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优秀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1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讨论和自我学习,使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理解,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也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要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学习中磨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强调“凡事务实,勿事虚文”,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做好接待工作,除了要周到热情外,更要严谨细致。要坚持做到事无巨细,零失误。牢固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勤学苦练、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业务上的能手、岗位上的人才。

第三、在努力实践中增长才干。人大机关的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积极倡导人大机关干部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同时,还要积极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推进改革的洪流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学习活动,我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礼,境界有了新的提高,人生价值有了更高的定位,工作方向找到了最佳的目标。精神风貌为之焕然一新,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智慧、潜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未来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九三社员,近期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领导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和谐的国有电力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新阶段新任务,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确保和谐稳定的前提;“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我局正面临改革发展,作为一名九三社员,更应该支持、配合我局的机构改革工作,积极应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在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我党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抓发展,实现生产管理和经营机制的和谐

供电企业首先要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为基础,经营好电网,充分发挥电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撑点作用。没有安全供电做保证,无论从企业,还是社会的角度,谈和谐发展都是“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管理。

4、抓队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着力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决定的因素,企业发展、各项管理工作要靠人来实践、来推动。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五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员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员工是企业的发展之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为每一名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5、创一流,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

作为国有基础性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供电企业有责任有义务迎难而上,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实实在在地服务电力客户,必须按照国网公司的要求,通过抓好安全、质量、效益指标的同业对标,争创一流企业。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让客户用上优质、安全的电能;还要抓好窗口优质服务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加快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在企业职工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树立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摆在我们电力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历史任务。

作为电力职工和九三社员,以后要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自修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九三学社的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武装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使中国特色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篇3

已经深入学习对于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谈谈个人心得体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树立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个提法,最先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我们先来看一下核心价值体系是怎么提出来的。2006年10月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没有明确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到了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提出了这个命题,但是也没有具体说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直到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这个问题,明确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里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既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后来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还包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最新提出的中国梦等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比较清楚,不用解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很多、博大精深,在这些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也有很多,我们给它的概括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一个是荣辱观,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八荣八耻。八荣八耻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再重温一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纪乱法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大家注意,我们一方面这叫荣辱观,但是下面说的是荣跟耻,这两个基本上是一致的,抽象的称呼叫荣辱观,但是具体说的时候不说以什么为辱,而是说以什么为耻,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什么直到才明确了它的具体内容?因为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在争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概括核心价值观?不同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从十七大到五年之间,这个事一直没有定下来,价值体系很快定下来,但是这个价值观迟迟定不下来。直到2012年11月召开,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共是24个字,12个词,分为三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2013年的12月份,中办发了一个通知《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12个词、24个字。

怎么来看待核心价值观跟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我是这样概括的,我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机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什么意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很多,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八荣八耻,记不下来。怎么把它精炼的表达出来?用了24个字比较精炼、比较浓缩的给它概括出来。应该说价值体系更大,把价值观包含其中了,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而价值观是这个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它们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为什么提出核心价值观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价值体系跟价值观?因为它很重要。怎么重要呢?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人有血肉,对国家来说,血肉就是它的经济;人有头脑,对国家来说,政治就是它的头脑;人有神经,对国家来说,社会领域就是它的神经;人有灵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和价值观就是它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或者灵魂有问题,那非常可怕;同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没有价值观,或者文化和价值观有问题,那么它也是非常可怕的。

温家宝曾经讲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经济、政治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它主要是一种外在的影响,而文化和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也讲过,他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它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东西,就像人的魂一样,就像人的精气神的气一样,就像一个东西的基础一样。这个东西搞好了,那么这个团队就有魂,就有气,基本就好。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性的作用,就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个人体质好,那么他就很少得病,因为他免疫力强;体质不好,各种病都有可能得,因为他免疫力比较差。价值观就相当于人的体质和免疫力。

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话,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莎士比亚是英国一个著名的作家,如果在这两者之间要抉择,只能二选一的话,丘吉尔讲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他把文化的作用看得比军事和政治的作用还要重要。还有就是普法战争的时候,普鲁士统帅毛奇有一句话,他说普鲁士的胜局早在小学教育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了法国,最后法国人割地赔款,上演了最后一课,那个故事就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后来大家就各自总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普鲁士这一方的统帅就讲,普鲁士的胜局早在小学教育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普鲁士就是德国的前身,这个国家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这种教育不仅使得他们国民的文化素质比较高,而且使得他们的凝聚力非常高,组织力非常高,这样情况在战争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相对而言,法国就比较涣散,所以在普法战争期间失败了。后来这种历史的悲剧在二战之后又重演。

