高职学校的学生,受着学习和生活上多重压力的考验,在心理上也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影响正常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在高职院校内开展现象教学来,这也为我们解决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现象学教育学做为一个时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内容是值得我们大力借鉴和学习的。本文也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内随机选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用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以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为前提,在实际教育当中的以教育目的和教育所发现的问题并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现象学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现象学教育学的概念
我们以现象学理论为开展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真正的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所以遇到的问题做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然后将他们的在学习生活当中的真实体验成为长期教育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现象学教育学是一种实践笥的教育学科,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动态的教育研究方向。
(二)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把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做为主要的研究重点,然后更多的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隐藏着一些问题,逐一的发掘来来进行系统的分析。[1]在经历不断的发展中更多的教学者也逐渐的将现象学中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学工作当中。以往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将传统的教育学方法运用到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当中,但是随时时代的变化在高职学校学生身上也会有更多问题在不断涌现,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以便于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一)表面上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从大量有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资料来看,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当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阻碍时,也能很好的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能很好的自我调节处理好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还有少部分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时不会很好的处理,也就导致一些悲观、抑郁的情绪无法得到很好的排解,这样也就大大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但是这只能说是在处理问题时还是有一定方式方法上的欠缺,并不能构成真正的心理疾病,只能说是一定程度的情绪偏差,若及时能找到原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还是也以很快解决的;还有为数不多的个别现在会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正确的意识和及时有解决,心理状况也就会很差,也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还是趋于正常健康状态的,都有很好的自控能力,面对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对心理健康还不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表现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一些表面看起来心理健康、活泼开朗的学生也有可能存在着心理状况不良的问题,二是调查形式以与学生的问答和行为表现观测为主,并以此建立了量化的评判标准,但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较强的主观倾向,可能会故意回避提问者的某些有针对性的提问,同时量化标准是否针对所有的学生都科学有效也有待评判。
(二)学生内心暗藏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和了解中,虽然表面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是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其中深入内心的问题还是不被我们所了解到的。因为在经达学习和生活种种压力下,在内心深处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心理状态,这些状况一般时候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它也埋在内心的隐形***,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塌陷,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无法估计的。比如极度的焦虑状态和自卑状态所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一般都是问题不是马上突显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下在由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达不到理想状况;还有就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也会让学生们内心没有自信,与他人交往时有一些自卑心理,这样也就会出现不合群、行为古怪难相处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长时间不能意识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那么在正常的人际主往中也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从而导致以后人生成长道路中也会害怕面对,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样也会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严重,进而引发心理疾病。通过对个体的长期观察表明,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这两种极端心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一些自卑的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很难融入自身所述的学习氛围中,自卑的心理由于交际圈的不断缩小而急剧增大,最终形成了心理畸形。同样的,一些极度自负的学生,对于自我能力认识不够明确,当遇到挫折时很难达到心理平衡,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现象学教育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里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将理论课程系统的灌输给学生们,来切实的解决一些存在于大学生心理的问题,做好预防性的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在校的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3]由于现在学生们所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也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管理非常重视,也开始逐渐的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大力的宣传和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心理咨询类服务内容。确立高职院校教育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大部分群体实行一种普遍化的心理健康辅导,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上升,二是要关注到个别学生,特别是一些心理状况不太好的学生,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辅导,主动去了解这些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源头,帮助其积极疏导,通过长期的努力使这些学生多吸收正能量,心理状况逐渐好转,避免学生误入歧途。现象学教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来完善以前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对教育过程的还原、主体间的交互等等,进而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目标。
(二)现象学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活动
学校应该了解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后,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在一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教学课程当中更注重一些实际的心理协调方法的教学内容,密切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相最联系在一起,主要的是想通过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来加强学生们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掌握更多的心理技能。还可以在高职院校内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方面的活动,因为心理咨询涵盖面比较广,把现象学教育学的反思精神很好的应用在其中,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具备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的精髓,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实践中应用理论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不断升华理论。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好好利用这一结合点。
