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精选13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道理。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 x”这个节奏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动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对唱)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大海的幻灯片,学生观赏。
2、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师用笛子伴奏。
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从这首音乐和老师的笛声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学生汇报: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帆船等)
3、谈话导入: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大海,所以今天,老师要请一位船长来带领我们去大
海上玩一玩!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大海》(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体验三拍子律动。)
2.教师质疑: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四三拍节奏规律图 谱并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 弱)
3.出示歌谱,复听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强弱规律。(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对四三拍节拍 加深印象)
4.出示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
5.出示歌谱,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附点节奏。
6.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试着读,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7.教师出示歌谱,一边弹琴一边范唱,学生跟老师小声哼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8.学唱歌曲
(1)学唱前半段歌曲: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积极鼓励学生试唱,唱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并示范演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好音乐节奏“x. x”并注意歌唱姿势)
(2)引导学生对前半段歌曲进行感情分析、处理,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前半段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势,用声音表现出大海的“美“)
(3)学唱歌曲后半段,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词的演唱速度与节奏)
(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教师听后指导纠正学生个别乐句和歌词节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节奏多重复练习几次,加以巩固。(教师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和声音的控制,切记扯着嗓子大喊)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师提示:注意听准音乐及歌曲的节奏。
(6)分析、处理歌曲后半部分,设问:波涛涌动的大海应该用什么的情感和声音去表现?大海摇篮应该用什么样声音哄着太阳和月亮睡觉呢?(哼唱)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谱,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声完整演唱全曲。(教师提示:注意歌唱情绪及节奏,听好音乐,注意歌唱姿势)
(8)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肢体动作随着音乐即兴创编能表现出大海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
9.学生合作,合唱歌曲《大海》:齐唱—独唱、伴唱—齐唱
10师生合作表演故事:一组同学带上鱼儿头饰,另一组同学带上虾子头饰 ,一名同学带上
船长头饰,并带领一组同学扬帆起航……
(四)拓展延伸
出示“海洋污染“的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五、课堂小结:
美好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可爱,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要
乱丢垃圾,热爱我们的海洋,热爱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 复习与整理新闻访谈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访谈的特点。
2、 了解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理解他对艺术家怎样做音乐家怎样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的见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放松形式、审美乐趣。音乐与人生联系太紧密了,音乐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茶余饭后有个响头,听起来很高兴。音乐其实从它的产生到发挥作用,跟人生,甚至跟社会都有很密切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片有关“音乐”的文章。
二、走进傅聪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傅聪在国际乐坛受尊敬的程度,远远胜于其他大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是美国《时代周刊》以及许多重要音乐杂志的封面人物;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钢琴家仍常常向他求教;世界重要的国际钢琴大赛,他是理所当然的评委。傅聪说:“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发现音乐的高深。我觉得,60岁以后才真正懂得音乐!”
