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学习课程教案【优秀7篇】

从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看出素质的高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学习课程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课程 篇1

【关键词】职高语文 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3

在职业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认真对待语文课程的学习,学好语文课程,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才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课程,从而自觉主动的学习职高语文课程。要想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其次,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最后,还要在客观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语文。

一、树立自觉主动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要想让职高学生学好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从观念上做出改变。很多学生都抱有“语文课程不重要”、“语文学不学习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等错误的想法,这些错误的观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做出错误的行为,所以要想让学生改变这些错误的行为,就必须从观念上做出改变。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语文课程是职业高中学业中的基础课程,学好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才能帮助学生在其他课程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之后,从观念上就会产生“在职业高中学习中必须学好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对于我现在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都很重要”等想法,这样在语文学习中他们就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变以往在学习中的懒散做法,从而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语文,端正学习态度。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长期下来,老师就没有讲课的积极性,学生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老师方面考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板书式”教学的弊端。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已逐步走入教学活动中,在职业高中语文课程中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死板生硬的教学特点,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具有涵盖知识丰富、讲解清晰、吸引学生注意力等优点,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相比原来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课件所展示的知识内容,教学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有兴趣。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自觉。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职业高中,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语文课程的原因是盲目的随大流。例如看别的学生上课睡觉玩游戏,他就也这么做,这就导致职业高中教育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宽松散漫。所以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课程,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需要从自身做起,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重视语文课程,做不到热爱语文,那又怎么能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呢?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坚守职业道德,热爱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学,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任务式的讲完课程,而是要将学生所喜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学生课程内外的疑问解惑,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不在抱有紧张的心态,逐渐融入语文学习中,以放松自觉的心态学习语文课程,这样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的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所以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课堂教学,相互配合,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语文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老师提高讲课效率,还需要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只有师生之间配合良好,语文课堂才能高效运转,进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严肃课堂纪律,只有对学生严厉要求,学生才不会散漫的对待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展开。老师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学生不能有睡觉、开小差等违反规定的行为,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有不好的行为,老师要及时的给予提醒,这样才能帮助班级整体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而给予不平等的对待。有的老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颜悦色,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缺少耐心,这样的做法很可能让有的学生恃宠生娇,也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重视,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还能极大的鼓舞学生的学习自信。

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课程

高一语文课程 篇2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研究现状;实施意义;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71-02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活动课这一课堂形态日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关注,所以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也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以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者将这些论文进行整理,并加以概括,发现这些论文大多是一线教师对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活动课的各种形态进行教学模式突破,将课堂活动流程以及学生在活动的收获及成果展示出来,再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感受进行经验性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地方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努力进行着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总结了自己的探索经验,并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等。同时,限于理论素养、学术视野等,这些探索者较少去阐释高中语文活动课实施的理论依据,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形态没有系统性的归纳与呈现,在这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也没有比较成熟的开设策略。以下便从本体概念、实施意义、实施建议或原则等三个方面来分析高中语文活动课的研究现状。

一、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概念界定

高中语文活动课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充分开发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来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管理并评价的教学形态。

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袁锦川在《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活动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谢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一概括又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设活动课的意义之深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与互动,这就对组织活动课的教师在专业层面与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而且要将其自然而高效地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

谢辉在文中还创造性地将其主体实践活动分为外显形式与内隐形式两种,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其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全面开展与教学目标实现。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意义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能够活跃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语文课的课堂形态的进化,实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者们都指出,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谢辉也明确肯定高中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同时语文活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限制,可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那么“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其精神生活,改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另外,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在指出在组织活动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之后,总结了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深远意义,文中陈述:“活动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来语文课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黄卫华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强调:“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一语文课程 篇3

关键词:听课方法;语文课程;学习效率;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这两项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两项技能。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使那些学习方法较差的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大进步。

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配合老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文听课方法,在课堂上能够更容易抓住学习重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途径

1.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班级里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确实是参差不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同的听课方法。有良好听课方法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有重点,学习效率高,会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牢记重点内容,而听课方法差的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些。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较差。众所周知,学生的听课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有重要影响。一节课的时间在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之间,学生是无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而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同一堂课中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

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上课时,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与老师进行互动。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上听到的重要内容,应该及时地在笔记上记下来,以便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时,不会遗漏课上的重点内容。

2.做好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良好的听课方法,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前预习。很多学生疏于在课前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这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陌生的知识,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课本上的某些内容时,学生不能及时找到,而造成课上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记出来,通过应用工具书对生字词进行查找标注。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上就会更加容易地跟老师进行配合,进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是组成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一语文学习课程教案 篇4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学生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较

