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3篇)
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第二次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依然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各种科学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星辰大海未止步,物换星移,岁月如诗,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我们将以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相信我们必能跨越星辰大海,实现更非凡的成就。
抗“疫”正酣,胜利仍需时日;深刻反思,人人不可不为。面对这场影响深远的疫情,每个人都应当有清醒的认知、理性的应对和深刻的自省。
坚定信念,主动为国担当。这个信念就是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团结、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融为一体。为了紧急应对疫情,各级政府依法划定管控区域,启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和设备,实施交通和卫生检疫等方面的应急处置,或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复工复产,这一切,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安排。但是,国家有难,为国分忧,义不容辞。
提升素养,遵守防控规定。这个素养,既包括卫生素养也包括遵纪守法。每一个人,都要提高公共卫生认知水平,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技能,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集聚,外出戴口罩、主动测体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清洁。每一个人,都要遵守突发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做到不信谣传谣、不瞒报疫情、不抗拒排查、不躲避隔离,复工复产和开业也要执行疫情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
科学应对,积极面向未来。通过这场疫情,人们深切地认识到,健康已成为生命的核心竞争力。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偏废。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网络办公和远程医疗等迅速兴起,将引发新的学习革命、商业模式和产品业态。学习力就是竞争力。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努力,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好地迎接未来。
如果说,湖北和武汉第一天“清零”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连续三天的“清零”无疑更加坚定了胜利将至的信心。从高峰时段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在四位数,到如今令人欣喜的连续“零报告”,惊人成就背后是中国精神的汇聚,更是中国力量的迸发。
这股力量是团结齐心。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战“疫”打响之后,全国人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团结一心抓防控,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各地积极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等迅速汇聚一线,为前线医务人员、疫区群众全力对抗疫情提供了强力支持,推动疫区确诊病例稳步“清零”。这背后,凝聚的是团结的力量、是奋斗的力量,在这股力量的引领下,必将更加扎实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全年既定目标任务。
这股力量是不畏磨难。“中华民族历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疫情的发生,虽然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带来了冲击,但冲击只是短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改变。数据显示,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2月下旬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了5.6%;3月上旬,环比又增长了0.5%。数字的上升,是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强烈信号,后续随着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各项数据还会有持续增长,这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必然。
这股力量是人民至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战“疫”打响后,各地迅速行动,对所有返乡人员进行了监测、检测,对患者给予的医疗救治,关停一切非必要经营场所、叫停一切非必要集会等,开展了一系列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工作,牢牢守住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底线。实践证明,谁把人民放在首位、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人民就会支持谁、拥护谁,就能激发更加强劲的前行动力,推动工作更好落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始终坚信,经历疫情考验之后的我们,必然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定会激发更加强劲的中国力量,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_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在近两天的学习中,我对卓越课堂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卓越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
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卓越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本期学校搞几堂展示课。
共性的地方是:
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卓越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
3,卓越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
4,卓越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湖北外新确诊人数已经11连降,疫情防控形势正处于关键事情,各地在抓严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纷纷掀起企业复工复产的新热潮,不断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全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
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做实企业复产复工,党员干部要念好“三字诀”,及时发现复工复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思想上畏首畏尾,行动上磕磕绊绊,路线上杂乱无章等情况;鼓足干劲、破除壁障,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平稳的发展。
念好“燃字诀”,复工复产需要鼓足干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后情感就会像山一样饱满,看海意志就会像海水一样多,我们党员干部推动复工复产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点燃复工复产的创业激情,鼓足干劲,千方百计为企业复工复产谋出路,找方法。当前疫情防控进入胶着状态,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各项工作的持续跟进,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克服身心疲倦、懈怠情绪,念好“燃字诀”,以饱满的热情,奋战在复工复产的道路上。
