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培养速读课文的能力,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品味文中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4、掌握生字词,能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中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展示,创造情境。
2、朗读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章。
3、合作探究法:引导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出示课件)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通过这几个故事,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三、整体感知
1.快速的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1912
(2)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英国
(3)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5个
(4)先期到达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挪威
(5)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极点看见了什么?
一面黑旗在滑雪杆上。
(6)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恶劣的风雪天气。
2、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1912年,英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时间为1月18日,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挪威人阿蒙森迟了一个月,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四、再读课文
1、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2、“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这三个人是:
3、谈谈读完这篇课文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悲剧)
4、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
悲剧的“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旅的哪几个方面?
A死亡之悲:在归途中全部队员牺牲了
B失败之悲:阿蒙森一行已先到达南极
C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字词。
2、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分析句子
一、品味语句
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后练习1-3题。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这是拟人手法。
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可靠队员的赞美。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完全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的震撼和启迪。
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出哪里可以体现?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4)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2、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因为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结语
这是一场令人心酸的悲剧,但探险队员们始终是伟大的。视死如归的他们面对可怕的死神,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虽然牺牲了,却在内心上取得了胜利。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时候,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者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面的题
2、学习完这篇文章,写一篇阅读笔记。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教法学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事件。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比如:震撼、钦佩、崇敬等。
3.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和同桌谈论这个问题)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作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
4.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 (公正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
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独自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
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不哀叹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献身事业)
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
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伟大的精神实质在于勇于探索、勇于牺牲、团结友爱和挑战自由,这也昭示了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21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奥茨
1、勇于探险、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2、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3、坚毅、执着
4、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无私的爱
【课后反思】
【课前活动】
喜欢旅游吗?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评价准备】
1、莽撞与理智的区别;
2、关爱自身,才干关爱他人;
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4、冒险和探险的区别;
5、一切探险都有可能遭遇厄运等。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3分)
1、知道南极吗?(气温、风速、冰层等)假如你到南极会感觉如何?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和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今天,我们就跟随茨威格的文笔,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出示课题。
2、学习的目标: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⑴学习速读,能用复述、概括等方法梳理故事的情节;
⑵学习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的方法,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⑶从斯科特身上感受人的精神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整体感知(8分)
1、速读课文,抓住重要信息,概括复述故事情节:
(抓住人、地、事件、细节要素来概括复述)
2、背景介绍引出问题: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当他带领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34天)。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队却全军覆没,长眠于皑皑冰雪之中。
作者依据拯救出来的书信、文件、胶片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斯科特一行的经历和心情。写作中作者倾注了全部情感,无法压抑的赞叹之情在传记中直截表达出来。请浏览课文,看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直接情感?(最后一段)
3、齐读结尾议论段,品析韵味:
(并过度到下环节)
三、研读赏析(24分)
1、(关于“悲剧”的理解)作者高度评价“这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8分)
师评价引导准备:
⑴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⑵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⑶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⑷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师结: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括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
2、(关于“伟大”的理解)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 (国王跪拜的是一种精神,是诚信勇敢的绅士风度)(14分)
方法:抓重点句段分析。教师引导对话的准备:
①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
②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说什么?
③你欣赏哪个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总结明确:这些细节饱含的情感是:或悲壮分别之情,或赞美敬重之情,或眷恋神往之情……读后感受是:或感动于威尔逊博士的执著,或震撼于奥茨笑对死神的勇气,或为斯科特直面死亡而无法排解忆和亲人的悲哀而感伤,或对英雄的敬意,对死者的缅怀,或感动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
板书:(诚信;坚毅、执着;团队精神;博爱等)
4、同学门的分析很透彻,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自身对“悲”与“伟大”的理解。请用“悲在──,而──伟大”表述:
(如: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老实守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伟大。悲在失去朋友亲人,而无私的爱伟大。)
5、解说辩证关系:
(弹性)
悲剧和伟大看起来矛盾的两个极端就是这样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生活中还有:
⑴胜利与失败,悲剧与伟大;
⑵平凡与伟大;
⑶奉献与索取;
⑷倒霉与幸运;
⑸苦难与幸福等也一样是辨证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研读深层主题(7分)
斯科特队是悲壮的,他不只是英国的英雄,更是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失败,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是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使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拼搏了两个多月,最终供给缺乏,体力不支;有人说,阿蒙森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计划,选20条膘肥体壮的能接受极寒的北极的爱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凭推理设想,主要选择了事实上无法接受南极寒冷的西伯利亚的矮种马。
在文章中,作者避开这些科学问题不谈,也不给胜利者立说,在实际的世界里,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胜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为什么给失败者做传?请浏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好么?
