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悟读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两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通称近体诗。唐代近体诗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气象,美在诗眼。遗憾的是唐诗的这三大美到了宋代则大为减弱,于是有人慨叹宋代有词无诗。其实也不然,陆游的诗就与他的词一样的出色,堪与李、杜、白相媲美。因此,要体悟唐诗及部分宋诗的美感,就必须牢牢把握个中三味。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其实说的都是意境,只不过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讲的有我之境,即情境或意境;无我之境即物境。如果以此观照,则《山居秋暝》《越中览古》《石头城》偏重于物境,《登高》《蜀相》《锦瑟》《临安春雨初霁》偏重于情境,《书愤》偏重于意境。但是,这样的划分实在太过机械琐碎,因为在一首诗中,三境常常是浑然一体的,我们不可能在具体品读诗歌的时候作如此理性的条分缕析,否则诗趣尽失。其实,我们在吟诵近体诗时,如果能够把握作者是如何在客观景物中投射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或者说是如何做到境意相合情景交融,我们就算品味到了一首诗的意境。
例如,《越中览古》描写的都是,客观景物,但除了最后一句,其他三句所写景物并非作者眼前所见之景,而是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这本身就带着作者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只今惟有鹧鸪飞”虽为眼前景,却与前三句所写之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繁华,一凄凉,作者的感慨与婉叹饱含其间。这就是景、情、意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要品味的意境。
再来看“气象”。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郭绍虞先生《校释》引《诗说杂记》:“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讲景物用“气象万千”,指自然景物的多种变化;讲人物用“仪态万方”,指人物风貌的无美不备,并不限于“庄重”。但无论是“气象万千”,抑或“仪态万方”,都有一个适宜的问题,只有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风貌,才是美好的。用周振甫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那末用气象来论诗,不光指描写景物,也指描写人物和社会各种情态,要写出无美不备的情状,写得光彩照耀,气势飞动。”总之,诗中的气象,既可以看作是一个作者的品质风格,也可以看作是诗歌的时代风貌。不同的诗人其诗具有不同的品格,不同时代的诗也具有不同的风貌,从而构成不同的气象。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诵读近体诗时,应当能够品出诗中的气象,而这自然需要有一番比较的功夫。
例如,当我们诵读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应当感受到其中的沉郁顿挫,深广雄浑的气象:那肃杀惨淡的秋景图,让我们体味到诗人内心的那种伤时的凄凉;那无边无际的落木,那滚滚不尽的长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广阔绵远的境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韶光易逝的感叹和壮志难酬的苦痛;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写尽了作者心中的艰难悲苦,有人指出,这一句14个字,共写了8层悲愁:他乡作客之悲愁,经常作客之悲愁,万里作客之悲愁,在萧条的秋季作客之悲愁,亲朋不在独自登台之悲愁,登台远眺更惹愁思,带病登台愁更愁,百年易尽、自感来日无多,由此我们不难感悟到本诗雄浑的笔力及其万千气象。
最后来说说“诗眼”。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炼字(包括炼词、炼句)与炼意。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果诵读诗歌,不能发现、把握诗篇的“点睛之笔”,那么我们就算不得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例如,读杜甫的《蜀相》,很多人往往忽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恰恰是本诗的诗眼,只有悟懂了它们,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当然,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结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盛广智《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献给壮志未酬者的颂辞和挽歌》中华书局1984年版)。如果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我们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
二、亮点探究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排列?诗人为何作如此排列?
探究学习:还可有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中连用了几个并无多少诗意的数量词,但我们读来不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请分析其中的缘由。
探究学习:数量词本身确实难有诗意,但如果将数量词作恰当的组合,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庾信《小仙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五十弦”“一弦”“一柱”作为一种写实,十分平常,但其中却蕴涵着年逝,难以言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情思。而且诗人既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弦”“一柱”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3.“宫女如花满春殿”一句中,诗人为何用“春”来修饰“殿”?
探究学习:“春”可使我们联想到阳光明媚、繁花盛开的春天,但这里不一定是指春天,而是为了与“宫女如花”相对应,使读者感受到越王周围宫女之多,越王游乐之甚。一个“春”字,十分形象地刻画出越王当时得意淫逸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表明,此时的越王早把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了。这就为结句的转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4.根据你的理解,“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什么人?
