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十篇)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十篇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

多爱一点,学习滕启刚的为民情怀。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应有格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应有情怀,“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应有担当。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深厚情感,不仅关乎我们的态度、方法和作风,更关乎我们的政治倾向,党员干部要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急民所急,解民所困。

滕启刚没有简单的根据污染损害鉴定报告一判了之,而是在烈日炎炎下穿着雨靴踏进十几厘米厚的污染物涂层勘察直接证据,最大限度弥补农户损失。二婚重组夫妻因领收672万征地补偿款的分歧起诉,案件好审,矛盾难消,滕启刚将“不该管”的家庭矛盾纳入调解,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滕启刚并没有将被性侵的花季小女孩放回环境恶劣的工地宿舍而是接到亲戚家让小女孩被爱包围,康复后的小女孩临走时跪谢“滕爸爸”。

“在老滕心里,百姓的事儿最大,结案永远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事人的愁事儿难事儿才是根本。”千山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_说,学习滕启刚同志,就要多爱一点,就是要坚守勤勉的职业品格、务实的职业品质、笃行的职业品德,努力用自己的道德素养为人民奉献榜样力量,努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会作出法治贡献。坚守为民情怀,就要坚持为民服务做到持之以恒,就要躬身为民实干做到脚踏实地,就要尽力为民分忧做到爱屋及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在服务“三农”中体现人生价值。在他看来,人生价值就是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就是对自己职业的敬畏,对岗位的坚守,对社会的奉献。这正是潜江农商行宋宏金同志先进事迹的真实写照。8月4日,我参加了宋宏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取了宋宏金等四位同志的精彩报告,使我深受教育,被先进典型的争先创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所感动。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宋宏金同志,31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工作,努力担当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断创新支农理念,提升支农服务水平。他努力学习,精通业务;踏实奋进,严谨务实;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他是同事眼中热情的“抱鸡母”,客户心中亲切的“贴心人”,领导眼中勤恳的“老黄牛”,他是广大我们农商行员工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路、掌握新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年轻的农商行员工,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知识和技巧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掌握.身处银行这个行业更需要我们学习,内部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也很快,今天正在使用的系统明天就升级了,再加上相应的核算理念也在不断地完善,这就要求我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技巧、掌拥新技术。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宋宏金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为了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正是凭借这样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格尽职守、勤奋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机关部室是农商行对外服务的心脏,责任重大,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农商行的形象,影响着广大客户对我们系统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和财务中心同事们,会一如既往地时刻鞭策自己,用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作风去对待每一位客户,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处理好每一个问题,真正做到领导满意、支行满意、客户满意。

学习宋宏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于职守、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宋宏金同志在31年的信贷岗位上,硬是坚守着职业操守,做到了严格律己,守规矩、守本分。他用业绩获取绩效利益,用忠诚获取阳光利益,用道德获取功德利益,用汗水获取良心利益。这一切使我深刻认识到,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要恪守自己职业操守。它源于责任心,源于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己的高度负责意识。工作中事无大小,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

宋宏金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农商行老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农商行的光辉形象,是全行干部员工学习的楷模,也是农商行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学习宋宏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更加坚定信念,在今后工作中,要以先进引路,找差距、鼓干劲,在自己的岗位为农商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培训老师的讲解和对五大核心标准的理解,我学习到了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工匠。那么,什么是“极致工匠”,个人理解是指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到无可挑剔,做到精益求精,甚至达到偏执的一种做事理念。

围绕这种精神,我首先用“工匠”这个名词衡量自身的定位,查找不足,提升自我。20_年企业建立之初,我和我当时并不健全的团队,在当地几乎没有机械加工厂,周边城市因原企业负面影响不予合作的背景下,开始了我们的供应资源搭建工作。在开封周边每到一个城市,都恨不得将整个工业园区的企业全部走遍。每每看到企业的设备及综合能力能够支撑我们产品生产的时候,心里就像雨后的彩虹,虽然总有一些在洽谈后“撞了南墙”,但我们并没有因为一次次的“撞墙”而回头。我们每个人都紧盯着生产计划这个纲领目标,不管夜里几点,一切休息和吃饭的时间都取决于当日的目标是否落地。而当时大部分新供方不了解我们的业务流程,我和我的员工不分昼夜,现场跟盯生产,时常用自己的小车连夜拉回部件,并指导供应商业务人员检验、入库。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生产经营已经步入规范,小麦机已经跻身国内第二,并且美誉度已经达到第一,拖拉机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这样的工作习惯已深深的扎根于河南事业部的每一位员工,但这并非是“极致工匠”。

