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5篇】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管理者培训班的培训,上午听了市师专的王教授的一节《信息技术提升》的一个讲座。

王教授的讲座从信息技术包括的基本知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和防护等内容,虽然讲述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但是却把许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我们对信息技术能力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本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有了更多的感悟。

一、基础知识系统化。虽然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知识也了解很多,但是说到什么是信息技术,很多人可能还是不能说完整,而通过系统的培训,我们对基础知识就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应用中就能明确的认知信息技术知识了。

二、重点知识突出化。每一次培训,总有那么多的相似地方,但是每次都能学到新的内容,这就是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有其突出的地方,而他们在讲解中也就会着重介绍他们的长处,当然也许是我们自己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在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会认真学习,所以感觉讲得也特别好。

三、难点知识简单化。每一位主讲都有自己的研究,他们总能把某些较难操作的应用能力进行简单化的处理,使我们能更容易学习应用,在应用中也更容易操作。

四、常用知识精细化。对有些常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也不是每个模块都能准确应用的,但是每次学习中都能有新的发现,主讲者总是能对一些常用的技能进行扩展,使用我们对常用的技术有所提高。

当然,从本次培训中,本人还觉这种应用能力的培训,能不能直接在操作中培训,而不是听讲座,这种讲座只能是对知识的认识上有所提高,而真正应用的,不一定都能记住,如果能边讲边操作,效果则一定会更好。

另外,从今天参加的培训中和最近听到的几个同事参加的各种培训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培训真的是从严、从实,不象原来的培训只要有人签个到,最后总能拿到合格证书,而现在是一场一点名,过程中对睡觉、玩手机、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的现在都会受到制止,使每个人都是参加了就得认真学习,确保学有所得。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的整合变化来看,我作为一名实践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我校为例,这几年变化很大,最初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网络化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再到现在远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从排斥到主动应用的过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在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参加了市里的新课改培训,当时那位老师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而我却感到很陌生,同时又有一种很新颖的感觉,脑子里边反应的是“英语课居然能上的这样轻松和有创新。”从那时起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这样一节课。回来后,我就开始慢慢接触电脑,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声音的加入;从资源的下载到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我用了3年的时间,使自己从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熟练操作与应用,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学生也喜欢上了英语课,让过去死的知识不再那么单调。

第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例如:我在讲授时,就将教学内容和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实施方式。我校在这方面改革很明显,首先从教师培训入手,在以前是个别培训,到现在全校性的基础性培训,并大力提倡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学生入手变化更大,以前学生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而现在每天都可以上网1个小时,因为我校开放了计算机房,开设了绿色网吧等,提倡学生健康上网,除了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给校领导、班主任和广大教师留言、提问题等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去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

总之,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从另一个侧面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练的应用电脑,其次是转变自己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怎样才能把一些抽象的、学生不易感兴趣的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现代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能变许多的“不可能”为现实,让课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法》中,如果只是枯燥的讲解乘法的法则,然后进行练习,就显得教学古板、不生动。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比较被动。采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带来不同的效果。首先提出问题|:枯水季节结束后,洪峰来临,某水库的水位保持上涨,每小时上涨0。35米,水文监测站在凌晨0时测得水位达到正常。那么,早晨5时和昨夜21时的水位分别是多少米?并在此演示水库水位上涨的图片,形成动态效果,同时将不同时间的水位用图展示出来,结合图形列出算式,分析算式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并能在这样的情境下分析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使有理数乘法的学习不仅仅是枯燥的运算。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在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什么时候该使用信息技术时,必须保证其目的在于能更好的完成一定的教学或学习的目标。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实践证明,有些内容靠静态的实物、图画和详尽的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的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在《角及其表示》一节中,角两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没有关系这个知识点,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困难,所以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的优势来突破这个难点。设计两个角,大小相等,长度不同的两个图形,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然后让这两个角能动着重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到这两个角同样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5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积极参加yy的答疑活动,感受省管老师工作的真诚,感受授课教师的风采,聆听他们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这次国培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 中, 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次国培中学习的都是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以及office2019的技术等等。培训内容既充满新鲜和实用感,又有一种挑战性。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兴趣。所以当这些课程留下让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作业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兴奋。我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有时作业做的不好,就一次次的回看视频教学以及专家的讲座,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在培训微课时,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有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在国培中我是李xx老师坊的学员,能够在这个坊里的学员都是幸运的,我们可可以通过qq群平台以及qq好友等方式与李教师进行互动,李老师又不厌其烦进行一一地解答,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也产生了学员与老师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 学行为, 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努力提 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的整合变化来看,我作为一名实践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我校为例,这几年变化很大,最初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网络化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再到现在远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从排斥到主动应用的过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在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参加了市里的新课改培训,当时那位老师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而我却感到很陌生,同时又有一种很新颖的感觉,脑子里边反应的是“英语课居然能上的这样轻松和有创新。”从那时起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这样一节课。回来后,我就开始慢慢接触电脑,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声音的加入;从资源的下载到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我用了3年的时间,使自己从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熟练操作与应用,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学生也喜欢上了英语课,让过去死的知识不再那么单调。