(生依据课文分析、老师参与)
总结: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茨威格一定认为大家是知己了。是啊,他不选胜利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的精神。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胜利与否,而是关注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的力量。关注人物的心灵,这正是伟大的价值取向。
科学探险,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第一步。比方登月;比方哥伦布航海;比方“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神州五号,飞跃黄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注意区分“想与想要之别”和认识世界与征服世界的不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弹性)
【有关资料】
气温:南极年平均气温摄氏-36度(七大洲之中最冷)。南极冬季外围气温摄氏-15至-35度,内陆气温则低至摄氏-40至-70度,1983年7月21日在(寒极)(PoleofCold,俄罗斯的Vostok研究站和近)更录得摄氏-89.2度的地球上天然最低温纪录。夏季南极半岛的温度可升至摄氏15度,内陆则仍维持在平均摄氏-25度。
雨/雪量:年平均少于5厘米(七大洲之中最干),故南极可说是一个冰封的沙漠。其中,南极半岛和外围的雨/雪量明显较内陆多。
水/冰量:南极冰层平均厚度约2,300米,共约2,600万亿吨的冰占全球冰量的九成,或全球淡水量的75%。
风速:南极年平均时速80公里和沿岸达时速320公里的风速,令它成为全球风的地方。在南极一些地方,平均每三天便会刮起飓风级的风暴。
教学理念:
找出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1920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
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
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
学法导引:
1、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2、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3、启发诱导,读写并举。
教学过程:
导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出发前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沿途发现,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就像一个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断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仔细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读课文,看同学们是不是一个个细心的收藏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词语不应错过
姗姗来迟 怏怏不乐 白雪皑皑 茫茫无际 洋洋得意
闷闷不乐 念念有词 忧心忡忡 小心翼翼 猎猎作响
迷迷糊糊 哆哆嗦嗦 踉踉跄跄
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疲惫不堪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海市蜃楼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羸弱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步履 告罄 蹒跚 遗孀 厄运
下面的句子不应忘记。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指导学生去发现、搜集、整理)
挑战困难,做一个勇敢的探险家
既然是探险,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必然会遇到艰险和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艰险的地方,我们越要迎难而上。下面的学习需要大家拿出勇气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个个勇敢的探险家。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1、同学们在下面互相复述故事。(要讲得热闹)
2、大家推荐一个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述故事。(要激励)
3、同学讲述完之后,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要称赞)
这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获得感知)
4、文章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我们发现了探险家高尚伟大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感悟这些地方,且说说他感动你的原因。(要鼓励)
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
(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细心领悟)
善于创造,做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人类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我们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发现新鲜的天地,我们的思维还在继续探索许多空白的领域,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学习一样,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所以下面的问题,同学们要大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你成了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1、这次探险活动胜利者是阿蒙森,失败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选择作传的却是斯科特,这里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目的?(从中理解题目的含义)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播放周华健的歌曲《真心英雄》营造氛围。
3、学生写作。
4、当堂诵读。
5、教师评价。
教学理念:
找出最佳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
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
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
学法导引:
1.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2.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3.启发诱导,读写并举。
教学过程:
导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出发前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沿途发现,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就像一个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断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仔细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读课文,看同学们是不是一个个细心的收藏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词语不应错过
姗姗来迟 怏怏不乐 白雪皑皑 茫茫无际 洋洋得意
闷闷不乐 念念有词 忧心忡忡 小心翼翼 猎猎作响
迷迷糊糊 哆哆嗦嗦 踉踉跄跄
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疲惫不堪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海市蜃楼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羸弱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步履 告罄 蹒跚 遗孀 厄运
下面的句子不应忘记。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指导学生去发现、搜集、整理)
挑战困难,做一个勇敢的探险家
既然是探险,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必然会遇到艰险和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艰险的地方,我们越要迎难而上。下面的学习需要大家拿出勇气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个个勇敢的探险家。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1.同学们在下面互相复述故事。(要讲得热闹)
2.大家推荐一个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述故事。(要激励)
3.同学讲述完之后,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要称赞)
这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获得感知)
4.文章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我们发现了探险家高尚伟大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感悟这些地方,且说说他感动你的原因。(要鼓励)
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药,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
(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细心领悟)
善于创造,做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人类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我们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发现新鲜的天地,我们的思维还在继续探索许多空白的领域,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学习一样,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所以下面的问题,同学们要大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你成了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1.这次探险活动胜利者是阿蒙森,失败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选择作传的却是斯科特,这里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目的?(从中理解题目的含义)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播放周华健的歌曲《真心英雄》营造氛围。
3.学生写作。
4.当堂诵读。
5.教师评价。
总结: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好比是一次较为短暂的向我们未知的知识领域探险的活动,大家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集体协作的精神,使得我们的学习任务圆满成功。大家从今天的学习中也可以认识到,在我们在面前,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就看你有没有勇气,有没有毅力。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们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并熟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
学生也可以查阅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第四单元主要的话题是“探险”,今天我们要探险的第一站是南极。
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极地、寒冷、终年的冰雪、冰山、暴风雪……因为人类无法在那儿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们先来看几幅南极的图片以及对它的气候介绍)
正因为它的美丽、神秘,所以吸引着许多的探险者去征服它
(介绍人类去南极探险的情况)
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只科考队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和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队伍,为了纪念他们设立在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两支队伍会一前一后的来到南极呢?(看图片了解背景)
一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六分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四人交流)
3、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来到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所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结果因为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哀的死去。
(第一个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个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样的走向死亡;最后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
4、谈谈读后的最大感受
5、思考:①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立传,却选择失败者悲壮的一幕?