探究学习:首先是指诗人自己,诗人拜谒武侯祠,回顾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他未竟的事业,不由得引发诗人崇敬、叹惋之情,再联系自己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却是一腔热血,报效无门,于是更产生了壮志难酬的痛苦,不由得泪湿衣襟。其次是泛指,包括三国以来的一切志士仁人,那些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人。
5.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探究学习:此句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三、选题设计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李杜诗风比较。
研究方法:
(1)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2)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3)“李杜”的友谊与相互影响。
(4)两种不同的诗风撑起巍巍的唐诗大厦。
(5)自古以来对“李杜”诗风的评价。
参读书目:
(1)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3)王昌猷《意境风格流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陈圣生《现代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陈伟《文艺美学论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傅庚生《杜诗散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8)燕白《简论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含蓄与晦涩李商隐诗歌艺术优劣谈。
研究方法:
(1)李商隐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
(2)李商隐诗歌的用典。s
(3)李商隐诗歌的意象。
(4)李商隐诗歌的含蓄美。
(5)李商隐诗歌过分追求隐微曲折而带来的晦涩难解。
参读书目:
(1)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3)刘逸生《唐诗小札》,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4)刘学锴等编《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
(5)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永远的心痛陆游诗歌中悲愤情怀的剖析。
研究方法:
(1)宋朝社会背景、陆游生平回顾及其爱国主义思想成因的分析。
(2)陆游的政治抱负与黑暗现实的冲突。
(3)陆游诗歌中强烈的抒情成分抗金思想的直接抒发。
(4)陆游诗歌的托物言志一收复失地,重振中原的雄心壮志。
(5)陆游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中的悲愤。
参读书目:
(1)刘桂秋《陆游诗词选译》,巴蜀出版社1990版。
(2)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段晓华《陆游诗歌赏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齐治平《陆游传论》,岳麓书社1984年版。
(5)欧小牧《陆游传》,成都出版社1994年版。
(6)周宝珠等编《史记·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试论唐诗的画美感。
研究方法:
(1)画美的基本特征及诗画的美学沟通。
(2)唐诗透露的色彩美。
(3)唐诗反映的线条美。
(4)唐诗显示的图形美。
(5)唐诗表现的结构美。
(6)唐人的美学追求奠定了唐诗的画美基础。
参读书目:
(1)《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祈志祥《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朱存明《情感与启蒙》,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5)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
教案示例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把握本诗所寄托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学习并鉴赏本诗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品味法
媒体设计: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仕途较为顺利,官居高位,却选择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他的诗风直接继承了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能体现其诗风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二、 鉴赏品味
1.听录音:要求边听边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诵读:
(1)采取多种诵读方式,体会律诗的音韵美。
(2)结合本诗谈谈律诗的特点。
提示:学生自读课前知识段落,掌握理解律诗相关知识,然后与本诗比照,谈谈本诗有几联,如何押韵,哪里对仗等等。
3. 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1)找出最喜欢(你认为最美)的一联,给大家描述一番。
提示:注意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等。
举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幅动静结合、色调清淡的很美的画。皎洁的月亮把清晖洒向松林,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发出极轻微的声音,仿佛它也不忍心破坏这诗一般宁静和谐……
(2) 如何理解本诗主旨?
明确:尾联已表明心迹—即使芳草衰败了,这里依然有美好的景色,是王孙隐居的理想境地。另外,我们从前三联诗人对空山秋景的美好描绘中也能品味出诗人心志。
三、延伸阅读
提示:显示王维其他诗作进行比较鉴赏。
四、布置作业
1. 诵记本诗。
2.课外阅读王维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写读后感,比如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山 居 秋 暝
雨后空山→王孙可留
景������ 情
(清淡宁静)(淡泊出世)
教案点评:
1.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律诗的音韵美;
2.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鉴赏品味“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3.鉴赏王维同主题及特色的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及背诵情况
二、欣赏品味
1、《山居秋暝》
王维诗中有画,试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为例,说说他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2、《越中览古》
试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3、《登高》
重点讨论情景交融的特点。(略)
三、课堂训练
简析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分析两者,比较手法运用的异同。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题。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显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的这几首诗,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对这些文学珍品,课后只要反复细读,还会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涵咏于其优美的文句之中,还会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
《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3、体会陆游两诗的不同风格。
参考答案:1、这一关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
2、上句用《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下句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
3、见“重、难点分析”。
[1]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山居秋暝》,自学《越中览古》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刘逸生《唐诗小扎》(有删改)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
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
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
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
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
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
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
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
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
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
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
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
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
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
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
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
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
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
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
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
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
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
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背诵这首诗歌
四、�自学《越中览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登高》,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
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
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
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
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
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
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