念好“锐字诀”,复工复产需要破除壁障。“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党员干部在推动复工复产时应念好“锐字诀”狠抓心中的尖锐利剑,披荆斩棘,破除阻碍企业复工复产的双重壁障。一是破除疫情壁障,要做到两个“重视”。重视企业环境整体消毒工作,做到公共环境卫生定时消毒;重视员工个人消毒工作,做到出入园区实时消毒,全力保障员工个人生命健康。二是破除生产的壁障,全力保障企业水电网的畅通,全力保障生产原材料的供给。三是破除销售的壁障,积极拓宽销售途径,采取线上预约、送货上门等方式,多途径解决销售问题。
念好“冲字诀”,复工复产需要党建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企业复工复产,党员干部要念好“冲字诀”,冲锋在队伍的最前沿,要结合政府复工复产的优惠扶持政策,到各类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的专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打消企业顾虑。同时,我们要主动激发企业的党组织的干事创业活力,让企业党员冲在复产复工的最前沿,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和带动广大劳动群体主动加入到复产复工中来,为平稳有序推进复产复工,尽快恢复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上海通用五菱汽车集团,在复工复产后大量生产医用口罩,有效地支援了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可见,企业有序平稳的复工复产能够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坚实保障。党员干部更应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念好“三字经”全面扎实推进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复产。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我们的语文课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一节课,加上学生活动,上的紧紧巴巴,写作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变成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但实际上,如果能用一点时间,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态度,提高训练效果——字写得更好了,文章更通顺了。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
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五、自身素养提高要加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加紧凑,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准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这几个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王宁溪
几周前三位宇航员成功登上太空,他们很快的与太空舱对接完成,这让我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在节目里,他们和同学们互动交流,告诉了我们想很多有意思的事,这也让我萌发出一种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去太空看看的欲望和劲头。我们现在可以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都是祖国的功劳,将来我们一定要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
20__年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官网日前发布“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即将在线直播预告,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据悉,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艾四林教授将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
秦宣教授将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王炳林教授将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冯秀军教授将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包宇航
看完了天宫课堂。让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太空的奥秘:在太空中,人体转动困难,没了地心引力,宇航员无法正常行走,水可以飘在空中,甚至可以成“球”……老师的语言诙谐有趣,使我对太空更感兴趣,增加了与同学之间的探讨话题和生活情趣,感觉到祖国的伟大,让我叹为观止,非常期待下次的天宫课堂,不知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宇宙奥秘。
当航天员们在《天宫课堂》为我们太空授课时,你是否了解过她为梦想付出的努力?他们是名人,他们也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坚持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梦想虽然美丽,但如果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行动,那么,那份美丽就只能停留在梦境中,而不会成为如今的现实。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宫中学习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欢发明,爸爸虽然支持,但妈妈却认为“发明不能当饭吃”,不赞成我学发明。我还记得爸爸说:“放心儿子,你想学就学。这是你的梦想,就算一万个人反对,自己坚持就对了。”爸爸的这句话和王老师的话真是不谋而合,也让我学画的心更加坚定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梦想着成为画家,而付丽娟姐姐却是拥有一双飞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蓝天中勇敢下跳的这份勇气——因为我恐高。
他们的事迹全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梦就动力,有动力梦想才能成功;有梦就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有梦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尽管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会出现各种磨难,必须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让我们难受得哭泣,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疼痛,但是,如果放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是通向梦想的最好途径。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发明家家。虽然这个梦想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弄发明,认为发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认为发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带着欣赏的目光、愉悦的心情欣赏那些有用的发明,去了解过去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去倾听古人的心声,去追寻他们所走过的痕迹。这尽管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他们一样。
梦想是一片钥匙,她不能打开所有的锁,但却能够打开属于我们自己的锁。但有个问题,这片钥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适合打开梦想的锁。没有经过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让梦想雕琢我们的人生,就让梦想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弃,请握紧手中的钥匙,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开那把锁!
周辰逸
今天,我看了中国空间站授课直播。里面讲了很多有趣的太空实验。我最喜欢的是王亚平老师做的“消失浮力”实验,在地球上,把乒乓球按进水里,球就会自己浮起来,而在太空里,把乒乓球按进水里,球不会自己浮出水面,浮力消失了,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太空实验真有意思!