三、有关访谈
1、定义:访谈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2、一般程序:由访问者访问访谈对象,把要交流、了解或调查的问题向访谈对象一一提出,访谈对象根据访问者的要求逐一作答。然后,访问者将访谈对象的观点、意见及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出访谈结论。
3、过程:查询相关资料、列出访谈提纲、了解访谈对象,记录访谈、引导访谈,撰写访谈文。
四、研习课文
在这篇访谈中,访问者多米尼克夏代尔和访谈对象傅聪的谈话围绕着“音乐与人生”这一话题展开,统观这篇访谈,除了访谈正文之前对傅聪的介绍之外,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傅聪的基本情况。
在这部分里,主要谈了傅聪从小学习钢琴的经历,基本靠自学、坚持每天练琴等情况,
参加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还有举办音乐会前一直会感受压力等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与访谈正文之前对傅聪的介绍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傅聪的介绍着眼于对傅聪的身份和成就做一般性介绍,而这部分的所谈内容从属于“音乐与人生”这个话题,是夏代尔个性化的访谈内容之一,并且与后面谈音乐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有助于人们对傅聪谈音乐的观点的全面理解。
第二方面: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
在这部分里,有傅聪谈他对音乐的认识:他喜爱的作曲家,他在演奏肖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文化背景与音乐成就的关系,他对演奏作品的选择及原因等。还有谈他的音乐追求,这主要是通过谈对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家的理解来表达的。
第三方面:傅聪谈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在这部分里,傅聪从艺术家怎样做人、音乐家怎样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两方面来阐释的。首先,傅聪牢记父亲的话:“做人,才做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追求名利的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真诚的“赤子之心”。其次,音乐家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就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不断追求更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经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和再创造。在这部分里,他还谈了对中国与钢琴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他希望中国孩子放弃把学钢琴作为追求名利捷径的错误做法,也肯定中国年轻人在学习钢琴上付出的努力及中国文化带给他们的天分,这些内容体现了这篇访谈的现实针对性价值。
在访谈中,访问者是话题的提出者及展开话题的组织者,在这方面,多米尼克夏代尔的提问是成功的,他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上述三个方面,但他不是僵化处理的,而是通过许多具体的,有的是角度很小的问题来展开的。他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对话题的讨论走向深入与拓展,并能在与傅聪的谈话中生发出新的问题,实现了双方的互动,体现了高超的提问技巧。
第一单元 好朋友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内容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基本要求
1、同学可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做自身喜欢的动作,教师要注意提示同学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同学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2、注意听音乐,复听时,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3、还可以想象着玩具兵的样子扮演,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做一些木偶兵的面具、长鼻子等饰物,供同学选用。
扮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基本要求
1、用听唱法完成歌曲的学习。教师可布置几次范唱,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同学完成的歌曲感受。
2、同学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3、 边唱边自编动作扮演。
教学建议
一、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一定要给同学完整的印象,使同学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唱出自身喜欢的旋律。
二、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地听唱过程中,培养同学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三、想方法调动同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同学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感受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
编创与活动
(1)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同学主动参与与音乐时间活动,培养同学的自信心。
(2)活动可以个人方式,也可以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同学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表示的机会,培养同学初步的表示力。
(3)教师可设计小礼品,或全体同学以拍手的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聆听《霍拉舞曲》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表演《哈里啰》
第一节课时:7-1
教学内容:
1、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2、欣赏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组织学生聆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1)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2)分声部读一读。
(3)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编创与活动;1.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又安排了认识la、si唱句的知识,教师可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可结合歌曲学会后,让学生模唱歌谱的方法,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2、试用la、si与自己学过的音随意编唱。
三、欣赏部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第二节课时:7—2
教学内容:表演《哈里啰》管弦乐《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哈里啰》完整地听乐曲两次
(1)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2)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聆听
(1)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欣赏部分:管弦乐《霍拉舞曲》
通过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让学生小声跟唱,教师先不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切分音,主要通过准确的范唱来解决。
2、教师可提示学生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再按节奏读歌词、听着音乐填唱歌词,教师提示学生: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的准确。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3、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也可选择好的动作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动作。
4、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学生: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而不是教师去要求、学生在无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去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去珍惜时间。
2、通过律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3、拓宽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感受音乐丰富的魅力。
4、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动作,创编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准备活动:伴随着《在钟表店里》音乐做动作。(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一个钟表王国)
2、审美感受:感受钟表的声音。
教师: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音乐中的钟表声音)
学生:音乐盒、上发条、大钟、卡通表等
教师:听!这又是什么声音?(一个被装在盒子里的小闹表,由学生听声音并来猜一猜它是什么?)
