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xx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
(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动作描写: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蜡烛
西蒙诺夫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
(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3)穿越:通过;穿过。
(4)目睹:亲眼看到。
(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8)匍匐:爬行。
(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11)耸立:高高地直立。
(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16)肃穆:严肃安静。
(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内容预览:
蜡烛
西蒙诺夫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三、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同学们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四、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二。
2)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习本课时,我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把握记叙文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老妇人的形象分析。更深层次的体会人物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
3、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
【教学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资料收集。
2、预习课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情怀。表现在对苏联红军的行为上。这节课力求以蜡烛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品味,把握母亲的情怀。设计教学时考虑文章的长度和要求,适当进行一些挑选,使课堂更加紧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人们对它可能不太会有太多的关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两枝点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蜡烛至今仍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照亮了所有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今天,让我们重温60多年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背景和常识介绍
同学们,我给大家布置了几个预习任务,其中就有一个是要大家收集一些关于西蒙诺夫的资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
教师安排两个学生回答,然后加以指点。
预习过本文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本文发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知道同学们对二战有多少了解?
教师安排两个同学回答,然后加以指点,归纳。
三、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大家都知道,这篇课文以《蜡烛》为题,全文中多次出现蜡烛,今天我们这节课便以蜡烛为主线,讲解分析课文。老师一共为大家安排了向蜡烛提出4个问题,首先我们先问问蜡烛:
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教师解释一下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安排快速阅读课文。要求是抓住主要情节,内容准确。
一位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南斯拉夫,不幸牺牲,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他安葬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并且为他的坟头上点燃了两支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用以表达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四、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种感情,但有一种感情大家肯定都有。那就是感动。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文章的感人之处。侧重于段落,句子和环境,人物。具体表现在:
1、炮火连天
2、老人衰弱
3、安葬行为
4、点亮蜡烛
5、烛光闪烁
(教师适当加以指点,可以多读读,加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理解,语言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分析。
五、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同学们,分析了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文中的蜡烛仅仅只是蜡烛吗?于是,我们又向蜡烛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参考: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是一种对烈士的哀思
是一种对和平的渴望
是一种战斗的情谊等等
(教师适当拓宽思路,允许有不同见解。)
六、蜡烛啊蜡烛,我想对你说
1、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也了解了蜡烛的含义,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啊,我们有很多话要对你讲。蜡烛啊,蜡烛,我们想对你说……
每个人阐发自己的心声,说1~2句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对学习完本文后的感受。)
2、本文表现的超越国界的情同母子的深情的确让人感动,让我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感受到了温暖。其实,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知道你们收集到了什么资料或者平时了解到有关的什么故事等,能否和他人分享?
(由学生自己发言,其他同学适当评点。)
七、总结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超越了国界,令人敬佩,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八、布置作业
1、针对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可以侧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2、课后寻找类似的文章,收集到以后整理好张贴在教师的“文学天地”中,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后阅读,增长见闻。
以上两个作业每位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先来给大家变个戏法,想请两个小助手来帮忙,谁愿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师:大家看,这是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请他们俩同时点燃。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盖住,大家猜结果会怎样?
生:蜡烛肯定会熄灭。
师:噢,怎么回事?(蜡烛一支没灭)其实这不是戏法,老师刚才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请这位小助手告诉你秘密吧。
生:看,这个杯子没底儿。
师:为什么杯子没底,蜡烛就不会灭呢?
生:我想,杯子没有底,空气就会进去。
师:可见,蜡烛燃烧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空气。
师: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刚才实验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 :蜡烛的高低、粗细、火焰大小一样。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细、大小也一样。
生3 :老师是同时把杯子盖在蜡烛上。
……
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一个杯子有底儿,一个杯子没底儿。
师:看来,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设计意图: 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看,如果现在在这个杯子(上组实验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垫一枚棋子,你猜结果会怎样?
生1 :过一会儿就灭了。
生2 :蜡烛不会熄灭,一直到蜡烛燃尽了。
师:蜡烛会不会熄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面垫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用实验来证明吗?
师:好,赶快小组讨论一下怎么做。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 :我们组想用三个杯子,下面分别垫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蜡烛先灭。
师:对蜡烛有什么要求吗?