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有没有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为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整体的校园环境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绿化景观的建设,在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校园坏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产生长期的良性影响。同时也应该注意校园内的人文环境,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来丰富学生们的学生生活比如学校内开展的各类体育、美术、音乐相关的娱乐活动,或者举办一些知识讲座论坛和书画展等等活动,都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浓烈的人文环境所带来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气息,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在实际活动当中,这样也能减很好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如前所述,有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或学习的原因会有自卑的心理,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教育时就要注意积极对学生疏导,让学生逐步融入到集体中,比如通过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班级或集体活动,当学生开始融入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份子,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就会认识到他和其他人都是平等交流的,这种自卑心理也会逐渐退散。
3.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心理状况都基本保持较为健康的水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时仅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基本的教育,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尽可能避免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对于一些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学工作需要多关注,多疏导,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逐步地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防止学生由于不健康的心态制造社会问题。
社会节奏在不断的加快,高职院校中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在学校内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4]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但是还是有部分暗藏的心理隐患问题需要解决,在现象学教育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指导和辅助下,在传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现象教育学精神的融合,现象教育学精神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可能选择,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
[1]廖文;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学校课程开发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2]蔡芳;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刘洁;现象学教育学[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4]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启示意义[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高校的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高校中关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随着中国的发展一直进行着,不断的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而高校之中“教育学”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关于“教育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从未中断,它关系着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教育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的进行教育领域新理论的探索,基于此,本文中笔者针对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教学模式;改革;教育学;学生
教育学领域的变革无时无刻都不在更新改进当中,随着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学的变革便于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迅速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去改变现状。
1、当前世界的发展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信息模式丰富多彩,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给当代的学生带来极大的枯燥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难以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学生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是以“一纲一书一案”为教材,每一科的教学都是在教案的基础之上按照知识结构来进行的,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难以感受到课程中生动灵活的一面,主要是教师按照模板来讲解案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难以得到真正的知识和理解,对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摧残。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看似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一旦进行真正的教学模拟,结果一塌糊涂,完全没有表现出的那种从容和生动。当教育失去了鲜活和生动的特性,学生的热情和对于未来教学的憧憬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当前的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之中,极大的缺乏了讲课授课的真实性。“教育学”的授课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很全面的一种授课过程。而当前的授课却十分的单一,只采用了教师按照教案讲课的形式,几乎没有基础教育教学的时间课程,无法把教学当中的最重要的实践经验体现出来,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实例进行演示,学生很难想象出真是的情景和形象。当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育学”的课时安排很少,限于课时安排的时间短、场景单一,教师也只能进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尽力去给学生们示范真实的情况,去给学生传授真实的教学经验。但是着不仅仅是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而且也极大的浪费了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形成了教育上的各种浪费的同时也偏离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教育学的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不能出差错也不能随意采取方案。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良,依托真实的案例和真实的依据去解决改进方案的更新。首先要结合时代发展,将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作为核心,从整体出发,完成教学模式的变革。
1、采用灵活生动的授课模式,把教育事业的伟大性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灵活独特性的理解。高校“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是一名学生的同时,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还要把自己带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理解自己教师的课程特色和教学技巧,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时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特点。不能单一的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老师的教学内容,这之间的平衡需要老师很好的去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学生和老师身份的未来教育领域的人的提升。
2、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老师教授的内容,更要思考老师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技巧,用什么方式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选题,学生不仅仅从在做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能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个人的教学理念的行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于同学的交流与老师的讨论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概念。
3、督促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很好的帮助“教育学”专业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学实践之中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领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执行能力,处理课堂各种情况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当在这一块增加课时,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时间,去完成对于自己学到的知识的验证。对于学生的排课,尽量集中实践课程的时间。学校也应当去主动创建相关的教学情景,增加真实场景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精心选择含有丰富知识和学术信息的案例,让学生去更好的在好的实践环境之中得以更好的提升[5]。
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亘古以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教育从事者的培养更加是重中之重,对于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不可挡。但是改革的内容要慎而又慎,要不断的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实践同理论结合不断的推动教学模式的改进。
[1]孙成林,杨甲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05):88-96.
[2]曾必好,鲍秀梅。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英语学科教育学”课程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05):123-127.
[3]鲍淼芳。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2):11-13+24.