学生:钟表、闹钟。教师: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
学生:模仿。
教师:伴随着学生模仿的钟表声音用歌曲旋律在钢琴上进行伴奏。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多媒体电脑中放映的寺院的大钟)
学生:这是大钟、撞钟、寺院的钟等。(听一听这种钟发出的声音)
教师:用琴伴奏,学生一起模仿寺庙大钟"咣-"的声音。
教师:你们还能模仿出其他钟表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
阶段评析: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读节奏,兴趣将全部消失,重又回到以前枯燥的学歌谱模式中。这里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利用多媒体电脑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并用各种钟表走动的声音读节奏,在快乐的学习中完成了读节奏,即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活动中见成效。
3、音乐与相关知识:
教师:介绍从古代到现代形状各异的钟表,学生观察它们的发展变化。(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从中国古老的"水运仪象台"这种能够报时的仪器开始介绍,中间插入外国的钟楼、上弦的钟、上发条的钟、带有钟摆的钟以及清代乾隆年间外国人进奉的西洋钟等,同时也让学生欣赏了多种现代的钟表)
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提醒我们做很多事情。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列举钟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作用。
教师:你们都是遵守时间的孩子,老师也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叫明明,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明明是怎样做的。
4、情感体验:
教师:讲故事。(结合多媒体演示并结合教师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生动地画面: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早上,小闹钟叫明明起床,"明明,明明,快起床",可是明明却说,"让我再睡一会儿吧"。小闹钟得完成自己的任务呀,于是,它又叫了起来,"明明,明明,再不起床,上学要迟到了"。"哼,你这个讨厌的小闹钟,就你多事"。明明没有听小闹钟的话,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来到了一个人人都可以不遵守时间的王国,这下,可把明明乐坏了,他是又蹦又跳,"太棒了!再也不用早起床了"。可是由于人人都不遵守时间,时间飞快的从他们身边溜走了,明明和这个国家的人全变成了老年人。明明害怕了,他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他?)
(故事中的各种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是生动有趣。比如:明明做梦时的情景、小孩一下子变成老人等。)
学生:发表感想。(怎样帮助明明)
5、学习体验: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时间像小马车》。
教师:示范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学生:听歌曲录音示范演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朗读歌词。
学生:随着歌曲的伴奏朗读歌词。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大家各自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老师乘上小马车,来到了你们的休息日,你们用动作告诉我,大家各自做什么?
学生:随着《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并根据教师模仿的钟表的时间有节奏的模仿起床、吃早饭、看书、踢球、跑步、下棋等。
教师:在圆圈中间模仿钟表的指针--早上九点、十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等。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旋律。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分组接龙唱歌。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一、聆听欣赏温州民歌《月光光》学唱并创编新歌词
二、延伸欣赏《叮叮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演唱《月光光》,体会歌曲中的“静”“动”结合,能综合表演歌曲。
2.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民歌魅力,创编《月光光》新歌词,尝试用方言演唱。
过程与方法:
1.聆听《月光光》感受歌曲“静”的意境,体会歌曲的静中有闹,并能用不同音色、情绪表演。
2.在游戏中体会乐曲风格,全班分工合作综合表演《月光光》,体验合作与创新的快乐。
3.聆听温州民歌《叮叮当》,感受温州民歌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热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热爱祖国。
2.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并用对比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知道“唱支歌儿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的换气点,正确演唱“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快板、蒲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星光恰恰恰》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的这段音乐给你什么的感受?
生1:欢快、高兴
生2:热闹
师:老师也用一个字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那就是“闹”,你能给闹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静
师:小朋友的反映真快!请同学仔细听接下来的这段音乐是“静”还是“闹”?
3.聆听《月光光》伴奏音乐
听后交流
生:静静的
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夏天布满星空的夜晚,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庭院里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
在律动动进入教室,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设计“闹”让学生找出它的反义词,直接感受《月光光》静静的意境。在静静的音乐中启发学生想象夏日月夜乘凉图,进入意境。
二、寓教于乐
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初听范唱,想象意境
听后交流
生1: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哄宝宝入睡
生2:小朋友正在月光底下捉迷藏、做游戏
生3:我好象听见孩子们正在听大人讲故事
……
2.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把乘凉时人们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生做动作,师猜,生互猜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3.三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观察并能随音乐摇扇子
三、创造表现
4.按节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边摇扇子边读歌词
师生对读
5.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我们都是温州人,吴老师非常自豪,我们的家乡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前面是优美、安静
后部分是热闹的、自豪的
师:为什么原来安静的夜晚会变得热闹了?