第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例如:我在讲授时,就将教学内容和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实施方式。我校在这方面改革很明显,首先从教师培训入手,在以前是个别培训,到现在全校性的基础性培训,并大力提倡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学生入手变化更大,以前学生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而现在每天都可以上网1个小时,因为我校开放了计算机房,开设了绿色网吧等,提倡学生健康上网,除了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给校领导、班主任和广大教师留言、提问题等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去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

总之,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从另一个侧面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练的应用电脑,其次是转变自己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学习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

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我们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又为我们提出了崭新而丰富的总目标。

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一、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美术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美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二、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对九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民间艺术作品》、《中国建筑介绍》、《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邮票》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彼此交流观点、共享信息,相互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使美术课堂知识在网络中延伸、拓展。在讲授《面具》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搜索,小组讨论交流,知道了面具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欣赏到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美面具,网络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面具艺术,使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新课标中对美术价值的要求之一。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原则。综合性即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同时也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美术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扩展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如结合语文诗歌单元的学习,在电脑中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诗句意象,制作解读诗歌意境的诗配画尝试,如用painter、photoshop制作“竹锁桥边卖酒家”等,有些作品还被语文老师所采纳用于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powerpoint制作校园风景的幻灯片;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制作化学实验图解、模型,物理物体受力分析示意图等等,把各科学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来,愉快的多途径的学习,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大脑,增加学习兴趣,交叉巩固了学科知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想象。但是在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师生在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四、 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师的整合能力。

主要包括:

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2. 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例如:能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能力等。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能力。

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整合”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触,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知识现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9

通过一个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线上远程提升工程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着,并且改变着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此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了更全新的更新。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有效进行互动学习交流

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平台,与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美术、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受益匪浅!与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能力有所提升

通过远程网络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专题报告和案例分析”的学习。让自己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孩子们的领导者,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应用处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深刻认识到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教授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总之,不管是远程培训还是线下培训都会提升我们的信息技术能力,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将会时常应用到。这次培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终身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是我们七十年代教师还要努力的方向!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这次教育信息技术中级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教育观念的改变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在聆听专家的讲座后,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3、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相当模糊,通过培训发现原来计算机只不过是处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已。授课的关键在于帮助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方法和能力等。要想上好,上成功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积极交流、认真切磋、热情帮助。

培训后的打算:

1、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为巩固并扩大培训成果,我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我觉得这次培训很有实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教育教学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最后,希望教育局培训中心能多搞几次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与探讨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轻松工作,轻松生活。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等问题是新课程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编制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之中明白了比较深奥的道理,学生觉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学习情景形象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地讲解,或者是煽情地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月光启蒙》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妈妈那甜美的歌声。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柔和的美,受到艺术的熏陶。学生发出连连地赞叹声,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很快的进入了情景,,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我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平时的小事,了解母爱的伟大。而单纯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深刻思考。于是,我用课件播放了史铁生的各种怀念母亲的文章,当时的情景令人激动万分,心情澎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和作者感同深受,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涤。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了作者的思想。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时代在进步,有时教师捧着一本书,捏着一枝笔进教室,的确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没有了强烈的感官刺激,调动不起学生的情绪;没有情境的创设,学习就不能深入浅出。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如何认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内涵?我们能切切实实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些什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就是以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其它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依据顾泠沅的情意原理“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相融洽,学生眼耳手脑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对实验现象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我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依据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这一新的教学结构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切入点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兴趣—自主学习—创造”的教学模式,即:激发兴趣、自主实践、创造迁移。教学过程要经历“观察”和“思维”两大基本层次,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