生1 :蜡烛要一样高,一样粗细。
生2 :我补充,蜡眼儿也要调整成一样大。
师:对杯子有什么要求吗?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细都要一模一样。
生4 :还要记住杯子都要有底儿。
师:其他的'组还有什么办法?
生5 :我们组设计用三个杯子,一个不垫棋子,一个垫一枚,一个垫两枚,看哪支蜡烛先灭。
师:杯子、蜡烛还有其他条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样?
生5:是。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还要注意杯子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注意:
①实验过程中蜡烛点燃几次后,要用剪刀把蜡眼剪得一样大。
②蜡烛要始终保持一样高,需用尺子不时量一量。
③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师:看到大家在实验中认真钻研的劲头,老师觉得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好,现在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吧。
生1 :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3.96秒,垫二枚棋子蜡烛燃烧5.79秒,垫三枚燃烧6.18秒。我们发现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生2:我们测得的结果是,不垫棋子蜡烛燃烧了1.71秒,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了2.16秒,垫二枚棋子燃烧了2.83秒。我们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越大,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生3 :我觉得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师:同学们不仅有了发现,还说明了原因,真棒。那么,从刚才大家的实验结果来看,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有关吗?
生:与空气的确有关系。
师:那么,刚才的实验同样是只有哪个不同条件?
生:棋子的多少。
师:只有棋子的多少这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余条件都相同,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现在大家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吗?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 的确 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蜡烛燃烧时间长短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吗?
生:能
师: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生: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各组根据自己组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生:学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成功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记录贴在黑板上,进行汇报。
生1:我们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蜡烛高低有关,用一支5厘米的蜡烛,一支8厘米的蜡烛,看哪个蜡烛燃烧时间长。结果,蜡烛高的先灭。
生2: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杯子大小有关,用一个大杯子和一个小杯子同时盖住蜡烛,结果大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9.43秒,小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5.35秒。我们想大杯子的空气多,所以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3:我们也猜想与杯子大小有关,先用一个杯子盖住蜡烛,只燃烧了8.38秒,然后把蜡烛放子杯子里点燃,上面再倒扣一个杯子,结果燃烧了9.94秒。我觉得两个杯子的空气比一个杯子里的多,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4: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火焰大小有关,把蜡烛火焰用剪刀剪成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同时盖上杯子,结果火焰大的蜡烛先灭。我认为火焰大的蜡烛燃烧需要的空气多,而杯子上面的空气不够用,它就先灭了。
师: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
生:需要。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师: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
生:氧气能支持燃烧。
(设计意图: 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更进了一步。)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师: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师:现在,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大胆的猜想,严密的计划与组织,认真的实验,还有仔细的观察、用心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从事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真棒,请为我们加油吧!
(设计意图: 结尾不但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朗读,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南斯拉夫母亲崇高的精神品质
3.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学习的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细节,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和品质。
2.难点:“蜡烛”的特殊含义
三、学习准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读音和意思。
2.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启发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读人物。
1.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并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读相关语段。
2.探究老妇人的形象。
Ⅰ动作描写①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
②学生自己找一句或两句进行赏析③
Ⅱ心理揣摩
①幻灯片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揣摩
②全班交流。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Ⅲ环境描写
①找到相应的环境描写,理解体会作用。
②播放相关影片
(三)深入研究,理解主题。
1.思考:课题可以改成“老妇人”吗?为什么?
2.出示文章最后一段,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3.升华主题:呼唤和平,珍惜和平。
(四)自主质疑
1.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2.互动释疑
(五)推荐茹志娟的《百合花》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读后感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点: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她娇声地说说明她很聪明。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机智 勇敢 德国军官
杰奎琳
《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有两点体会:
1、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点,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半截蜡烛》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值得我们去学习。同学们,你比较欣赏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学生们在交流着他们独到的见解,谈着他们对人物的认识,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在这个充满相互信任、畅所欲言、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中,认识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课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人物特点,在教学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 心灵对话,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又一次全面认识、了解了人物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准备长短不同的蜡烛若干,大、小实验杯各一个,每组一个打火机。
2、为活动作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通过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出蜡烛,引出主题。
2、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用途。
3、点燃蜡烛让幼儿一同唱生日快乐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燃烧的蜡烛宝宝可以怎样让它熄灭?(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嘴巴吹、有的说可以扇、有的说可以放到水里、有的说可以用杯子罩着等。)
2、教师演示蜡烛用实验杯怎样将它熄灭?