②茨威格在这篇传记中表现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①失败者他们的悲剧经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斯科特他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更加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灵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教师点拨:茨威格这位伟大的作家,他没有看到成功者的风光而是关注了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的精神启迪,给斯科特立传意义更大。
②对英雄的无比的崇敬和赞美。
二 、研读赏析
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于一些重点的片断和细节,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断,深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1、把给你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说一说是什么震撼了你?(先读一读,四人交流,全班交流)
2、总结一下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些崇高的优秀的品质
明确:诚信,体现出他高尚的人格
坚毅、超人的勇气、英雄气概
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事业的执著(为了事业献身)
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对祖国、对朋友、同伴、亲人……,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世界)
3、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伟大的悲剧》,“伟大”指什么?“悲剧”指什么?
明确:伟大:指斯科特一行人的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
悲剧:他们在归途中全部遇难
他们在比赛中失败了,而且要为胜利者作证
三 、拓展延伸
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去探险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明确:认识自然、探索人类未知世界(为科学做出贡献)、挑战人类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人人都要找到一种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而斯科特选择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样一个悲壮的结局。想一想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联系实际讨论。
希望这些英雄的事迹可以真正震撼大家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
你有自己心目中所敬佩的英雄吗?谈一谈他的事迹。
四 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斯科特南极探险的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课后记:
对于这篇文章的教授我主要抓住的是对文章细节内容的品读,通过学生的品读来感受斯科特等五人的高尚人格,体味他们的悲剧色彩,使学生的心灵也受到洗涤和震荡。
我想本节课的教授还应该重点再突出一些,在研读赏析的时候抓住斯科特等人的诚信、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进行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因为现代的学生比较自私,团结的意识比较差,在集体中更不愿意进行一点自我牺牲,而且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失掉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些思想观念的渗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体现语文人文色彩的重要方面。
研究性学习设计
【引言】
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探险队员表现了怎样可贵的品质?
这次探险以失败告终,酿成了人类科学探险史上的一次悲剧,作者为什么说它“伟大”?
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对人生怎样的认识和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专门为失败者作传?
本文写到的胜利和失败,该怎样定义?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研究课题】
课题一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青睐于失败者斯科特等人?
探险,既是人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对自身的挑战。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为此,一批批探险家出现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近现代以来,探险家更是层出不穷,如群星闪耀,相映生辉,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印。在这些探险当中,南极,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地方,而在挑战南极的探险家当中,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是最有代表性的。前者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佩,后者的失败当然令人痛心,但两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后者在艰难的探索中表现出了更加光辉的人性之光。当他们被笼罩在可怕的失败的情绪当中的时候,当他们面对着一步步逼近的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自我牺牲的胸怀、坦然面对的精神气质,为后人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另一个角度讲,斯科特等人的精神之所以如此撼人心魄,恰恰是由于他们的失败。对成功者,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脖子上那美丽的胜利的花环,对于失败者,人们总是免不了给予几分同情。基于此,表现失败者可贵的精神品质,更能打动读者,更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悲剧的力量。
参考资料:
一部伟大的悲剧不仅需要表现巨大的痛苦,还必须表现对灾难的反抗。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命运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但却无法摧毁人在反抗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崇高。悲剧的宿命绝不能消除我们的人类尊严感。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它表现了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悲剧总是充满矛盾,使人觉得它难以把握。完善的悲剧理论必须包罗相互矛盾的各个方面———命运感和人类尊严感、悲观论和乐观论。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课题二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吗?对此应该怎样看待?
这肯定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话,作者就不会给这些“第二个到达者”作传了。这应该是斯科特等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世俗社会对探险活动的一般看法。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探险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探险事业中,只有第一才是有价值的,第二就意味着走别人走过的路,意味着毫无价值地重复。今天人类早已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无论是探险还是科研活动,我们依然把崇高的荣誉献给“第一个到达者”,但是我们也决不排斥和鄙视“第二个”、“第三个”……因为后来者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进步,甚至超越前人。即使仍然是对前人的重复,我们也能欣然接受,因为前人的探索精神毕竟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扬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队,这一批又一批的登山队员,哪一个不是人们心中的勇士?
文中的斯科特等人之所以感到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发现挪威人阿蒙森等已经先他们到达了南极,而且正是这种失败感,使得他们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那种兴奋、朝气和振奋,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不可否认,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极大地消耗了探险队员们的体力和意志,而这种可悲而又可怕的失败感甚至也是酿成这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反映了斯科特等人思想当中的局限性,而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当然不会因此把他们看成“什么也不是”。
课题三
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们在探险途中表现了怎样高贵的品质?