生1:小朋友的游戏声
生2:唱歌夸夸家乡……
(体会,原本安静的夜晚,被小朋友的歌声、游戏声打破了,成了“静、动”结合的意境)
师:请同学想想唱后部分时加上什么动作会更加热闹?
拍手、点头……
6.随乐律动,对比动静
师:请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出来。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 去乘 凉,
× -︱× -︱× - ︱× -︱
摇摇摇摇(点头、指星星)
唱支歌儿 夸夸 家乡 山水 美, 一片呀好风 光 好风呀光。
× × ︱× × ︱× × ︱× × ︱× ×︱× × ︱× ×‖
拍拍 拍拍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聆听音乐,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淡化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在情境表演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这样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歌曲情绪的不同,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2.跟琴唱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方言快板赞学生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精彩,老师用快板夸夸你们,认真听,你们听懂老师在夸你们什么?
小朋友的歌曲真唱好,
老师听后还想听添。
这里的民歌恁有味道,
你们用瑞安话唱就更好!就更好!
生说
过渡:《月光光》是我们温州人创造的民歌,原来就是用温州话演唱的,你们能不能也用方言唱
6.用方言演唱歌曲
a.师范读
b.生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
c.尝试用方言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多中形式的演唱,预防学生的歌唱疲劳,教师用温州方言说快板夸学生这一环节自然地过渡到温州方言,也体验了温州快板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用方言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用温州方言演唱温州民歌,使音乐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让音乐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四、创编歌词 拓展延伸
1.引导
师:我们的家乡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家乡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家乡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2.创编歌词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3.综合表演
尝试用方言演唱自己编的歌词
找伙伴,综合表演赞家乡
4.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最受小朋友喜欢的民歌是《叮叮当》
出示歌词“你印象最深的歌词是什么?”
“民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设计意图】:
温州方言演唱的温州民歌,贴近学生生活,在聆听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歌的独特情趣,激发学生对温州民歌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温州、热爱温州,也能让学生喜欢更多其他地方的民歌。
五.完美结课 寄予希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月光光》是哪里的民歌?你们觉得好听吗?
我们一起走进了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得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只是用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动作或者是话说间变换一个音调就能把创造的种子播入学生幼小的心田。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所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更要有意识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大力发展学生的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月光光》一课中,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步入”歌曲的意境,设计了“月夜、大树、田野、乘凉孩童”的多媒体画面,配以《月光光》的背景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歌曲的意境中。唱歌、表演等学习就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同此,老师可提出更新奇、诱人的问题。如我此时就提出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你们能为这首曲风独特的歌曲,选择适当的打击乐伴奏吗?学生在掌握了此首歌曲的情况下,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能发出稍弱声音的自制小乐器,如用口香糖盒做成的小沙罐、用废旧的易拉罐罐皮做成的小串铃等就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这更强调了本首歌曲的曲风“静”,也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境。通过此次伴奏的学习,很多学生主动举手说:“王老师,下节课我还能为这首歌曲伴奏吗?”“我回家再做一个能发出声音小点的伴奏乐器,可以吗?”……到第二节课,很多学生做了各式各样的小乐器,有用八宝粥罐子做的,有用薯片盒子做的,有用食品袋子做的,都装着少量的沙子、豆子等,还有的在罐子盒子上贴装饰品,画图画,完全是一个音乐、美术、手工的整合。这让我感叹老师提出的有适当想象思维余地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逆向、发散、求异的思维起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做为音乐老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习的前沿,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
学会演唱《小企鹅》这首歌。
教学准备
头饰、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学会演唱《小企鹅》这首歌。
能力目标: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的创编活动。
情感目标:体验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小企鹅》和歌表演的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和后半拍起“0 ⅹ”。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听音乐《小企鹅》进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导学铺垫
1、导言:今天,老师邀请了一群可爱的朋友来做客,你们看,他们唱着歌来了。
2、发声练习:
学生随琴学唱一遍。
让学生跟琴分组自由边模仿小企鹅互相打招呼的动作对唱两遍。
引导并启发学生模仿小企鹅的动作,为歌曲的创编表演做铺垫。