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凋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四、作业

将本单元所学的词类活用进行整理。

高一语文课程 篇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手法,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旧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1、认识沙皇卫道者的反动腐朽统治。

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幽默讽刺性。

教学难点: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1、读 结合背景,充分阅读课文,理解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为更深刻的探讨其时代意义做好准备。

2、析 分析当时社会中各类人的形象特点。

3、演 面对别里科夫的死,表演出其应有的状态。

4、研 联系实际扩展丰富的社会内涵,从而获得启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1、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2、具体分析别里科夫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套子,初步认识其性格。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别里科夫。

二、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

三、背景介绍:

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

四、读课文并疏通字词: 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 安然无恙、周济、讥诮、六神。

五、默读课文并思考(需要可讨论):1、在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型、无形的套子?请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总结:

有型的套子

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等。

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等。

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等。

无形的套子

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

2、综上,可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讨论并发言)

封闭,怀旧,极力维护旧秩序,胆小多疑,乐于告密,行为僵化等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1、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品味语言的幽默讽刺性。

3、套子深层社会意义。

一、 回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这样一个人结局如何?明确:死去

二、一个人的逝去对于他周围的人来讲无论如何是一件大事,每个人的心中不能不有所触动,那么,面对别里科夫的死,他周围有哪些人,这些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根据这些人的性格特点,表演出来。

周围的人:科瓦连科

华连卡

促狭鬼

全城其他人。

把学生分为四大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每小组六个人。四大组分别表演科瓦连科、华连卡、促狭鬼、全城其他人(选择感兴趣的一类人)。两个小组对同一人物的表现独立构思,可体现创意的丰富性。强调:先总结性格,再合理创造。

组内总结-----组内编剧-----分组表演

可能有如下表现:

科瓦连科-----破除旧社会套子的先进代表和别里科夫正好相反

先是吃惊,然后大笑,不悲伤

华连卡-----活泼、开朗,不受束缚的新女性。

开始有点吃惊,有些黯然,但很快想通。

促狭鬼----敢于反抗,但又有所顾忌。

窃喜

全城其他人-----受辖制之人

庆祝,但也短暂,一切又恢复了就样子。 (美不胜收,全情投入)

三、同学们在表演时悲喜交加,喜什么?悲什么?

答:喜的是:他死了,这个人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

悲的是1、他死了,他套住了别人,也套死了自己,可叹!它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

2,他死了,在婚姻上,他试图挣开套子,这一行为却让他失去生命,可怜!

3、他死了,不久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既脆弱又顽固,也体现了沙皇制度的脆弱和变本加厉,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四、在同学们的表演中,或多或少体现除了讽刺和夸张,本文哪里体现了这一特色?

1、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

2、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

3、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

4、 含蓄的对比。

五、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同时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别里科夫走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

板书设计

科瓦连科

华连卡 别里科夫 促狭鬼

城里其他人

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较为流畅;

高一语文学习课程教案 篇6

一、预习目标

读懂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僻词语。

二、预习内容

(1)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孩子长到十八岁,为人父的杨子在文章中既有自己情感的流露,又对孩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那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又寄予了孩子什么希望呢?

(3)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那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3.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

探究二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

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高一语文课程 篇7

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回顾

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政策为指南并深受其影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对课程性质的阐述即代表了教育教学对课程性质的实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外延甚广,但所有政策文本的精神最终都是凝聚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这一类核心政策文本之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即代表了同期教育教学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实践。

建国以来至二十世纪末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的界定主要采用通过阐释“英语(外语)”来界定课程性质的隐性的间接表达方式,而自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则采用显性的直接陈述“课程性质”的方式。[1][2]

建国初期至六七十年代,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浓化,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志趣培养+基础奠定”“社会主义教育”“交流工具+斗争工具+工具课”。

1951年《普通中学英语科课程标准草案》规定高中英语课程要“养成阅读和练习英语的志趣,打下进修专科用的英语基础”。1956年《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阐明,“外国语这门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是有助于我们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的,通过外国语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语言,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扩大他们眼界”。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掌握英语对吸取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向友好的国家和人民介绍我们的经验,对加强与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团结各国人民共同对帝国主义作斗争,都会有许多便利”,“英语是一门工具课”。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斗争工具+交流工具+基础奠定”“交流工具+基础奠定”。