通过历代经济变革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由吴晓波先生著作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先有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一直到1987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
如不研究历代经济变革,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中国,更无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此次党课的学习才明白: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伟大和无私无不让我敬佩万分,我一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了解党。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我校的学情实际情况,校领导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在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我们观摩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课,我看到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我乐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好。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转变
最初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未太重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结果课堂教学达不到预设的结果,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预习找出本课知识点,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知识。并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反馈到老师,再由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来确定所教内容。教师的备课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简明扼要地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设计学前反馈练习题等。规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展示,反馈演练和矫正。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点播解疑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达标测试,当堂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师每堂课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做到学生会的知识老师不讲,该学生讲的知识老师不讲,精讲多练。
今天我观看了由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为我们带来的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知道了在太空上,我们空间站的构造,原来太空也可以研究细胞,在太空中不一样的转身。太空上水的浮力消失了,在太空上水还可以再生,在一个水球上可以看到三张不一样的脸。这是看我们中国航天的进步。自1999年神州一号发射升空,到20__年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经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星空的向往。
在新型冠状病毒不断随虐的情况下,很感恩背后这些可爱的人们,是他们保证了我们生活的安全舒适。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得知疫情之后,第一时间奔赴疫情中心:武汉。84岁,一个安享晚年的年龄;84岁,可以说是一个肩不能挑、水不能扛的年龄。但是,咱们的钟院士却义不容辞的接下重任,扛起责任,奔赴前线。感恩钟院士,同样的,也感恩跟他一起前往的专家团队们。
一支支来自全国各地、各大城市组成的医护人员在大年夜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的带着自己的宝箱,带着亲人的祝福奔赴武汉;全国各地的医院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放弃团聚,战斗在医院第一线,及时的指定各种消毒、预防措施。是他们,在每时每刻的与病毒战斗;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顾个人幸福,不断地寻找抗击病毒的方法;是他们,让我们感到了安全和幸福感。
解放军战士们,奔赴在武汉的前线。有人说,解放军战士就应该这样,毕竟是当兵的,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应该的,有的只是那强大的责任心。他们的责任心无比强大,无比自豪,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身躯来守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热血来保护他们的亲人。
解放军战士们,奔赴在武汉的前线。有人说,解放军战士就应该这样,毕竟是当兵的,但是,世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应该的,有的只是那强大的责任心。他们的责任心无比强大,无比自豪,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身躯来守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热血来保护他们的亲人。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农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严防死守,禁止串门,减少外出。每个村的村口拉起了一道道防护网,防的是病毒,暖的是人心;防的是那些不自觉的人,保护的是那些想活下去的人。有句话说的好:你不怕死,你不想活,但是别人想,请远离那些想活下去想幸福的人。村干部带头,负责值班,出问题自己全权担责。此时,为了安全,不怕担责的品格复现在每一个村的领导身上。
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品质是长久的。感谢这个可爱的社会,感谢这些可爱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向他们致敬。
今天凌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运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如利箭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青岛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护航技术支撑。
早在此次任务发射前期,中国电科22所的信息保障团队就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这支团队全力为此次任务提供了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预报预警信息,为发射窗口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团队还为任务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电波环境效应数据,保障航天测控、卫星通信和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中国电科22所研发的便携式定向仪、陆用型信标机、海用型信标机、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齐“上阵”,组成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救生网络。这套多次为我国航天任务发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装备”再次为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出征提供了坚强护航。
“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再次接受了实战任务考验。”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飞船在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这项技术就像飞船的‘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态运行。”郭阳表示,航天可视化团队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飞行保驾护航。