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词
看课件说说它的特点,及它的'家住在哪里。
想知道它唱的什么吗?那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读一读吧。
⑴自由读词,并试着按歌曲演唱的节奏读一读。
⑵分角色按节奏读词。
2、学唱歌词
⑴教师弹琴,学生用lv唱旋律。
熟悉歌曲,加深印象,并引出将要学习的歌词。
⑵学生分成两大组对唱歌谱,能用唱名的学生唱名唱,不能用唱名的同学用lv唱。
⑶全班跟琴齐唱歌谱。
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难点。
四、综合表现
1、模仿小企鹅的动作。
2、学生分组随乐探索、讨论、交流歌表演。
3、学生围城一个大圆圈,营造出南极的氛围,再次播放课件,全班一起边唱边表演。师生同唱,师生同乐,师生同舞。
五、课堂小结
1、小朋友想想,这节课你们和老师一起学到了一些什么?
2、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唱《小企鹅》,一边表演着离开教室。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创编动作、歌词,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我的小绵羊》
1、用听唱法唱会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小绵羊的可爱,白白的绒毛,躲在绿绿的树丛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12”与“54”),唱会歌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3、分小组演唱,互相评价,看哪一组同学演唱的感情饱满、吐字清楚。
4、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学生发现树丛里各种各样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2、学会歌曲后,将这些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
三、创编与活动:摘果子
1、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上几个果子?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划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课时
一、聆听《袋鼠》
1、指导学生讨论有关袋鼠的知识,描述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
2、初听乐曲,说一说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感受。
3、复听乐曲。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
二、表演《小袋鼠》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听录音感受的次数。
2、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示范,用连音、断音两种方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更好。
3、学生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自由编创拍击动作。
2、教师提示学生对拍手的方式很多种,想一想怎样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3、学生两人一组边读边拍,看哪组歌谣读得好。
4、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在艺术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国画作品,阿凡提的故事多媒体的介绍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自治生活然风光和生活习俗。装饰自己的新疆帽。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播放歌曲《娃哈哈》,师生手拿小鼓共舞,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
2、“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由这个问题引出本课题,先让学生来说说对新疆的了解(从发型、特产等方面)。
二、艺术活动展开
1、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二方连续图案,新疆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歌舞特色,对新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国画作品——说一说)
2、“新疆有个传奇人物是谁呢?”——引出《阿凡提的故事》
①先请小朋友来讲讲所知道的阿凡提的故事。
②观看动画片《种金子》,说说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能力)
3、根据新疆的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折一顶新疆帽,回过头来为教材上的图形排列调整顺序,并且为新疆帽添上好看的二方连续图案。
4、孩子们戴着心爱的自己做的新疆帽,学唱歌曲《娃哈哈》,并且学习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
5、师生共同创设情景,进行表演“我们的新疆之行”,其中以小导游为线索,穿插一系列的民族风情,包括碰到阿凡提,学生表演《种金子》,加深学生对维吾尔族的了解。第十单元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学补充、后记课题歌曲《敲响长鼓》教学要求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朝鲜族的风土人情的了解,感受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2、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3、从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各具艺术特色的舞蹈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教学重难点感受少数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和游戏。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教师在朝鲜民歌《桔梗谣》的音乐伴奏下,跳起了朝鲜舞,从而引入课题。
2、介绍《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民族,出示大地图,点出从西北的新疆又来到了东北的朝鲜,又一次体现祖国大地的辽阔。
3、结合多媒体,以《桔梗谣》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了解朝鲜的服饰特色,舞蹈、民歌、饮食习惯、特产等。重点介绍朝鲜族的服饰特点。(如果学校里有演出服装的,可拿到教室里让孩子们试一下)。
4、在《桔梗谣》的乐曲中,学习跳朝鲜族的基本舞步,如喜鹊步、平步拍手以及一些基本手位,感受朝鲜舞中蕴涵的优美、抒情的,让人感到轻松活动的鼓点节奏。
5、多媒体展示朝鲜族的一些乐器,生活用品、工艺品等(这些都需要网上去搜集),学生拿起画笔,画中他们心中的朝鲜。
6、在欢快地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学习朝鲜儿童集体舞(要求动作简单些、少一些),主要让学生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7、来到教室外面,师生一起玩起了朝鲜的体育游戏活动“跷跷板”,游戏过程随音乐高低进行,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课题:
听:《滑雪歌》汇报有关“雪”的歌曲
教学要求: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重点难点:
表演时自然大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复习本单元的歌曲
1、复习《冬妈妈麦苗苗》
A、齐唱
B、歌表演
2、复习《过新年》(请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复习《小雪花》(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
四、欣赏《滑雪歌》
1、导入: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早上大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棉被,小朋友们兴奋极了,拿出自己心爱的滑雪板准备滑雪……
2、欣赏,简介:《滑雪歌》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独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于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分飞的冬景,以及孩子们在银白色的世界里快乐地堆雪人、滚雪球,与雪孩子尽情滑雪玩耍的动人画面。
3、欣赏,感受全曲欢快的气氛
4、欣赏,复听全曲,请学生讲出雪孩子的可爱之处
5、试着哼唱
五、汇报收集的“雪”的歌曲
1、分组汇报(《我爱你,塞北的雪》、《雪绒花》、《踏雪寻梅》等)
2、老师评价
六、小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2、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希望我们生活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生:有很多树,一片一片的绿草,有清澈的小河,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
2、师: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是我们看(播放环境污染的课件),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生:工厂冒的黑烟会污染空气,看不见太阳、蓝天;乱砍树木会使水土流失;地球上最宝贵的就是水,现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连种地都没有水……)
师:听了大家的看法,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怎么唱的吧!(出示歌篇)听听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又是谁呢?(地球)
(教师范唱《留给我》)
(生:“我”指的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是地球。如果天空总是雾茫茫的,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星星和晚霞。如果河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会生存。如果大自然中没有了绿草、没有了鲜花,就会听不到小鸟欢快的歌声。在地球上,人不是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让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有了森林,水土就不会流失。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3、师:带着你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随音乐读出来吧!(有感情朗读歌词)
师:《留给我》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清新的歌曲,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在歌曲的节奏中出现了长时值的音符,你认为在歌曲中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学生回答)在这里(教师指谱)谁知道这个“漠”字唱几拍?(“漠”6拍),划拍。
4、再听一遍,学生随教师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相同的旋律划上相同的标记。)
5、让我们带着这种保护妈妈、爱护妈妈的情感学唱歌曲。(旋律相同的乐句由学生来添唱。)
师:看歌篇,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各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切分节奏)
在一连串的八分音符后面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附点四分音符)
6、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学生回答)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学生回答)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吧,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请同学们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7、齐唱,在“漠”字处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来划拍。
独唱,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8、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要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9、小组汇报,评价。
10、师:歌曲呼唤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你们知道吗?乱扔一节废旧电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升水不能饮用。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屋内白白的墙壁、花草树木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播放环境保护动画片,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11、总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手,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呐喊: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生随师大声呐喊)
(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一、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在谈话过程中创设去太空旅游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律动表演(感知音乐)
二、节奏练习(读部分歌词)
1、和星星对话
设计意图:在和星星对话和向星星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读歌词
(1)聆听范读
(2)初读歌词
(3)解决难点
(4)有感情读
设计意图:在节奏练习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学生体验快乐的情感。
三、音乐知识
1、导入
老师:小星星让我们唱歌,可光知道歌词可不行,怎么办呢?(点课件)看有朋友来帮忙了(课件在歌词上出现歌谱),歌词上多了什么?
