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渡荆门送别的教案设计 渡荆门送别优秀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诗句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二、诗句具体分析:
步骤:请同学简析,教师点拨,再课件展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三、诗的整体感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课程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回顾一下,有没有学过下面几类诗,如果有,试试背背。
1.边塞诗 2.写景诗 3.送别诗 4.游记诗 5.思乡诗
二、诵读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自由诵读
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三、作者简介 背景探寻
1.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2.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3.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4.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这首诗是李白初游楚地之作。它以清新飘逸的笔触,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到的新奇景象,抒写了诗人从蜀中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胸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句用语奇妙,用阔大意象表现心中喜悦与豪情,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末句写因江水而产生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却又鲜明地反映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诗作赏析
1.《归田园居》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全诗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游山西村》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诗中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3.欣赏《使至塞上》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
讨论明确: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4.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讨论明确: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诗中“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景的。
欣赏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5.比较欣赏《归园田居》《游山西村》的异同。
同:《归园田居》《游山西村》都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一天的农家生活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异:《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有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风格质朴醇美。
《游山西村》是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想法,并无归隐之意。)诗风自然闲适。
五、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寻,给四首诗寻找应情应景的音乐。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三十课 诗四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四首古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品过程与方法目标: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文章以简炼的语言,精彩描写,表达作者一种复杂微妙的心境。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指2-3名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a. 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四、质疑问难。
五、练习背诵。
《游山西村》
陆游
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
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课后练习一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三、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1、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默写课文。
《渡荆门送别》李 白
一、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2、学生讨论交流、明确: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3、齐读背诵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八、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归田 躬耕 意愿 志趣———
使至塞上:出使边塞 内心抑郁 塞外风光 千古壮观------情有事发,景由事终
渡荆门送别:地点、目的,景色壮观,留恋故乡---------叙事 绘景 抒情
游山西村:农家憨厚 山村美景 社日风光 闲游向往-----山村美好,喜爱漫游
九、课后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渡荆门送别》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者了解。
李白,字 , 代诗人,是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 诗人,自号 居士。
〖拓展:欧阳修 居士,李清照 居士,白居易 居士,苏轼 居士。
二、读课文,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2、《渡荆门送别》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3、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4、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5、尾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7、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8、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9、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这首诗。 四、课堂小结 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 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 ”始,以“ ”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給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 五、布置作业 1、欣赏此诗,选出有错的一项(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2、用文字把自己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写出来。
答案:
一、 太白 唐 屈原 浪漫主义 青莲居士 六一 易安 香山 东坡
二、
1、提示:——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提示: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3、提示:“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提示:“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5、提示: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6、提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7、提示:“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8、提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9、提示: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四、颔联 渡远 送行
五、1、C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4、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又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原籍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著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 ) 草木长( ) 荷锄( )
燕然( ) 鸡豚( ) 徙倚(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晨兴理荒秽:
(2)荷锄:
(3)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
(5)徙倚湖山欲暮时: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征蓬/出版塞,归雁/入/胡天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常识填空
5、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包含 、排律、 等几个部分。所谓近体诗,它是和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完成下面的填空
6、(1)《归园田居》以平淡自然的诗句描绘醇美的诗意,抒发了“
”的情怀。
(2)《使至塞上》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
的内心情感。
(3)《渡荆门送别》作者通过描绘了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乡情之叹,流露出了深深的 之情。
(4)《登岳阳楼(其一)》诗人通过写自己登楼观感,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 ,以及自己 的落寞情怀。
【合作研讨】
● 思路梳理
1、《归园田居》(其三)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使至塞上》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登岳阳楼(其一)》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 文本探究
2、“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不善种田,这样写不影响他自己的形象吗?
3、《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6、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二字的表现力。
7、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最后两句?
8、如何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中的诗人之悲?