还有一句名言,德国著名的思想家韦伯讲,他说思想所创造的观念经常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利益火车头的行动轨迹。我们一般说利益是人行动的动力,利益就像火车头一样,人如果不追求利益,人就没有行动的动力,很多事就做不起来。但是我们发现,同样是追求利益,有的人走上了正道,有的人走上了邪道,有的人走上的是崇高的道路,有的人走上的是卑劣的道路。这怎么来解释?韦伯就提出了一个说法,追求利益没错,但是人同时还遵循价值观念的引导。这种价值观念就像扳道工一样,火车走上道路要由火车头带,但是走向甲道路还是走向乙道路是由扳道工决定的,这个扳道工就是它的价值观念。同样是追求利益,有人走了正路,有人走了邪路,就是因为他的价值观不一样。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句名言,她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她为什么讲这句话?有一次一个记者问她,中国现在向世界各地出口商品,以后中国会不会占领全世界?撒切尔夫人就讲,不用担心,中国现在出口的只是电视机这些有形的东西,他们还没有出口价值观这些无形的东西,只有中国能够出口那些影响西方人思想价值观的时候,对我们才是真正的影响,真正致命的影响,所以现在我们不用怕。她讲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这些话有的是从正面,有的是从反面,说明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看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12词、3个序列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词语,但是就像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讲的,人们对于熟知的东西往往不是真知。熟知未必真知,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不加思索,有些流俗化的理解。从学术的角度怎么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一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个层面是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认为这个分法是相对的,而且这个分法是有所交叉的。比如说和谐这个问题,不光国家层面有和谐的问题,国家政局要稳定,整个社会要有序,人际关系要和谐,这是整体上的;对于社会而言也有一个和谐问题;对于个人而言也有一个和谐问题,比如说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跟社会的和谐,个人跟自然的和谐,还有个人身体跟精神的和谐。也就是说和谐不光是国家层次的,也包括其他层次的。

(三)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

富强这个词我们听的太多了,它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

第一,富强是国家富强。国家富强不仅包括国家的富裕,也应该包括国家的强大。富跟强不是一回事,不应该把富强等同于富,也不应该把富强仅仅等同于强。富跟强是缺一不可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既富又强的国家;第二,富而不强的国家;第三,强而不富的国家;第四,既不富也不强的国家,可以说是积贫积弱的国家。不富不强的国家很多,比如说亚非拉的很多国家都是不富不强的。还有一类国家是富而不强,像中东那些卖石油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属于这类国家,这些国家很富,比如说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GDP都非常高,但是不是强国,基本上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之下,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美国人自身难保的话,这些国家的安全绝对是个大问题。还有一类国家是强而不富,大家想强而不富有哪些国家?很多人都能够想到朝鲜,朝鲜不管是它主观态度上的强硬,还是军事实力上的强大,它的确很强,但是它不富。俄罗斯也属于这种,前苏联也属于这种,前苏联是典型的强而不富,一方面卫星能够上天,重工业非常发达,军事工业非常发达,但是民生不好。国家富强不仅是就经济领域而言的,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富主要是经济领域,但是强不仅仅是经济领域,还有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所以富强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一个经济性的概念。这是跟一般人的理解不太一样的地方。