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再结合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实验现象,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以激起学生兴趣;利用互联网进行人机交互沟通,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甚至不断推广远程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我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学习,提高了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二、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因此,教育技术培训对我的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贯彻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随着我校数字化校园环境的日趋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校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作为老师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把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我们研究的不竭动力。为了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我们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教师理念方面开展了很多活动和研究工作:

一、开展“五百工程”,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多媒体教学系统能为我们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可创设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信息技术的作用,我校对老师进行了多次全员培训,每学期期末都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要求老师每人至少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研讨课。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顺利实现了“五百工程”:教师100%会使用多媒体,100%会自制课件,100%教师购置电脑并联网,教师100%每学期上信息技术研讨课;全校学生100%掌握计算机操作,有的还是计算机能手和高手。通过“五百工程”,我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资源的作用,电子备课成了老师们的主要备课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室是老师和学生们排队等候的教室。

二、开展“八项特色活动”,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整合能力

(1)每周两节的教研组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下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

我校教师人数多,教研活动整齐划一难以管理,效率低下。于是我们独辟蹊径,将各教研组实行从周一到周五分天、分时间段教研,领导蹲点制度。要求每次集中研讨不少于两节课,有中心发言人,具体内容如下:统一教学进度,解决常规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集体备下周的课,要求到下周一早晨第一节课必须将下周的指导练习稿统一发到备课组每位教师的手中,指导练习稿包括教师上课必须对学生指导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课堂和课后练习,指导练习稿有编制者和审核者,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指导练习稿的有效性;安排备课组内教师上课题研讨课,上课一律要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后还要进行组内评议。这些看似平凡的每周研讨“小中见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每月一次的校内集体交流活动,总结整合过程中的经验

除每周的教研组集中学习研讨外,我校几乎每月都要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集体培训活动,请不同学科在整合中取得一定成绩的老师做交流,如我们先后请本校骨干教师陈文志副校长、王昌华副校长、王华、光善慧、施凤华、孙敦荣、许静、袁慧丽、马俊、陆凤庆、刘晖、郭亚峰、朱瑞丰、朱仁举、康海平、杭旭等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各个方面和全体老师做了交流,每月总结,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在交流中进步,年轻教师在交流中成长,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也在交流中逐渐得以完善。

(3)每学期多次的校际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整合研究视野

学校经常把老师们派出去,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交流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我校与韩国大山中学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教师之间的友好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我们将国外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带回来,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师大还组织我们与上海、长春、连云港、吉林等十四所名校形成课题研究协作体。20xx年11月、20xx年11月、20xx年9月、20xx年10月、20xx年9月、20xx年9月我们六次开展比赛交流,我校有十六位教师获一等奖,六位教师获二等奖,一位教师获三等奖;20xx年9月和11月我校先后两次派教师到江苏洋思和东庐学习(共三十多人),花费近五万元,学习他校的集体备课的先进经验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我校还在本省、市范围内与一些学校进行交流和展示,如:刘中学、十一中学、中、xx市第十二中学、双剑中学、xx中学、32中、中、安中学、一中等多所中学这些校际交流,不仅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也锻炼了我校老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在横向、纵向上都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较好的衡量和比较,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去提高自己,深化教学研究。

(4)“请专家走进校园”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整合水平

学校经常把各高校教授、名师请进学校,如我们先后请东北师大教授、华东师大教授、安徽大学教授等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等讲座;请省科协专家对教师进行“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讲座,请网络专家进行“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讲座,聆听科技创新专家周又红老师的呼唤与启发等。专家们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广了教师的认知领域,启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开展月月展示课活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我校每月都要开展一次为期一周的大型展示课活动,一般安排20至30位教师上课,要求必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必须自制多媒体课件,三校展开,每次活动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前来观摩的不仅有我校的教师,还有来自全区兄弟学校的教师,每节课后,同组教师必须进行研讨,这一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教研,它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展示和研讨交流的机会。如20xx年4月份,我们开展了20多位初三教师的复习研讨课活动,5月份又开展了30多位教师的期中展示课活动,9月份开展了32位新进教师展示课活动,10月份开展了26位星级教师展示课活动,11月份开展了30多位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12月份开展了29位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展示课活动。这些活动蕴育着无限生机,因为它们的蓬勃开展,使38中的课堂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使38中的有效教学模式日趋成熟,使38中的教师群体在向更高的高度迈进。