1978年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均载明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又红又专并通晓外语的各方面的人材”,又分别指出“在国际阶级斗争、经济贸易联系、文化技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英语教学应“为毕业后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好基础”(1978年),“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应“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1980年)。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二十世纪末,英语课程性质界定偏重彰显教育意义,“工具”一词依然贯穿本阶段全程,其余关键词走向为:“基础奠定”“基础学科”“人文素质”。

1986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96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均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并分别指出英语教学应“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1986年),“外国语这个工具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外国语被列为我国高级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1990年、1993年),“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因此,外国语被列为我国高级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1996年),“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2000年)。

二十一世纪以来,英语课程性质界定开始彰显对“人”的意义,本阶段的关键词走向为:“必修课程+运用能力+个性+人文素养”“主要课程+发展+综合素养+条件”。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阐述“课程性质”,要点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再次明确阐述“课程性质”,要点为“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综合上面的简要勾勒可以看出,在建国以来政策文本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进行阐述(暨教育教学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两大走向非常明显:第一,从“工具”到“素养”。尽管修饰语不同,但“工具”这一主要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核心的话语位置,跟同期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一样“是以对‘工具’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不断修饰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述的”[3],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素养”一词正式进入核心话语位置。第二,从“基础”到“主要”。在对英语课程性质界定过程中,表述从最初的“打下……基础”、“为……打好基础”,发展到“基础学科”、“必修课程”,最后发展为“主要课程”。

二、 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

建国以来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经历了由冷至热、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纵观整个学术探讨历程,以下几个主题显得较为突出。

第一,英语必要性与意识形态色彩。由于英语曾一度成为外语语种的权宜之选,学界最初的探讨主要是为确立英语作为外语语种的必要性。在“一边倒”政策之下,学界的呼吁显得比较乏力,多采用迂回的彰显其意识形态价值的方式来主张英语的必要性,提出英语课程同其它课程(包括其它外语课程)一样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教育的。但是,如刘道义所指出的,这一时期“教学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忽视语言教学的规律”[4]。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高中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得以确立并巩固,英语课程的意识形态色彩则由理所当然逐渐进入学术探讨的中心。经过学界的探讨,淡化英语课程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并最终反映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以降的课程政策文本之中。

第二,“二语论”与“外语论”。对我国包括高中英语在内的英语课程的属性,学界存在“二语教学”(TESL)与“外语教学”(TEFL)两种混淆或等同的认识界定。张正东对此作了系统分析,指出必须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予以区分,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差异[5]:1.教学目的不同,“二语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二语社会的生存工具,而“外语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求取发展的竞争工具;2.教学条件不同,“二语教学”具有语言环境优势,而“外语教学”主要依靠课堂教学;3.学习动力不同,“二语”学习主要靠融合性动力,而“外语”学习主要靠工具性动力;4.学会的过程不同,“二语”学习可以采用全浸式、半全浸式学习过程“直接学会”,而“外语”学习一般都要借助语言知识的帮助或其它“拐杖”;5.教学内容不同,“二语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外语教学”内容则应侧重其语言的规范性和高频率的使用面;6.教学程序不同,“二语教学”可以打破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由理解而表达的逻辑顺序,而“外语教学”必须讲究这些顺序。

第三,“语言论”与“文化论”。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6],但对英语课程的内容与途径,人们持有不同的见解。“语言论”认为英语外语教学的内容应立足于英语语言,强调学习规范英语,尤其是衍生力强的规范语料,在学习英语时主要应掌握运用面广的英语语言形式以理解英语材料和表达已知信息[7]。至于“文化论”,如程晓堂所归纳的,主要存在三种思潮[8]:1.传统的思潮,即外语教学中要渗透外国文化(跨文化交际);2.激进的思潮,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应该通过学习文化来学习语言;3.新兴的思潮,即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学习”这一特定的人类文明活动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又普遍的“学习文化”(culture of learning),学习文化对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影响。

第四,“工具论”与“素质论”。外语是工具还是素质,这是外语认识的一个根本性理念问题。“工具论”在建国以来至上世纪末相当长的时期内属于高中英语课程的主要认识理念,英语被界定为实现其它目的的工具。比如,张正东指出 “外语”学习主要靠工具性动力,把目的语作为图谋发展的工具、国际交流的工具等[5]。但是,学界自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对此给予了强烈的质疑与批评。比如,杨自俭指出“外语教育不是工具性训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9],“教养”、“素养”、“通识”、“人文”等理念也被学界提出,这可以总称为外语教学“素质论”。另外,学界还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理念。不过,有学者指出“外语是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见得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外语素质”[10]。张正东等学者即坚持“工具论”,认为尽管当前的外语教学已强调人文性,但外语作为人生竞争工具的基本特点未变,工具性动力暗示学习外语存在可替换性,外语学习很难产生二语学习那种“背水一战”的心态[5]。