2、学习唱名
设计意图:在自主演唱——聆听感知——准确演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和认识音符唱名。
3、认识音阶、唱音阶
四、学唱新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
2、再次聆听,体验歌曲
3、轻声演唱
4、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
5、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6、巩固练习
7、认识领唱、齐唱(聆听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聆听感受和教师的教授相结合,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领唱、齐唱这种演唱形式。
8、练习领、齐唱
五、课堂延伸——创编歌词
(1)说星空
(2)编歌词
设计意图:在教师创编歌曲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创编或合作学习。
(3)创编歌曲展示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故事当中,学会感受春天的美,创造春天的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2、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连八音符的实践意义。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表现意识。
3、过程与方法:情境教学的故事导入,引发学习兴趣。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连八音符的实践意义。游戏中发展学生音乐潜能,促进个性发挥,拓宽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学生情况:
经过调查,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校园广播、校园艺术节、以及一些VcD光盘上经常能欣赏到这首歌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歌曲,但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唱对,出错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教师把歌曲的第五、六句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来设计。
设计思路:
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并给学生提供想像的环境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小燕子,它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它有一个要求,只和提问题的同学交朋友。
问题:
1、你们知道小燕子怎么叫吗?
2、你们知道当小燕子叫起来,表示什么吗?
3、老师现在是小燕子,我在飞翔、在舞蹈,你能跟着动作的节奏,有节奏的配上小燕子的叫声吗?
(看老师做——思考——回答——评价)
小燕子来了,春天来了,可是春天究竟在哪里?今天,让我们跟着小燕子去找找春天好吗?
板书:嘀哩嘀哩
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我们身边的那些变化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小草发芽、树绿了、花开了)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小燕子带来了它家乡春天的图画,瞧,多么美好的春天啊!(欣赏图画:花开了、树绿了、小草发芽了、柳树发芽……)
1、你能听到图中哪些声音?(燕子的叫声、黄鹂的叫声、蜜蜂采蜜的声音)
2、请你看看黑板上的两组节奏,你觉的哪种声音适合它。
(三)学习歌曲
小燕子还请来了它的好朋友——小黄鹂。小黄鹂很爱唱歌,它欢迎会唱的同学和它一起唱。
1、欣赏范唱
全体学生围做坐成一个圈。教师先引导同学们专心的听一遍歌曲《嘀哩嘀哩》然后谈感受。
2、听第一段,请跟着旋律模仿寻找春天的动作。
3、学习第一段
刚才我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4、提出要求,进一步巩固。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歌曲的情绪呢?那么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对,应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范唱后,学生演唱。
(四)揭示歌名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学生讨论:(在这里教师应尽量的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我们经常在一些光盘和磁带上看到如:《嘀哩哩》《嘀里嘀哩》《春天在哪里》这样的歌名,它们都是指的同一首歌曲,还有刚才同学们起的一些很好听的名字都可以作为这首歌曲的名字,我们课本上把这首歌的名字定为《春天在哪里》。
(五)完整演唱歌曲
请同学打开课本,自读第二、三段歌词,找找哪些地方和第一段不同。教师提问后,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背过这几句歌词。
完整演唱歌曲。老师提两个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②用什么样的表情?
教学延伸:
创编歌词(9分钟)
1、下面让我们走进春天,找一找还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没有描绘到的?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编成歌词唱一唱。下面我们分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动听。
3、分组表演,展示成果。
请部分同学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4、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下原来的三段歌词。请三个同学分别来演唱创编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学们齐唱。
教师小结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下面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随音乐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