“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助力中国航天事业10余年,已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常态化任务执行系统。”据郭阳介绍,该团队早在20__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自从第一例新冠病毒出现以来,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直至正月十七开学在即,疫情病毒仍在肆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进程,我校在积极做好防护疫情的同时,积极开展以空中课堂反转疫情期间的课堂空白。积极筹划,稳妥布置,提前备课,熟悉教材,积极适应特殊情况下的课堂教学,号召大家努力成为在特殊情况下空中课堂教学的优秀教师。经过两周的空中课堂实践,我有诸多感受如下:
一、树立全局意识,紧跟时代步伐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举国一致对抗疫情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应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全局意识,在家里做好自我防范隔离的同时,还应该在特殊时候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时代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应该去哪里!相应国家号召,紧追人民需求。努力做一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二、积极熟悉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在家里,尽管缺乏教材资料,但现在网络发达,网络上资料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广泛涉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其他地区是如何网上授课的,学习更多的网络授课经验教训。经过两周的学习观察以及亲身实践,我感觉我收获很多,同时也涉足了以前在学校没有涉足的领域。这样既熟悉了教材,也为每一节课做足了功课。
三、网络教学有优势,也有劣势,我们要取长补短
毕竟网络教学不能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缺乏实时获得学生信息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有顾此失彼的时候,也不能及时发现看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不能够做到及时的了解和解决当时遇到的问题,没有了课堂的即时互动和交流,使课堂有失生动活泼的气氛。网络的优势很多,也很全面,但是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活动,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必要的,所以网络教学一时不能够弥补面对面教学的诸多优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立争做到两者兼顾,吸取网络之长,避其之短。为特殊时期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既要搞好空中课堂教学,也要做好疫情宣传防控
疫情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立争在搞好空中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向同学们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让大家积极防控,搞好身体锻炼,为将来的在校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学习防控两不误,要让学生知道,疫情,即是国家大事,也是自我大事,每个人都不能松懈,既要搞好自己的学习,也要积极响应疫情防控,为国家战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时光在飞逝,我们每个人不知道自己一生会经历哪些事情。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我们每个人不知所措,空中课堂教学,我也是第一次经历。空中课堂教学,我感觉没有平时上课堂教学那么顺畅,和学生交流的次数过于少而且由于设备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学生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学生的举手发问,有时候也看不到,所以说不能像面对面教学那样方便,感觉学习是终身的事儿,教学也是终身的事儿。经过这次疫情的空中课堂教学,我感觉到自己还是有进步的,感谢生活,感谢赋予我的一切!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正确认识纪律,对纪律自觉遵守执行,积极维护纪律的态度,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不一味的制定班规、班纪。让学生逐渐增强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通过演讲,表演,辩论,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活动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纪律。
(2)了解学生。
面对学生个体,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对教育的认识,及家庭成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都会影响学生的亲情感,同学情以及与老师的沟通程度。特别是单亲家庭重男轻女家庭对学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换位思考,替学生多想一些,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心底觉得你是亲近的,了解他的人。
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课堂纪律总是一种良好的感觉。
张宇宁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的科学奥秘。原来在太空舱里宇航员一天中可以看到16次日出。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必须要绑睡袋,和地球上一样睡觉也会做梦。太空站离地球这么遥远,宇航员还可以跟家人打视频电话,真是太有意思了。这些有趣的科学奥秘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航天知识,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尽管当前中国疫情形势趋稳,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外不同的抗疫成效,已引发社会热议。许多国家在学习我国网格化管理、建设方舱医院疏解就医高峰等做法方面,或许还不存在太大难度,但有些社会运行体制方面的做法却无法照搬。其中,就有我国医疗系统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公立医疗系统的优势体现在各级医务工作者可以被充分调动,得以广泛参与疫情排查、对与病毒接触者进行管理等基础工作,使全民抗疫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全国4.2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动员能力令人赞叹。“不计得失、不论生死”,一份份请战书更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与无畏。专家不分彼此,“一省包一市”,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因费用影响就医、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整个公立医疗体系同为一家的制度优势。
这一优势,当然不是否认许多非公立医疗机构全程参与抗疫,以及许多以个人名义驰援湖北的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医务人员在形成抗疫合力中的贡献。但是,有组织、成体系的重大抗疫行动,均由公立医疗机构挑起大梁,医院“姓公”的优势,在抗疫过程中得以凸显。医院“姓公”,更能确保其公益性,使医院可以义无反顾地参与抗疫。若没有各地公立医院作为坚强后盾,短期内很难调集数万名医务人员,定点支援也容易受到利益羁绊。在受援地成建制接管整个科室或整所医院时,无论是支援单位还是受援单位,都可以无障碍地进行对接,没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差异。其根源在于公立医疗机构统一听从调遣,医疗机构虽属各地,但实为一家人,有共同的目标,都为国家和民众服务。
此次防疫抗疫的一个经验是,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仍需坚守。不仅如此,在当前形势下,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和公益属性,还需与时俱进得到加强。其中,加强党的建设是公立医疗机构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保障。更加健全的党组织,不仅能强化医院的决策领导能力,而且对于医院的管理和技术架构,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医疗机构更强的管理、动员、协调能力,对于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突出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对于推进医改同样很有帮助。医疗机构进一步回归公益性,才能更加远离利益羁绊,一心一意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疗机构在此次防疫中作用突出,将来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在改善民生和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等方面,继续发挥“姓公”优势,作出独特贡献。