经过学习,我体会到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有”,但在精细化、规范化、近乎偏执化方面还缺失很多。我们要学习“盘子为什么要刷七遍”。学习做事情应不厌其烦,做到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自己的企业,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用人品做产品;学习海底捞的服务意识,对待供应商的管理也是如此,我将带领团队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建设订单及供方信息数据化管理通道,倡导主动引导供应商按制度、流程办理业务,建立服务型、阳光采购理念;要学习将工作做到“滴水不漏”,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每件事都将其落到实处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想想个人,在与合作单位洽谈中只要说错一句话或一个数据,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对企业的损失。回想点滴,自身应该多多总结,查找语言或业务处理漏洞,鞭策自己务必从小事做起;学习“李传泉”的不怕撞南墙精神,接到任务迎难而上,且按照公司既定的方向,永不言败。最后对“近乎偏执”,我的理解是,干一行、爱一行,使之成为我生存的全部,为__事业奉献全部力量。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只要经过党政综合办公楼,你都会发现整栋楼里有一层楼灯最齐、最亮、最透明。不必想、不必问、不必怀疑,那就是组织部的灯。”一盏《组织部的灯》亮遍朋友圈,折射出一代又一代组工干部忙碌的身影,而杨汉军就是其中一盏灯,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新时代组工干部的光辉形象,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一盏“信念”之灯。“忠诚于党的信仰,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组工干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杨汉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在理论学习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注重细节的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砥砺,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盏“为民”之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杨汉军始终保持着为民的“初心”,蔡甸区消泗乡汛情告急,他靠前指挥,彻夜驻守督导群众转移工作,协调公交车370辆,消泗乡近1.7万群众全部安全转移。看望包保户郭婆婆,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帮忙解决住房困难……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守护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家宝”,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盏“担当”之灯。杨汉军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狮子型干部”“拼命三郎”“后勤部长”“招才局长”,这些标签的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是他的真实写照,他主抓的选拔“狮子型”干部、成立招才局、探索“红色物业”等工作,都指向长期存在的难点痛点,都是难啃的“骨头”,现在这些工作件件落在了实处,干部群众满意。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盏“清廉”之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这是杨汉军的“座右铭”,或许在别人眼里难以做到,但是他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从未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妻子长期生病吃药,儿子身体不好,29岁了还没有工作,从未向组织提要求。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像杨汉军那样,做到严于律己,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万里长城”,拿好丈量廉与洁的“尺子”,划清廉与腐的“红线”,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5

为了 工作他们忘记了 照顾家人、 为了 工作他们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为了工作他们以即将退休的年龄依然奋斗在农行的一线, 五十多岁的年纪突破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学习柜台操作技巧、 他们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让素未谋面的病人获得了二次生命。 这就是来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农行员工, 他们永不平凡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员工。 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感动震撼, 久久不能平静, 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为我的工作和生活指引了方向,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善于学习、 勇于学习

“活到老、 学到老”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过程,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获得新知识、 了解新思路、 掌握新技术, 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这些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 善于思考, 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能够主动自我加压, 手不释卷, 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 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 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新员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还有很多知识和技巧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掌握。 身处银行这个行业更需要我们学习, 内部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也快今天正在使用的系统明天就升级了, 再加上相应的运营概念不断地完善, 这就要求我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 了解新技巧、 掌握新技术。

二、摆正心态、 爱岗敬业

这些先进人物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以往我的境界去做好每一件工作。 为了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 他们不 计个人得失、 顾不得照顾自己家里的亲人, 全心扑在工作中。 只要工作需要, 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计得失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使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我要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 学习他们恪尽职守、 勤奋工作, 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

三、立足本职、 乐于奉献

他们办好事、 解难题他们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他们顾全大局、勇于奉献。“情系三农、 服务城乡 ” 农行的宗旨就是要求我们乐于奉献, 奉献不止为每一位我们的客户, 也为每一位我们所不熟知而需要帮助的群众, 正是有了这种奉献精神, 他们来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看似平凡的感人壮举。

总之, 我要以这些优秀的农行员工为榜样, 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学习他们认真工作、 学习他们乐于奉献,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行员工, 为农行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6