● 拓展延伸
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荒秽( ) 无违( ) 候骑( )
叩门( ) 征 péng( ) jīng( )门 帘shēng( ) yān( )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但使愿无违( )
(2)江入大荒流( )
(3)云生结海楼( )
(4)三年多难更凭危( )
3、填空:
⑴《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⑵《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⑶《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4)《登岳阳楼(其一)》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背诵诗文,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⑴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壮观景色的名句是
⑵ 《归园田居》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渡荆门送别》中从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登岳阳楼(其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题
背诵《渡荆门送别》,回答下列问题。
5、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渡荆门送别》教案4
诗词诵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朗读《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三、分析诗歌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品味情感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
一、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作者简介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三、读准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
2、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
四、读懂诗歌
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
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
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表现了漂泊不定的生涯和离乡背井的感慨。
尾联情景相生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严峻的政治形势,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总结: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
悲 景悲——己悲——国悲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课外拓展
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预习下一课;
3、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预习下一课;
3、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牐犝馐资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渡荆门送别》教案
地点:135 时间: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第二节
教者:胡梦连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诗人简介及背景介绍
三、 教学新课
1、 听录音,明确节奏并正音,然后全班齐读。随之欣赏歌曲《渡荆门送别》。
2、 字词释义(师解),然后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生答)。
(1)渡远:乘船远行;从:跟从,随从;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尽:消失;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天镜:比喻明月;云生:云彩兴起;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依旧,照旧;怜:爱。 (2)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3、 叙事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答: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4、 描景
(1)a、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偶;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颔联画面的壮美。)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用的很好,试分析揣摩其艺术效果。
答: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用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2)颈联里展现了几幅图?分别是何时的图?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两幅图所展现的画面。
答:两幅图(水中映月圆、天边云霞图);晚上,白天;
5、抒情
(1)“故乡水”如何理解?(师解)
诗人从小开始,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都一向在蜀地生活,而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
(2)此时的“送”是友人送别我或者是我送别友人,还是江水送别我?请说出理由。(生答师总结)
答:从“渡”字打头看全篇主线——水;
随、尽、入、流——为写故乡水张目;
月下、云生——低头见天镜,抬头于水天相接处见海楼; 仍——前面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
所以,此时并非诗人送别友人或友人送别诗人,而是饱含深情的江水,不远万里的从故乡一直把我送到遥远的楚地来。 (3)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答) 答:拟人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师总结) 答:表达依恋、思念之情。
四、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五、 作业
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30 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自然山水、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 感悟作者的家国之思,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问答、启发等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欧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代,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过来京华学校向刘老师学习的。非常感谢刘老师这段时间的指导和关照,也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今天承蒙刘老师的关照,有幸能够走向讲台给大家上一节课。谢谢刘老师,谢谢同学们!
二.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翻开课本P207,《渡荆门送别》。
三.解题 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荆门”是哪里? “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四.作者介绍 1.人物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后遭人嫉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762年,李白病重,与世长辞,终年61岁。
2、人物评价
李白性格高傲,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的故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都体现了他反权贵的思想。
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3、诗词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作品介绍
有《李太白全集》传世,诗歌上千首,著名的有很多,如:《静夜思》、《赠汪伦》、《送友人》、《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关山月》、《子夜吴歌》等等。
五.朗读全诗
六.研习诗歌
(一)整体把握
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 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研习首联
1、问: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 2.手法是什么? 明确:叙事
(三)研习颔联和颈联 1.全班齐背诵
2、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高山、平野、江流;
白天;
远景,俯视 动感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明确:雄浑壮阔 意境高远
4、 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江月、云霞;比喻; 傍晚;
近景,仰视
5、哪两个字写得好?
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四)研习尾联
1、问: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
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 “水送人,人思乡”。
(五)小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七.知识拓展,见发给学生的资料。
八.作业布置,见发给学生的资料。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首联 叙事 出蜀目的
颔联 写景 平野 江流 (白天 远景 俯视)对仗
雄浑壮阔 颈联 写景 江月 云霞 (傍晚 近景 仰视)对仗和比喻
意境高远
尾联 抒情 热爱故乡、依依惜别之情(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