文章在最后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告诉我们,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心灵因为经受了种种考验而变得无比高尚,他们因此而给人类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悲剧。
具体说来,斯科特等人的高贵品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毅、执著的探险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斯科特等人在探险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绝非常人所能想像,尤其是他们归途中所遭受的心理上的煎熬、肉体上的折磨,更是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但是面对这种种的困苦与不幸,斯科特等人没有退缩,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的坚强与忍耐,是值得每一个具有探索意识的人学习的。
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奥茨的脚趾已经冻掉了,他不愿意成为大家的负担,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但是大家坚决拒绝了。最后,可敬的奥茨勇敢地走向了茫茫雪原,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奥茨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资料:
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思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划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l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斯科特日记》)
三、十足的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1月l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南极点,这里有他们最不愿意看到又不得不看到的东西———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里面还有一封信留给他们,请他们把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请允许我们以小人之心试想一下,只要他们把阿蒙森的痕迹抹去,再动些手脚,那么谁先踏足极点这个问题就变成一宗悬案了,要知道,争取第一个到达极点,这可是他们一生的梦想啊!由此,我们不能不被他们那高尚的心灵所感动。斯科特等人表现出的这种诚信和绅士风度,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四、无私而崇高的爱。探险队员们放下舒适的生活,到这片冰天雪地当中来苦苦跋涉,支撑他们的精神支柱的正是他们对探险这一不朽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对朋友对亲人的至爱,而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爱的精神,更加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
临终前,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最后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是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做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 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
(摘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舒善昌译)
课题四
有专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主要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而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二十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克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在以后的时间里,斯科特等人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那么,他们遭受灭顶之灾就成为必然了。茨威格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呢?这样写合适吗?
不可否认,作家有自己的创作自由,传记作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已有的材料,用哪些或不用哪些,完全是作家自己的自由。但是在这种取舍之间,读者能够看出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层次。茨威格所写的这篇传记,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斯科特等人在这次探险悲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至于他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事实上,任何一个作家创作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做到了,没有重点的作品也是不成功的。对写作材料的取舍,恰恰反映了茨威格看问题的独到的眼光———将成功者放置一旁,专为失败者作传,而且巧妙地运用现有的资料加上天才的想像,给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失败的英雄的形象。我们不能不说,作者确是匠心独运,慧眼独具。
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欣赏茨威格带给我们的精神佳作,也可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斯科特等人最终失败的各种因素,从而培养我们全面严谨的科学精神,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品要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它应该是一粒种子,深埋进同学们的心底,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我们“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内涵。
茨威格感动我们不仅仅是由于他细腻、激情的小说,优雅的叙事艺术,更因为他心灵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传记作品、自传,价值或许更高一些。
“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序言》)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科学家苏珊·所罗门在她的著作《最寒冷的三月》中指出,1911—1912年的冬天,长达几周最低温度为-37℃的天气要比往常的天气寒冷得多,正是这严寒的天气打乱了斯科特经过周密研究的探险计划。
所罗门说,为了应对这十分糟糕的天气,斯科特一行计划在雪橇上使用帆来增速,以便能够“一路飞奔回家”。在斯科特南极之行的几周前,由阿蒙森率领的挪威探险队已经登上南极大陆,他们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马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在抵达南极后,才意识到他们为此行要付出的代价。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两名队友在距大本营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两名队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新华网2001年9月14日电)
后来的故事
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出发,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它至今还孤独地矗立在银白色的世界上,好像这银白色的世界将要永远藏匿起这件人类历史上英雄业绩的购物证。
可是没有!他们的事迹出乎意料地、奇妙地复活了。这是我 朋友们把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带回家,在化学溶液里显出了图像,人们再次看到了行军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并且发现:看到南极风光的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个人———阿蒙森。斯科特的遗言和书信通过电线迅速传播。在英国国家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五位英雄。所以说,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再次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少一千倍。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授课地点:徐州怀海堂剧院
班级:徐州青春路中学初一(7)班
授课时间:2004年4月
师:大家请看黑板上的两条信息,谁知道余纯顺?有没有听说过?――余纯顺是一个上海青年,他只身穿越中国,但是他可不是像我一样是坐着火车来到徐州的。他是徒步旅行,用自己的脚来丈量中国的大地。结果,他把他的生命,留在了罗布泊。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徒步旅行呢?他说了一句话:地球是一本美丽的大书,有些人一生只住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页就不再翻下去了。而我想把它读得更多……
师:(指第二条)大家猜一猜,北大山鹰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团?是不是文学社?
生: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旅行社。
生:我觉得是一个探险队。
生:我觉得是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社团。
生:是一个登山的探险队。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因为我以前看到过关于北大山鹰社的报道。
师:你知道些什么呢?
