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第二课时)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学故事《推敲》,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故事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通过拟定小标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你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3、上节课,通过读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呢?(你很会读书、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体会情景,品味“推敲”。
1、 这是一篇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贾岛写诗推敲的感人情景,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令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预设(一)
(1)你为什么对这一处印象这么深呢?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谁能加动作读读这句话。
(2)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吟哦”是什么意思?读读这一段的内容,说说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僧敲??)
(3)(出示贾岛推敲的图片)这就是当时的贾岛,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贾岛,能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斟酌得多投入啊!)
(4)指生评价,通过XX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让我们对贾岛推敲古诗的情景印象这么深刻呢。这里加入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下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么?
预设(二)
(1)指生读,说说你的感受。贾岛一心想着心中的诗句,用心思索、推敲竟然闯进贾岛的仪仗队,可见他是多么专心致志呀。
(2)下文中还有哪些情节令你印象特别深刻?(韩愈与诗人的对话)
自由读读课文5、6、7自然段,同桌一人扮演贾岛一人扮演韩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试着对话。(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对话,这两位同学再现了课文中的文字。贾岛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指生对话。前面我们提到动作描写,这里是运用了语言描写,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三、确定用字,明结果
预设:
贾岛把推敲诗句的事告诉了韩愈,这位大文学家韩愈建议是:用敲,理由有
三。理由一:说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基本的生活礼节,理由二:能衬托月夜的宁静。理由三:读起来更响亮些。你认同韩愈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文中的宁静能不能换成安静行不行?(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情很安静,表示静得程度深。)大家回顾上文,从哪个地方看出当时的环境确实是很宁静,
便有了流传千古名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斟酌文字严谨认真的精神,也在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1、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故事中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你能再现当时的情景,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练习讲,推荐学生前台讲。
温馨提示:借助小标题,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会讲得更清晰。
加上适当的动作、语言、环境描写,你的故事会更生动。
找两生表演。指生评价:我们怎样才能讲好故事?指板书: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加上适当的动作、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描述。
2、 推敲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了千年,仅仅是为了教会我们推敲的用法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推敲诗句呢? 3.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品味一下推敲的乐趣。
(1)春风又()江南岸” 《泊船瓜洲》( “到、过、入、满”)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谒金门》(动、拂、翻、皱、起)你觉得用那个词更好?
同学们,也学会了推敲字句,老师真高兴。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以后的读书写作中也能做到这样的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四、布置作业:
课下把推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9、 推 敲
(起因) 留诗赠友 环境
(经过)斟酌诗句 动作
(结果)选用敲字 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表演、质疑等学习方法,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法、示范理解法、朗读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贾岛推敲》,师板书课题,“推”和“敲”二字,我们单看啊,其实就是就是两个不同的动作,然而合起来,却有着深层的含义,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的理解这个词。
二、走人文本,初探大意
1、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102页。
2、谁来读一读?(针对个别地方进行点拨)好,能正确的掌握停顿。
3、我们读古文啊,除了要正确的读出停顿外,还要读出文章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文章的情感来。
三、细读文本,入情入境
1、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呢?谁能说说。
2、归纳一下,(出示大屏幕):①参照书中的注释、借助工具书;②查找相关资料;③向老师、家长请教;④同学间的交流。
3、下面就请大家利用这些方法,再来默读这篇课文,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一写批注。
4、你都读懂了哪些?文章的哪些内容引起了你的关注?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你体会出了什么?“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这该是怎样的状态呢?你能来表演一下吗?作为旁观者的你们,怎样想呢?那么贾岛感受到周围的这么多议论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5、我们就顺势往下看课文的下一句话,看看对于这句话,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示: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6、就请大家反复的读一读,想一想,再来评议一下你觉得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并说说你的看法。(屏幕出示)
四、练习推敲
屏幕显示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会用“即使……也……”造句。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书中的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三、精读课文3—6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想象这一部分写什么?(这一部分主要写贾岛在返回长安路上仍然在思索着昨夜诗中的用字,由于投入,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
2、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这一部分,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认真、很投入的?(a、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b、“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d、从课文第四节中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街上的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 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句进行推敲的本领。现在老师考考你;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学生b就站起来也说是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学生c也填字同上,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d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的生机。学生e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站起来高声说道:“我认为填‘俏’更妙。原句中已出现‘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又把小草当人来写,春天里的小草犹如俏丽的姑娘,一个‘俏’字就把小草写活了。)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8、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9、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学生上台做动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吗?(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