(6)开展教师每节课反思、学生每日反思活动,细化整合过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为了促进教师更全面、更有效、更长时间、更自主的学习,我校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自修,将研究渗透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暑假、寒假分别给全体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以书面作业的方式呈现,开学以后全校教师分组对假期的学习进行交流。

为了更有力地促进教师们在自修中提升自我,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每周写学习心得、随笔、反思,教师将自己写的随笔定期发至科研处邮箱,仅20xx年一年,共收到教师发来的学习体会一百五十多万字,一大批教师在反思中茁壮成长。

教师们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多次与专家交流研讨,不断反思,研究工作一步步深入,每一个活动方案的设计,每一个研究过程的进行,大家都一起精心研讨、群策群力。研究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复斟酌、毫不敷衍,直到大家找到满意的答案,再加上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集众人智慧和长处,从而大大提高了备课、研究的效率,促进了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学生们通过对一天学习的整理和反思,不仅能及时地找出知识的缺漏,而且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有针对性地和老师直接交流或利用网络交流,对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建立了专题网页,开通了博客论坛,积极交流整合心得

为了更有力地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我校及时开通了“38中科研专页”博客论坛,设置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积极鼓励教师们交流研究心得,畅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反思教学各个环节的成与败,总结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8)整合各类资源信息,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

我校的研究中有一种特殊的研讨任务,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资源,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首先是结合课标,结合学生实际,研讨期中、期末、单元试卷的编写,除了期末七、八年级的试卷由区教研室领导组织外,瑶海区的所有中学,包括安徽省的近一半学校,用的都是我校教师编写的试卷。试卷的编写特别体现教师的全面素质,无论改编题,还是原创题,都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教研内涵和底蕴。我校很多老师通过这一活动,自身素质得到了有力的提高,通过这一活动,更加强了自我研修的意识和习惯,一批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其次,为了实现“区域教材校本化,校本教材班本化,班本教材个性化”,我校积极利用课题研究这一平台,开发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读本。本学年,我们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校本教材有《清弦》、《和风》、《读中华经典,做文明少年》和《心雨》。

三、开展“四类创新”活动,紧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特色实践研究

(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开展多项机器人操作项目。

我校信息、美术、生物、物理等组为了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落于实处,于20xx年11月积极创办了机器人活动室,组建机器人学生团队,从20xx年至今每年从11月开始训练至第二年7月全国比赛结束,甚至休息周末的时间进行研究,从开始的fll项目,又增加了足球和vex项目,总之研究团队在扩大,研究领域在增加,研究目标也是一年高比一年。

(2)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20xx年12月学校精选部分优秀老师,组编为一个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了科技创新活动室,由有一定经验的、年富力强的老师担任科技创新组长,下设小发明组、科技论文组、科幻画组、电脑绘画组、航模组等,并在三个年级中分别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集体交流指导外,还不失时机地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交流,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信息技术与信息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信息组每年从9月份刚开学开始,便利用午休时间组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编程小组,集中进行培训,课题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研讨,如何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如何将我校的编程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他们还积极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向专家们远程请教,多人次取得国家、省、市大奖。

(4)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开展多形式创新比赛

从20xxx年至今,各学科针对自身的研究,拓宽了研究范围,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项比赛,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展示了教师的才华与创新精神。比如每学年我们都要开展一次科幻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航模比赛、班级网页制作比赛、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探究比赛、作文比赛、教师现场课件制作比赛、师徒结对比赛等活动。数学子课题组还于20xx年5月开展了一次全区范围内的“洽洽快乐杯”数学拼图活动,每次活动均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发奖状、奖品,并把获奖情况上传校网站,进行宣传。20xx年10月我校承办了“鲁班杯”全国航空航天校园航模表演,这一活动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热情,对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