生:就是北大的几个学生组成了一个登山队,他们在攀登喜玛拉雅山的时候雪崩了,死了十多个人。
师:非常好,一个人应该了解我们的社会。北大山鹰社是一个登山队,事故不是在喜玛拉雅山,它是在攀登另外一座山时遇到了雪崩,结果十来个队员葬身雪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他们死得其所,壮烈;有人说,北大的传统,北大的学生好像不应该做这些事情,他们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学府里,而不应该在山上。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应该是值得的。因为就像前面余纯顺说的一样,地球是一本厚厚的书,应该去不断地翻阅它,而不应该只读了一页而不去翻下面一页。
生: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学习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应该自己走出去,去感受这个多彩的大自然。多彩的世界。
生:我认为他们的死是值得的,我觉得人生就应该是精彩的,让人有一种留恋。他们这样做虽然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人们都能记住他们。
生:我认为他们做的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这样做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锻炼他们的意志。
师:哦。在这件事情上锻炼他们的意志力,然后才能去完成更大的事业。――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可能在大家的心底里还会有另外一种声音。我自己对这件事情至今还不敢下结论。我刚刚就此事问了一个从北大毕业的学生,他的回答是:我认为这事值得好好考虑。我感到这真是一个难题啊。怎么办?也许不妨用另外的一件事,来印证北大山鹰社这一事件。我们知道了,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大家不要打开课文,我想以此来检查大家的预习。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斯科特;他的身份是(学生小声:探险队长),他原来是探险队长吗?他在课文中是探险队长,原来的身份是英国海军上校。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也许我们对探险的意义将了解得更多。也许我们会对山鹰社事件有一个更深的看法,也许我们仍然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们能够走得更远,是不是这样?
师:我刚刚在上课之前发现台下的老师们手头并没有资料。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篇文章我也是不久前朋友向我推荐,刚刚上午拿到了教材仔细阅读的。我想老师们和我一样,未必会读过这个故事。第一我想考验一下,大家通过预习是否了解了这个故事,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让老师们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那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呢?你觉得精彩的地方,不要把它遗漏了――哦,不是说不可以遗漏细节,而是说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努力地把它说出来。
一女生:这个故事嘛,首先当我看到题目的时候,《伟大的悲剧》,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当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不这 (接着讲故事)但是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我觉得“伟大的悲剧”更美丽。
师:这掌声给予这个同学的主见,她在讲故事的时候始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很明显,这个十来页的故事中,她遗漏了一些她感到可以遗漏但你却可能认为不能遗漏的故事细节,谁能够来补充一下?――仍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不打开书本凭记忆来复述补充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师:难度太大了吗?如果太大了就降一级。这个故事我如果给它一个评价,可以这样说,(板书)经历了“一场徒劳的失败”。我为什么说它徒劳?他们的任务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是最后他们输给了挪威人阿蒙森。他们失败了,灰溜溜地回来,在途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而且他们为什么会失败呢?第一是喜怒无常的上帝,他使那几天的天气变得异常的恶劣;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的计划本身存在着严重的漏洞,斯科特他们带去的是西伯利亚的马,西伯利亚很冷,那边的马一定是耐寒的。但是南极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下,西伯利亚马都一一冻死了,因此他们只能够怎么前进?(学生:徒步)对,徒步前进,消耗大量的体能。这就是悲剧发生的另一个原因。而阿蒙森为什么能够成功?书上没写,是因为他用的是爱斯基摩狗,爱斯基摩在北极附近,狗比马更耐寒,所以他们成功了。但是,正如刚才一个同学所说的,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徒劳的失败”叫作伟大的悲剧呢?这些埋藏在一些很感人的细节中,好,请大家打开书本。(此时已上课约十三分钟)我们改变一下,刚才是讲故事,这难度太大了,现在我们改变一下,你觉得哪一个细节能够回答刚才我们所说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个“徒劳的失败”叫作伟大的悲剧?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我们先来解决一下,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悲剧?有同学举手了,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来发言。因为我们今天也是要进行一场课堂的冒险。大家有勇气吗?(学生答:有!)好,开始。
生:第六段。“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疲惫不堪的躯体。”
师:这位同学找的这段文字确实很有点“悲”的味道。他读错了一个字,哪一个?
生:“冰凌”的“凌”。
师:还有。
生:粘住鞋。应该是zhan,不是nian。
师:对。刚才读的关键可能还在这里,你觉得你刚才把悲剧读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能不能读出来?
生:能。(再读)
师:这一遍显然比刚才要读得有点悲剧意味了。你是怎样来做到这一点的?
生:是因为我设身处地地去想一下他们的情况。
师:假如你能够再纯熟一点,那么效果还会更好一些。好,他第一个到达“我们的南极点”。接着谁来补充?