3、教师再次演示蜡烛用实验杯熄灭的过程,并同时学着蜡烛宝宝的口吻向幼儿讲述: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氧气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
4、幼儿分组实验体会蜡烛熄灭的过程,探索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
5、教师请幼儿将实验的结果表述给大家听。(有的发现小杯子的蜡烛熄灭的更快,有的发现杯子变黑了等等。)
6、教师根据幼儿实验的发现再次向全班幼儿实验展示。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再次实验探索。
2、教师引导幼儿将发现的现象再次做一做。
四、延伸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蜡烛的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的东西,小朋友下去以后在仔细的观察一下,把你发现的与氧气有关的东西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1、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形式枯燥单调了些,还不够丰富,主题和趣味性基本具备了,启发性还欠缺点。
2、这个活动稍显深奥了些,对于孩子们能否理解领悟没有十足把握,对于引导幼儿发现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3、活动中可以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实验结果。活动结束时可以让幼儿玩用口袋去抓空气的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瓶子的大小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
2.感知蜡烛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和与人们的关系。
3.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探索实验原因。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见过蜡烛燃烧的经验
物质准备:蜡烛大小不同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以给同伴过生日上午活动,引出活动的兴趣。
教师为幼儿提前过生日,通过点蜡烛,吹灭蜡烛引出下面活动。
二、探究问题,大胆想象探索实验答案。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探索
小结:原来,有风就可以把蜡烛吹灭。
2.出示瓶子,提出问题,怎样用瓶子把蜡烛熄灭?
提问: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样东西,看,瓶子,
想个办法看看能不能用这个瓶子把蜡烛熄灭呢?
小结:把蜡烛放在瓶子里,没有氧气就不着了。
三、动手操作实验,交流实验结果,了解空气是蜡烛燃烧的必要条件。
1、出示瓶子,教师讲解实验注意问题。
提问: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过程有什么变化?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实验过程,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1:你的蜡烛灭了没有?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蜡烛熄灭的?
提问2:我们发现原来这个盖子盖上去蜡烛就会熄灭,想想为什么?
小结:原来把瓶子盖住之后,外面的空气跑不到瓶子里面去,然后蜡烛燃烧把瓶子里的空气一点点燃烧掉了,最后蜡烛就熄灭了,说明了蜡烛燃烧需要空气。
四、进行谁的蜡烛燃烧时间长的游戏比赛,了解瓶子的大小能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1.讲解游戏规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要比赛了,比赛之前要将规则,那我的规则就是把你的蜡烛点燃后放到自己的桌子前面,然后我说开始的时候,我们统一把瓶子盖下去,盖下去的时候我们就要数数,刚刚你的蜡烛燃烧到5熄灭了之后,说明你的蜡烛燃烧到了几呀?5,我们用计数的'方式,比一比,看一看谁蜡烛燃烧时间长,好不好?
2.交流比赛结果,探索实验过程,了解瓶子的大小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的长短。
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燃烧到55,有的可以燃烧到19就灭了为什么?
小结:因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空气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所以这个游戏关键在于瓶子,瓶子越高,装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五、玩“拯救火焰”游戏,了解空气是蜡烛燃烧的必要条件。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出问题。
我们玩一个游戏,叫拯救火焰,我们把自己的蜡烛再次点燃,点燃之后盖上瓶子,你看一看你的蜡烛快要熄灭的时候,有没有办法让它再次燃烧起来?
2.幼儿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为什么把瓶子拿开,蜡烛就会燃烧?
小结:瓶子里的空气快要燃烧殆尽的时候,我们猛的一拿瓶子,外面的空气迅速跑到里面去了,然后蜡烛就又可以燃烧了起来了。
六、观察不同种类的蜡烛,感受蜡烛的多种用途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我们今天玩了好多燃烧蜡烛的游戏,知道了很多蜡烛燃烧的秘密,今天老师还带了别的蜡烛,你们去看一看。
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同的蜡烛,它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小结:老人过生日用的蜡烛,可以开花有声音;这叫电子蜡烛。你看蜡烛种类有很多,作用也不同,刚才我们说的风景蜡烛,电
子蜡烛,都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过生日需要它,有时候可以给我们营造很温馨的氛围,也可以照明,,可以装饰我们的家,把我们的的家装饰的更漂亮。
七、活动延伸:
教师在区角投放各种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继续探索不同的瓶子与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2)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活动目标
1、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了解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粗细相同与不同的蜡烛多根,大小相同与不同的玻璃瓶数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家里停电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有手电筒,你们说如何才能让屋子里亮起来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得出蜡烛可以照明。
二、基本部分
1、师:点燃的蜡烛不把他吹灭,他会怎么样呢?
