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心得七篇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精选7篇)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1

摘要:高职院校的目标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本文结合高职应用文实践,谈出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字: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心得体会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具备使用广泛、实践性很强等等的特点。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如何更好的在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将知识转变成能力扎根于学生的血液之中?下面谈一下在教学过程中的几方面心得:

一、引导学生走出固定的思维误区

作为老师本身,应该确信,应用文写作并不像想象中枯燥,相对其他文学样式而言,它显得更简单易学。文科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挥流畅的文笔,理科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展现严谨的思维,而这都符合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和要求。明确了这一点,可以降低一些学生对应用文的误区,觉得以前写不好作文的,也一定也写不好应用文。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还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自己是理科生,写不好文章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毕业后不是文秘,应用文的作用不大,学不学都可。关于理科生写应用文,之前也提到了,应用文的学习是没有明显的文理界限的,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门文理兼收的学科。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应用文写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能力,没有任何的工作领域的限制,都可以用的到。比如学生们还没就业,上学期间想请假,怎么办?写请假条。请假条不就是应用文么?难道请假也要看是文科是理科?所以应用文当然不只是文科生,文职的专利。人人可学,人人该学,高职在校生更甚。

二、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批高职院校应运而生,其中不乏一些不断调整提高自己角色的教师,缺乏在新教学领域的教学经验。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理论来单纯的指导实践,对于这门学科而言,颇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试想,整堂课都侃侃而谈书上写着的特点,写法,定义,能真正帮助学生透彻的掌握知识么?有些教材甚至对于文体的写法介绍的并不详细,如果我们再照葫芦画瓢,学生就更是云里雾里了。时间一长,自然失了兴趣。我认为这门学科教师除了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理论之外,还要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给予学生正确的课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课下认真的研读教材以及相关资料,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变换调整教学方法等等手段来自我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很多老师在对这个理念的理解上产生了误解,把“以学生为本”理解成了把课堂的主导地位一并交给了学生,结果并没有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课堂上应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角。应用文是门理论实践课,理论就需要教师做好主导,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去当主角,把理论用于实践。课堂上建议不要单纯的讲理论,而把写作练习留到课后完成,现在的学生自觉性薄弱,较少的学生会认真独立完成,这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即使老师在课后批改,也不能保证文章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又从何检查学生是否学会?所以应该在课堂上保留充分的练习时间,做到及时教,及时练,及时改,及时会。当然这需要老师们在课前就做好完善的课堂设计,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重点。比如在学习“借条”,除了基本的格式外,我把重点放在了借条的注意事项中,讲了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借条无效。然后分组,让学生按课后练习要求在黑板上写下借条,集体评论。大家在分析讨论练习中掌握了借条的基本写法,效果很好。我跟学生开玩笑说:“一会大家都写张欠我钱的借条,你们认真点,写错了,我可不还了。”学生哈哈大笑,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认真的完成了练习。

四、适当运用课堂上的情境模拟

“情境教学”是现下经常被提及的十分时髦的教法,在适当情况下,合理运用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课堂效果。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也一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讲“应聘书”时,先讲了一个范例,通过这个成功的范例,学生分析出,在应聘过程中除了基本内容正确外,形式新颖也很重要。如何在掌握正确书写格式后,能进一步发展为写出有新意的,有竞争力的竞聘书,才是学生以后用的到的“武器”。我们课堂上现场模拟了一下招聘现场,不同专业的学生都给出了很精彩的竞聘思路:资产评估专业竞聘时有的学生准确计算了教室内所有物件的大概价格,展示了自身优势;室内设计专业竞聘时为“老板”办公室准备了华丽的“免费装修图”。虽然都是模拟,但是学生似乎找到了毕业求职的一些门道,基础要扎实,更要有新意。这是对应用文写作实用性的一种扩展。情境模拟可以搭建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高职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端正学习态度,多积累,善思考,勤练笔,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转变成伴随终身的良友,对帮助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应用题的体会。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仔细认真的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的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一、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

例:(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6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是长是8厘米,长方形是宽是多少厘米?