生:161页最后一行。“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我认为他一定是不知道挪威人已经到达了南极点的时候,他心里一定非常高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可是他看到了挪威的国旗,就像是从喜玛拉雅山上掉了下来一样,他自己以为自己没有完成祖国对他的一种寄托。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祖国,觉得自己是一种悲剧。
师:说得多好啊。这是个悲剧,这个悲剧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生:爱国的基础上。
生:课文第十三节。课文描绘出了一种悲剧:“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我觉得这一节写出了斯科特临死前的心情,而且也描述出了伟大的悲剧的开始与经过。还有,前面说过,“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结合这句话,表明他临死之前有些遗憾,但是他在这里死,好像有一种,一种不灭的感觉。
师:这里有一个细节,“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想一想,他会给谁写信?最爱的应该是?
生:妻子儿女。
师:对,最爱的应该是妻子和儿女,想想,他会写些什么?书上没有告诉我们。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斯科特,死神已经在悄悄地向我走来,最后我要告诉我的亲人的,是什么,我会说什么?
生:我觉得,我会写这样一段话:希望你们继续走我这条路,但是请你们切记,一定要掌握一个更好的方法。一定要在保证你们自己的生命的情况下探险,不要象你们的父亲这样,可以说是徒劳的失败。
师:这是写给谁的?(其余学生:儿子)
师:对,这是写给儿女的。但是给妻子的会怎么写呢?我很想知道这一点。他会怎么样对妻子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一女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写:虽然我不在了,但在我在那美丽的天国永远爱着你。
师:你觉得他会怎样回顾自己的这次探险,怎样向妻子交待?
生:虽然我这次失败了,但是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有比我还要强的人,能征服那些,那些……
师:更多的山峰与未知的极点。因为南极已经被谁占领了?不不,这个词说错了,叫“占领”吗?应该说是南极点上的第一个脚印,已经被别人踩下了。这本书他已经第一个阅读过了。――你刚才说的是他会无怨无悔。好!
一女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写:我离去了,我静静地离去了。我的妻子,我的亲人呐,你们千万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当我在临死之前,我感到了一丝温暖,那就是你们对我的爱,祖国和人民对我的爱。虽然我没有能够成为祖国人民的骄傲,但我已经尽力了。我希望我的祖国人民能够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一齐去征服南极点。在你去征服的时候,也不要去想什么失败,只要去想成功。我想你终会成功,我会在美丽的天堂为你祝福。
师:课文中也有类似这位同学的话:“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他最后的话写给谁?写给未来能够找到他的――尸体的人。我们来把这悲剧的最后一页读一下。
生读第十三节“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我的遗孀’”。
师:已经不再称“我的妻子”,而称“我的遗孀”。在那一刻,斯科特已经“死去”。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失败者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且在这个死亡之前他已经目睹了一个又一个伙伴的离去或者死亡。这是谁“离去”了?他们叫什么名字?
生:“离去”的埃文斯。
师:能不能把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读“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师:这是第一个“走”的,第二个呢?
生:第十节,奥茨。“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层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师:前面还有一句:“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为什么不敢说阻拦他的话?
生: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奥茨出去就不会再回来了,如果阻拦也没有什么意义,就算是阻拦了奥茨要死这个事实。
师:奥茨早就要自杀,他们曾经努力。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将离去,所以他们也就只能看着他独自向暴风雪走去。
师:这是一个失败的悲剧。可是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悲剧?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
生:� 他们已经尽力去完成他们所要做的,所以他们不是鲁莽的,而是伟大的。
师:能从总体上来概括,很好。但现在我们先需要更具体的证据,来说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生:我觉得他们虽然在这次探险中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心灵依然非常高尚,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亲人。
师:课文中有许多语句可以说明你们两个人的话。快速阅读下去,马上把它们找出来。划出来,找出一句就来举手。――哎,好像南极探险一样,我们第一人脚印,总是这几个同学踩到。
生:我觉得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能够体现出这是“伟大的悲剧”:“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师:继续。我们需要细节,来说明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我觉得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另外一件事情。他们到了南极点,阿蒙森知不知道斯科特已经到过南极点?不知道,能不能证明他们没到过?阿蒙森知道他们没到过,可是他能不能证明他们没到过?确实不能证明,因为没有证据。因此他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在旁边什么地方做个证据,或者甚至把他的旗子拔掉,抹去一切证据,行不行?
生:156页,“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着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我觉得在这里斯科特完全可以不帮阿蒙森作证,但是他作了,这可以表现出斯科特的高尚品格。
师:哪一种高尚品格?
生:就是为他所追求的事业……
师:这是我们社会上经常在说的――我们社会现在缺什么?
生:缺少诚信!
师:诚信,那种科学精神,谁第一个到就是第一个。
生:第九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我觉得这个细节说明了奥茨的精神,因为他的朋友是不愿意离开他的,他完全可以留下来。但是他为了让朋友多一点生的希望,他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我觉得他非常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嗯。“我”是不能够回去了,但是我要让我的伙伴们能够回去,我要让我的伙伴们带回去我的荣誉与失败――失败在这里也是一种荣誉。这一种牺牲精神,这一种无私的精神,这一种团体精神、集体精神。他想到的是团体,而不仅仅只是自己。他自己做不了了,但他希望自己的队友能够完成它。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觉得这一处,“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这一节说明了他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遭遇了很大的痛苦的时候,也没有向世界哀叹,这表现了他们那种非常顽强、非常勇敢的精神。
师:这一处我觉得非常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比“坚强”、“顽强”更好?他们勇敢地面对的是什么?是困难吗?
