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初中化学说课稿汇总(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它又是中考中常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进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说学情
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
好学教育:
(一)教学方法
(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四、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利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式,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
3、引导学生定势思维为发展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而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谜底: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老师展示一瓶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色、气味、状态三方面进行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2)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向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
(3)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向预先准备好的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倾倒水,震荡)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产生,气体是什么?又体现了什么性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溶解性的理解。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引导学生回顾“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了解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2)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从探究水溶性的塑料瓶内取出
好学教育:
少量的液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学生操作实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目的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并加热紫花观察到红花变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3) 学生操作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吹气,注意现象。分析得出CO2+Ca(OH)2=CaCO3↓+H2O反应这一原理。并说明这是CO2的一条重要性质,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4) 即时应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证明一瓶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并操作实验验证,以便使知识学以致用。
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要求学生通过刚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联想、推断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有这么多的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五)练测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无色无味气态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2、与水发生反应
好学教育:
CO2+H2O=H2CO3
3、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三、用途:灭火、人工降雨等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本课时的内容较紧凑,实验较多,部分后进生思维可能会跟不上,所以,我将通过课后辅导来加深这些同学对知识的消化能力。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第一部分内容:中和反应。是在学生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一些性子后,又把酸和碱的反响单独列为一节,这就阐明白:一是评释中和反响的重要性,二是由酸碱中和反响的产品引出盐,切合由浅到深的了解纪律。课本通过学生的运动与探究引入中和反响,尔后又通过交换与讨论的方法了解中和反响在一样寻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亲昵了化学讲义知识与天然生活的接洽,同时又富厚了学生的将来生活。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②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②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③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
②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是: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二、说学情: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习过程中,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因此,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知识。
三、说教法:
一位教育家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为此,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的学生情况,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这样,不但使学生始终处干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四、说学法: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实验探究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3、自主学习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想看魔术吗(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播放课件:
①向盛有无色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的溶液,烧杯溶液变红。
②再向变红溶液烧杯中滴入无色溶液,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
惊奇的颜色变化,会引起学生发出疑问;有了这"奇""疑"的问题情境,我就自然地提出了:你们想知道这个奥妙吗要想揭开这个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三节酸和碱反应——中和反应。
2、引导实验,自主探究
前面同学们已学过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活动与探究(P193)。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3、归纳总结
①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不是碱性溶液,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进一步说明了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借助FLASH动画展示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过程),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课件展示酸与碱的反应方程式,请同学们总结反应的特点,反应都生成了水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盐),这类化学反应叫中和反应。
4、联系生活:
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课件展示:(让学生真正理解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①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②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③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教师引导: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中和反应用途很广)
5、交流与讨论(P194)
6、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响,简朴认识了中和反响的原理,会写一些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认识了中和反响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7、课外作业:查资料,生活、生产中哪方面用了中和反响。
8、板书计划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碱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楚所有的金属的所有的性质,要有所侧重,其中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和学法
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1 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比如用小刀切钠,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做呢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在启发不假,但常常启而不发。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2 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如可以在钠、铝和氧气反应学习完了以后,及时总结这些物质和氧气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还原性,从反应的难易程度总结还原性的`强弱,从整体上把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学法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做比较,如学生在学习铝和氧气反应的时候可以去比较,两个实验做法不同但是现象一样,又如钠在不同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不比较难以深刻认识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区别。
那么,这种教法和学法如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呢下面谈谈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堂。其实,书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的意思就是引导学生展开对金属部分的学习,但是不具体。我将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 复习旧知。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 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 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与否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后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 课堂小结。由点到面,让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反应中金属都体现出还原性。这样和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呼应,并和本节课开始的时候金属的物理性质的通性相呼应,增强课堂的完整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反应的难易程度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区别。
五、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广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种"渔"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内容应以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5、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
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6、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CO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与纯净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展示):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展示):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生动的比喻、多种活动形式以及内容活泼的教学课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设计:1、创设情境,温习旧知;2、提出猜想,引入新课;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4、巩固练习,拓展思维;5、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一)创设情境,温习旧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展示水分解的示意图开头,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用这样的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有关未知世界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教学——原子的构成
1、学生自学后讨论: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⑵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⑶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设计这样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2、趁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展示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已经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就象书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一个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是里面的一只蚂蚁,电子就在这个相对广阔的
区域内运动。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原子核并不是一剖为二,一半是质子,一半是中子,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同。
3、学生通过自学和动画直观的认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介绍一些原子方面的科学家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升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还可以通过各位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部分教学——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一些原子的质量,学生观看展示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这样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然后提出问题:1、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2、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2、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对质量是一个倍数关系,单位是一;实际质量是称量出来的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这样由学生自己找出区别,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会更深刻。
3、出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3、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五)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4、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层次清楚,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把它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1的内容,第十二单元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个一级主题,是个涉及面较广的单元。本单元及本课题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应用的范畴。课标对这部分内容虽然要求不高,属于了解和知道的层次。但这些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初中生物的相关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经验,通过前边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学生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基本营养素;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上述用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分析、归纳提高总结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从众多知识中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一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我会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早餐吃了什么?其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发对各种营养物质作用的学习,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通过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环节二:新课讲授
首先我会出示一张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图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且介绍人体所需要的六种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在学生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分解对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进行讲解。
1、蛋白质
首先我会提出问题“什么是蛋白质?蛋白质由什么构成?蛋白质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后回答此问题。接下来出示投影资料:蛋白质和氨基酸,介绍氨基酸的生成,氨基酸与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然后采用实例的方式向同学们讲授血红蛋白、酶等不同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执行的不同功能。如出示视频讲述氧和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让学生小组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资料卡片,了解酶在生物体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播放录像讲授吸烟的危害,并及时教育学生青少年一定要远离烟草。最后结合甲醛浸泡食物等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甲醛、酸碱等使蛋白质的变性的现象,使同学们理解这些物质对生物体产生危害的原因。
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的方法,将蛋白质抽象的结构和蛋白质的作用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建立一种感性认识后,理解蛋白质这种有机化合物在生命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案例讲解的方法,将枯燥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走向化学,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2)糖类、油脂、维生素
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糖类、油脂、维生素的组成和功能,简单了解水解的产物,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参考教材和学生查阅的资料,针对糖类、油脂、维生素的组成、功能和缺失该营养素的后果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交流明确各类营养素的基本知识后,我会提出一些应用性的问题,如“淀粉也属于一种糖类,分析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等,学生通过思考回忆糖的水解等知识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然后我会出示资料卡片,讲解纤维素、黄曲霉毒素等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是由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学生熟悉不同方面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不仅能够达到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开拓视野的目的,也能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的过程中,获得主动表达和被认同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表达的自信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请学生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让同学代表这几种营养物质说出自己的用途,构成和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并且告诉学生不能偏食,不能挑食。通过此游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动手为自己和父母各设计一份食谱。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请各位老师看我的板书:
在我的板书上呈现了四种营养物质的存在,功能以及作用,学生能够很容易把握本堂课的重难点和基本知识。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