幼:蜡烛会一直燃烧。
师:如果给蜡烛上面罩上一个玻璃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2、实验一:点燃一支蜡烛上面罩一个玻璃瓶,观察其现象,再点燃一支蜡烛放旁边进行对比。让幼儿初步感受空气对蜡烛燃烧的作用。
结论:罩玻璃瓶的蜡烛会熄灭,另一只继续燃烧。
3、实验二:点燃两只相同的蜡烛,分别罩上不同的玻璃杯,观察结果。
结果:小瓶里的蜡烛先灭,大瓶中的蜡烛后灭。
小结: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灭。
4、实验三:点燃两根粗细不同、长短相同的`蜡烛,并分别罩上两个相同大小的玻璃瓶,观察结果。
结果:粗的蜡烛先灭了。
小结:粗蜡烛用掉的空气多,所以先熄灭了。
三、总结
空气对蜡烛有助燃作用。
延伸:
如果点燃两个粗细长短都不一样的蜡烛,分别罩上两个不同大小的广口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幼儿思考与继续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课堂设施需求(计算机教室、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
课程设计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把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削 迫击炮
拂晓 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由讨论。
(2)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1.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体味诗中的情感。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世纪挽歌
王晓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遂成诗句,以悼念殉职的许杏虎、朱颖、邵云环三君。
大海狂啸
长天垂泪
亿万万同胞的愤怒
化作悲痛的世纪挽歌
作为战地记者
《亲历炮火》
用心作证 用笔控诉
战争罪恶
硝烟中为正义呐喊
长夜里为和平奔波
虽然生命潜伏着危险
想不到是在自己的领地被黑手掠夺
真理何在 公平何在
罕见的侵略必遭历史谴责
强权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愤怒的手啊举过头顶
悲痛的心啊不会沉默
听,正义和平的吼声
已汇成滚滚的长江
(摘自1999.5.19《光明日报》)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蜡烛》以散文章法构筑画面来显现作家的主观情绪。这类小说同样离开了情节的框架,作家精心准备了一幅画面,画面可能是一个人很短时间内的生活内容,透过画面,我们却可以看到他一生的生活状态或心灵状态,体味出作家对叙述对象的主观情怀和爱憎情感。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教案设计。
认知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红军战士
目标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生疑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学习释疑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点难拨疑: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反思学习:
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六、迁移创新。
七、布置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展开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
(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动作描写: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蜡烛燃烧的园里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广口瓶,大小、粗细相同和不同的蜡烛,打火机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蜡烛
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提问:蜡烛是做什么用的?摸上去是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用途?
2、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有什么样的变化?发生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3、实验一:让幼儿初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探究燃烧的蜡烛被罩上广口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3)教师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广口瓶,蜡烛过一会就会熄灭。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吧瓶子里的。氧气都用完了,这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
4、实验二:让幼儿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空气的量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1)教师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广口瓶,让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3)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灭了,这是因为大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而小瓶子里面的空气少,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短。
5、实验三: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粗细、长短以及广口瓶大小的关系。
(1)教师点燃两根粗细、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两个相同大小的广口瓶,让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
(3)教师小结:粗而长的蜡烛燃烧用掉的空气多,用的快,先灭掉了。
6、安全教育: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和蜡烛,注意生命和财产安全。
【创意说明】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⑴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⑴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⑸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⑹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⑴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⑵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⑶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⑷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2.观察、思考用玻璃杯熄灭蜡烛的现象,探究让蜡烛熄灭的方法。
3.对蜡烛燃烧、熄灭的现象感兴趣,知道使用蜡烛时要注意什么。
活动重点:
在操作中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知道蜡烛燃烧、熄灭的原因。
知道蜡烛熄灭的时间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小盘子、玻璃瓶(大小不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蜡烛的用途
1.出示图片引出蜡烛
提问:小明的书包里都会有什么?每次必须带的是什么?