到李凝的家。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
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他读得怎样?a、他读
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b、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
景象。c、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远
了。)
3、女生齐读。
1、 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
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范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
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
主要讲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板书:斟酌文字)那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
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 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
的动作。
2、 指名上台表演,该生只做了推门敲门的动作。大家评议一下,他做得
怎样?(a、他只把推门、敲门的动作演示了一遍,很不够。因为贾岛在斟酌文字,应该反复做这两个动作。b、我觉得他没有把贾岛沉思的神态演出来。贾岛是不知不觉进的长安城,可见他斟酌得很投入。c、我觉得他的表演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句子中说,贾岛是一边吟哦,一边做动作的。但是他没有把贾岛吟哦诗句表现出来。d、我还觉得贾岛的吟哦是很轻声的。)
3、 那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
7、那现在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4、 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
奇怪吗?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
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
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并且互相评议。
2、同桌正在分角色读,评议。
1、 指名读,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做评委。他们读得怎样?我听出韩
愈很生气,贾岛在请求宽恕。
师: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他还说了些什么?(生读书上句子:“接
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
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3、贾岛都是怎么对韩愈说的呢?请大家做贾岛,把话说给你的同桌听。
2、 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叙述。(a、我昨夜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友人,谁
知他不在家。我写了一首诗在他家门上。今天回想起,觉得诗句中有一个字似乎有些不妥,我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b、韩大人,贫僧昨夜去拜访友人,可是没有见着。我虽然没有见到他,可是昨晚月色美好,一路上心情舒畅,我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美好的情景使我诗兴大发,我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可是我觉得诗句“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似乎有些不妥,我正在考虑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我正在犹豫不决时,没想到路上冲撞了您的大驾,求您宽恕。)
6、老师想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刚才的经过,谁愿意?
7、师指名上台表演,两位学生的表演投入、到位,扮演贾岛的同学居然还跪在韩愈面前说话。台下师生一片掌声。)
8、当“韩愈”说到“让我来想想”时,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
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a、我觉得用“敲”好。b、我也决定用“敲”好,因为“敲”能表明贾岛是个有礼貌的人。c、“敲”还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因为在那样的夜晚,敲门声很清脆。 )
9、转身问扮演韩愈的同学,我们来听听韩愈怎么说? “韩愈”:我认为
用“敲”字好,因为用“敲”不但表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还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你看呢?“贾岛”:是啊,多谢大人赐教。
10、同学们,其实,你们比韩愈厉害呢,大家早就感觉到用“敲”好了。
11、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马上齐读:“这时,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12、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 韩愈解疑)
师;(出示诗文)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1、刚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样,都觉得贾岛很好笑。现在,你有什么要说吗?(贾岛啊,我刚才是说你是傻子,实不应该。我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斟酌文字啊!贾岛啊,你对待写作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只是小小一个字眼儿就那么认真地斟酌,真可敬呀!)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
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
文字叫做——(推敲)
六,延伸拓展。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绿”。(板书:“绿”字,这个字呈现绿色,同时旁边出现“到、过、入、满”这几个字)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2、对,就因为这样,他的这个推敲文章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话。
3、有一位同学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
2、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a、我觉得“荡”好,因为它读起来响亮些。b、我觉得用“漾”好,因为它能把春风轻柔的特点表现出来。c、我也觉得用“漾”好,因为“荡”给人“动荡”的感觉,和春风的特点不相称。)
3、 大家推敲后觉得用“漾”好,下课后老师会把我们的理由说给他听,
他一定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的。
七、总结课文。
1、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a、我以后一定会像“苦吟诗人“贾岛学习,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b、以前老师一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是真正体会到了。c、我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让好朋友也来学习贾岛的精神。)
2、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
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板书设计:
9、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文献摘录:
题李凝幽居作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教材简析:
《推敲》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课。课文的标题“推敲”揭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讲述了关于“推敲”一词由来的故事,故事情节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充分体现了贾岛极为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力争体现“以情境为动力,以对话为灵魂,以感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品味字词、学习推敲,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有效对话,让彼此的情感在交流中碰撞,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品悟推敲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推敲
1、广告语导入
板书课题
2、
师:预习时已经读过课文了,你读了几遍,还想读吗?谁想站起来读?请举手。时间是宝贵的,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机会是自己争取,一定要把握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请所有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第一段。没举手的同学什么时候想读了就随时站起来。
都站起来了,都想读了,都敢读了,老师还想挑战大家,谁特别想在今天这个场合锻炼一下自己的勇气,请举手。
谁敢自信地说我是班里读书最好的。
读得确实不错。他现在是咱们班的朗读冠军,谁敢向他发起挑战。
谁敢说我是我们班读书声音最洪亮的?