连日来,中央各主要媒体对因公殉职的全国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福建省宁德市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长杨春同志的感人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在福建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中共福建省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杨春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杨春同志学习。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杨春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杨春同志的故乡宁德市是福建省内第二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单位,当地积极开展向杨春同志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在服务奉献社会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宁德市机关通过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举办党日活动、举行网上祭奠纪念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向杨春同志学习的热潮。宁德市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楠表示,全市干警要把学习活动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形成人人“学典型、争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立足岗位践行崇高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需要正确回答的问题。杨春同志这位长期扎根、奋斗在基层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用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人生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催人奋进的答卷。”宁德市屏南县局干警江松松表示,要认真学习杨春同志身上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学习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并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不忘初心、永葆本真,为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屏南”而不懈奋斗。

“上汽宁德基地能按序时进度推进各项工作,离不开以杨春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杨春身上的那股子浩然正气,在日常接触中深深感染着我。”上汽乘用车福建分公司工会主席赵荣华说,在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动工早期,为保证安征迁进度,杨春带领民警成立上汽园区警务室,一线化解矛盾问题。在杨春等人的努力下,短短6个月,宁德市蕉城区完成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安征迁房屋签约100%。

“忠诚的力量催人奋进!”福州市局仓山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俞如锋说,仓山区院校众多、商铺林立、人员密集,治安复杂程度高,我们要像杨春同志那样心系百姓,把身边每一起纠纷、每一起小案处理好,让每一起检验鉴定都经得起推敲。

“杨春同志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学习的楷模。”共青团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薛岩表示,将用好各种平台讲好杨春同志的感人故事,引导当地广大青年见贤思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学习林学敏同志先进事迹,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林学敏同志的事迹对我们质监事业提出了时代的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xx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同时,我国已加入wto,面临的国际竞争越加激烈。要完成好党的xx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作为质监战线上的一员,我们应该自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时事政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做到科技、理论、思路的“三创新”,不断地思索,改进工作方法,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为本,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技术和产品质量中存在的标准化、计量、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为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活动。

在学习中保先进。林学敏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对照林学敏同志找差距,充分激发广大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与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抓行风、带行业、创一流”为主题,切实抓好公务员、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与开展争创“五个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扬林学敏同志“勇争一流”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干事创业、争创一流,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发展水平。

我们要以林学敏同志为榜样,学习他胸怀全局、服务经济的大局意识,争创一流、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勤政敬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克已奉公、清正廉洁的革命本色,把质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创新中求发展。质量技监工作有其特性,只有不断增强质检活力,提高队伍素质,才能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如何改革创新,林学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从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入手,实行制度改革,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绷紧一根弦,从而增强了大家争先创优的责任意识。林学敏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因此,我们应当围绕全局的工作目标,立足本职岗位,用力、用心、用脑,尽职尽责地干好工作,工作不但要求过得去,还要求真、求细、求效果,自觉向高标准、严要求看齐;不断提高各项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但自己分管的工作要高标准完成,还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发展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的多方面能力;对于工作不满足于现状,不停滞于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的低标准,要敢于不断尝试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工作任务超前谋划,目标落实提前考虑,不断促进工作水平上台阶,为推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在奉献中得进步。林学敏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百姓的利益刻在心中。为了给老百姓营造良好的质量环境,他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特有的品质,常常是心中装着老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特别是在患病期间,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工作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林学敏的百姓意识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党旗增色添彩。

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摆在服务者的角度,牢固树立乐于奉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热忱为消费者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工作思维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通过优质的服务来体现质监工作人员的风貌。

作为质监系统的青年一代,我们应当以林学敏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走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道路;要以争创“五个十佳”和争“四个一流”为目标,发扬林学敏同志“唯旗是夺、永争第一”的精神,分析争创差距、制定争创计划,咬定赶超目标,落实赶超措施,全面提升各个层面、每个岗位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发展水平,争创全省先进典型;在工作中,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学林学敏同志勤政敬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身心地投入到质监工作中去;要积极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以“抓行风、带行业、创一流”为主题,抓好“三个结合”;要从自身抓起,从具体事做起,学林学敏同志严格自律、克已奉公、清正廉洁的革命本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住精神实质,把握先进内涵,明确思想导向,切实把先进精神融入到当前工作中去,保证做到思想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行为得到规范、纪律显着加强、作风显着改进、工作显着进步的目标,为实现质监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8

为深入贯彻提出的“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州党委“学习李元敏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连日来,昭苏县团委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学习李元敏先进事迹精神。

集中听取李元敏先进事迹报告会。4月23日昭苏县团委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了李元敏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的演讲实况,通过观看实况加深了对李元敏先进事迹的了解,4月25日上午,组织机关干部在县委礼堂同全县干部一起参加了李元敏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台下的党员被李元敏的事迹所感动,会后,党员干部表示,李元敏的事迹不仅讲的好,工作干的更好,她是大家学习和工作的榜样。

