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优秀5篇

课时安排: 篇1

三课时

教学难点: 篇2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设想: 篇3

古文学习重在积累。从古今词义的变迁到古今句式的差异等等,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意识地做些积累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掌握这个特点,是成功地实施教学的关键。

教学内容及步骤: 篇4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自读第五段

1.齐读一遍后,先解释“题名”加“篆章”是我国书、画、雕刻作品的惯例,有防假冒的作用;然后就内容提出一些小问题(如有哪些字,什么颜色,清晰度如何)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

2.读《前赤壁赋》开头:“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再让学生对照“题名”,看看有何异同。

(雕刻家刻此作品也是在“壬戌”之秋,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无论如何也可从中看出雕刻家对苏轼当年的遭遇是感慨很深的——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步。)

三、小结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学生讨论后,归纳要点如下:

1.原材料桃核“修长”,宜刻成舟形。关键是“泛舟”的主题要求将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核舟”上 。

2.苏轼是主要游览者,但必有同游者,由此而想到苏轼在黄州时过从较密的黄庭坚和佛印;再将苏轼当时的闲适和旷达心情集中到与黄“共阅一手卷”上来,使主题思想变得极其鲜明。

3.借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点出游览地点和舟四围的景色,使“核舟”的艺术空间显得极其广阔。

4.通过“一楫横卧”点明船在随水飘流,静中有动。

5.舟子“啸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风徐来;佛印“矫首昂视”,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断变化,也是静中有动。

四、学生自读第六段

让学生合上书本,想想:假定自己看过这样一件艺术品,最后还想说些什么。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如能涉及被删节的原文内容,应予表扬。

讨论后可归纳如下:①统计数字承第2至5段,极言细节之多;②‘借不盈寸”承第1段“径寸之木”,又承第2段“八分有奇”,极言原材料之小;③自然导出赞语“技亦灵怪矣哉”,点明全文中心。

五、小结写法

——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讨论后归纳成三点:

(1)正面是艺术品的主体,反面是附文,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2)舟长是整体,前、后、中是部分,所以先写整体后写部分;

(3)中间带有背景性质,船头是主题所在,船尾是陪衬,所以先写背景,次写主题,最后写陪衬。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与课堂同行》。

2、预习下一课。

教学要点: 篇5

1、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2、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