你认为谁读书比你还好?怎么好
二、钻研文本、走进推敲
1、人们常说,情从景引、文由情生,那么,是什么样的美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为我们留下了《题李凝幽居》这一脍炙人口的名篇,你能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吗?
出示
(1)、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读出这份宁静,生读:宁静美妙的夜晚你也喜欢我也陶醉,老师也想抒发自己的情感,给老师这个机会吗?师范读。
诗歌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
2、过渡:访友而未遇,但贾岛并未感到太多的遗憾,归途中他仍然沉浸在昨晚的诗中,特别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让他颇费思量,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呢?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
(1)、他在做什么?找出课本中的句子。
(2)、我作小演员:一生演贾岛(演出如痴如醉),其余演大街上的人,感到好笑的人会说些什么?
小结:全诗共40个字,为了一个字,他这样痴迷,甚至被长安街上的人当作笑料,你认为值得吗?
调查谁有写完作文主动修改的习惯。
生交流
过渡: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来的。一字千斤,范仲淹追改《岳阳楼》世代流传,一个个故事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不都是这样推敲来的吗?
小结:读一句话能感受到一颗心,读一件事能感受到一片情,每次读到这里,老师都被一种精神感动着,相信你也一样。你读出了一种什么精神呢?
生交流。
小结:哦,我明白了,这就是一种可贵的钻研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是一种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孩子们,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没有我们读不好的书,没有我们写不好的作文!
3、
(1)过渡:沉醉在诗歌的意境里,贾岛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就在这时——引读第4自然段
(2)同桌分角色读对话
指导朗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3)如果你是贾岛,冲撞了韩愈大人,你会想些什么?
(4)小结:老师被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震撼了,明知道自己闯祸了,他除了诚心道歉没有丝毫后悔,一定要让诗句最妥帖、最恰当,这是他执着的追求!
4、走近韩愈
过渡:认真创作反复推敲的只有贾岛一人吗?还有谁?哪里看出他也在推敲?
(1)、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韩愈也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有什么话想对韩愈说呢?
5、诵诗感知,细品“敲”字。
三、升华主题、感悟推敲
1、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资料,人们送给贾岛一个雅号,你知道吗?——“苦吟诗人”
2、过渡: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并留下许多佳作。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这句诗——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学以致用、实践推敲
(1)、有一种态度叫推敲,有一种修养叫尊重,有一种境界叫挑战,究竟“推”好还是“敲”好,贾岛和韩愈各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推”好,你认为呢?
(2)、句子练习
教师节,我去老师家访问。
我要求妈妈给我买一双名牌运动鞋。
今天在课堂上,XX同学即时表演了诗人贾岛推敲的情景。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五、课堂总结、坚定推敲
下课的铃声阻止了我们课堂上的推敲,更坚定了我们以后的推敲之路,写诗作文是这样,做人做事亦是如此,锲而不舍、认真严谨将与我们终生相伴!
【教材简解】:
《推敲》一课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得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划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本语言,在学习《推敲》中学会推敲,学会揣摩语言、锤炼文字,并训练思维,努力落实“双基”教学,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思路】:
教学开始借助文本,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演、自悟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推敲”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他更是贾岛做事专注,刻苦钻研的精神体现,从而产生敬佩与学习的感情。课文题目是“推敲”,这其实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点”,教学中我适时鼓励学生自我推敲,学习文本,并设计有关的推敲训练,超越文本,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体验推敲的快乐,学生从理解到实践,不但“懂了”,而且“会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方法得到了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得以提升,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推敲的含义,学会推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这是故事的发生】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
【这是故事的高潮】
(4)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好。
【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走进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
(一)走近贾岛
1、文中哪句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贾岛?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
2、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
3、这次贾岛又是怎样斟酌《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字词的?