生:是死亡。
师:死亡,安然地面对死亡,已经达到一种无畏的境界:死神,你来吧,我们既然已经失败了,我们就接受这一切,坦然地面对我们的失败。――两个坦然面对,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死亡(板书)。还有吗?他们死的时候,身上带着什么?想象一下?作者茨威格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他们不都死了吗?仅仅只有日记吗?他们带了很多东西,文章中哪里写了?
生:第6节,“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师:其实有完整的一段话:“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亡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其实他们带着的不仅仅是岩石样品,他们还带着沉重的电影机器。这时候他们记录的电影是什么?是他们的失败以及阿蒙森的成功!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丢弃呢?这是他们感到耻辱的东西啊!这就是非常高尚的实事求是的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因为它记录的是人类的历史,不能够把它丢弃。茨威格就是利用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日记,还有电影,才写下了这样逼真的故事;因此,当他们死后,人们是怎样地怀念他们的。是在哪一部分。我们来读一下:“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生读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都是伟大的悲剧”。
师:因此,这个悲剧不是一般的悲剧,仅仅只是死亡还不足 我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多么高尚的人呐,但是它在厄运面前失败了;因为他的高尚,所以他的失败就不再是“徒劳的失败”,把这个词换一下,�
师:怎样的失败?
生:光荣的失败。
师:�
生:我认为应该是“高尚的失败”,因为他们有诚信,他们的心灵是非常美好的。他们在困难中磨砺了自己的心灵,所
生:我认为可以用“值得骄傲的失败”。
师:因此,即使是失败,它也不一定就是徒劳的。失败仍然可以是非常有意义的,永恒的。这一次失败就成了对人类心灵的一次呼唤。同样在那个时代,有一个英国的探险家来到了中国,他要一个人登上珠穆朗玛峰,结果他――成功了?失败了?――他留下了一句话,成为所有登山队员的座右铭:你为什么要登山?他说,因为山……。
生:因为山就在你眼前。
师:哦,因为山就在那边。不仅仅是登山,我们的领域,可以涉及得更广。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中留下自己的第一个脚印,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只要你有这样的勇气与信心,你就可以像阿蒙森和斯科特一样,走得很远,人类是不会忘记这样的成功者和失败的。因此,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你们永远记住,它最下面最南边的一个点叫什么?
生:南极。
师:不。
生:我记得应该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师:好!我们也要把我们的名字记在亲人的心中以及人类的文明史上。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伟大悲剧”的深刻含义。
2、了解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并品味当中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学法指导
1、通过、词典掌握生字生词。
2、在通读的基础上,按照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启示的思维顺序,认真思考。
3、阅读作品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对其中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评价,感悟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5分钟)
2。层次结构。(3分钟)
本文以时间为序,请填写情节内容:
第一部分(1—3):斯科特一行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
第二部分(4—13):(请概括叙述的三件事)
(4—7)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
(8—10)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
(11—13)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第三部分(14—16):英雄的尸体被找到并安葬,国王悼念他们,他们的事迹传遍世界。
3、填表(5分钟)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2.1.16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12.1.18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12.3.21 账篷里 无法离开账篷
12.3.29 账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2.10.29 菅 地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12.11.12 账篷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二、合作探究
1、质疑:悲剧的“悲”体现在哪3个方面?(3分钟)
①死亡之悲:归途中5个队员全部牺牲。
②失败之悲:斯科特比阿蒙森迟1个多月到达南极点。
③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2、质疑: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6分钟)
①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②诚实守信,有 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而这正是他所热烈追求的事业。
③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④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质疑:本文的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并谈谈你的感受。(5分钟)
细节1: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务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细节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细节3: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4、质疑: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3分钟)
答:“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5、质疑:
(1)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5分钟)
答: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答:①五名队员与风雪搏斗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最危险时刻,奥茨主动走向死亡,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
③威尔逊博士在那时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
④面对死亡,他们想到的是国家,朋友,亲人,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朋友的热爱。
⑤他们勇敢探索的精神,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总结:(2分钟)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练习:(5分钟)
1、从文中找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人迹罕至________洋洋得意________精疲力竭________闷闷不乐________
2、选词填空。
(1)必需 必须
他们________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________的用品——燃料,他们________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
(2)储存 贮藏
在他们事先设置好的________点,在那里________着他们的食物。……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________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________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3)寂静 寂寞
在阴森森的一片________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因为只有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________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4)悲惨 悲壮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________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________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一、创意说明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19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的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在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一出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四、教学难点:
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五、教学步骤
1、导入:(播放有关南极的视屏)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片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家来到这里。19xx年11月,英国人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他们此行的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根据课题《伟大的悲剧》猜想一下。悲剧及失败,可为何是“伟大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2、整体感知。
a.你能用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提示:“按叙事要素”概括全文,即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及结果)
明确:本文讲述了19xx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屏幕显示确定的文章大意,让学生在对照更改中形成准确表达的能力)
b.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感受或心情吗?