[4]李娟,王东辉。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2014,(02):80-81.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达的不竭源泉,而创新的关键在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与国内外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成熟的高校相比,郑州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课程改革要立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而教育类专业人才才能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深化创新型河南的宗旨。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纲要》不仅肯定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指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据此,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来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教育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也激发了教育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教育学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归根到底源于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只有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一)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拥有权威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教育学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广泛了解诸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知识,使学生赋有高深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素养。只有拥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才能充分激发出勇于创新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本着科学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管理,构建卓越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宽广的学科领域
创新要基于一定的综合基础知识,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多是基于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教育学类创新人才也不例外,各类跨学科课程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丰富多彩的公共课程也拓展了通识教育领域,所以无论是领域宽广的通识课程,还是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学专业课程,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宝贵资源,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要适当拓宽课程领域,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有效执行实践课程。
(三)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道德文化素质的沃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深精湛的专业知识的武装,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熏陶,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文化等公共课程一方面塑造了学生豁达、缜密、独创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社会的发展正是凭借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得以持续向前进步,所以要保证素质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教育学专业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类教育学著作也纷纷涌现,目前,西方国家已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经验,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各个国家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不同的特色。2014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行榜中,前五位依次是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笔者在此仅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一下国外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类和社会学等,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50%以上。专业课程则占30%左右,主要分为三类,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又统称为教育学专业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传授学生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学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人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是为培养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践课程约占20%,主要包括中学教学实习讨论、小学教学实习讨论、本科生研讨会等。与国外相比,我国教育学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目前,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学校当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通识课程涵盖通修课程和通选课程,通修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通选课程指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26%,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加强对人文社会的了解,以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其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多维度的,主要包含了专业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主干课和专业教育系列课,这三类课程又可统称为专业理论课,这是教育学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占据着总课程的55%。其最具特色的是生涯规划课,这部分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主要包括各科教学法和教学技能,占据着总课程的10%左右。通过国内外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国外高校更加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而且给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而国内则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专业课程是既定课程,缺乏灵活性,此外国内实践课程则切实根据我国国情需要来设置,开设了大量的与教学法和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以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人才。
三、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课程目标的实质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既定结果”。也即是,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教育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而设置,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具体定位在: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术,教育学专业课程是专业技能发展的根基,是向学生输送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平台;二是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并能辨别常见的错误思想、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强大的个性品格的创新型教育专业人才。根据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对比,以及我国社会对教育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多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轻视通识课程,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仅拥有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人才的要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基利安所言,“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若只学习理论课程,如同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成效,特别是教育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更需要通过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深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以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得到升华。
(三)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在保证课程体系规范性的同时,要冲破传统专业课程界限,将当前社会发展关注的新兴学科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性。
四、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对教育学专业课程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育学专业课程也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课程设置要具有地方发展特色。例如,z大学作为中部某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地方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而z校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状况更是决定了全省的教育发展水平,自z校教育学专业开设之日起,近些年确实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通识课程较少,远低于美国通识课程占50%的比重,而且基础课程主要是政治、英语等,没有自然科学课程。z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传统的三方格局,即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课程占27.3%,专业课程占79.5%,实践课程占6.2%,显然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而专业课程比例较多,并且缺少自然学科课程,严重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多而乱,分科过细,重复设置,相当一部分内容已明显落后、陈旧。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共享课、专业方向课,而专业方向课又分为普通教育学方向和教育管理学方向,可见专业课程分的过细,而具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同属于心理学领域,课程重复设置。
(三)教育学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不多,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有片面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而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倡导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知识为应用而习得,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并且单一的专业知识又无法运作,z校教育学专业发展中显然忽视了这一关键点,偏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偏重传统教育学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而忽略物理、化学、数学的学习以及与之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的仅是附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四)实践课程少,执行乏力。总览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专业理论课程占据着80%左右,学校虽然拥有教育技术实验室,但因缺乏教育技术性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实验室形同虚设,在专业实践方面,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缺乏严密周详的安排计划,以及缺少教学法之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课程也难以执行。