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1)一筐苹果重20千克,一筐梨的质量比一筐苹果的2倍少10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2)一筐苹果重20千克,一筐苹果的的质量比一筐梨的2倍少10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

这样的两种题型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3

对于“微课”我们并不陌生,这两年已经先后录制了几次,但从未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微课”适用于什么课型,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哪个环节,效果如何呢?于是,这学期我们就进行了尝试。

本学期我执教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正比例》一课,这节课主要结合“正方体的周长与边长,正方体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完成“正方体的周长与边长,正方体的面积与边长”的表格,并说一说发现及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路程、时间与速度”的表格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反馈交流、适时板书。用“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发现”播放微课,再次和学生一起完成表格、观察数据、说出发现的.规律,从而引出“正比例”这一概念并板书。此时“微课”的应用深深吸引了学生去倾听,在梳理小结规律的同时再次建构“正比例”的概念,那样的清晰直观,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状态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不仅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会更爱学习数学。

这次微课在概念课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今后我会不断尝试、总结经验,让“微课”更好地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4

记得我们小时候,不论数学还是语文,课堂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是“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课堂倒也落个清静,再大的波澜无非是多几块小黑板,贴几个小纸条。长大后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年级时老师用过的能粘东西的绒布,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那是何等神奇,曾经怎样吸引着我们幼小而单纯的心灵。可见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如今的课堂电化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其中以多媒体教学更为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简便快捷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给教师提出一个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多媒体教学满足了这个要求。然而物极必反,如果让多媒体教学抢了课堂的第一把交椅,那就只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而失去了多媒体这个广阔天地的真实意义。

如何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如何把握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话那么,什么是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是指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适合发挥教学媒体优势的地方。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点找准了,教学媒体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

在工作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这种应用大多在新课伊始,为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营造与课文思想感情相符的氛围而为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盘古开天地》一文时,因为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它来源于生活但又脱离了生活。为了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混沌世界,让学生对天地尚未分开之前的景象充满好奇与兴趣,我在开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天地混沌一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我再配以解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盘古醒后见四周一片黑暗,抡起大斧用力劈去”,这时多媒体配上一声轰然巨响,孩子们有的吓得闭上了眼睛,有的惊恐的睁大了双眼,有的向同学身边靠拢。等孩子们睁开眼睛,已经被课文的神话魅力深深吸引,读书情趣高涨。

二、借助多媒体理解诗文意境

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埋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民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还有古诗《饮湖上初晴后语》中有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想象意境,在此完全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来理解,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

三、借助多媒体挖掘课文思想内涵

例如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赵州桥》,这篇课文写作的目的是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了挖掘出这一思想内涵,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现代桥梁的精美图片,并且把这些图片放在赵州桥的前面播放,同学们被一张张光彩四射的现代桥梁图片深深吸引了, 哇!哇!一声惊呼。等播到赵州桥时,孩子们明显表现出失落,我顺势诱导:“赵州桥跟他们相比美吗?”孩子们犹豫着,最后还是小声说出了:“不美。”我又追问道:“不美为什么还写它而不写那些桥?”一番讨论,思想内涵被挖出来了。

四、借助多媒体朗读指导

记得听过一位教师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小男孩的爸爸为了和平而血染征衣,在这里那位老师插入了一段护送男孩的爸爸遗体回国的视频,催人泪下!在那样凝重而悲伤的气氛中,哪个孩子还能笑得出来?朗读不用指导而水到渠成。多媒体的画面效应实在是为朗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氛围效果。

五、借助多媒体补充课文内容

我们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对于苦难的历史教育与爱国教育内容无法引起心灵上的共鸣,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任凭老师磨破嘴皮也于事无补。怎么办?补充历史资料是一捷径。例如我曾经教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在教到小鬼掉队一段时,我截取了一段红军长征的视频,孩子们再补充了这段与他们相隔甚远的历史资料后,孩子们才能理解小红军的掉队,才能理解他的倔强是为了什么,从而才能感受到小红军的可敬可爱!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拿出来与各位老师研究。电化教学潜能无限,唯有合理进行挖掘才能让他锦上添花!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5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充满各种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它需要培养有较强的民族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有主动精神、勇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主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建构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弄清“教”与“学”的辨证关系,摆正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绝不是靠空洞说教能奏效的,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离不开他们作为受教育主体的积极的内化活动。把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运用到思想品德课中,使课堂生动活泼,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一、CAI图文声像并茂,增强动感,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引导他们孜孜不倦的探求。没有兴趣,学习会成为枯燥乏味的负担,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还要靠巧妙适当地运用这些素材。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所传达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比如在教学《劳动光荣》一课时,可采用既有形象逼真的“摇钱树”故事的动画片,又配有悦耳的音乐,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静止的文字变成活动的画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学习,情趣盎然。又如教学《珍惜时间》一课时,画面上闹钟在走动,“滴答、滴答”的声音被放大了,再让学生在“滴答”声中比比谁写的字最多,做的数学题最多等,使学生的有意注意更加稳定、集中,使他们感受到时间稍纵即逝,应抓紧每一分钟,唤起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由此可见,运用CAI能增强视面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极大调动了学习兴趣。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成功的信心,他们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产生主动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CAI创设情境,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参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格整体不可缺少的特质因素。道德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别人的行为冷漠无情,他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非分明,他的道德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认知和情感相配合才能推动道德认识发展为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所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小学生的情感较丰富,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创设教学情境,能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用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直观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教学时,应用CAI向学生展示圆明园被毁前那举世无双的雄伟和华贵的影像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接着展示圆明园废墟场景,这前后一对比,学生会不由自主产生悲壮、凄凉之感。跟着出示英法联军掠夺珍宝、火烧圆明园的影片,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被激发出来了。又如教《心灵美最可贵》时,将美如仙境的九寨沟,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让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怡人的境界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联想,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接着,教师又出示一些肮脏环境的图片,这时,学生议论纷纷,有分析脏的原因的,有批评制造垃圾的……的确,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CAI辅助课堂教学,能创造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良好情境,使学生有了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升华道德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当我们唤起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时,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也就开始在学生身上显示出来了。

