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最新教案【最新7篇】

第三板块,表现美 篇1

播放影片,结合影片写一写版纳的美

要求:写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篇2

【设计思想】

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⒊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⒋以同学们都熟悉的南山竹海为对象,选择一处景点,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以加强对导游词的训练。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⒉学会用导游词向别人介绍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

⒈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民歌作背景音乐。

⒉交流预习情况:

①学习小组交流收集的材料。

②学习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导游,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

③学生点评。

④教师提高评价层次并引导学生明确导游词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

幻灯片展示:

①口语化;②注意口语和身姿语言相结合;③语言生动形象;④串联词要自然有序。

⒊幻灯片展示本课教学目标。

⒋研读新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幻灯片展示:

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美的一幅画面,你自己做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作者笔下那美丽的景观吧。

(本文共五幅画面,每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二幅讨论、交流,编写导游词。学生上台讲解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⒌引导学生小结课文,幻灯片展示文章结构,加深学生印象,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①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

②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

⒍体会语言:

提问:你在看课文的时候,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说说理由吗?

⒎拓展训练:

幻灯片展示:

南山竹海,景色迷人,请选择一处景点,你做导游,向游客作介绍。

要求:注意导游词的写法,当堂完成,当堂交流。

师生共评。

⒏作业:课后整理、修改南山竹海的导游词,并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2)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3、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

4、教法学法: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地理上它既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川,又有美丽神奇的热带雨林,有一年四季如春的昆明,又有像大理、丽江、建水这样的历史名城。2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风情,实在是一种诱惑。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梦想。我虽没有亲自住到傣家的竹楼里和他们共同生活,但读了著名作家李舵写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也让我们体验到一些它特有的风情。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子,学生齐读。

由归纳本部分内容及作用自然引入学习目标。

二、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交流字词积累情况。

同桌交流积累的字词,指名上黑板展示积累字词。结合教材附录词语表,教师作适当补充。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

2、生自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要求学生大声地读出自己欣赏的景观。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从生物、地理、历史、宗教等方面考虑。)

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图片;教师视学生介绍情况,作适当补充,利用多媒体手段激活思维、拓展视野,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并作简单评价。

2、以第一个片段“高高望天树”为范例,师生共同品味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绘美丽的景色的。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高高望天树”这部分内容,同时思考:这部分景色有何特征?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共同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作特点:如写其“高”用“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先用整体直观“直插蓝天”感受写出望天树笔直挺拔的特点,又用数字“约60多米”准确全面展示事物特征。

3、学生自主学习,任选另四个片段之一进行品味、赏析,进一步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能参与一、二个小组的交流。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4、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做一回小导游:选择文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一处景观设计导游词。(150-200字)。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悠悠野

妩媚傣寨水 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笑对生与死

激发探究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你对版纳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有哪些问题感兴趣? 篇3

六、结束新课:当优美的音乐再起时,你最想对神秘而又神奇的西双版纳说的是……

布置作业:积累美言 篇4

(1)、说说你最喜欢的词语

(2)、记住你最想记住的句子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游记很陌生,但通过对本单元课的学习,对游记这一题材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流畅的使用导游词向游客介绍景点,学会了如何当一名很好的导游。虽然平时锻炼的机会很少,但通过课文文本的学习,学生也不胆怯了,变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学生由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的训练,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中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

2、学习文章巧妙的布局,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

3、锻炼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习、展示、拓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描述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自然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习导游词的写法,小标题的运用。

2、品味并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人文美,培养审美情趣。

第二板块,品味美 篇6

1、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

2、自主思考: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去欣赏,边读课文,边作圈点批注

3、小组合作交流,点击媒体显示的每个画面,让学生在想像中与作者同游同赏

4、深入探究:人文景观的美

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

(1)、学生阅读课文,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

(2)、语文活动: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

要求

a、以“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园……”为开头

b、注意使用第一人称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篇7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西双版纳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配合。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合作·探究·展示】

一、导入

以图片导入

二、预习展示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

心弛神往 无声无息 可见一般 色彩斑斓 水中戏喜

积善修行 善男信女 为防不恻 狼狈撤退 除苦积善

2.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一个适当的词(遮掩 掩映 映衬)

1)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_______ 在翠竹丛林中。

2)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________于蓝天绿 地之间。

3)青山绿水________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3.本文运用哪几个小标题?运用小标题写文章有什么好处?

三、问题探究

(一) 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课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深入课文————品味美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抓住关键词,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3、分析品味中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同赏,

4、教者归纳: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四、小结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反馈检测】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西双板纳()澜苍碧水()色彩班斓()

以防不侧()心弛神往()青描淡写()

得义洋洋()

2、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西双版纳的景物以及傣族人的特点。

课内练习

3、请在横线上根据上下文补写两句话。

热爱蓝天,蓝天因爱而更加清澈;热爱白云,白云因爱而更加轻柔;热爱清风;热爱明月;热爱生活,生活因爱而丰富多彩,热爱人生,人生因爱而美丽动人。

4、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

5、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A.可消除彼此间的猜疑积雪B.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C.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D.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