①比较分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②大街上的人们对他的举动有怎样的反应?(“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③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可以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走近韩愈
1、读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从中你又能看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韩愈贵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首都的市长)这样的高官,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能平心静气地与贾岛商量讨论并给予指点,韩愈这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襟怀值得我们赞叹。
2、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3、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1)映示韩愈说的话。
(2)指名朗读。
文中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贾岛和韩愈的神态,语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三)走近“推敲”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五、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许多诗人身上都可看到,许多诗歌名句都是古代诗人苦吟得出。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锤炼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炼的字的妙处。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注意精心炼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醒、皱)
引导学生在以后作文时,细琢磨,多推敲,尽量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
六、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人”。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舌音,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11推敲)
二、听读课文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
宽恕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
(1)认读生字词。
皎洁骑着妥帖避让韩愈
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恕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指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根据字音、字形、字的书写注意点来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并上台来进行自主教学。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酝酿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画。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⑵指名动作表演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读后讨论。
(3)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
(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第4-6自然段。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
②读后讨论、练习表演。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表演。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即使……也…….
3、分组排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课文内容,指导复述。
2、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的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课本剧表演,比一比,哪组演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组练讲。
(3)、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讲。
(4)、集体评议,发给小红花。
四、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去把“推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查一查,找一找,把“题李凝幽居”摘录下来,并背一背,体会“推敲”的妙处。
附板书:
以诗赠友(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11 推敲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看了特级教师贾志敏《推敲》的教学实录,感觉亲切轻松,整堂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给我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一、精彩的导入。
贾老师的导入轻松自如。“趣”贯穿始终。他通过“木”、“休”的造字方法;“左”、“右”单独、合起来不同的意思,引入“东”“西”分开、合起来的不同意思。最后引出“推”“敲”,引出课文。他这样围绕有趣的汉字导入话题,学生时而议论纷纷,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精彩作答,增强了亲和力。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有趣味。
二、实践的训练。
在对课文的时候,贾老师通过:(1)贾岛在()去(),结果()。(2)他对诗中的()字究竟是用()还是()犹豫不决,甚至于()。(3)结果冲撞了(),()和贾岛一起商量,()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1、()2、()3、()。这样三条填空,让学生反复练说,最终比较流利的说出一段话。正是通过课文让学生实践运用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熟记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对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
1、“这一句,完全可以做别人的示范”
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某段时,读了一大段,只有最后一句,读得稍微好些。贾老师没有婉转地批评他,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出人意料的对他读的最后一句,大加赞扬。“哎呀,最后一句读得真好!完全可以做别人的示范,请你把最后一句再示范一下。”学生十分激动,因为这也是他所没有预料到的。他在贾老师的鼓励下,把最后一句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更好了。我想: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更爱读书,更爱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只有随时发现学生朗读时的闪光点,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才可能真正喜欢阅读,真正喜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不要紧,没关系,再来一次”
一个女同学在读到最后一段时,短短的一行字,竟出现了几处错误。“斟酌”读错了,停顿也没有停好,十分地不熟练。贾老师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的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同时和蔼可亲的对她说:“读得不好,主要是我们没有预习好,没有多读几遍。不要紧,没关系,再来一次,一定会读好的!”那个女生定了定神,又读了一遍,读得比上一遍好了些。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指导上,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也是使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原因吧。[
贾老师的课堂有充满情趣化的语言,鼓励的声音,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扎实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知识。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4
陈冬云 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课文讲的是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在文坛上,“推敲”的故事不胜枚举,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比比皆是。为此,我让学生搜集、讲讲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或细节或语录,营造浓浓的氛围,使他们内心有“推敲”,要“推敲”。还让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和同学一起推敲作文中的词句,看看用词造句是否精当,这样,长期以往下去,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