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
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
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
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
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
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
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
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
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
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
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
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
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
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
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
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
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
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1]
第一课时
《山居秋螟》
《越中览古》《登高》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物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一讨论一质疑一答难一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山居秋螟》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怀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解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想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神韵,首先要从最浅层的字面上把握每句诗的意思。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展现诗歌中的画面。)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螟》。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解说:此是关键句,如不讲清楚,会影响学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此句明了了,全诗的内容也便明了了。)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解说:诗言志。每首诗都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志趣,而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全诗的主旨,也就明确了诗人摹物状形的目的。)
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解说:学生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已隐约觉察出此绝句与以往绝句的不同,只是还未明确,教师一点拨,他们马上就会恍然大悟,使学生宝贵的模糊意识得到印证。)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解说:学生明确了这两个镜头,为更好地理解本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作了铺垫。)
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解说:欣赏诗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也有助于进一步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解说:认识事物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接触一首陌生的诗歌,头脑里总能有些感性的认识,先把学生自然产生的这些认识明晰起来,就为深入鉴赏诗歌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及背诵情况
二、欣赏品味
1.《山居秋螟》
王维诗中有画,试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为例,说说他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解说:体会意境,要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了解文意是分析的过程,偏重于理智;体会诗味则是综合的过程,偏重于感情,二者不可偏废。)
2.《越中览古》
试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解说:要抓住诗体的艺术特点来教。)
3.《登高》
重点计论情景交融的特点。(略)
(解说:诗擅长于抒情,是抒情的最高艺术。懂得了诗歌的字面意思,不一定就懂得这首诗。欣赏诗歌是一种审美活动,必须渗透感情内容。因此,要把握诗篇的题旨,就要引导学生按诗体的特点读诗。)
三、课堂训练
简析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分析两者比较手法运用的异同。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题。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解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拓展了知识,又深入理解了同一表达手法运用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作用。)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的这几首诗,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对这些文学珍品,课后只要反复细读,还会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涵泳于其优美的文句之中,还会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解说:高考坚持考诗歌鉴赏,只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是不行的,还要指导学生动手写诗歌。)
(设计者:魏华中)
蔡伟
一、课文悟读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两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通称近体诗。唐代近体诗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气象,美在诗眼。遗憾的是唐诗的这三大美到了宋代则大为减弱,于是有人慨叹宋代有词无诗。其实也不然,陆游的诗就与他的词一样的出色,堪与李、杜、白相媲美。因此,要体悟唐诗及部分宋诗的美感,就必须牢牢把握个中三味。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其实说的都是意境,只不过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讲的有我之境,即情境或意境;无我之境即物境。如果以此观照,则《山居秋暝》《越中览古》《石头城》偏重于物境,《登高》《蜀相》《锦瑟》《临安春雨初霁》偏重于情境,《书愤》偏重于意境。但是,这样的划分实在太过机械琐碎,因为在一首诗中,三境常常是浑然一体的,我们不可能在具体品读诗歌的时候作如此理性的条分缕析,否则诗趣尽失。其实,我们在吟诵近体诗时,如果能够把握作者是如何在客观景物中投射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或者说是如何做到境意相合情景交融,我们就算品味到了一首诗的意境。
例如,《越中览古》描写的都是,客观景物,但除了最后一句,其他三句所写景物并非作者眼前所见之景,而是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这本身就带着作者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只今惟有鹧鸪飞”虽为眼前景,却与前三句所写之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繁华,一凄凉,作者的感慨与婉叹饱含其间。这就是景、情、意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要品味的意境。
再来看“气象”。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郭绍虞先生《校释》引《诗说杂记》:“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讲景物用“气象万千”,指自然景物的多种变化;讲人物用“仪态万方”,指人物风貌的无美不备,并不限于“庄重”。但无论是“气象万千”,抑或“仪态万方”,都有一个适宜的问题,只有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风貌,才是美好的。用周振甫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那末用气象来论诗,不光指描写景物,也指描写人物和社会各种情态,要写出无美不备的情状,写得光彩照耀,气势飞动。”总之,诗中的气象,既可以看作是一个作者的品质风格,也可以看作是诗歌的时代风貌。不同的诗人其诗具有不同的品格,不同时代的诗也具有不同的风貌,从而构成不同的气象。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诵读近体诗时,应当能够品出诗中的气象,而这自然需要有一番比较的功夫。
例如,当我们诵读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应当感受到其中的沉郁顿挫,深广雄浑的气象:那肃杀惨淡的秋景图,让我们体味到诗人内心的那种伤时的凄凉;那无边无际的落木,那滚滚不尽的长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广阔绵远的境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韶光易逝的感叹和壮志难酬的苦痛;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写尽了作者心中的艰难悲苦,有人指出,这一句14个字,共写了8层悲愁:他乡作客之悲愁,经常作客之悲愁,万里作客之悲愁,在萧条的秋季作客之悲愁,亲朋不在独自登台之悲愁,登台远眺更惹愁思,带病登台愁更愁,百年易尽、自感来日无多,由此我们不难感悟到本诗雄浑的笔力及其万千气象。
最后来说说“诗眼”。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炼字(包括炼词、炼句)与炼意。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果诵读诗歌,不能发现、把握诗篇的“点睛之笔”,那么我们就算不得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例如,读杜甫的《蜀相》,很多人往往忽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恰恰是本诗的诗眼,只有悟懂了它们,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当然,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结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盛广智《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献给壮志未酬者的颂辞和挽歌》中华书局1984年版)。如果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我们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
二、亮点探究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排列?诗人为何作如此排列?
