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1

基础题

1.先学习,后做题。(9分)

“解”是个多音字,通常有三种读音。作“分割”“剖开”“解除”“解释”“了解”“演算”等讲时读jiě;作“古代下级向上级行文报告”“押送”“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典当、抵押”讲时读jiè,如:解送(jiè sòng)、解元(jiè yuán)等;作姓氏、古地名(解池)用时读xiè,或作“懂得”“明白”“杂技表演的各种技巧(特指马术)”“武术的架势”讲时读xiè。

(1)解衣欲睡(    )      (2)解铃系铃(    )

(3)识文解字(    )      (4)解不开这个道理(    )

(5)苏三起解(    )      (6)跑马卖解(    )

(7)使出浑身解数(    )

(8)两头蛇解珍(《水浒》中的人名)(    )

(9)把犯人解到县里(    )

2.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6分)

(1)怀民亦未寝(    )________

(2)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

3.解释加粗的词。(12分)

(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相与步于中庭(    )  (4)盖竹柏影也(    )

(5)寻张怀民(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4.默写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翻译之。(6分)

5.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文选自《________》。(2分)

6.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10分)

7.读故事,完成题目。(15分)

有一天,本文作者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因有其他客人,先请他到书房歇息。恰巧,案头放着一篇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开头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秋菊跟春花不一样,它能和寒霜鏖战,宁枯在枝上,也不凋谢零落。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太不符合实际生活了。于是提笔又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了他的续诗,心中好笑,便借机把他从京城调往黄州作官。苏轼不服气,对王安石的报复行为十分不满。一次大风过后,惆怅之中,他闲步花园,却真的见到了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的情景,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是不妥当的。

(1)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请结合本文谈谈苏轼描写月色使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这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jiě(2)jiě(3)xiè(4)xiè(5)jiè(6)xiè(7)xiè(8)xiě(9)jiè  2.(1)qǐn睡(2)zǎo xìng泛指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  3.(1)想(2)徒步徐行,散步(3)共同(4)原来是(5)寻找(6)只是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5.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东坡志林  6.“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7. (1)故事中说,苏轼是因为乱改当时做宰相的王安石的诗受到报复而被贬黄州,这是虚构的。事实告诉我们,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的。苏轼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与王安石的政见确有不同。(这道题是活用文学史常识)(2)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一种花瓣不十分密的会落。所见菊花以前者为主。黄州的菊花却以后者为主。(解这道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可查找资料,或向老师请教)(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综合题

苏轼写月光一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月光予生命,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课文中写“月色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诗人的寂寞心情,特主动前来与他作伴,有意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题中所引的三首词句,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临别分手的亲人,欲去叮咛,频频回首,显出何等缱绻情深。“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写这偷看人间私情的月光,仿佛含着几分神秘而羞涩的微笑,使人感到如此调皮而可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挂在梧桐树上的秋月,缥缈的孤鸿,独来独往的“幽人”,三者与诗人融为一体,显得凄苦和苍凉。(说明:对这三句引诗的分析不作要求)(如果答完整,可得“优”;答出“拟人手法”并联系课文作具体分析可得“良”;答出“拟人手法”,并稍作分析,可得“中”;只答“拟人手法”,不作任何分析,得“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