本学期第一次担任小学英语课程,本以为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很简单,当真正站在讲台讲授这些“简单”的知识时,我却意外发现,教室中静坐的孩子好像在听“天书”,完全没有掌握本堂课的内容,更别说明白课堂的重点了,更无对新知识的好奇与兴趣,反思中我看到了这本《名师谈高效课堂》,尤其是鲍当洪教室工作室谈的英语高效课堂,让我深受启发。
《鲍当洪教师工作室谈高效课堂》中提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就近原则,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就近教材重难点、就近学生能力、心理、就近教师、学生生活经验与就近真实事件等原则,文中还例举了一些课堂教学案例来深入分析遵循这些原则的好处,尤其是那个新知呈现环节运用就近原则让我感悟颇多。新知的呈现方式,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好的呈现方式能让学生更容易、更清晰地掌握课堂重点。新课标中提倡“训练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但现如今仍有不少教师总将新知识以简单、呆板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正如我在第一次上英语课中以英文加中文的语言形式出示,这样的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因此,新知的呈现方式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易集中,但也容易分散,有趣的课堂氛围、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善于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读了这篇鲍当洪教师工作室谈高效课堂,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方式的呈现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我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积极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及心理的教学方式,也会努力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
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
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天,因为我观看了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我知道了,为什么三位航天员的脸看上去胖胖的,因为失重环境会导致他(她)们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所以他(她)们的脸看起来胖胖的。王亚平老师做了好几个小实验,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一项实验就是“液桥演示实验”,王亚平老师将两个液体球分别放在两块不同的塑料板上,然后慢慢靠近,当两个液体球相连时,再缓慢地拉开,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形成一座“桥”。哇!真是太神奇了。这个实验让我看得目瞪口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不禁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也特别想去天宫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教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20__年这个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__县,流动着一道道红色身影,她们有的是医生护士,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党员干部,她们坚持冲锋在一线、默默奉献在基层,用柔弱的身躯,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巾帼力量。
她们是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定点救治医院的护理医疗队。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疫情发生以来,_家医院__名护士主动请战,申请到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参与救治工作,她们组建了临时护理党支部,重温了入党誓词,立志要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巾帼儿女风采。时间就是生命,她们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连轴转,为了节省医疗物资,为了方便照护患者,与时间赛跑,她们第一次穿上纸尿裤,做到上岗前少喝水、不喝水,尽最大努力降低防护服的更换频率,不知道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女子,换了一身衣服,在死神手里抢人罢了。
她们是以身作则、守在一线的辛勤园丁。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__县幼儿园。三尺讲台,她们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抗疫战场,她们是无怨无悔的志愿先锋。一方面,她们认真落实教育系统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积极通过班级群,认真做好每个班级、每名学生的防控知识宣传、家庭外出情况排查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告知家长做好家庭防范工作,切实筑牢教育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她们认真践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宗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参与小区包保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换岗不脱岗,严格管理小区人员及车辆出入,禁止非小区成员和车辆进入小区,确保小区“封闭式”管理落到实处,全力守护我们的家园,为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们是敢于担当、走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有这样一道红色身影,她们来自各个社区的党员干部。因疫情防控压力大,人手不足,县委县政府全城招募志愿者,来自各个社区的__名党员干部(其中有__名女志愿者)积极参与,踊跃报名,主动参与宣传引导、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中来。她们面带口罩,戴着“红袖章”,穿梭在各个交通道口、管控卡点、社区门口,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一封信》,劝导群众不要串门访客、不要在公共场所聚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倡议书》《一封信》__万余份、张贴标语__余条,劝导居民停办喜宴__桌次。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善举,用爱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一道道身影还有很多很多,她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是新时代的“红色娘子军”。
伟大的精神造就了伟大的事业。新一代航天人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和杰出的聪明智慧,铸就了新时代的航天精神。12月9日,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具匠心的课。
本次太空课堂主要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他们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像小鱼儿四处游走。在空间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要一个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舱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太空转身"这个实验,是由叶光富完成的。他刚开始是原地转身,可是一转身人就倒下了,后来他是根据伸缩手臂加上旋转完成的,我想如果他不这样,用两把扇子来扇风,借助风力是不是也可以呢?