探究学习:还可有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中连用了几个并无多少诗意的数量词,但我们读来不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请分析其中的缘由。
探究学习:数量词本身确实难有诗意,但如果将数量词作恰当的组合,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庾信《小仙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五十弦”“一弦”“一柱”作为一种写实,十分平常,但其中却蕴涵着年逝,难以言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情思。而且诗人既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弦”“一柱”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3.“宫女如花满春殿”一句中,诗人为何用“春”来修饰“殿”?
探究学习:“春”可使我们联想到阳光明媚、繁花盛开的春天,但这里不一定是指春天,而是为了与“宫女如花”相对应,使读者感受到越王周围宫女之多,越王游乐之甚。一个“春”字,十分形象地刻画出越王当时得意淫逸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表明,此时的越王早把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了。这就为结句的转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4.根据你的理解,“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什么人?
探究学习:首先是指诗人自己,诗人拜谒武侯祠,回顾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他未竟的事业,不由得引发诗人崇敬、叹惋之情,再联系自己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却是一腔热血,报效无门,于是更产生了壮志难酬的痛苦,不由得泪湿衣襟。其次是泛指,包括三国以来的一切志士仁人,那些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人。
5.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探究学习:此句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三、选题设计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李杜诗风比较。
研究方法:
(1)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2)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3)“李杜”的友谊与相互影响。
(4)两种不同的诗风撑起巍巍的唐诗大厦。
(5)自古以来对“李杜”诗风的评价。
参读书目:
(1)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3)王昌猷《意境风格流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陈圣生《现代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陈伟《文艺美学论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傅庚生《杜诗散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8)燕白《简论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含蓄与晦涩——李商隐诗歌艺术优劣谈。
研究方法:
(1)李商隐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
(2)李商隐诗歌的用典。s
(3)李商隐诗歌的意象。
(4【】)李商隐诗歌的含蓄美。
(5)李商隐诗歌过分追求隐微曲折而带来的晦涩难解。
参读书目:
(1)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3)刘逸生《唐诗小札》,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4)刘学锴等编《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
(5)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永远的心痛——陆游诗歌中悲愤情怀的剖析。
研究方法:
(1)宋朝社会背景、陆游生平回顾及其爱国主义思想成因的分析。
(2)陆游的政治抱负与黑暗现实的冲突。
(3)陆游诗歌中强烈的抒情成分——抗金思想的直接抒发。
(4)陆游诗歌的托物言志一收复失地,重振中原的雄心壮志。
(5)陆游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中的悲愤。
参读书目:
(1)刘桂秋《陆游诗词选译》,巴蜀出版社1990版。
(2)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段晓华《陆游诗歌赏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齐治平《陆游传论》,岳麓书社1984年版。
(5)欧小牧《陆游传》,成都出版社1994年版。
(6)周宝珠等编《史记·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试论唐诗的画美感。
研究方法:
(1)画美的基本特征及诗画的美学沟通。
(2)唐诗透露的色彩美。
(3)唐诗反映的线条美。
(4)唐诗显示的图形美。
(5)唐诗表现的结构美。
(6)唐人的美学追求奠定了唐诗的画美基础。
参读书目:
(1)《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祈志祥《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朱存明《情感与启蒙》,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5)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