五、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检视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使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真正找到合适的坐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还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更要适时审视自身的教学成效,借鉴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经验,根据z大学本校的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区对教育类人才的渴求。在此,对z大学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z校教育学专业公共课程所占比重远低于国内外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成熟的院校,并且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也不重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以,一方面要拓展公共基础课的范围,增设中国文化、音乐、艺术、书法、文学鉴赏、写作以及语言交际等人文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交际素养;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原有的“考试至上”的思想,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依据生活行为习惯中的应用来评定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增加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力求达到50%以上。
(二)专业课程改革
压缩教育学专业课程类别,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共享课合并为专业基础课。简化重复课程,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简化为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拓展前沿课程,将中国古代教育名著选读发展为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规整繁乱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艺术欣赏归入公共基础课程,如此,专业基础课占25%,专业方向课占10%。
(三)实践课程改革
知识的价值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教育理论知识课是专业基础课程,而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则是众多课程类别中最关键的一环。所以,一是要调整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教学实践、教育技术实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并确保每周2-3次的实践课程,使实践课的设置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增设独立的教学实践管理部门,加大对实践课的管理力度;三是增设实践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四是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每月到当地农村地区为中小学生讲公开课、义务为贫困学生补课、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等。
摘要:对教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学,摆脱迷茫和困惑。笔者认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证了其必备的三个特性。
关键词:教育学 学科特性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躁动、迷惘、困境、危机、解体、终结”以及“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殖民地”之类惊呼依旧不绝于耳。教育学研究者自感“底气不足”,既无法确立自身的独立性,又无法就教育学的学科特性达成统一共识。教育学究竟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还是应以“指导实践”为主的学科,争论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教育学的研究无法规避借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教育学的独立地位,研究者们又必须探讨出本学科的学科特性,以此来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学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一、实践性
教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人类教育生活实践的学科,与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一样属于社会精神生活,具有精神价值的特征。――丁钢
早在1929年,杜威在《教育科学的资源》中就明确地阐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只是近来才感觉到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意识到要使教育过程明智地按照指定的方向进行,必须援引多种科学。”,教育学的相关学科仅仅是教育学的资源,还不是教育学的内容,必须“把教育科学的资源(the sources of educational science)和科学的内容(scientific content)区别开来”。他认为这两者常有混在一起的危险:“我们常因某种结果是科学的,便以为它已是教育科学了。我们要记住,那些结果只是给教育者利用的资源,使教育作用达到更完善的地步。”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最终实质,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它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有些结果,虽然对于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判断、计划、观察的态度和习惯,没有什么作用,仍可以是科学的。但没有这种作用,它们便不是教育科学,而是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在别的领域也许是科学的,但在教育上说来,则不是,等到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才可以说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真正对教育有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
教育学应在直面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发展的原创性,改变被动地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拓展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范围,主动地参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
有不少人认为,过去的教育学之所以难以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在追求普遍性的过程中,忽略了教育实践本身的多样性、情境性、不确定性、生成性等内在特征,漠视了教师在实施教育理论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教师个人经验或知识的支撑价值。也就是说,它们造成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断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重新定位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如有人摒弃二元论思维,强调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滋养关系;有人在质疑“指导说”的基础上,把教育学之于教育实践的功能归于“理智的启迪”,等等。二是侧重分析教师实践的个人特征,如有人广泛汲取波兰尼的认识论,探寻教师个人知识的样态;也有人深入借鉴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开掘教师的实践智慧或教育智慧,等等。此外,像“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教学”等概念,无不透露出回归教师的实践经验、诉诸教师的实践理性的初衷。
二、“人”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我们的教育太看重有形的教与学,认为明明白白的传递是教学和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实际上,“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因此人不可能知道,在他身上自然禀赋到底有多大”。以往缺乏对人性的关注,缺乏对人的自然禀赋的关注,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以人为经验对象的人文科学在数学、语言学和生物学的夹缝中生存,人的主体性价值在精神科学与人种学中不停地被拆解与消解。……人的价值信仰丧失之后,在现代社会,人的意识、灵魂、主体性和人性遭遇到知识和权力的限制,人的意义和价值也跌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现代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内在灵魂而传授人文知识,而是对人的肉体进行制度化权力运作,把人规训成为一个能自动生产和再生产权力/知识关系与话语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教育学应重新立足于研究怎么培养人,人才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性才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特性。详言之,人性化教育具体体现在生命实践、劳动实践、交往实践和审美实践等教育实践形式之中。
对人性的研究需以人性的可教性为前提。“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能只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
此外,教育学研究者应向文史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学习,把研究的基础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生活基础,不仅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教育问题,而且更要从师生的生活和整个的社会生活中探寻自己的价值根据和方向,进行价值的批判和引导。教育学研究者只有对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切而直接的人文关怀,真\\正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情感和生命领域,才能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不仅真正避免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园地,而且改变教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边缘位置,在有关人的学科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教育用什么来稳固自己的根基,只能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这就是培养人这一永远不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这一稳固的基点,教育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和恰当地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才能清醒和理智地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学亦是如此。
三、复杂性
教育学是立足于人类的教育活动上的一门学科,这个先天性的学科特点,就让教育学的研究在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上无法避开。所有的教育学都存在着传授者,接受教育者,这两个角色构成了基本的教育因素。而由于角色的特性,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理解性都会随着不同的个体而有着不同的教育过程的变化。并且,在教育目的与手段上,由于人类的个体不同,对于所有的教育手段都会有着差别与方法上的变化,同时对于教育的目的来说,每个传授者的侧重点与关键点铺设都会不一样,那么再加上受教育者本身的主观性因素,就让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得以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育学研究中,研究的高度是要站在人类与社会的背景下的,同时还要结合每个不同学科与人的不同,再来进行教育学的研究。所以,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性质还体现出了强大的人为性质。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有人的地方就有广义上的教育,不管是研究其学科特性还是比对与其他关联学科的特点,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服务。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1.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2.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3.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任何课程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便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教师。具体分析,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教育思维,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来源,关注现实教育问题,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的诉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组成多个2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另外留出2%的灵活机动时间,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针对“大班上课”,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另有1%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