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劳技课的教案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唱出。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教学难点: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人人都会唱、喜欢唱,每一次听到它,让人们想到一个人——妈妈。让我们用最美、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师起前奏,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听一听小朋友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用歌声道出了哪些心理话。(多媒体播放歌曲)
1、说一说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声播放歌曲旋律学生在音乐中谈感受)
2、想一想这首歌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对妈妈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
3、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4、创编(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也可以把歌曲中的妈妈编成其他长辈。)
5、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用唱名唱一唱。
(可以有老师唱词,学生唱唱名,再反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海娃的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欣赏《海娃的歌》。
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使一个住在海边的小海娃沉不住气了,听,他也唱起了歌!(初听)
1、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像?
2、想一想,海边会有哪些声音?你去过海边吗?知道“赶海”吗?(学生讨论,互相交换知识和信息)
3、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唱出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这五个音。
2、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
2、分组练唱,评议。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种玉米》;凝听《劳动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聆听《海娃的歌》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位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劳动歌》,让学生边听边看。
2、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老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让我们再一次欣赏。
4、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听到后你是否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告诉大家。
5、同学们如果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那么请你动脑筋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为大家表演好吗?
6、学生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以鼓励为主)
7、教师讲故事
三、学习歌曲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小朋友,他用甜美的歌声号召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2、听范唱《种玉米》(教师播放cai范唱)。
3、引导学生给歌曲起名并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的歌曲相比较找出共同点。
4、(因歌曲有一定难度)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默唱、轻声唱、)在学习歌曲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说出来,然后以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按节奏读歌词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用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歌曲。
二、课堂小结:
师: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作成的。
2、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一样日常生活中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作的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了解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工具有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二)看图认识器物。
1、处事四幅图片,让学生说说看看,这些器物是由那些材料制成。
2、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门,椅子,锤,铅笔,并且谈谈其构成材料。可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强。例如椅子,生活中常用的材料有木,铁,皮革,塑料等,造型更是无奇不有,让学生交流后,教师可出示有关图片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展开讨论,加深了解
1、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说一说物品的组成材料。
学生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每组选出几名代表发言,
2、提出问题:你见过造房子吗?说一说造房子要用那些材料?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
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点学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运用于建筑物上。
(四)课外拓展,增长知识
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即特长,自由组成探索小组,对钱币,水桶,笔,床等物品进行探究,通过实地采访,上图书馆,上等形式,对生活中的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辛苦的情感。
进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懂得劳动最光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孩子体会亲自动手的乐趣、
2、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的可贵、
教学准备:
小毛巾若干 小凳子若干 洗衣粉一袋 水盆10个
教学过程:
我先是以儿歌引出教学的主角“凳子”,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聪明,兴致也很高,没几遍就能自己哼出儿歌来,我还要求每个孩子对自己坐的凳子说一句话,我本想让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或者你辛苦了之类感恩的话,可刚开始,孩子们都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说不出来、于是我就先示范,示范后孩子们能跟着我的思路扩散开来了。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来了解凳子的各个部位,虽然孩子们经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说清楚凳子各个部位名称的孩子还很少,所以先来认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认识完后我就从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并让孩子们来帮忙洗。孩子们可激动了。当我问孩子们给凳子洗澡需要些什么东西呢,孩子们纷纷联想到自己洗澡时的东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说了很多,我强调:给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与我们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样的。在第一次教学时,我把该怎么洗,洗凳子的步骤示范了一遍,然后再让孩子们洗;而我们不能单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们在教学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教学时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洗,洗完后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并比比谁洗得干净,并给予鼓励;孩子们给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门,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干净。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劳动中获得了快乐,懂得了劳动的可贵。
在第一次教学后,我发现,由于对孩子们使用毛巾在水里清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因此就导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拧到了别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得非常湿,所以在进行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拧毛巾一定要蹲下;没拧干的一定要尽力拧干,人多就多等一会儿;不能乱占位置,乱抢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时候就好了很多。孩子们在洗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很认真地给小凳子洗起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呼哧呼哧使劲拧干毛巾,一会儿给凳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凳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可欢了,把凳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阳底下晒一晒。看着他们一个个汗涔涔的,小脸红扑扑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教学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起了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入园后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干净,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给小凳子洗澡,进而就可以擦干净桌子,在家里洗干净碗,洗书包,小袜子,小手绢等等 ,这不正是这堂教学课想要的结果吗?这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能力的体现吗?这不正是热爱劳动的表现吗?不过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一定的纪律性,场面有点无序且混乱。下次一定会在这方面更加注意。让孩子们在一个既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获得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