第二,国家富裕既包括政府富裕,也包括人民富裕。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只有国家富裕跟人民富裕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富裕。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有些国家是通过剥夺老百姓,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聚敛到国库中,使得国家富了,但是民间却因此而穷了,这么一种国家的富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痛快一时,不能痛快长久。真正的富裕应该是藏富于民,育国富于民富之中,而要反对与民争利和国富民穷等国与民分裂的现象。我们看到富裕有两种:一种是人民富了,然后人民交税,国家自然也富了;一种是掠夺人民,把人民手中的钱全部掠夺到国库中,然后国家富了。第一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第二种是我们极力避免的目标。我们知道亚当�斯密写过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一般人把它翻译成《国富论》。我认为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他不应该翻译成《国富论》,应该翻译成《民富论》,因为亚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富裕应该是先让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国家才能够长足的富裕,如果人民很贫穷,哪怕这个国家暂时是富裕的,它也是无法持续的。所以这个名字不应该叫《国富论》,应该叫《民富论》。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一段记载,周文王和姜子牙(姜尚)对话,姜子牙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最好的国家是民富的国家,其次是那些士人,就是知识分子富裕的国家,再下而一等的国家是那些当官富裕的国家,君主富的国家是最差的国家。最好的国家是普通老百姓都富,这是最好的国家。管仲(管子)也讲过一句话,叫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你要治理这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老百姓富起来,因为贫寒生盗贼。只有富民以后才有可能衣食足而知荣辱,然后才好治理。第三,国家富裕不仅包括国民总体富裕,也应该包括绝大多数国民个体的富裕。比如一个国家经济总量非常高,人均也非常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是富裕的,还要看基尼系数。平均数可以掩盖很多东西,比如说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平均每个人的财富很多,但是这种平均没有意义,只有考虑到基尼系数,考虑到大家的收入差距不是那么大,这种平均数才有意义。很多人喜欢用GDP跟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应该同时考虑基尼系数。中国的基尼系数现在是多少?近几年来基本上都在0.5左右。0.5左右是什么概念?就是50%的财富用于非平均的分配,就是不公正的分配。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越大。中国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前我们老是说这是平均主义的宣言,但是这个东西它就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治国者和公共管理者不应该把人性的弱点作为改造的对象,而应该作为自己出台各种政策的重要依据,因为人性基本上是很难改变的。人不光追求绝对利益,也追求相对利益,不光追求财富,也追求公正。

第四,国家强大不仅包括国家和国家实力的强大,也包括国民和国民权利的强大。要反对国家强而国民弱,国强民弱、大国寡民等国与民分裂的现象。有些国家是国家很强,但是国民很弱,国民在国家面前是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国家宰割,这就容易导致暴政,导致集权主义等。有些国家是国家民权非常强,弄得政府没有办法,比如说西方一些国家,民权太强了,对政府构成威胁,政府做什么决策都反对,都搞不下去。一个正常的国家,既不应该是一个国强民弱的国家,也不应该是一个民强国弱的国家,而应该是国强民也强的国家,只有真正的国强民也强,才是真正的国家强大。这里面有一个关系,非常难处理。如果国家的权力非常大,这个国家可以不受外辱,就是其他国家打不过它,但是相对而言,老百姓会受内辱,由于权力太强大,权力没法制约,往往会对国家内部的老百姓构成一定的伤害。如果这个国家弱的话,它不会对老百姓构成伤害,但是如果外敌入侵,它没法阻挡。所以,国家的能力不能太强,强的话容易伤害自己的老百姓,但是国家的能力又不能太弱,弱的话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一个现实的选择是国家要强,但是它的权力要受到制约。

第五,国家强大不仅包括国家硬实力的强大,也应该包括国家软实力的强大。软实力这个概念是哈佛大学一个著名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一般是从施压的方式让你接受,你不接受也要接受,而软实力主要是通过吸引的方式让你自愿接受。比如说外交,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够达到军事达不到的一些目的;还有意识形态,通过一些宣传使你觉得他好,意识形态的作用有时候比战争的作用还要重要。关于意识形态宣传有一个经典的说法,阎锡山问他的秘书,什么是宣传?然后他的秘书按照教科书的说法讲了一大通。阎锡山说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所谓宣传就是把自己往好里说,把敌人往坏里说,这就是宣传。然后又问他这个秘书,什么是政治?秘书根据教科书说了一大通,阎锡山说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所谓政治就是让自己人上去,让他们的人下来,这就是政治。关于什么是政治,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也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他说政治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把自己的敌人弄的少少的,这就是政治。这个话很简练,但是一下子说到了本质上。毛泽东在《社会各阶层的分析》这篇文章里面讲了什么是政治,他说政治的首要问题就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意识形态宣传不是一个有形的能够打你的东西,但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我们国家现在硬实力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包括我们的经济、军事、科技、资源等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的软实力是有问题的,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制度的吸引力,我们的外交,都不是那么的强,形成了硬实力比较硬,软实力比较软的这么一种不均衡的局面。