小结:小明每次都会带很多东西帮助他完成探险活动,但是每次必须带的是蜡烛。
2.结合幼儿已有经验了解蜡烛的用途提问:你们都见过它吗?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呢?
小结:在生活很多地方都会见到我,我会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光明。
3.启发幼儿思考,小明探险为什么要带着蜡烛。
提问:小明为什么每次山洞探险的时候都要带着蜡烛?
小结:有的朋友说为了照明、有的小朋友觉得可以用来吓唬野生动物,蜡烛更大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蜡烛一起去找找原因吧。
二、通过实验,探索让蜡烛熄灭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一)操作一:蜡烛燃烧与空气有关系1.引导幼儿初步猜想熄灭蜡烛的方法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熄灭燃烧的蜡烛?
小结:我们可以用吹、扇、和水等这么多的方法让燃烧的蜡烛熄灭。
2.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想用瓶子将蜡烛熄灭的方法提问:这是什么?用瓶子可以怎样熄灭燃烧的蜡烛呢?
小结:小朋友说可以用瓶子底部压蜡烛、用瓶子边缘拨动蜡烛、用扣的方法熄灭蜡烛。
提问:扣住蜡烛,蜡烛真的能熄灭吗?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法实验要求:(1)玻璃瓶要轻轻的扣住蜡烛,扣住后手不能在碰蜡烛;
(2)认真观察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4.分享交流
提问:蜡烛是怎样熄灭的?它的火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将蜡烛扣住就会熄灭?
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扣上玻璃瓶,蜡烛就会慢慢的熄灭。这是因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空气用完了,它也就熄灭啦!
5.利用实验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为什么小明每次都要带蜡烛?
小结:原来小明带蜡烛是为了看看山洞里有没有空气,没有空气就不能往里走了。
(二)操作二: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瓶子大小有关系。
1.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想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瓶子大小的关系提问: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你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2.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要求:
(1)玻璃瓶要轻轻的同时扣住燃烧的蜡烛;
(2)认真观察两个瓶子里火焰的变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体和衣服上:
(4)音乐结束,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实验结果。
3.分享交流
提问:两个瓶子同时扣住蜡烛上,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蜡烛熄灭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大瓶里面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就比较长,小瓶里面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就短,所以先熄灭。
三、探索让蜡烛继续燃烧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蜡烛燃烧离不开空气
1.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游戏“拯救火焰”
提问:小蜡烛跟我们玩游戏玩的真开心,它说我被瓶子扣住了,当我快要熄灭的时候谁来救救我,让我继续燃烧,不要熄灭。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蜡烛让它继续燃烧呢?
小结:让空气流进玻璃杯内,蜡烛就会进行燃烧下去,有了空气蜡烛才能燃烧,就像我们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
四、活动延伸
今天和蜡烛玩游戏开不开心?可是,小蜡烛又给我们出难题啦!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科学探索区找找答案吧!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也有了一定的探险意识,虽然他们在家里很少能接触到火,但是他们对火的燃烧却充满好奇,为什么会产生燃烧,孩子们经常这样问。活动中我通过三个实验帮助幼儿发现燃烧的秘密。第一个实验让幼儿知道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第二个实验幼儿发现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的多少有关系;第三个实验再次验证燃烧与空气有关系。通过这三个实验幼儿对于打开了了解燃烧奥秘的大门,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活动中发现一些亮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优点:
1.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在动手操作中和游戏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与小蜡烛做游戏的游戏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进而通过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幼儿兴趣浓厚,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发展。
2.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活动中一个个小实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于教师的提问能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答案,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任务。
3.注重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设计了许多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当幼儿出现不同答案时,教师敢于追问,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增强了幼儿自信心,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有效互动。如提问大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还是小瓶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出你的理由。
不足:
语言不够严谨、简洁。每次幼儿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总是将答案进行补充,而且话特别繁琐,不能有效引导幼儿将想法完整表述,教师小结也不够简洁。如教师提问,瓶子扣住蜡烛,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回答,因为没有空气。教师回应,哦,原来蜡烛的燃烧与空气有关系,瓶子里的空气让蜡烛都燃烧的没有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语言繁琐,不严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烛,寄托哀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
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