第五,“基础论”与“主要论”。“基础论”认为高中英语课程是基础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典型的观点如“中学外语教学是基础”[11],“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必须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基础”[12]。“主要论”相较“基础论”而言,将高中英语课程的地位进一步抬高,认为高中英语课程是主要课程,是高中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典型的观点如“培养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的人才市场也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其中的外语任务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解决,……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又要使学生为就业做必要的准备”[13]。

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当下反思

1.关于元概念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现已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从学习和运用角度,英语可分为母语、二语、外语等十余类[5]。“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指教学学科及其进程安排,即课业及进程。“性质”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事物的性质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具有唯一性,但可能转化。当英语与课程结合,成为“英语课程”,就具有了特定的时空背景,就进入了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就必须正视特定的时空背景及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英语课程性质”不同于英语性质或课程性质,而是英语作为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更是将英语课程性质限定于普通高中这一具体教育阶段。

2.关于政策文本阐述

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政策文本对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由隐性的间接表达转为显性的直接陈述,反映出关于英语课程性质的认识对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政策文本的阐述“客观地表达了一定时期的国家意志,也审慎地吸纳了当时学术界的认识成果”[3]。上文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回顾发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界定的两大明显走向折射出一个深层价值理念的转变:由侧重英语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价值逐渐发展为侧重其对“人”的价值。这种价值理念的转变符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政策文本的阐述尽管在不断发展,还是不尽理想。以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例,笔者依据该政策文本的阐述原文,提炼出其框架为:“语言是工具与条件,对人具有重要意义;外语已成为基本素养之一,学习掌握英语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课程是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有两方面作用,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为‘三个有利于’”。这一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上的问题,该阐述系通过语言与外语的意义、学习与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来陈述“高中英语课程”的意义,而仅有“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这一句话的陈述主语为“高中英语课程”。但是,语言与外语的意义、学习与开设英语课程的意义是否就完全等同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本身的意义?“主要课程”的界定是否真正揭示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可见,因为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政策文本才开始尝试明确阐述“课程性质”,相应的表述自然不尽完善,未来的政策文本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关于学术研究探讨

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学术探讨,尤其是关于英语必要性与意识形态色彩、“二语论”与“外语论”、“语言论”与“文化论”、“工具论”与“素质论”、“基础论”与“主要论”等主题,推动了人们对高中英语课程内在本质属性认识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反映到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文本阐述之中,对促进高中英语教育发挥了作用。但基于发展的观点,对高中英语课程这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研究因为时空背景不断变化故而是没有止境的。建国以来迄今的学术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学风方面。我国基础外语教育专家张正东先生一生坚持并主张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实践与研究必须立足我国英语教育的国情、教情、学情,这就是应该坚持的脚踏实地的学风。而学界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研究,不少是比照西方学界的理论成果而进行“仿创”,属于“西方中心”、“英本主义”,脱离了我们的国情、教情、学情。第二,视野方面。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需要在以教育学为主的理论视野之下全面考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同时还要考察英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异同,这样才能发掘其区别性的特质。而学界的不少研究主要基于外国语言学的视野,脱离了特定的时空背景及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第三,观点方面。事物的性质具有唯一性,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学界研究得出的诸如“工具性”、“人文性”等兼有的观点,看似全面,实则没有提出根本性的切中要害的认识观点。

四、 结语

课程政策文本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性质的阐述以及学术研究对此的探讨所呈现出的变化、发展之态,反映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如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仍然存在很多备受诟病的问题。课程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定与课程实施的形态。虽然事物的性质可能转化,但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没有止境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发展到今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形态等都越来越多元,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不断深入进行有关其课程性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屠锦红,徐林祥。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0(6).

[4] 刘道义。再议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之路,当代外语研究,2011(6).

[5] 张正东。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课程·教材·教法,2003(5).

[6] 张连仲。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1997(5).

[7] 张正东。英语外语教学的回归,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5).

[8] 程晓堂。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主义思潮,山东外语教学,2001(4).

[9] 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中国外语,2004(1).

[10] 包天仁。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十大误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2).

[11] 张文淑,舒启全。英语教材教法刍议,四川教育,1980(9).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