第六,国家富强最终要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国家很富,也很强,但是人民生活不好,这不叫真正的富强。真正富强一定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这种生活水平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生活水平用什么来衡量?经济学有一个特定的名词叫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重越大说明生活水平越低,比重越小说明生活水平越高。为什么?比如说一年花10万,8万都花在了吃饭上,只有两万块是其他的娱乐什么的,这说明你的生活水平低,温饱问题刚解决。如果恩格尔系数只有20%,也就是说20%的钱用在了吃喝上,其他的钱都用在了高层次的消费上,这说明你的生活水平高。一般都用这个系数来代表生活水平的高低。中国现在的恩格尔系数大概是多少?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大概是42%,城市一般是40%以下。

第七,国家富强的衡量指标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世界排名。光有综合国力还不行,因为强不强、富不富是相对而言的,综合国力排名决定了是不是真富、是不是真强。大家预测一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能够排第几?我们看一些数据,这是2006年兰德公司出台的一个数据,中国排在第六位,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中国、俄罗斯。综合国力由什么构成?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资源力、社会发展、政府调控、外交力,由这些共同构成,然后换算下来是这么大的总量。美国是8000多,我们是3000多,差距还是比较的大。这是美国人的研究,然后我们再来看中国人自己的研究。社科院2006年出台了一个黄皮书,在这个黄皮书中,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排名第六,排在第一的当然是美国,然后是英国,然后是俄罗斯,然后是法国,然后是德国,日本排在了第七。这是2006年的数据。到2009年我们社科院有一个排名,我们排在了第七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有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然后是中国,排在我们后面的有英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到了2012年,这是最新的数据,还是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个排名,中国排在了第五位,排在我们前面的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2、民主

民主这个词也是司空见惯。但是到底什么是民主?我认为人们讲了那么多民主是在以下三个不同层次上讲的。

第一,作为制度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制度层次的民主。关于这个问题,胡锦涛曾经有一个说法,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民主不是选举,不要说选有举就是民主,选举上台以后照样可以违背老百姓的利益,违背老百姓的民意,一上台就变了。在竞选的时候一套说法,上台的时候又一套说法。不能把是否有选举作为民主的一个本质标志,而应该把是否反映了民意,是否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作为民主的一个本质特征,这是我们党关于民主的一个核心观点。第二,作为方法的民主。它的本质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比如说我们平时说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执政,其实讲的都是群策群力,讲的都是方法意义上的民主。第三,作为作风的民主。它的本质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一言堂,防止独断专行。比如说某个领导很有民主作风,它肯定不是制度,也不是方法,它主要是一个作风。所以我们现在讲的民主,实际上是在这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讲的。当民主出现的时候,要辨析一下它是在哪个层次出现的。

3、文明

文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叫“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的是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它的对立面是野蛮。我们知道恩格斯在一本书里面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蒙昧阶段;第二,野蛮阶段;第三,文明阶段。文明阶段的标志:一是文字,二是火。现在说的文明是什么?比如说民主、法治的程度越来越高,人民有礼貌、懂礼仪、有文化、有知识,把这些叫做文明。有时候人们把文明跟文化往往混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非常不一样的。与文化相对应的是自然,自然是没有人的因素参与,文化与人有关。比如说人制造出了一个东西,有可能是一个桌子,也有是可能一幅画,这些都是文化,但是天生的一块石头,天生的一块土,这是自然。文明对应的不是自然,文明对应的是野蛮,文明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涵义的词。

4、和谐

一说和谐就好象认为是没有矛盾,其实这是不对的,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社会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时不矛盾,无处不矛盾,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人人有矛盾。区别仅仅在于,有的矛盾程度高一点,有的矛盾程度深一点,有的矛盾好解决,有的矛盾难解决,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物质,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矛盾。社会也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和谐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矛盾太多了,包括贫富矛盾、官民矛盾、强弱矛盾、邻里矛盾、医患矛盾,正是有这么多的矛盾,所以我们才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社会矛盾,而是指社会矛盾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持可控的范围之内,保持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叫社会和谐。