三、CAI强大的表现功能,降低坡度,提高实效。

由于计算机有丰富的表现功能,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在明理、导行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并进行生动、具体的行为指导训练,使明理到位,使导行更落实。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导行的必要前提。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形成认识,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逻辑思维形式过渡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活泼的优势,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较好地降低明理的坡度,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观点,心悦诚服。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教学时,由于课文中讲述的李四光的事迹很长,如果仅仅是看课文、听教师口述,不仅费时,而且很难对李时珍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把一部分教材内容活动化处理,播放了剪辑录制的《李四光》录像短片。这段录像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李时珍勇于实践的事迹(看、闻、尝、听、问、记……),这样,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受到很大启发,并非常有力地证实了实践的作用,巩固、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又如在教学《爱科学敢创造》这一课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有爱科学的兴趣,但懒于动脑、动手,缺乏创造精神,因此使学生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创造精神,引导学生爱科学、勤动脑、多动手、敢创造,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深化明理时,先让学

生介绍古今中外像李四光一样爱科学敢创造的人和事。学生介绍的都是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这样虽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光有这些榜样,学生会觉得大家讲的远离现实,树立的榜样太高大,认为发明创造高不可攀。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容易理解又感兴趣,教师出示一段本地普通工人的小发明介绍、一段校园新闻(校内科技作品获奖的学生现身说法)剪辑,通过这些熟悉的人、事,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学生对创造精神的内涵理解更透了,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看我们怎么去发现它、探索它、利用它,就更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明白了只要多动手动脑,就能有所创造。

只有当人的道德观念体现于道德行为时,思品课的教育目标才能实现,即达到了“知行”统一的境界。CAI课件的巧妙使用,往往会在知行转化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进行实例辨析时,教师可利用图片、影像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例情节。如《参加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导行时,播放学生平时参加的课余活动的录像,诱导学生自主地去思辨、评价,从而强化知行统一。在树立榜样时,教师可用影像资料直观地再现生活,展现模范行为和模范事迹。总之,多媒体辅教手段在导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将模仿、练习获得的技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思品课的教学,使课堂活了起来,克服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抽象化、概括化的倾向,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最终达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6

本节课公开课教案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学设计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考虑,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同学放在首位,考虑同学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同学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考虑还是合作交流呢。同学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同学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学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同学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同学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同学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同学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

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同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

课后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需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同学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同学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同学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身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同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沛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在一个班上完以后,我随即就在另一个班上课,这次和上一节课基本相同,但有同学们没有说出象上一个班说出了多种方法,而是直接就说出来按两个班人数分配,我当时为了让同学想出更多的方法,没有和时处置这个同学的想法,而是继续启发同学还可以怎么分,同学们终于还是说出了更多的分配方法,然后我又把那个同学所说的,按人数比例分配的方法拿出来讨论,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但在我心里,我总觉得我没有很灵活地处置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而是一味的追求与提前预设的统一,在我看来,上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按我的既定方案完成教学,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所以,硬生生的把同学的想法拉过来,最后又不得不送回去。课后,我就想,其实上课过程中,完全可以先处置同学的这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先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任务完成,然后再来讨论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再对同学进行思维多样化的培养也是可以的。

教师在课堂上,有些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灵活地处置课堂生成,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预设的完成和顺畅。学无止境呀!