遥想当年,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奔月之梦”,不辞劳苦,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锋!
今天听了鲁旭伟老师以“党的性质和根本旨”为主题,以“中国由古至今至未来的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党课,去深讨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我们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我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刻苦学习,为早日加入党组织的行列而不懈努力,让自己的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真诚的奉献中更加绚丽多彩。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作为一名高中部的老师,能否以理性、从容的心态迎接新课程?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我们的教学?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学习主要围绕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高中新课程的结构、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高中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等六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改革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学科课程架构而成的平面结构变为由学习领域、领域下的科目及科目下的模块来构成一个立体的课程结构,从而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教学实施提出要求。其中,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二是课程管理上推行选修制与学分制,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在高中阶段完全贯彻选修制与学分制的第一次。选修制与学分制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面对新课程,我思索: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新课程?过去的教学方式以及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是不是都用不上了?心里没底,感觉不安。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一定会带来教学上的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可能是原有的教学实践就有的。我们应持一种实事求是的课程发展观,对课程方案与教学实施的内在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充满自信。有了这样的心态,实施新课程才能从容而不盲从。为此,我意识到,在进行新课程教学实施之前,我所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清理和反思:在自己的经验中有哪些是好的,是需要发扬光大的,有哪些是不好的,需要逐渐去除的;在我们所了解的他人的经验中,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又有哪些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在这样思考的基础上,学习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出自己的教学转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回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够不盲目、不紧张,从容地实施新课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发生以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土尽责,医护人员迎难而上、救死扶伤,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捐款捐物。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用奋斗实干定格战“疫”中的最美镜头。
镜头一:心中有民的最美守门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一盘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作为使命感和责任感。党员干部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积极投入抗疫一线。他们冲锋在前,忠于职守,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在基层构筑起了严密的疫情“防火墙”。危难关头,他们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全力以赴,用抗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和使命。河南连轴转、不顾家的“三到”干部杨俊志、山东民警李强、朝阳市卫生局干部崔志刚等干部都倒在了抗疫前线。战役还在继续,有战士在战役中不幸倒下了,但剩下的战友还在继续奋力作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门。
镜头二:心中有责的最美逆行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根据中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专家组成员和医护工作人员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驰援武汉。截止20__年2月9日15时,逆行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达到11000多人,其中包括全国最强、水平最高的重症救治专家团队。在这些逆行者中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有刚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新同志,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群众。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科室、不同家庭,但此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最美逆行者”。长满红斑的手、布满泪痕的脸、浸满汗水的背都是他们在前线留给大家最难忘的记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有的逆行者们,此刻,让我们向你们致敬,愿你们早日平安归来,等你们回家!镜头三:心中有国的最美支持者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有多少个瞬间,我们隔着屏幕为普通朴实的平凡人潸然泪下。45岁的菜农秦师傅、赔钱卖盒饭的店主小姐姐、捐1.8万个口罩的90后湖南小伙、火神山医院送菜的河南村支书、挨个店不计代价“扫街”的海外同胞等,他们中的很多人我们都不认识,但我们知道面对疫情他们都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中国人”。也许他们做的事没有多伟大,却值得每个人驻足称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国难当头,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人心齐、泰山移”,相信举全国之力,我们一定会早日打赢战役。等明天赢了,我们一定要举杯欢庆,认真欣赏在抗疫前线定格的最美镜头,为自己今天的表现点赞!