第二,很多人把社会和谐跟和谐社会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就是在这种社会中各个社会主体相处比较融洽,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整体的社会比较有序,这是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类型的社会,它相对的是斗争社会,相对的是冲突社会。社会和谐还有真实的和谐与虚假的和谐之分。真实的和谐是大家各就各位,然后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并行而不背,这是一种真实的和谐。还有一种虚假的和谐,虚假和谐就是你想发生,我不让你发生,你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我把你摁住不让追求利益,看起来好像很和谐,但实际上是被迫和谐。这种情况不是真正的和谐,它是被和谐。社会和谐有横向和谐与纵向和谐之分。什么叫横向和谐?就是同等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和谐,这叫横向和谐。比如说同事之间的和谐,同学之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相对来说好做到。还有一种和谐叫纵向和谐,就是不同地位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和谐,比如说领导跟下属,中央跟地方,官跟民,穷人跟富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虽然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但是真实的社会地位是不太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和谐是难以做到的,如果做到了,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真正和谐了。看一个社会是不是真正和谐,不是看它的横向关系是否和谐,而主要是看纵向关系是否和谐。

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笔者试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鲜明特征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1、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要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精神,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与国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处事态度融为一体,正确引导国人认识和评价所生存的社会。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界瞩目的这一宏伟目标,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一起,升腾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必然是这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共同理想,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指明和引领现实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如果一个国家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必将影响并引导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的坚实基础。

2、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理想信念,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形成主流价值体系,就会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观念、思路、方法和视角,改变人们评价事物的基本标准,人治、特权、等级等腐朽落后的观念,就会从根本上铲除。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整个社会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第三个倡导,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

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增加了社会活动的交易成本。面对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开放开明的心态和气度,以博大的胸襟和风范,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

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的人还看了:

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5

党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 https://m.jingyou.net/ 心的体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进一步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分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我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前提,解放思想,杜绝固步自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精神,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学习社会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台州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上重要位置,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升治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增强精神力量,走出了一条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台州道路。

一、坚持以文化人,注重宣传教育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灵魂,着力在入耳、入脑、入心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市坚持价值引领,以大爱台州,共筑梦想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注重价值理念养成,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中养成,在看中感受,在唱中激活,在行中陶冶,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是注重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科学的理论最终必须回到实践,回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核心价值观普及行动,广泛开展中国梦、文明礼仪、节俭养德、我们的节日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台州精神、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家风家训讨论、提炼活动,促进核心价值观本土化、普及化。全面部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精心设计贴近大众的学习活动,大力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举办全民读书月,先后以读书求知文明等为主题,开展了好书伴我行、图书漂流、讲党史、颂党恩主题报告进基层等主题读书活动。连续举办文明论坛,汇集了历年优秀论文的《大爱台州文明论坛》一书,成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

二是注重舆论引导,增强精神力量。努力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感染,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说明,用共享发展的事实作例证,用百姓信得过的榜样典型作引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他们现实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集聚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等各种资源和手段,着力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着眼于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事实报道中体现正确导向,在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以百姓故事宣讲为载体,讲述草根故事,弘扬核心价值。抓住网民这个日益扩大的群体,成立网络文化联盟,建立网络文化俱乐部,开展领导干部与网民在线恳谈、传箴言红段子创作传播大赛等活动。建立台州文明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网站,打造网上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传播者和监督者。

三是注重文化倡导,筑造精神家园。坚持以文化人,着力改善文化民生,在全市创建了181家文化礼堂。注重道德传承,让文化礼堂成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注重结合融入,将农民文化节融入文化礼堂建设,吸引数万群众参与。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在全市创建5000多家基层文化俱乐部。举办了多届农民文化节、邻居节和企业文化节。广泛开展全民唱红歌、全民才艺展演等系列活动。发挥文学艺术对公民价值理念养成的教育功能,创作生产了影视剧《海之门》、《我的娘姨我的娘》、《和合奇缘》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文艺精品力作。

二、坚持实践养成,注重主题活动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活力,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德育工作,重在得法。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最美浙江人,大爱在台州系列主题活动,推动价值观培育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在读道德文中传导理念。我国传统经典中蕴涵着深邃的智慧、高远的意境和崇高的品格,对于塑造未成年人的道德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理应成为未成年人的宝贵精神食粮。我市从20xx年底开始,以诵一本有道德的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千校道德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开设道德经典诵读课程、编印《中华传统名言警句选读》读本,让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过程中汲取人文之源、亲近和谐之根,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我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连续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累计已有90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加了读书教育活动,连续15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