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如:震撼、崇敬、钦佩……(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3、研读探究。
a.圈点勾画感动人心的细节,并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
如: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细心领悟。。教师应及时肯定鼓励,适时点拨引导。如此,使得课堂学习既有内容理解的准确深刻,又有学生参与学习、能力训练的充分有效。使学生感性认识得到理性的升华。)
b.理解课题《伟大的悲剧》深刻含义。
明确:斯科特一行无疑是人类科学探险史 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在队员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敢于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勇于实现生命价值的精神,也是我们整个人�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待成败?请动笔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我感动,请同学们允许我引用美国总统里� 该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汹涌的大海。威尔逊和我穿着滑雪板在前边开路,其余的人步行。寻找路径是一件艰巨异常的工作……我们的睡袋湿了,尽管湿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确确是在越来越湿。我们渐渐感到越来越饿,如果再吃些东西,尤其是午饭再多吃一点,那将会很有好处。要想尽快赶到下一个补给站,我们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个补给站离我们不到60英里,我们还有整整一星期的粮食。但是不到补给站,就别指望真正地饱餐一顿。要走很长的路,然而,这段路程又无比艰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艰苦跋涉。用4小时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点我们还在走。我们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过一次午饭,当时离开补给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顿计算,我们手里还有8天的粮食,到达下一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埃文斯的手指头现在情况很糟,掉了两个指甲。是冻伤……
2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斯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滑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我问他出了什么事,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1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2月22日,星期三
不用说,我们命定要经历归途中最严峻的时刻了。今天出发以后不久,东南风变得异常猛烈,风狂扫着地面。我们马上失去了本来就模糊难辨的路标。午饭时根本没见到期望中的圆锥形石头路标。……但这些倒霉事并没让我们心灰意懒,这的确应该记录下来。晚上,我们喝了一顿马肉做的浓汤,美味可口,真叫人气力倍增、精神振奋……
2月26日,星期日
现在是夜间,冷极了。我们双脚冰凉地出发了,因为白天穿的鞋袜根本没有晾干。我们谨慎地消耗着食粮,但我们的食物还应当再多一点才够用。我巴望着下一个补给站,现在离我们只有50英里。到了那里,我们就能够带足补给,继续前边的路程了。
使用建议:
《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是作者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应指导学生将日记与课文加以比较,从而感受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饱含深情的文学笔法,可让学生选择一则日记加以描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一步感受斯科特探险队员的英雄情怀!
教学理念:
找出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1920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
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
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
学法导引:
1、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2、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3、启发诱导,读写并举。
教学过程:
导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斯科特的故事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的。
出发前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像一次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次旅程中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接受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出发前,我们需明确此行的要求和任务: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气,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开动脑筋,解决困难;第三,大家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希望我们最后都能达到荣誉的顶点,品尝胜利的果实。
沿途发现,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就像一个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断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仔细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读课文,看同学们是不是一个个细心的收藏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词语不应错过
姗姗来迟怏怏不乐白雪皑皑茫茫无际洋洋得意
闷闷不乐念念有词忧心忡忡小心翼翼猎猎作响
迷迷糊糊哆哆嗦嗦踉踉跄跄
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海市蜃楼畏缩不前鲁莽大胆语无伦次
羸弱癫狂凛冽吞噬销蚀
步履告罄蹒跚遗孀厄运
下面的句子不应忘记。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指导学生去发现、搜集、整理)
挑战困难,做一个勇敢的探险家
既然是探险,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必然会遇到艰险和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艰险的地方,我们越要迎难而上。下面的学习需要大家拿出勇气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个个勇敢的探险家。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1、同学们在下面互相复述故事。(要讲得热闹)
2、大家推荐一个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述故事。(要激励)
3、同学讲述完之后,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要称赞)
这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获得感知)
4、文章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我们发现了探险家高尚伟大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感悟这些地方,且说说他感动你的原因。(要鼓励)
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
(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细心领悟)
善于创造,做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人类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我们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发现新鲜的天地,我们的思维还在继续探索许多空白的领域,这就象我们今天的学习一样,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所以下面的问题,同学们要大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你成了一个优秀的开拓者。
1、这次探险活动胜利者是阿蒙森,失败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选择作传的却是斯科特,这里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目的?(从中理解题目的含义)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播放周华健的歌曲《真心英雄》营造氛围。
3、学生写作。
4、当堂诵读。
5、教师评价。
21.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
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
研读课文
1. 教师导学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
(2) 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3. 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作业
积累字词句
写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