郑孙怡
当看到宇航员出舱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他们代表着的不仅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身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那一刻,我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和骄傲。或许我无法像他们一样伟大,但能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就是我的人生理想。我会努力地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本月,我国空间站自主推出的“天宫课堂”上线在即,由航天员亲自担当的“太空教师”仪式感满满。传道授业天上来,千万学子齐聚一堂的科普大讲座令人期待。参与其中,宇宙专属的魅力跨越时空,于浩瀚太空某处把科学的片刻身影呈送在你我面前。这种用科学讲述科学的科普仪式,如果能再多“亿”点,谁又会拒绝呢?
早在20__年,我国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首课就在无数“零零后”心里埋下了小小的理想。事实上,太空课堂展示的实验完全可以在地球上模拟并复刻还原,甚至效果会更加完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太空开课显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科普知识只能在太空中才得以演示和传播。偏要在条件复杂,变数更多的空间站中授课讲解,看重的就是教学之外的奇妙“仪式感”。
“十,九,八,七,六……”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我坐在书桌旁,眼睛紧紧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焦急地等待着。还有五秒,还有五秒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期待着开始的那一刻。“五,四,三,二,一!”到了,到了!我激动的跳了起来,头上的耳机里响起了老师熟悉的声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了学校,又见到了老师那温柔的面庞……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的学校都推迟了开学。然而疫情没有得到控制,学,肯定是开不了的,所以各学校便主张“停课不停学”,纷纷采取了网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便是空中课堂啦!各学校使用的上课工具各不相同,钉钉,课后网,哔哩哔哩,甚至还使用了QQ等聊天软件的直播功能,可谓是层次不穷,五花八门了。而在课程的多样性上,各学校也有不同的安排。就拿我们学校来说,除了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化课,还有每天上午下午各30分钟的体育课,这样既可以保证同学们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免疫力。
学习之初,我以为在电脑前只能聆听到老师对知识的传授,可没想到在空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也是很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连麦与老师交流,老师也能使用视频向同学提问,师生之间真正做到了互动零距离。还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有一道题我一直不大懂,正巧这时老师正在询问同学们懂了没有,我连忙回复老师说不大懂,老师便立刻与我连麦,又单独给我讲了一遍,使我茅塞顿开。
空中课堂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让我们疫情期间宅在家但依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不过有个别同学却以上课为由偷偷玩手机。这样不仅学不到知识,还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学习的奴隶。
同学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让我们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更美好!
20__年12月9日下午,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天宫课堂”开讲,并全球现场直播。
整个课堂,航天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工作与生活场景,演示了奇妙的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实验。其中最让我惊讶的,当属水膜变水球的过程,惊艳而且完美!
“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我们遇到很多地球上难以见到的景象。”王亚平老师微笑着说完,便把带有手柄的钢丝圈,伸进了水袋里。
“都说竹篮打水一场空,难道钢丝圈也能打水吗?”我喃喃自语地嘀咕道。但奇迹还是发生了,就在钢丝圈被取出封口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被束缚在钢丝圈里。水膜在钢丝圈里晃动着,像泪水在眼睛里翻滚打转。她轻轻地竖起钢丝圈,水膜像钟摆一样在钢丝圈里左右摇摆着。我的心儿怦怦地跳起来:它这样大幅度摆动,会滑落吗?没一会,摆动逐渐平缓了,完美地挂在了钢丝圈上。
“如果往里面加水,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王亚平老师笑着提问道。说完便小心翼翼地扶着水管,一点点地把水挤到水膜里。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用手捂住眼,不敢看逐渐变厚的水膜,生怕它掉下来。过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一阵阵掌声。于是我小心地开了一条手指缝,只见原来薄薄的水膜变成了一颗又大又胖的水球,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像极了太空中闪烁的夜明珠。真美呀,我禁不住感叹了起来。再仔细观察,王老师的彩色影像,也被吸进了这个神奇的水球里,还倒立着呢!
一次水膜变水球的实验过程,没有任何瑕疵,完美地呈现在了全世界小朋友面前,真是精彩极了!不过我也从课后的讲说中了解到,这次成功的展现,背后却是千万次反复练习的必然结果。正如我的写作老师所说:每一次看似波澜不惊的成功,背后都有着千万次默默努力耕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