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自学活动。昭苏县团委及时将关于李元敏的事迹报道从“我们身边”微信平台转发到“昭苏励志青年团”微信群中,让全县各族团干部通过微信这一移动新手段学习李元敏的先进事迹,尤其是《【深度】我们身边的“焦裕禄”》这篇报道,更是引起了团干部们的热议。

将学习身边的人的事迹相结合。学习李元敏先进事迹不仅仅停留在听取报告上,昭苏县团委将学习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克乌克加尔村党支部书记库尔买提·对山先进事迹与学习李元敏先进事迹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身边的人的先进事迹加深对李元敏先进事迹的理解,感受新时期基层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大力弘扬。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刚才袁七星同志带领着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以下龙进品同志的先进个人事迹,下边就由我来谈以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时代先锋”法官龙进品的事迹随着各大媒体的突出报道,传遍了全国各地。

我也认人真真地看完了他的事迹,看的时候充满了感动与钦佩,看完后深感认同和深受启发,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效果,这就是不平凡之人。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吃过苦,也经历过很多波折与辛苦。以前总以为,我们不懈努力、辛苦打拼,为了什么?不就是“鲤鱼跳龙门”——从农村走进城市,改善生活环境,追求安稳舒适点的生活吗?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后,再回到农村,确实需要勇气。而像龙进品这样扎根基层,为民办事,化解纠纷,18年如一日以真情维护民族团结,用法律构建和谐乡村,那就不光是勇气能做到的了,那是一颗爱民护民的赤子之情,那是俯首甘为儒子牛的无私奉献之心。龙进品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觉得自己的渺小,使我改变了以前那种自私和狭隘的想法,我想也感染着人民群众和广大法官,特别是给了我们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莫大的鼓舞,鼓舞我们以龙进品为榜样,扎根基层,创先争优。

具体来讲,我觉得要学习他的“三得”精神:

一是能够“沉得下”,长期扎根于边远山区解决少数民族民事纠纷。基层法院的法官注定办不了扬名的“大要案”,更多时候,法官们需要离开法庭,走进社区或者送法下乡,这就需要我们“沉得下”,需要我们抛开市井名利,抛开浮华虚荣,安心工作,切实服务于民。

二是能够“耐得住”,风雨无阻坚持19年。“人贵有恒”,偶尔做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不足为奇,但要持之以恒,长期以往,甚至十几年如一日,那就很难很难。靠一时的热情不行,靠一直的忍耐不够,最需要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一颗热爱这片热土、热爱普通百姓的心。正如龙进品所说“一个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舍不得这块土地,更舍不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我的根就在这里。”

三是能够“干得好”,做到办案千件零改判、解纷万起零投诉。面对基层法院案件多、人手少的现状,办案法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用公正的裁判换来人民群众沉甸甸的信任,以“精品铁案”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法治进程。

银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20__年8月21日午时,《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了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请秘书给来访者泡茶,又递上香烟。他明白来访者是江西老乡,又是为“三农”服务的一份实用性很强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向农民传播党的各种惠农政策,供给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头,农民朋友喜欢,长期坚持下去,报纸就有生命力。

他说:眼下农民朋友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渴望着脱贫致富而又一时找不到门路,你们这些高参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听说《致富快报》全年定价不到50元钱,一天不到一包“梅雀”牌香烟钱。我看农民朋友是订得起的。你们的报纸是办给“穷人”看的,是办给弱势群体看的,所以注定你们也是“穷人”。也是媒体中的弱势群体,现阶段,这是正常的,又不很正常。依我看,不能小瞧“穷人”,有一句至理名言:“卑贱者最聪明”,因为“富人”、城里人是靠数亿“穷人”养活的……

当他明白记者代表报社大热天远道而来恳请他担任报纸的顾问,以及请他题词时,他爽快答应了:“好。我反正有60多个头衔了,多一个无妨。可是头衔太多了,好累,反而成了包袱。但你们的报纸是办给农民朋友看的,我愿意当这个没有级别的顾问。”

然后,他伏在办公桌上,颇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祝农民朋友早日致富”和“祝《致富快报》越办越好”两幅题词。

尔后,经记者请求,袁隆平和来访者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一位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多次请辞和推掉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头衔,偏偏欣然担任一张不起眼的小报的顾问,这段佳话很快被传为美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