二是在行道德事中养成习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实践养成,通过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念变成习惯、规范变成行动。近年来,我市面向城市社区,从衣物、垃圾、绿化、杂物、车辆、宠物和小广告等七件社区居民生活小事着手,开展新开门七件事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全社会,从群众广泛关注的脏乱差现象入手,开展垃圾不落地,台州更美丽行动,组织开展我为创建加一分、文明随手拍等系列专项行动。面向农村,针对存在的封建迷信、大办红白喜事、赌博等一些问题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文明殡葬、孝敬教育等活动。面向青少年,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系列道德实践活动。搭建起了群众适宜参与、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平台,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坚持示范带动,注重先进典型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榜样,着力在可敬、可信、可学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有效载体,就是深入挖掘、宣传、学习各类先进典型,建立广大群众共同遵循的价值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近年来,我市以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台州好人榜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为抓手,推出了一批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草根英雄,产生了中国好人台州现象。

一是挖掘道德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经由全市范围内发现好人、寻找好人、推介好人的大型宣传活动,平安水鬼郭文标、长人师傅舒幼民、最美社区书记陈定华等凡人善举从幕后走到台前,变成了人们关注度最高、参与度最广的社会话题。短短三年间,我市就已宣传展示了近600位身边好人的事迹,建立了资源丰富的好人库。每月公布一次的中国好人榜中,台州字眼频频闪现,截至当前,已有60人上榜,入选人数居全省之首。

二是注重运用典型,以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来引导、感染群众。通过媒体宣传提升好人知名度。坚持内宣与外宣相结合,开设专栏专题,集中宣传好人事迹,做到报纸天天有文字、电台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图像、新媒体天天有点赞。通过道德宣讲增强好人影响力。邀请各类好人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基层道德讲堂,面对面进行交流,讲述亲身经历,分享人生感悟,彰显好人力量,传递好人精神。同时,组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干论英雄等系列报告团,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巡回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市营造了学先进、扬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通过社会宣扬扩大好人覆盖面。通过出版好人书,传唱《好人歌》,创作好人公益广告,建设好人文化墙等方式,全面展示好人风采,广泛传播好人事迹,营造了全社会人人学习好人、个个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利民惠民,注重文明创建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结合,着力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上下功夫。

改善民生是永葆核心价值体系活力的源泉,我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将文明创建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以多城同创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宣传,保持创建宣传的密度和力度,设置大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创建公益广告,形成了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化、无缝隙的宣传态势,全面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建氛围。建管并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狠抓综合整治,强化城市管理,围绕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环境和秩序方面的突出问题,连续开展重点整治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同时,始终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之本,大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工程,从文明细节入手,抓行为规范普及,开展了垃圾不落地,台州更美丽,我为创建加一分等系列主题活动。

二是以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为抓手,不断深化文明城市群创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以测促创是其他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的宝贵经验。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全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从20xx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对全市范围开展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测评范围包括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区域和城乡接合部;测评点位为针对市民文明素质、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状况,主要地点集中在城市公共生活区域,包括主要交通路口、城市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单位等。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测评,使干部群众从二年磨一剑的惯性思维中摆脱出来,各地的创建工作任务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步伐更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椒江区、临海市已创成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玉环县、三门县今年底将迎来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的考核验收。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400字 篇7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主要因为:一是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二是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引领和主导。三是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强化和纠偏。核心价值包括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风尚三个部分。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十八大用三个“倡导”来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走向全面文明,同时,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五十六个民族都应当是和谐的整体,这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8

党的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12个词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一、通过精神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通过精神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程的理论指南。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鸿篇巨作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理论。党的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的新境界。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过去许多人常常把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概念当做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来看待,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一些西方国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脱胎于资本主义但又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只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党的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通过精神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必须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促内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先行。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三个倡导”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干部培训和群众普及教育规划,坚持不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学习、交流、纪念、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

二要注重融入贯穿促转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个人谋幸福、为社会促和谐、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三要着力养成促外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养成,最根本的是要外化于行,即成为国家、社会和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党委和政府应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实际,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生动局面。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制度的约束力,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应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使典型楷模和“凡人善举”人人礼敬,使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人人鄙视,大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要着力常态促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必须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注重加强统筹协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订规划,完善措施,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建立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完善检查评价推广体系,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建立奖惩机制,加强激励驱动,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和推崇,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