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

【导语】: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从政道德意蕴和要求,而且要在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中切实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政德的三重意蕴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种政治品德的核心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和党性原则坚强,体现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党的要求为先,表现为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规矩、执行党的路线。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从政为官最高最大的“德”。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早在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里强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党员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时刻牢记“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党员干部不仅要涵养谦虚、善良、诚实、勤俭等品德,更要自觉以党员领导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新时代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受到封建腐朽道德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出现理想信念丧失、党性原则抛弃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培养党员干部的优良政治品德。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重要举措。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塑造着党的形象,决定着党的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明确提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有利于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优劣,影响甚至决定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决定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强弱,对贯彻党的执政理念、落实党的执政要求、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可见从政道德对于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本领的重要影响。为此,新时代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专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执政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健全法治规制。目前,我国已出台约束党政公职人员行为的各种规定,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对从政道德与干部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从政道德的约束性还不够强,建议推进从政道德法治建设,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层、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等;评价指标应细化,建立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一整套评价标准、规范、机制和体系;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正向与反向测评、定性与定量测评等方法。坚持客观指标与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考评过程、结果、方式的多元参与、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

建立教育机制。要建立针对从政道德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综合运用道德讲坛、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现场体验等方式,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和更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党的各级干部教育院校应常年开设“从政道德修养”专题课程,作为所有主体培训班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二

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现在何方?这是世界读懂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我们科学开展工作、正确形成决策的基本前提,历史方位把得准,方能站得高、看得深、想得透、见其远。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正确开展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局势。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现在何方?这是世界读懂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我们科学开展工作、正确形成决策的基本前提,历史方位把得准,方能站得高、看得深、想得透、见其远。

“六个走来”,是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来。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突破社会主义的苏联固有模式和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若不懂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40年中,如何既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广泛吸纳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就不会懂得今天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若不懂得近70年来中国几代人白手起家、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和奋斗精神,就不会懂得今天中华民族持续爆发的民族能力和坚定的民族意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97年的实践中走来。97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纠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若不懂得中国共产党97年中如何不断从灾难中奋起,从总结教训、改正错误中再出发,就不会懂得一个百年老党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何以更加自信、自觉和自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而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走来。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国破家亡,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人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若不懂得近代中国在外来侵略者铁蹄之下山河破碎、饱受屈辱的历史境遇,就不会懂得13亿多中国人何以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对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承发展中走来。泱泱中华、悠悠岁月,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像一棵大树,把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而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像黄河长江流淌不息,滋养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心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5000年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广泛、更深厚的基础和动力。若不懂得中华民族如何一步步从历史深处走来,不断地积累能量,不断地革故鼎新,不断地开辟前进道路,就不会懂得今天中国人“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学说500年风云激荡中走来。价值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取向。社会主义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秉持、所践行的绝对律令。100年前,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像一颗种子,一经传入中国就扎根于中国的土地,生根发芽开花。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社会主义学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新的世界观,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由此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若不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秉持所践行的价值理念,就不会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会懂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底蕴和当代价值。

上述六个方面,是新时代中国蓄能发力的渊源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与魂。

“两个一百年”与“新三步走”,是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的未来观照

今天是未来的出发点,未来是今天的目标与走向。再过30年的中国,到本世纪中叶的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的根本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总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一百年”的具体目标,在实施步骤上,是“新三步走”,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0年、2035年、2050年,这三个时空交汇点,是中国人梦想与现实的转承点,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里程碑。

围绕总目标、总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等等。实现和落实总目标、总布局,在实际工作层面,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等。

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到本世纪中叶,一幅13亿多人凝神聚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蓝图清晰可见;从价值追求到顶层设计,再到行动步骤,中华民族在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重大课题的探索中,做出了既具有世界观意义又具有方法论价值的创新性回答。主旋律——合奏曲——若干个独奏,在30年纵深的历史大舞台上,56个民族正在演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华美乐章。

这就是中国可见的未来。

这就是中国未来在今天的投射。

“四”加“二”,是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基本方位的关键词

“四”是指,新时代有新矛盾,新时代有新任务,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时代有新地位。

新时代有新矛盾。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经过改革开放40年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对于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文明全面提升有新的期待。目前,中国的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居民收入水平之间,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只有推动社会生产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新跃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夯实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有新任务。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三步走”的具体任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奋进方向。如何在一个超大人口规模的大国中,在一个远少于西方国家崛起的时段中,在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的东方文明中,在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与第四轮经济全球化激荡转承的过渡期中,确保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这是远远超出人类想象力的大课题。为此,新时代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着力从制度供给上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供一整套更加完备更加稳定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从而夯实中华民族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且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新时代有新思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是思想之母。面对新时代,回答新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的历史之问,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时代之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中国的历史之问与时代之问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若干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如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人们对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有新地位。在最近几百年的历史中,中国与世界是如何相处的?1840年,***战争把中国打入谷底,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第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牺牲品;之后,直至第二轮经济全球化,中国人站起来,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但是在世界舞台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是全球化的追随者,被世界化,被西方化,被全球化;在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人改革开放,迎头而上,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人富起来,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塑造者。如今,一个具有新内涵、新技术基础、新地缘关系、新主体间性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中国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在中国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为人类福祉和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指“两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我们在新时代再出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新时代全部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不可忽视的背景板。

“四”加“二”,就是当代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位。

“四”加“二”,再联系到“六个走来”,联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三步走”,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历史方位、历史走向大致可见,中国的战略思考、战略安排大致可见,中国要做的事、能做成的事大致可见。让我们为那一天的到来努力奋斗吧。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三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党面临的执政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诞生于民族危难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忧患意识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忧患意识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为防范和克服消极腐败危险作出多方面努力,拓展了管党治党的实践境界。

在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在坚持治理消极腐败的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克服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发展壮大。

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大力气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为了改进作风,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他要求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必须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必须严字当头、从严从实;必须层层压紧、上下互动;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通过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之以恒、抓常抓细抓长,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决惩治腐败无禁区、零容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不管涉及谁,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一查到底,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姑息。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打掉“老虎”的数量、惩处干部的级别、处理的严厉程度都前所未有,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补思想之“钙”,治精神“软骨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们党思想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教训,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近年来,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加强和规范党内生活各方面,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培训以及创新基层教育方式等措施,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显著增强,“四个意识”更为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科学选拔干部,把好源头关。习近平同志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调要形成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党中央发布《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建立健全干部“带病提拔”问责机制。几年来,好干部标准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大大提升,“带病提拔”明显减少,消极腐败现象从源头上得到控制。

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制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制约主要是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强化公开主要是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为了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实行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党中央还制定、修订多部党内法规,坚持依规治党,有效解决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问题。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