---------------------

今天上午,教学了《比的应用》一课,这一节课,实际上就是“按比例分配”,教学前我详细的阅读了教师用书,其中特别指出教材中没有给出这个名称(即没有把课题定为《按比例分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引入这个名称后,教学时会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种类型,并很快引入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不给出这一名称,同学通过比的意义完全可以自身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如引入“按比例分配”的名称,同学可能会询问什么是比例,于是又要引入比例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同学刚刚接解比的学习,就引入了比、比例、比值等概念,会使同学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区分这几个概念上,而忽略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原因,教材没有把这节课定为按比例分配,而是定位于比的应用。

在教学前,我还参考了其它很多公开课教案,其中有一个设计是这样的:

甲乙两个工人做了一些零件,共得报酬120元,你认为应该怎么分?(同学说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出示:甲完成了5个零件,乙完成了3个零件。然后教学以后的内容,把120元按5:3分配。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想利用这个例子来引课的,可是后来,我觉得这样有一定的弊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到按比例分配这件事情上来,而且同学现在在外面学习奥数的相当多,而按比例分配大都已经在奥数班学过了,这样一来,这节课就变成了并没有多大意义的复习课了。所以,后来我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我用了课本上的例子:

师:把一筐桔子给大班和小班两个班,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生1:平均分,这样两个班分得一样多。

生2:我觉得应该给大班分得多一些,大班同学大,吃得多。

生3:我觉得应该把他们人数比找出来,然后按比例分配。

师: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3:这样无论大班小班每个人都分得的同样多。

师:好。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假如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应该怎么办?

(出示大班30人,小班20人。同学交流)

生1:把大班和小班同学人数加起来,是50人,所以,把这筐桔子平均分成50份,每人一份,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2:那如何给两个班分呢?

(考虑后答)

生3:大班30分,占总人数的3/5,所以,应该给大班分得这筐桔子的3/5。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也可以看大小班的人数比的30:20=3:2,大班是3份,小班是2份,这样总共就是5分,那大班人数就占总人数的3/5,所以,分得的桔子数也应该是这筐桔子的3/5。

师:真好!

我这样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让同学形成一定的程式,依照一定的“套路”来套用公式解决问题。而是让同学经历给大班分3/5的来由,紧紧结合比的意义,使同学理解具体操作过程。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篇7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近几年我国特别注重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有许多的疑难问题,不管是从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出现了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探究,学习,解决的问题。应用题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应用题是对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将数学知识整合起来以问题方式进行测试,是考察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之间是融会贯通和相互渗透的,知识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强化应用题教学是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较差原因分析

现阶段在小学教学教学中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读懂题意,学生只是一味的往一起拼数字和计算步骤,不能正确的解决应用题,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恐惧感和烦躁感,只是一味的去依赖老师,教师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困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1、应用题题目和生活联系不紧密

通过几年教学生活,我发现应用题题型和教学解析方面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未能将应用题题目和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乡村小学,有些应用题中所出现的一些名词或含义学生根本就不能明白,学生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接触,根本感受不到应用题中所要表示的场景与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在理解题意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利于应用题教学水平的提升。

2.教师教的方法单一,不恰当

此外,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模式不先进,方法单一,只是按照灌输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一些老师在讲解应用题时,自己把题目读一遍,然后粗略的把题意讲一下就让学生开始列式计算,最后如果还有学生没有做出来,老师就在黑板上把正确的计算写一遍,这样部分学习好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学习,能够把这道题理解了,会计算了,但对于学困生基本上就等于没有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只是一味的抄袭老师所写的,也许还有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这道题讲了什么。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小学生应用题掌握能力不足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学生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对于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学生对学习解决应用题没有多大的的兴趣,应用题需要理解,需要繁琐的计算步骤和做题顺序和方法,这样学生感觉很困难,在做应用题时学生也只是一味的完成任务,看见数字,想起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想起什么计算法则就用什么法则,根本不去读题,审题,也不去找其中的数量关系。一道应用题看似全班学生都完成了,但正确率却令人不敢想象。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了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如果是老师读题目,学生就大部分会做,但让他们自己读,却只有很少部分会做,这就是学生学的态度,学生对应用题的态度,他们只是一味的依赖教师,自己不用心去读题,去思考题,从而也不能很好的去解决题目。

4.教师和学生活动方式十分单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改观,师生互动方式十分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全面体现出来。应用题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互动交流机会甚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个课堂学习气氛十分压抑,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各项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